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結弦和他的花滑或許就是美好的代名詞吧

2020-12-11 世界文化深藍話

一個越深挖越覺得優秀的人

羽生結弦,1994年出生日本仙臺,世界頂級花樣滑冰運動員。身體柔韌性極好,表演風格多變,極具藝術感染力。

羽生結弦

滿天星·成就

2012年11月起,羽生結弦第一次打破世界紀錄,截至2020年6月,羽生結弦共打破19次世界紀錄!將男單短節目得分上限拔到110+,自由滑得分上限拔到220+,總分拔到330+!

2013-2014年賽季完成大滿貫成就,成為亞洲首位單賽季大滿貫選手,也是繼亞古丁之後第一位完成此成就的男單花滑選手;

2014年,19歲的羽生結弦成為花滑歷史上最年輕的冬奧會金牌得主,也是亞洲首位花滑男單奧運會冠軍;

2016年,成為首位花滑大獎賽總決賽四連冠選手;

2018年2月,23歲的羽生結弦成為自1952年以來第一個蟬聯男單奧運冠軍的花樣滑冰選手,也歷史上第4個蟬聯的花滑男單奧運冠軍,4月,羽生結弦獲得日本"春之勳章"紫帶勳章,6月被授予國民榮譽獎,12月,被新華社評為2018年度國際十佳運動員;

2019年入圍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的最佳復出獎;第一位連續5賽季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單選手,2019年因傷病"斷檔",2020賽季重回世界第一,創下了男單選手世界排名最年輕和最年長的記錄;

2020年,25歲的羽生結弦在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首次奪冠,成為全滿貫第一人。

羽生結弦《巴黎散步道》

"努力會說謊,但努力不會白費。"

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

羽生結弦自幼患有哮喘,體能不佔優勢,不能長時間冰上訓練。和其他選手相比,除了柔韌性,他的身體素質不佔上風。換句話說,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弱小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弱小",但羽生的"強大"之處在於直面自己的弱小。他從不拒絕承認他的"軟弱",相反他每每拼盡全力,因為這就是他鼓起勇氣的方式。在他看來,弱小和強大是相互依存的,因為弱小才有變強大的可能。

他是天才,他更是努力的天才。

經常的傷病,更是進一步壓榨了他本就有限的上冰時間。但有限的上冰時間限制了他,也成就了他。不能訓練時,他學習解剖學、研究花滑理論、做意象訓練,隨著知識和思緒探尋花滑的邊界,為自己定製訓練計劃和傷病恢復方案。這給了他清醒的大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他區別於其他選手的重要特徵。或許正如羽生教練說的,這孩子努力的方式才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

羽生結弦《羅密歐與朱麗葉》

"我的花滑可都是破釜沉舟,多到令人驚訝的地步。"

2012年世錦賽,腳部扭傷,短節目排名第七擠進自由滑,在注射止痛劑的情況下,在自由滑中拿下了全場最高技術分,刷新個人得分紀錄,將總分逆襲至第三,成為當時日本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錦賽獎牌得主;

2013年作為日本新科冠軍,帶重傷參賽,短節目排名第九,自由滑中一曲《巴黎聖母院》將總分追至第四,為日本隊死守住3個奧運男單名額;

2014年在大獎賽分站賽的中國站,與中國選手閆涵發生碰撞事故,造成重傷,在當時的外界看來,羽生在總決賽中"保六爭五",但他頂住壓力,最終以高出第二名30分的成績強勢奪冠;

2017年世錦賽,在短節目排名第五、全賽季自由滑《希望與遺贈》4S3T連跳沒有成功過的情況下,在自由滑中完成全clean,掀翻男單自由滑得分天花板;

