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央行召集房企開會,融資新規來了!目標鎖定這些企業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監管部門召集房企開會討論融資新規的傳聞終於落地!

券商中國記者今日(8月23日)從住建部獲悉,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京召開了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指出,央行、住建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融資新規內容或與此前傳聞差不多,參會的多為TOP20房企,尤其是負債率比較高的房企融資將受到監控。預計未來幾個月,房企會加緊促銷賣房回籠資金,以使企業經營面保持平穩。對中小房企或沒列入監控和試點的企業也將產生間接的威懾作用。另外,融資新規也是對融資激進型房企的警示,通過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進行精細化管控,間接引導土地市場逐步回歸。

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券商中國記者今日(8月23日)從住建部獲悉,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交易商協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央行、住建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會議強調,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規則,有利於房地產企業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也有利於推動房地產行業長期穩健運行,防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會議是對此前「7.24房地產座談會」精神的進一步落實。

「之前高級別會議後,有些城市調控升級是地方層面的落實,住建部和央行會同其他部門也要落實,這次是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層面的落實。」楊紅旭說。

在「7.24房地產座談會」上,主要圍繞房地產長效機制提出了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其中提出,「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穩住存量、嚴控增量,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此次會議提出「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房企融資層面監管是央行近期一直在推進的,建立了資金監管監測體系。」楊紅旭說。

「除了提出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外,此次會議還強調防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楊紅旭對券商中國記者說,這也是對2018-2020年三大攻堅戰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中涉及的防範房地產金融風險的層層落實。

儘管此次會議並沒有披露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的框架內容,但楊紅旭認為,融資新規或與此前傳聞中的內容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幾個字前面有個關鍵詞是「重點房地產企業」,這意味著新規並不是整個行業「一刀切」的規則,而是針對行業重點企業的。

券商中國記者從房企處了解到,此次參會的房企包括碧桂園、萬科、恆大等十餘家大型房企,以TOP20房企為主。

談到融資監管新規對行業、企業的影響,楊紅旭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被監管的企業主要是大企業,尤其上市公司,不分國企和民企,對他們的融資可能會形成約束,尤其是對負債率比較高的企業是利空。估計未來幾個月到年底,尤其是9月、10月可能會表現出來,有些企業會加緊促銷買房回籠資金,以使企業經營面保持平穩。對中小型企業或者沒列入監控和試點的企業影響不大,但會起到間接的威懾作用。

間接引導土地市場逐步回歸

業內人士認為,融資新規能夠倒逼企業理性投資,間接引導土地市場逐步回歸。

今年下半年,土地市場熱度不減。券商中國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梳理,僅7月29日一天,就有上海、南通、無錫、珠海、常州等多地成交地塊溢價率超過30%。其中,南通地塊更是鏖戰8小時競價482輪成交,溢價率超過60%。進入8月以來,競價超百輪或高溢價率地塊頻現。

其中,上海近期土地市場成交火熱。8月7日,上海閔行區1宗住宅用地出讓,最終,被旭輝+融信聯合體以45.23億元競得,折合樓面價5.48萬元/平方米,溢價率40.6%;8月11日,上海市閔行區又1宗住宅用地出讓,最終經過150餘輪競價,被華發以64.35億元競得,折合樓面價40558元/平方米,溢價率46.4%;8月17日,上海嘉定1宗住宅用地出讓,最終經過81輪競價,被融信以48億元拿下,樓面價38763元/平方米,溢價率35.5%;8月20日,上海市青浦區1住宅用地出讓,最終經過170餘輪競價,被遠洋以22.6604萬元競得,折合樓面價38484元/平方米,溢價率34.6%。

此外,金華、佛山均現溢價率超50%成交地塊,徐州更有地塊溢價率超100%。其中,8月12日,碧桂園以23.1億元競得的金華市宅地,溢價率高達54%;8月19日,龍光以16.23億元競得的佛山地塊,溢價率高達55.7%;8月11日,徐州市一地塊經過147輪競價,最終被南京安居以19.30億元競得,溢價率144%。

