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1937年初在河西走廊與馬家軍浴血奮戰數月之久的西路軍戰鬥數天,兵力越打越少,供給無望,周圍卻是窮兇極惡的數十萬馬家軍和民團的不斷圍攻,部隊進入到倪家營子一帶準備跟馬家軍進行殊死決戰。
你家營子其實就是一個大莊子和周圍的幾十個碉堡組成,西路軍首腦機關駐紮在莊子四周,碉堡都安排了紅軍官兵駐守。
紅30軍263團三營九連共135名官兵防守汪家墩大碉堡,就是倪家營外圍的一個制高點,也是馬家軍的主攻目標之一。
1937年2月1日,馬家軍6000多名步騎兵在大炮的掩護下,向汪家墩發起了猛烈進攻,九連官兵浴血拼殺,與馬匪激戰了一天一夜,最後倖存的西路軍只剩下帶隊營政委周純麟和5名九連將士。
在這六人當中,指揮員是三營教導員周純麟,他目睹了全連100多位紅軍官兵戰死的慘狀,悲憤滿腔。
孤立無援的西路軍經英勇血戰,最終還是徹底失敗,而與西路軍不共戴天的馬家軍,從此也讓周純麟充滿了強烈的仇恨。
幾近全軍覆沒的西路軍,只有包括周純麟在內的400多名官兵,在李先念的率領下成功突圍到新疆。
到達新疆後,他受組織委派化名加入到盛世才的騎兵部隊。因為他很清楚馬家軍騎兵的驍勇和殘暴,因此刻苦訓練騎兵戰術與作戰技能,由於表現突出還被提拔為騎兵連連長,這為他以後報仇雪恨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1941年1月4日皖南事變爆發後。新四軍第4師32團遭敵重創,作為紅軍老底子的這支部隊傷亡慘重,根本原因是遭遇了兇狠、凌厲的整裝騎兵部隊,而這個敵手正是我軍恨之入骨的馬家軍的騎兵部隊。
時任新四軍四師師長的傳奇將軍彭雪楓,發誓要建立自己的騎兵部隊,而知人善任的彭雪楓對周純麟十分了解和倚重。
任命他為騎兵團團長,1941年8月1日,新四軍四師騎兵團成立,在周純麟的嚴格訓練下,新四軍騎兵團的戰力突飛猛進,為提升騎兵殺敵的優勢,創造性地設計了一款叫做「雪楓刀」的戰刀。
這款刀法搏殺技術採用集合了蘇軍高加索式、馬家軍式、以及日軍騎兵、東北兵騎兵各種馬刀的長處。實戰中優勢非常明顯,成為新四軍騎兵殺敵的兇狠利器。
在此後的抗日戰場上騎兵團在與日寇的多次血戰中大顯神威,殺的鬼子聞風喪膽,不到三年時間,騎兵團戰鬥力迅速提升,並配備了輕機槍、擲彈筒和迫擊炮,成為全師中的精銳部隊。
1943年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而活動在鄂豫交界地區的新四軍宿敵馬家軍騎兵旅不斷對新四軍的防區進行襲擾,對浴血抗日的新四軍進行攻擊。
為此新四軍於10月發動的保安山戰役中,要求新四軍騎兵團遠程奔襲馬家軍騎兵旅,儘量給予重大打擊。當全團官兵接受這一任務後,認為報仇雪恨的機會來了,個個摩拳擦掌、鬥志昂揚。
周純麟率領部隊一路狂奔,不與小股敵人纏鬥,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馬家軍的騎兵旅,縱馬飛馳240裡後,終於追上了冤家對頭。
恰逢此時,馬家軍騎兵旅正準備渡河,隊伍混亂不堪,機會千載難逢,戰機不容錯過,於是周純鱗先用機槍、擲彈筒和迫擊炮對敵人實施猛烈打擊,隨著槍炮聲一響,猝不及防的馬家軍騎兵頓時亂成一鍋粥,馬群受驚後四處奔逃,沒了馬的騎兵戰鬥力銳減。
爭搶馬匹的,水中逃命的,東藏西躲的敵兵在密集火力的打擊下死傷慘重,指揮系統完全失控。
周純麟目光如炬,雙眼冒火,命令將士們奮勇斬殺,然後下令全團衝鋒,頓時血脈噴湧的騎兵們如同猛虎下山一般,高舉戰刀怒吼著衝向敵群。
由於「雪楓刀」長出敵兵馬刀整三寸,與馬家軍對殺頗具優勢,不消兩三個回合,敵手的腦袋就被斬落在地。
而對付失去坐騎的馬家軍更是易如反掌,寒光閃過,不是凌厲的慘叫,就是人頭翻滾。
殺氣騰騰的新四軍騎兵戰士們在敵軍中縱橫馳騁、左劈右砍,幾乎就是一場屠殺式的殲滅戰。
馬家軍騎兵這在人類歷史上最為殘忍、暴戾、殺人如麻,在1937年河西走廊,1941年的皖南事變中對我西路軍和新四軍犯下滔天罪行的野獸部隊,此時被我新四軍四師騎兵團的勇士們暢快淋漓的揮刀砍殺,真是大快人心。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戰鬥,馬家軍騎兵旅除少數殘兵僥倖逃脫外,大部被全殲,河岸上、水面上、曠野中、河溝裡,馬家軍屍骨累累,遺屍2000多具。
此次戰鬥我新四軍4師騎兵團將馬家軍騎兵旅徹底打殘,之後再無作為,新四軍四師騎兵團一雪前恥,從此威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