在2018年因傷病沉寂大半賽季的羽生,復出平昌,達成蟬聯成就。

羽生一次又一次的奇蹟實力印證了"拼盡全力"這句話,2020年了,他正在挑戰的4A,期待他給我們、給花滑屆再一次的奇蹟。

羽生結弦語錄

這個Flag立地三尺從未倒的少年把他說過的話、立下的flag一個一個地實現了。其中筆者印象最深的那句話是那句"來生不做羽生結弦也可以吧",這句話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羽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而不是一個只知道突破的機器。他既是花滑界的領軍人物,但也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他不止一次地表達過強大的勝負欲與使命感,但如此有勝負欲的羽生結弦同時也說,如果有來世,不做羽生結弦也可以。確實,做羽生結弦很累,他說,曾經想過除了花滑之外還有很多事想做,但好像都與花滑有關呢。

用最細膩溫柔的節目給人堅強的力量

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羽生的節目中多了一份大愛。《天地安魂曲》悼念死者,安慰亡魂;《春天,來吧》帶著櫻花呼喚希望,迎接春天;《希望與遺贈》用大愛突破壁壘與隔閡,給世界以感動。三個節目都用細膩的表達、沉浸式的表演,用愛溫柔地呼喚堅強。

羽生結弦《天地安魂曲》

保持孤獨,享受孤獨

羽生一騎絕塵的藝術表達源於他敏感而細微的內心。因為敏感,他能更細微的察覺情感的變化,為觀眾呈現出一套套超越競賽意義的作品。同時,因為敏感,他更容易被外界言論幹擾。加之花滑的藝術性創造本身就是一個孤獨的過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羽生希望自己保持那種孤獨,所以他拒絕開任何社交帳號,讓自己的內心保持孤獨。因為孤獨,羽生有更多精力去思考,享受孤獨。

無論如何,羽生結弦對花滑做出貢獻足夠讓他被世人銘記

如今,很多人為他而來,而非為看他奪冠而來

冠軍會消逝,但傳奇不會!

