受到疫情影響,在整個春節期間全國的小夥伴們幾乎都是在家宅了半個月,睡覺看番打遊戲基本就成了日常標配。縱觀整個市場,漲價的也不只是N95口罩和各種泡麵零食,Switch卡帶價格也抬高了不少。老任第一方的《塞爾達》、《火紋》漲價幅度在50~100左右,《舞力全開2020》的實體卡也從原來的200多漲到了350上下。而最誇張的《健身環大冒險》更是乾脆在過年前的700多上翻了一番,淘寶現貨直接頂到了1400。評測君是真的好奇,這個價格也有玩家會買嗎?排除運輸成本提高的問題,還是得承認奸商的嗅覺確實敏銳。聽說你宅在家裡擔心長肉想鍛鍊?嘿嘿,老老實實掏錢吧您嘞!
自去年10月《健身環大冒險》發售以來,其熱度就一直高居不下,截止12月底全球出貨量達217萬份,日本等地一直供不應求,每周產量直接就是每周銷量。現在看看淘寶上這血紅的1400,你還能相信首發時這東西才賣500塊嗎?這種漲幅真的是比理財產品還理財。評測君不禁想起之前看到的一條留言:淘寶上健身環700塊的時候我打算去買,但是switch群裡一個小夥伴勸我說過兩個月肯定降價,現在兩個月過去了,我只想讓那人替我把健身環買了……
的確,《健身環大冒險》這回真的是成功出圈,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產品,僅從國內來看,B站、抖音、微博、知乎,《健身環大冒險》相關的內容隨處可見。甚至一些娛樂明星也對其愛不釋手,比如前段時間因《愛情公寓5》火爆全網的諸葛大力就上傳過自己試玩健身環的視頻。
而更神奇的是《健身環大冒險》剛發售時的爆火期裡在Vtuber圈引爆的風潮,感謝任天堂讓香dd們知道了這些原力玩環虛空健身的可愛皮套裡,也有從體力黑洞、力速雙A到2043、大於44.5的美麗靈魂,真的謝謝老任,我好了。
火歸火熱歸熱,相信不少玩家對這款遊戲還是不太感冒,認為絕大多數的玩家買來不用一周就會吃灰,想靠健身環減肥?不如先管管你那見啥吃啥的嘴。得承認,評測君確實是買了《健身環大冒險》之後新鮮了兩天就把它封印到了衣櫃裡。一是每天健身真的累,自己實在懶得堅持,二也是工作真的多,很難抽出一小時來鍛鍊。但這次有了時間,正好還擔心每天宅著囤出一身膘,評測君就把健身環拿出來堅持了半個月。所以今天我們也來再聊一下《健身環大冒險》是否值得購入,看看它到底有沒有用。
我的體驗
雖說是遊戲,但《健身環大冒險》的玩法確實很簡單,劇情就是個標準的「勇者鬥惡龍」,我們作為勇者和健身環一起冒險,在路上解鎖各種姿勢……嗯,學會各種需要擠壓拉拽健身環的健身動作。接下來運用這些健身技能來擊敗魔王維護和平,在【遊戲主線】這方面也就沒別的了。
但這仍然是一個突破,不同於傳統的健身遊戲,這個故事情景儘管簡單,卻可以樹立起明確的目的性來激勵你每天上線鍛鍊,闖過一個個世界,完成一次次冒險。
在玩家首次登陸時遊戲會根據玩家填寫的個人信息來匹配相對應的健身強度,評測君設置的每日健身強度是22,屬於中等,畢竟我自認為BMI還算不錯,只需要通過健身環來做做日常的鍛鍊。在最近半個月來每天堅持45~60分鐘左右,實際健身時間大概在30分鐘上下,基本上每天打通2~3個小關卡,消耗100~130大卡,日均跑步距離大概在1公裡左右,運動量雖然不算大,也能保證每天一次汗流浹背,鍛鍊完洗個澡鑽進被窩,又是一夜安眠。