值得注意的是,8月18日,南京因前期土地市場高熱出臺了土拍新規,明確地價到了最高限價後將改搖號,並對房企競拍數量進行了限制,還將競買保證金比例最高增至80%,熱點區域不低於50%。這也給其他熱點城市敲響了警鐘。

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月南京土地出讓金高達478.3億元,同比增長71.03%,樓面價達到10308元/平方米,同比增長54.28%。截至8月20日,今年南京土地出讓金已達到1288億元,整體溢價率為12.01%。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7月份超百輪競拍地塊有48幅,其中,長三角城市超百輪競拍地塊合計39宗,佔據全國的81%,依然是房企競爭優質地塊的主戰場,熱度最高的寧波就有9宗,佔比約為19%。另外,嘉興一宗地塊競價輪次高達347輪。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需要警惕的是,當前熱點板塊地價已漲至高位,盈利空間已非常小,房企在競拍時要理性拿地,注意控制拿地成本,避免後期利潤空間不足的風險。對於地價過快上漲的熱點城市,未來不排除出臺相應針對性政策的可能性,預計在「房住不炒」基調下,後續土地市場過熱城市供地節奏和數量或將調整,市場也將轉向平穩。

中指研究院認為,在「房住不炒」調控主基調下,房地產行業「穩」字當頭。當前,房地產行業融資監管趨緊,為了避免房地產企業密集、高息進行融資,導致行業出現大面積的債務風險,監管部門開始考慮區別管控房企有息負債增長情況,監管更加精細化。融資監管制度能夠強化行業中槓桿水平不高、財務穩健的地產企業優勢,改變行業的長遠預期,更有利於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這也是對融資激進型房企的警示,通過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進行精細化管控,間接引導土地市場逐步回歸,促進樓市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臨近年底 房企全年業績目標衝刺進入倒計時
    考慮11至12月境內債預計到期833億元、境外債87億美元,到期規模相對較高,預計房企債券融資態度仍將保持積極,但規模可能會受監管收緊制約。8月20日,住建部聯合央行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提出針對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的融資監管新規,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以下簡稱「新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等。三條標準中,企業達到任意一條即視為「踩線」。
  • 「三條紅線「擴圍,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昨天(1月5日),一則消息被很多人遺漏,但影響不容小覷: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房企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或擴圍 銀行股跌聲一片
    來源:Wind有報導稱,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中證君獲悉,未來不排除對房地產全口徑貸款全面監測。銀行股持續大跌鄭州銀行近兩日股價下跌8.97%。成都銀行2020年曾經是眾多銀行研究員和機構的「心頭好」,但近兩日累計跌幅已達11.72%,是新年以來跌幅最大的銀行股。
  • 焦點丨「三道紅線」下的房企融資之變
    8月20日,央行、住建部推出的針對重點房企的資金監管和融資管理規則被媒體披露,其中「三道紅線」的指標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也成為房企融資的轉折點。儘管目前只是在部分重點房企中試點,但業界普遍預測在全行業鋪開是大概率事件。在政策的威懾下,開發商開始主動調整債務結構,通過加快銷售、減少拿地、變賣資產、尋求股權融資等方式主動降槓桿、降負債。
  • 「三道紅線」下中小房企融資「生死劫」
    「三道紅線」緊箍咒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央行在2月27日和4月3日兩次宣布降準,國內貨幣環境顯現寬鬆跡象,各地政府對房企融資也推出了一些扶持政策,一季度也因此成為房企融資規模的小高潮。但此後,房企融資環境逐漸縮緊。
  • 監管「包夾」之下,房企錢袋子拷上「雙...
    業內推測,房地產板塊異動與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直接相關。 1月5日還有市場消息稱,央行、住建部近日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
