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伽人在練習時會出現關節發出響聲的情況,尤其髖關節和膝關節。
起初對於這種現象並不太在意,但次數多了,有人就會疑惑為什麼關節會發出響聲,頻繁的關節響動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今天就給大家詳細分析關節發生彈響的原因,希望能解決大家的困惑。
關節為什麼會發生彈響?
首先帶大家認識一下關節結構。一般關節的結構如下圖,一般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構成。
在關節腔裡有關節液,它起到潤滑、保護關節的作用,關節腔內部是負壓的,當我們伸展關節或者彎曲關節時,力量是超過關節腔內負壓的,從而導致關節間空間加大,氣體溶解在關節液中會產生微小的氣泡,這些微小氣泡逐步合併成大氣泡,在更多關節液流向並填補被加大的關節空間時產生破裂發出響聲。當我們做體式運動關節的時候,關節囊釋放「氣體」,我們就會聽到關節「啪啪」響動的聲音,這是關鍵會彈響的主要原因。此外,由於肌腱、韌帶或筋膜太緊、關節腔隙較小,彈性和伸展性不足、位置發生改變、關節液不足等原因 ,都會出現響聲。
關節彈響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
生理性彈響
1、聲音多為清脆的「咔」或「噠」,聲調高,無酸痛
這種彈響比較常見,平時我們活動關節或掰手指、扭手腕時就會出現。
這種關節的彈響是因為關節滑液中的氣泡造成,我們通過擠壓,扭動,或者長時間習慣動作,將滑液中的氣泡擠破會發生小而清脆的響聲。此時沒有任何疼痛不適感,沒有卡頓,沒有乾澀感。
2、聲音為沉悶的「彭」或「咔」,聲調高,也無酸痛
這種現在是由於關節面出現摩擦碰撞發生的彈響,在運動中較常見,比如,在深蹲、硬拉時,膝關節、髖關節會發出彈響。特別是開始減肥和和長時間不運動的情況,或是運動之前熱身不充分的情況下,忽然開始進行大力量的練習,就會發生關節的彈響。
雖然這種彈響確實對健康沒有什麼危害,但是如果長期發生也會對關節面有一定的磨損。
病理性彈響
病理性彈響會伴隨疼痛,是由於關節損傷、疾病或結構的變異,致使滑膜粗糙,關節囊、韌帶鬆弛,肌腱增生或關節軟骨脫落等情況,運動時就會因關節組織的摩擦產生彈響。
病理性彈響病因非常複雜,需要向骨科醫師進行治療。
如果不是病理性彈響,不管是哪一類的運動,都建議大家熱身後再來做,因為熱身很好能幫助關節分泌關節液、預防關節和肌肉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