自覺健身
連續打卡半個月之後再來看《健身環大冒險》,可以說它最大的優點就是確保了玩家可以每天鍛鍊。肯定也有不少小夥伴在現實生活中被健身房忽悠辦了卡,覺得自己每天坐在電腦前工作,能去鍛鍊鍛鍊減個肥塑個型強健個體魄豈不美哉?然後才發現今晚有聚會明天要加班後天太累懶得動,最後大幾千的會員卡成了擺設。你說要是去健身吧,回頭渾身難受。要是不去呢,還心疼錢。自覺健身實在難以實現。
的確,健身是個很枯燥的事情,無論你是跑步還是舉鐵,是伏地挺身還是平板撐,大家基本都是論組做,這樣有目標有動力,小步快跑維持訓練邁向健康。那麼《健身環大冒險》是怎麼實現的呢?首先遊戲設置了很多即時反饋場景,其次則是通過豐富的內容勾起玩家的好奇心,吸引玩家不斷去解鎖。
在玩家進入關卡之後,你的每一次抬腿,都會讓屏幕中的角色一起抬腿,你擠壓健身環,那麼遊戲中的健身環也會隨之噴射出空氣炮,所有的動作都可以直接得到實時反饋。看到箱子可以擠壓健身環來打碎,看到金幣可以拉開健身環來吸入,看到樓梯你需要高抬腿才能保持奔跑,這種實時反饋能帶來強烈的代入感,仿佛遊戲人物就是你在那個虛擬世界中的化身。看到英雄一路奔跑戰勝怪物已經可以得到一份成就感,如果還覺得不夠,甚至可以仔細觀察屏幕左下角顯示的實時卡路裡消耗量,看著這個數字一路上漲,是不是也能有更充足的動力呢?《健身環大冒險》的取巧之處就是,雖然你每天都在重複奔跑擠壓拉伸和各種其他動作,卻不會感覺到枯燥無聊,因為人物升級技能解鎖這種更強更直觀的正面反饋帶來的多巴胺已經搶先佔領了你的大腦,大概這就是傳說中的快樂健身吧。
所以就像神話中潘多拉會好奇魔盒中到底有什麼,遊戲中的我們也會對場景設置產生好奇。箱子裡會有什麼?吸入的道具會是什麼?在前方等待我們的四大師究竟什麼樣?追番看劇快到結尾時人會心神不寧,遊戲不打到結局也總會覺得意猶未盡。這也正是《健身環大冒險》帶給玩家的感覺。
在《健身拳擊》剛發售時,評測君也堅持過每天打拳45分鐘打滿半個月,但是不得不說,《健身拳擊》真就只是套了個遊戲的皮,實際內容毫無遊戲性。每天揮拳打卡真就是貨真價實的健身套餐,半個月後我不僅對拳擊毫無興趣,甚至屏幕裡那個比基尼大波浪對我喊"nice punch"的妹子我也真的是找不到任何感覺了。至少對於一個缺乏自律的玩家來說,《健身拳擊》沒法做到督促你健身。
換成《健身環大冒險》,每天晚上九點鐘,定好鬧鐘,準時上線,迎戰墮拉攻,自覺健身就是這麼簡單。
健身效果
那麼每天堅持《健身環大冒險》真的能減肥嗎?到底可以起到多大效果呢?這個問題,評測君只能說是因人而異。儘管評測君每天的健身強度不大,但是這半個月下來,好像我也能感覺到自己本來就沒多少贅肉的小肚子變得更為平坦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天天關在家裡吃速食的結果)。在開始健身前我是身高187cm體重75kg,半個月之後體重是73kg,儘管減下來的這點估計也不能完全歸功於健身環,但起碼做了比沒做強。
其實要說健身環的效果,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那就是健身動作在遊戲中畢竟是技能,那麼想打敗怪物就要選擇不同的技能,單體、三隻、五隻甚至不同顏色的怪物都會影響你選擇的健身動作,那麼不同的動作自然也就造成了不同的結果,所以如果你追求的是戰鬥結果,那麼很可能最後就練了個偏科出來。
