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疆域:從皇圖萬裡到無尺寸之地。緒論:明朝建立之初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從此,中國最後一個由漢族人民建立起的專制政權,開始了其長達276年的封建統治。也就是在朱元璋稱帝的同一年,明軍攻破大都,元順帝率領殘餘勢力逃往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繼續維持著對漠北高原的封建統治。而中原內地則被明王朝接管。洪武中後期的明朝疆域明代初期的疆域包括了中原漢地、廣西、雲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對於新疆、外蒙古、松花江流域以及吐魯番地區則實行羈縻統治(所謂的羈縻就是古代中原王朝一種以夷制夷的政策,中原王朝給夷人頭目冊封官職,夷人頭目接受封號並在名義上歸屬於中原王朝。
),建立羈縻衛所。明朝的疆域: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西南到達緬甸和暹羅北境,後折回約今雲南境。約合997萬平方公裡(永樂中後期至宣德年間)。譚其驤版明朝全圖明朝歷朝疆域的變遷:從洪武年間到崇禎年間首先,我們先來看明太祖時期的明朝疆域。朱元璋稱帝的時候,國家並沒有取得完全統一。元朝殘餘勢力尚且控制著包括河西、陝西、山西、東北以及漠北高原的廣大地區。為了掃清北元的殘餘勢力,從建國當年開始,明王朝就不斷派兵進行北伐。1369年攻佔陝西,山西和河西走廊,隨後設置了山西布政使司和陝西布政使司。
到1673年,隨著北伐的進展,基本上消除了北元王朝對中原漢地的威脅,使其退居漠北。洪武年間,除了除了北方蒙古貴族的殘餘勢力以外,南方尚有明玉珍割據,貴州的土司還未歸附,雲南還有元朝的梁王鎮守。1370年,朱元璋消滅明玉珍的大夏政權,設置了四川省;此後,貴州土司歸順,設立了貴州都司;1382年,消滅雲南梁王和大理國,設置了雲南省,內地基本統一。1387年,朱元璋派遣藍玉北伐到捕魚兒海,明朝的勢力範圍到達了大呼倫貝爾一帶,明朝在此設立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史稱「兀良哈三衛」,歸寧王統轄。此後朱元璋後期版圖如下,面積大約450多萬平方公裡。
明太祖死後沒幾年,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了建文帝的政權,朱棣及後來的明成祖永樂皇帝。明成祖繼位後,對外大張撻伐,向南徵服了越南,設立了交趾布政使司,向北擴張到了黑龍江流域設立了奴爾幹都司並且在南洋冊封舊港宣慰司,但是並沒有駐紮任何軍隊,實權歸舊港的施氏。永樂中後期明朝疆域達到了有名一代的歷史峰值約997萬平方公裡。如若除卻名義上歸順的真實存在的政權,實際控制區的面積約有700萬平方公裡。綠色為實際控制區,淺黃名義歸順區明成祖去世以後,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在對外政策上實行重內輕外的策略,所以明朝版圖從仁宣時代開始就進入了收縮期。
1428年,被迫放棄了交趾布政使司,越南復國;1434年撤銷了奴兒幹都司,明朝退出了黑龍江流域。此後百年間,除了那些名義上的「宣慰區」之外,明朝的疆域面積基本維持在350萬平方公裡至400萬平方公裡左右。崇禎年間,清朝迅速崛起,統一了女真族地區,徵服了漠南蒙古,而明朝的勢力則完全退出了東北。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軍攻入北京,明王朝對中國的統治就此結束,雖然殘餘勢力在江南、兩廣福建甚至緬甸一帶建立過一些流亡政權,但最終都被消滅。大明王朝也就此徹底覆亡。結語:綜上所述,明朝的疆域面積,有20年在700萬平方公裡左右,其餘的250年都在400萬平方公裡左右。
可是在一些「明粉」的眼裡,明朝的疆域要比漢唐元清的疆域大得多。下面這幾張圖是網友繪製出來的,筆者實在是佩服他們的想像力。明粉眼中的大明明粉眼中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