相關焦點

  • 羽生結弦,一個被花滑「耽誤」的「音樂家」
    羽生結弦的花滑和音樂、羽生結弦和音樂。因為有了音樂,花滑才能夠產生「我非常熱愛花滑,想要一直投身花滑、依存於花滑,但大概,這些的根源,都是『我想要表現音樂』吧,我是這麼認為的。」在羽生結弦看來,正是因為有了音樂,花滑這一運動的表現形式也好、藝術與技術也好,才能夠產生。這大概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羽生結弦的花滑,可以成為「羽生結弦式的花滑」。
  • 亞洲花滑的驕傲!羽生結弦獲最有價值運動員,中國花滑慘澹無獲獎
    陳露作為曾經的花滑冠軍,能作為評委參加這次典禮,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話語權,也是中國的驕傲。雖然羽生結弦是日本人,但是體育是無國界的。日本選手能夠獲得花滑的MVP,這是我們亞洲花滑運動的驕傲,也是激勵中國花滑運動員學習和趕超的動力。所以對於羽生結弦獲得的榮譽,我們應該大方地送上祝福。
  • 花滑冰上王子,羽生結弦的魅力,你能夠抗住嗎?
    知道花樣滑冰的人大多都知道花樣滑冰分為男單、女單和雙人花滑。說到男單花樣滑冰,勢必會想起那個在冰上猶如王子一般優雅、紳士的冰上王子——羽生結弦。羽生結弦,日本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選手,一個在花滑上面獲得了無數榮譽的花滑選手。
  • 花滑之星-羽生結弦:追逐眼中的光芒,在最遠處,創造星辰大海
    羽生結弦自幼患有哮喘,體能不佔優勢,不能長時間冰上訓練。和其他選手相比,除了柔韌性,他的身體素質不佔上風。換句話說,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弱小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弱小",但羽生的"強大"之處在於直面自己的弱小。他從不拒絕承認他的"軟弱",相反他每每拼盡全力,因為這就是他鼓起勇氣的方式。
  • 他是羽生結弦跑去擁抱的人,是授業恩師、更是日本花滑的傳奇人物
    可以說,是他真正培養了羽生結弦的花滑理念;紮實了羽生結弦的花滑基礎;樹立了羽生結弦「要成為奧運選手、成為奧運冠軍」的信念……沒有他,就沒有羽生結弦的花滑。他就是日本花滑的「泰鬥級」人物,都築章一郎教練,羽生結弦的「授業」恩師。1938年出生的都築教練,今年已是82歲高齡了。所以很多粉絲可能對都築教練並不熟悉。他是誰?
  • 設計師透露,比賽服體現了羽生結弦的世界觀—花滑就是要精緻
    「他是喜歡這種花邊和打褶的類型吧?」伊藤聰美是從這時意識到羽生結弦對考斯滕的喜好標準的 。兩人的第二次合作,就是眾所周知的「救急」的藍金歌魅考斯滕了。 伊藤描述當時的情景是,COC相撞事故後,她突然收到了「想要你做一件全新的比賽服」的請求,但交貨時期卻非常緊張,差不多只有兩周。因為是很多打褶的設計,所以在製作時,伊藤每天都非常抱著「能做完嗎」的擔心。
  • 羽生結弦,花滑選手難以泯滅的棒球夢!
    前幾天,我們說,如果羽生結弦不做花滑選手,很有可能去電視臺做一名音響師。但其實,從體育角度來講,如果不從事花滑,那麼羽生結弦最可能從事的體育事業很有可能是——棒球。羽生結弦的家鄉今日曝光了一段2010年7月31日,15歲的羽生結弦為家鄉棒球隊進行開球的珍貴畫面。
  • 羽生結弦,不想當音響師的花滑選手不是好奧運冠軍
    如果沒有成為花滑運動員,那麼羽生結弦會從事什麼工作?你覺得呢?演藝界?畢竟,顏值擔當、又有極好的樂感和身體姿態,是被專業的舞者也認證的適合從事舞蹈、演藝事業的人。啊哈哈哈,好重~12歲的羽生結弦:讓我來試試,原來聲音是這樣收進來的!25歲的羽生結弦:就是這樣的工作的吧!
  • 出圈的羽生結弦,把花滑變成了熱血漫畫
    中國的花滑代表人物金博洋對他的評價極高,稱讚羽生君雖然能力出眾,卻從不耍大牌,很讓人親近。他是怎麼一步步蛻變成冰上王子的?一起來讀一讀吧。◎作者 | 王中中◎來源 | 新周刊(new-weekly)已獲授權那些突破人類極限的奇蹟發生,從來都不是因為幸運女神的眷顧,而是羽生結弦背後無數次的跌倒再跳躍,失敗再嘗試,不斷超越自我、挑戰極限。
  • 天賦+「一生懸命」的拼搏,不退的羽生結弦在花滑界是怎樣的存在