比如對評測君自己來說,我就不太喜歡一些紫色的腿部技能,深蹲,雙腳前後更替這些動作我做著都比較吃力。反過來紅色的臂力相關技能我就用得很順,所以我自己可能就會有點偏科。所以評測君也建議不要過於糾結傷害計算、技能搭配、提高屬性或者沉迷打怪。要知道說到底這還是一款健身遊戲,真要玩得滿腦子數字就有點捨本逐末了,最終健身效果事半功倍,不僅丟掉了開始遊戲的初衷,反而一味追求輸出還可能讓身體不堪重負。好好的健身可就全變味了。
當然,上網一搜,無論是微博推特,還是油管b站,都有不少人曬出了自己堅持一個月《健身環大冒險》的前後對比,確實,胖的變瘦了,醜的變靚了,小肚腩消失了,贅肉也不見了。感覺《健身環大冒險》就如同一個現實存在的美容神器。但也千萬別忘了,監督你健身的是機器,就算你輪椅偷雞也不會被發現。要是想要健身效果,那還是得靠自覺。
能否堅持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健身環大冒險》能不能讓玩家堅持健身。相信現實中一定有不少小夥伴和評測君一樣,想健身想鍛鍊,但是去健身房就會害羞,感覺在別人面前抹不開面。想打籃球踢足球又找不到夥伴,想遊泳慢跑又沒有場地,想健身,確實不容易。但有了《健身環大冒險》,只要家裡的屏幕前有幾平方米的空地,再鋪個地毯或者瑜伽墊來降低跑步的噪音,一個私密,單人的健身場地就造好了。只需如此簡單的配置就能享受到健身的樂趣,各位阿宅還能想出更好的減肥機會嗎?
要說堅持,評測君認為無論《健身環大冒險》設計得多巧妙,多吸引玩家,最終決定是否打開遊戲健身的仍然是你自己。說到底跑跑跳跳流汗健身哪有躺著吹空調吃西瓜看番舒服,當初評測君自己也只是新鮮了兩天就讓它吃了幾個月的灰,可能就像評測君大學時候室友心血來潮買的那對啞鈴,4個人加起來用過15次,畢業後甚至沒法帶走只好處理給學弟。新鮮勁過去後吃灰的應該也不止我自己。可能等到疫情結束,我們回到崗位上之後,緊張的工作又會讓我再次忘掉《健身環大冒險》。但如果哪天我發現小肚腩微微凸起,我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嗯,看來需要打開《健身環大冒險》繼續鍛鍊了。
最後評測君再嘮叨兩句,《健身環大冒險》真的非常適合安利給你的父母,或許因為年齡讓他們沒法理解你玩的絕大多數遊戲,但是《健身環大冒險》不同,沒有難度,富有興趣,讓你的家人也加入你的健身環世界中,(畢竟,你不用緊張兮兮地刪掉媽媽的帳號),或許也能讓一家人更親密吧。
任天堂用其巧妙的思維一直鼓勵著玩家儘可能多地和遊戲產生互動。在他們看來,電子遊戲永遠不是握在手柄上可操控的符號與代碼,它是一個可以產生互動與聯繫的交流對象,遊戲可以幫你傳遞感情,連接紐帶,更可以助你養成良好的習慣。遊戲伴動物而生,遊戲隨人類而造,德國生物學家谷魯斯曾說過:遊戲不是沒有目的的活動,遊戲也並非與實際生活沒有關聯,遊戲是為了即將面臨的生活的一種準備。那麼,《健身環大冒險》意味著什麼呢?一個好的身材?一個好的習慣?一個全新的開始?也許,只有你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