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盟同英國的協議,英國脫歐後的過渡期到2020年年底就要到期,現在距離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只剩不到兩個月。無論英國首相詹森怎麼強調自己有信心,但雙方在公平競爭、捕魚權等「老大難」問題上仍然毫無進展。
消息稱,英國和歐盟上周在就未來關係達成協議方面的磋商進展甚微,雙方的首席談判代表相互指責,將造成僵局的責任推卸給對方。一位參加英國脫歐談判的官員透露,最新一輪歐盟同英國關於雙方未來關係關鍵問題的談判沒有取得任何突破。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什麼都沒有改變,一些技術交流對於需要討論的問題而言完全沒有意義。
在英國看來,歐盟要求太高;而在歐盟看來,英國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但有英國萎縮了20.4%的GDP、歐盟下滑了11.9%的經濟作為背景,再加上歐洲地區疫情反彈來勢洶洶,再這樣拖下去或許只能是兩敗俱傷。
事實上,英鎊和歐元已經顯出了下行的趨勢。由於可能無法達成協議的悲觀情緒升溫,英鎊上周再次大幅度回落,從上周三新高下跌0.94%至1.3090;歐元下跌0.54%至1.1796,是兩個多月以來首次出現周下跌。多頭獲利了結、令人失望的歐元區PMI數據、對疫情的擔憂情緒以及歐洲央行會議紀要釋放的一些鴿派基調都推動歐元兌美元匯率走低。
美元短期利好,美指出現小幅回升,尾盤上揚0.48%,報93.20,避免了連續第九周下跌的情況,成功重回93大關。而歐鎊等非美貨幣對則承壓下行。周一開盤,匯價波動較大,幾大貨幣均寬幅震蕩。英鎊/美元盤整於1.3090附近、歐元/美元最低觸及1.1785。
周一歐美數據較清淡,因此有分析認為匯價走勢將取決於更廣泛的市場情緒。如果脫歐談判或者疫情繼續傳來不利消息,英鎊和歐元都有可能繼續走低,尤其是面臨眾多衰竭跡象的歐元,可能延續近期的跌勢並且跌向1.17一線。
截止北京時間14:37,歐元/美元報1.1797;英鎊/美元報1.3102
按照安排,在10月中旬之前,英國和歐盟雙方必須達成協議的法律文本,以便在10月15日-16日舉行的歐盟峰會上予以批准。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達成一致的可能性並不高。當地時間8月21日,在布魯塞爾,英國和歐盟在新一輪自由貿易談判之後不歡而散。
雙方各執一詞。談判結束後,
英國首席談判代表大衛·弗羅斯特發表聲明稱,他認為達成「脫歐」協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並不容易實現。「本周雖進行了有益的討論,但進展甚微。」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周之前,弗羅斯特的態度還是偏積極的。8月13日,弗羅斯特稱,英國相信最快下個月就能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英國一如既往真誠地就所有問題進行建設性討論,努力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評估是可以在9月達成協議,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將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此次,弗羅斯特直言,歐盟在拖後腿。弗羅斯特表示,由於歐盟堅持認為首先要解決國家援助和漁業上的分歧,才能在其他領域展開實質性的工作,這給談判進程增添了「不必要的困難」。
但在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看來,問題在於英方在本輪談判中拒不讓步。巴尼耶認為,英國未能理解歐盟在公平競爭環境、工人權益等方面的「紅線」,他指責英國政府在「浪費寶貴時間」。
雙方的分歧仍然是之前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比如在捕魚權問題上,巴尼耶就表示,談判甚至出現了倒退。鑑於英吉利海峽豐富的漁業資源,早在2016年公投前,英國脫歐派就曾對國內作出承諾,要保障英國對漁業資源的控制權。
但英國政府認為,歐盟的捕魚「配額制」不公平。根據歐盟2018年發布的報告,2011-2015年,歐盟各國平均每年在英國海域的捕撈量是76萬噸,而英國在歐盟其他國家海域的年均捕撈量只有9萬噸。
因而在談判中,英國希望重新掌握對本國海域漁業資源的控制權,不願賦予歐盟國家船隻長期準入權,不過,多數歐盟成員國則希望在漁船準入和配額方面維持英國「脫歐」前的態狀。
漁業問題只是分歧之一。巴尼耶還稱,在交易爭端的解決機制上,雙方離達成一致還很遙遠;在執法合作領域也存在重大問題,因為歐盟希望保護與英國共享的敏感數據。
今年1月31日,在經歷了多次延期之後,英國正式退出歐盟,並從2月1日開始進入「脫歐」過渡期,直至今年12月31日結束。在這段過渡期內,英歐雙方需要就經濟貿易和安全合作等領域達成協議。由於過渡期不可能再延長,因此,若在過渡期內雙方無法達成協議獲得歐盟峰會的批准,英國將以無協議的方式「硬脫歐」。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現在雙方陷入了一種疲勞狀態,日子都不太好過,歐洲經濟今年預期可能要負增長10%,英國受到的衝擊也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硬脫歐」的話,無疑會讓雙方經濟雪上加霜。
目前受疫情影響,英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嚴重下滑。數據顯示,在4-6月的二季度中,英國GDP環比萎縮20.4%,是自1955年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紀錄。英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萎縮2.2%,二季度再次萎縮。連續兩個月環比萎縮,意味著英國經濟已經處於技術型衰退之中。
當然,歐盟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去。在今年二季度,歐盟和歐元區今年GDP環比分別下降了11.9%和12.1%,同比則分別下降14.4%和15%,是自1995年歐盟開始有相關統計以來遇到的最大經濟降幅。
好在雖然各執一詞,但雙方還沒放棄繼續溝通。據悉,雙方同意在接下來的兩周內繼續保持聯繫,並在9月7日當周於倫敦展開下一輪的談判。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英國貿易政策項目主任赫尼格表示,英國和歐盟仍有可能達成協議,但英國必須放棄不切實際的附加要求,歐盟則需弱化看上去並不現實的公平競爭環境條款相關內容。
近日歐洲地區的新冠疫情再度嚴峻,
截至北京時間8月24日6時30分左右,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歐洲地區48個國家報告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54487例,死亡205304例。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8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日零時,德國較前一日新增確診病例2034例,創下自4月25日以來單日新增病例數新高。德國一直被視為歐洲抗擊疫情的典範,但自7月底以來,德國境內的新冠病毒陽性檢測結果一直在增加。研究機構認為,這說明社會重啟後疫情有所惡化。
另據義大利衛生部22日公布的數據,過去24小時該國新增1071例新冠確診病例,單日新增病例數自5月12日之後再次突破1000例,累計確診超25.8萬例。《衛報》稱,對第二波疫情的恐懼開始在義大利全國各地蔓延。如果感染病例迅速增加,可能令義大利的抗疫進展被清零,並導致學校在9月繼續停課。
法國19日記錄了5月以來最高的單日新增病例,一天內確診近3800例。巴黎、裡昂、馬賽多個大城市近日均要求市民在戶外戴口罩。
英國的疫情也不容樂觀,英國政府22日通報稱,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1288例。英國《衛報》稱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罕成為英國最新再度實施封鎖的城市。伯明罕公共衛生總監賈斯汀·瓦尼博士稱,伯明罕發病率自上周每10萬人新增新冠病毒病例22.4例上升至30例。
伯明罕警察和官員警告公眾,應立即採取行動,避免全市範圍內的封鎖,英格蘭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數一周內增加了27%,達到6月中旬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英國其他地區對控制新冠疫情爆發提出採取更嚴格措施的警報,包括蘭開夏郡的奧爾德姆。
返回外匯網首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