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4月14日電 (記者 張一辰)上世紀90年代初,一首《同桌的你》在內地廣泛傳唱,成為中國流行音樂中的代表之作,同時,校園原創音樂也日益成為華語流行樂壇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14日,伴隨著大學生們悠揚的歌聲,西安交通大學學生原創校園音樂專輯《思源新聲》正式出版。其中,12首音樂作品均為大學生所譜寫。
此專輯主創人員之一的趙夢琰目前在西安交大讀研三,2013年她憑藉原創音樂作品《來不及告訴你》榮獲第30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首屆全國校園歌曲創作演唱大賽創作一等獎。
她告訴記者,音樂對她而言,是表達情感的一種主要方式,她所寫的每一首歌就是一段對於校園生活的回憶。校園音樂日益多樣化,無論是校園民謠、搖滾或是說唱,都表現出學子們對音樂共同的「信仰」。
作為校園音樂的代表,校園民謠源於上世紀70年代初的臺灣,並湧現出如羅大佑、李宗盛、齊豫等年輕人所熟知的明星。校園民謠在大陸興起相對較晚,在內地高校中,校園歌手們對音樂的執著追求,使得《同桌的你》、《睡在上鋪的兄弟》、《白衣飄飄的年代》、《那些花兒》等曲目成為經典。
「青石板竹影晃,借著恆古月光,醉中把酒問觴,卻尋一樽墨香……」這首「中國風」十足的歌曲令主創人員之一的王康達頗為喜愛,正在讀大三的他說,校園歌曲是由學生創作,充滿著朝氣、與活力,加之中國文化的融入,使音樂曲風凸顯多樣化,並引發同學共鳴。
著名華語樂壇作詞人方文山表示,校園民謠在華語樂壇中起到了承前其後的作用,華語流行樂很大一部分發展於校園民謠的基礎上,校園民謠甚至可被視為當今華語流行音樂的源頭。
此間樂評人指出,大學生活中的風花雪月固然浪漫,但並無法代表校園生活的全部,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使得校園音樂的創作日趨多元,隨著現在的大學生接觸西方音樂的機會增多,「西洋元素」與「中國風」的交匯,令校園音樂的形式「百家爭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