    花滑是一項充滿觀賞性的體育運動,它也是與藝術結合最為緊密的體育運動之一,這也讓花滑這項運動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一直以來花滑獎牌幾乎都被西方人所壟斷,但是直到羽生結弦的出現,它打破了花滑界的紀錄,成為了奧運男單最年輕的花滑選手。
  • 羽生結弦這個名字甜美的花滑旋轉動作,竟這麼難!
    如果要盤點羽生結弦的花滑節目的「經典動作」,優美、輕盈的跳躍之外,很多冰迷應該會先想到的還有這些吧:創意百出,低到不能再低的Hydro~在不同的音樂中都能完美配合樂曲高潮、呈現出不同情緒的下腰鮑步~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難做
  • 花滑大獎賽有變,這位選手最遺憾的竟是——摟不到羽生結弦的腰了
    因國際滑聯為防控疫情的需要,今年的花滑大獎賽已經確定調整為:每個選手只參加一站比賽,選站地為本國或自己的訓練常駐國。而被教練證實,依然留在日本的羽生結弦,極大的可能,就會參加在日本舉辦的NHK杯比賽了。
  • 羽生結弦的花滑封神之作,「無一不美好」的表演,賽後哭得好激動
    「我在那期間滑了很多過去的節目,但果然,這兩套節目(指敘一和SEIMEI)是最能夠代表我的花滑的節目。」2020年2月,當羽生結弦決定在四大洲錦標賽上再次啟用《SEIMEI》作為自己的比賽曲目時,這樣說。「那期間」,指的是前一年年末,在日本的全日錦標賽上,「莫名其妙」的失敗,以及由那場失敗帶來的,對自我花滑的認知的顛覆和失落。
  • 花滑選手羽生結弦棒球也玩得超棒
    前幾天,我們說,如果羽生結弦不做花滑選手,很有可能去電視臺做一名音響師。但其實,從體育角度來講,如果不從事花滑,那麼羽生結弦最可能從事的體育事業很有可能是——棒球。羽生結弦的家鄉今日曝光了一段2010年7月31日,15歲的羽生結弦為家鄉棒球隊進行開球的珍貴畫面。這段過去只出現在新聞檔中的畫面,終於有了完整版。
  • 織田信成:擁有「高貴血統」的日本花滑大佬,羽生結弦都給他獻花
    大概是因為太可愛的原因吧,粉絲們喜歡叫織田信成「猴爹」。猴爹出生於1987年3月25日,他開始花滑之路的契機是因為他的母親憲子。憲子是一位花樣滑冰教練,從小練習芭蕾和花滑,因此猴爹在7歲的時候便開始接受來自母親的系統且嚴格的花滑訓練。
  • 羽生結弦當選花滑年度MVP上熱搜,他卻說:沒有立場給後輩建議?
    冬季小項在休賽季的自評獎項,引發如此高的關注度,也足見羽生結弦在這個項目上的「影響力」,以及這個「MVP」的價值所在。在昨晚ISU的選手簡介宣傳片中,也高度概括了他的精彩花滑人生,以及對這項運動作產生的他人難以企及的影響高度。「羽生結弦無疑是一位開拓者。
  • 羽生結弦從掙扎中找回自我:曾經找不到花滑樂趣
    短節目發揮出色第19次刷新世界紀錄、自由滑雖有失誤但技術分上碾壓對手,四大洲花滑錦標賽男單的爭奪中,「冰上藝術家」羽生結弦毫無懸念地奪冠。  這是羽生首次登頂四大洲花滑錦標賽的最高領獎臺,在奪得該賽事冠軍後,25歲的他實現了職業生涯國際滑聯大賽全滿貫,成為歷史第一人。
  • 花滑史上可以「封神」的作品,羽生結弦的「蕭邦第一敘事曲」
    「感覺久違了,但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一次《敘一》也說不定,在我的心中,它仿佛是像紅酒和芝士一樣的存在,越是滑、越是加以實踐,就越成熟。」2020年2月7日,韓國首爾, 2020花滑四大洲錦標賽男單短節目的比賽中,羽生結弦以最佳狀態,完美演繹了經典曲目《第一敘事曲》 ,獲得111.82分,打破自己保持的新規則下的短節目世界紀錄 。
  • 羽生結弦為花滑打造出的頸部肌肉,真絕了!
    乾涸的花滑休賽季,選手們的一點兒信息也值得反覆研究。特別是對於某些異常低調,在休賽季裡可以「完全不露面」的選手來說,更是這樣。所以,上周末的樂天新廣告,雖然是一年前拍攝的「舊作」,但依然被廣大冰迷們翻來覆去,逐幀研究了個遍。
  • 比起好勝心,羽生結弦對花滑的敬畏心,更令人欽佩!
    這樣的羽生結弦,已是我們熟悉的羽生結弦。但雞架我今天要說的,不是好勝心,而是敬畏心。羽生結弦對花滑的敬畏心、對冰場的敬畏心、對對手的敬畏心……如果說,時時都在說著「要贏啊!」的羽生結弦,是「狂傲」上天的,那麼對花滑處處都表現出敬畏感的羽生結弦,就又是謙遜到極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