  • 三條紅線」下的房企眾生相:扎堆融資 抱團「保價」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即使不考慮融資新規的因素,房企也會在每年的「金九銀十」進行降價促銷。但今年的政策壓力較大,使得房企有普遍的緊迫感。嚴躍進同時指出,這類「價格聯盟」比較脆弱。不同房企面臨的資金壓力不盡相同,對於壓力較大的房企來說,不排除變相降價的可能。
  • 住建部、央行「雙響炮」連發!樓市一波三折,最後救命稻草也沒了
    前幾日,住建部和央行發出2條「鼓舞人心」消息,當中分別對房地產市場做出新的指導意見,這有可能會壓垮房企「最後一根救命稻草」。5月10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1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1-3月份經濟、政策、房地產、物價做出全面評估。
  • 喆安視角|「三道紅線」下,房企何去何從?
    自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融資新規「三道紅線」正式出臺已過去一個月時間。這也表明,房地產企業以從上半年的寬鬆舒適區間再度跨進強監管領域。根據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40房企融資總額為4690.4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1.9%(2019年1-6月40房企融資總額為4191.3億元),環比上漲22%(2019年7-12月40房企融資總額為3841.92)。可以看出,回暖的融資市場,短期內有效的緩解了房企資金壓力。
  • 房企2020中報關鍵詞:降負債、慎拿地、銷售為王
    今年上半年,富力權益銷售額為510.6億元,同比下降15.21%,僅完成年度目標的33.6%。同期,富力的淨負債率達到177%。近期,房企進入中報發布季。受疫情影響,上半年不少房企的銷售業績不及預期,一些企業出現銷售、利潤雙降。但進入二季度以來,市場加速恢復,疫情的影響逐漸消失。
  • 「三道紅線」令表外債務亦無所遁形,房企融資遭腰斬後將何去何從?
    儘管針對房企的融資新規醞釀許久才最終落地,房地產商們看似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但財技高超的他們卻沒有估計到這一次監管的力度會如此嚴厲。加槓桿擴規模,看來是沒法用也用不上了。從監管層最近釋放的消息來看,房企融資的預期,仍將是保證行業平穩向前。
  • 房地產貸款新規出臺,有何影響?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對於房企而言,房貸新規會導致房企融資結構的變化。房企的融資方式主要有信貸、自籌和銷售回款。2020年1-11月,房地產開放資金中信貸的佔比不足14.2%,自籌和銷售回款佔比較大。作為房企的重要融資渠道之一,多位銀行人士預計,2021年銀行涉房貸款將有所收緊。
  • 明年起,房企全面執行新規,苦日子來了?
    易居10月2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三條紅線出臺,企業融資進一步收緊,也導致房企投資意願下滑,尤其是9月份,投資金額較二季度均值下降42%,僅高於1、2、3月,TOP50房企投資金額呈現斷崖式下跌,單月投資金額較二季度均值下降42%。
  • 頭部房企平均目標完成率不足70%,投融資仍然「壓力山大」
    而另有11家房企完成率在60%-70%之間,如融創中國、中海地產、旭輝集團等,這些房企都要加把勁了;還有3家完成率不足60%,如綠地控股、綠城中國、富力地產,不知「掉隊者」們年終時刻又會如何收場?圖片來源:中指研究院盈利狀況欠佳又要維持拿地,更考驗房企的是,如何融資輸血。受到融資新規的影響,房企融資規模降至低位。根據同策研究院提供的數據,9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共計402.14億元,環比下滑51.4%。
  • 央行重磅發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什麼原因?解讀來了
    關於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的原因,央行表示:一是為了推動資管存量業務整改平穩進行,二是為金融機構培育規範的資管產品提供寬鬆環境。此外,央行還指出本次將過渡期延長並不意味著未來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對於過渡期的政策安排,央行提出以下三種方式處置存量資產:一是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至2021年底,在鎖定2019年底存量資產的基礎上,由金融機構自主調整整改計劃。
  • 原來寧波的無房戶熱衷這些板塊
    撰文︱楊建宏 1st 土地成交創新高,頭部房企佔3成 8月市六區共成交15宗涉宅土地,佔地面積107萬方,成交面積創新近兩年來的新高,平均溢價率約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