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印社揭牌儀式,點擊播放
序:
西泠印社,海內外仰止的金石名社;
鼓山,瀕臨東海的文化積澱之地;
樟林,鼓山腳下孕育壽山石雕刻藝術的沃土。
2020年11月23日,
西泠印社的風物英華與「初生的」樟林印社在鼓山中學如約而至,
打開了篆刻藝術與雕刻藝術燦若朝霞的新大門。
▲樟林印社揭牌儀式
樟林印社:創福州校園「第一社」
11月23日上午,晉安區「非遺文化進校園」暨樟林印社揭牌儀式在鼓山中學舉行,西泠印社理事吳瑩、桑建華、梁章凱,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員傅永強,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館長、冰心文學館副館長黃文明,福建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西泠印社社員葉林心,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鄭幼林,副會長兼秘書長瞿述勤,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藍泰華副教授,樟林籍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傳斌、劉丹明、劉文伯,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楊明、陳貴洪、程由軍;晉安區領導:晉安區委副書記張忠健,鼓山鎮黨委書記:劉通,市教育局:體衛藝語處長蘇夏鈴,區教育局:楊佳松、陳穎,學校代表:鼓山中學、鼓山中心小學、樟林小學、紅寮中心小學、廨院小學、晉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幼兒園等出席活動。
當日上午,西泠印社理事吳瑩、桑建華、梁章凱,區委副書記張忠健,區政府副區長張琴,市教育局體衛藝語處處長蘇夏鈴,區教育局局長楊佳松,樟林印社社長連聖寶等8人共同為「樟林印社」揭牌,這也是福州第一個高規格、專業化的金石篆刻校園社團。
▲樟林印社藝術顧問聘請儀式
儀式上,西泠印社理事吳瑩、桑建華、梁章凱,晉安區委副書記張忠健,區政府副區長張琴,市教育局體衛藝語處處長蘇夏鈴,區教育局局長楊佳松,樟林印社社長連聖寶等共同為樟林印社揭牌。儀式還聘請了西泠印社理事吳瑩、桑建華、梁章凱作為樟林印社的藝術顧問,聘請福建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西泠印社社員葉林心、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傳斌、劉丹明、劉文伯作為樟林印社校外輔導員。
▲捐贈儀式
西泠印社理事吳瑩、桑建華、梁章凱為學校帶來了墨寶及作品,葉林心、劉傳斌、劉丹明、劉文伯等校外輔導員向樟林印社捐贈了書畫篆刻藝術相關書籍、篆刻工具等。今後,他們也將發揮自身優勢,指導樟林印社開好篆刻藝術特色課程,出精品、創特色,樹品牌、育人才。儀式後,與會領導共同參觀了晉安校園篆刻教學展示區,並指導學生進行篆刻創作。
▲樟林印社教學展示區
座談會:擷英咀華,薪火相傳
與會專家在樟林印社召開了「篆刻藝術」進校園座談會,共同商議樟林印社的發展方向。座談會由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藍泰華博士主持會議。
▲座談會
吳瑩(西泠印社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來福州有數十次了,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一進校園印象很深刻:學校老師對待美術教育特別的重視和認真;我覺得樟林印社成立後,有機會一定要走出去交流,了解別人的同時也了解自己;篆刻講究章法、刀法、筆法,學篆刻的同時,還需要學習篆書,這對學習篆刻很重要的。
桑建華(西泠印社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篆刻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壽山石又是中華瑰寶,與篆刻藝術有著很深的淵源。篆刻藝術的普及能從幼兒、小學開始,是一個很好的創意。福州有一大批工藝大師,他們有很強的專業技藝。相信通過樟林印社的成立,通過這一平臺,相互交流,共同學習。我們會通過各種途徑在專業技法的指導,各類資料的捐贈方面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梁章凱:(西泠印社理事、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2019年,我在晉安區教育局長楊佳松局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帶領下參觀了樟林小學、晉安區教師進修校附屬幼兒園篆刻興趣小組等篆刻教育讓我印象深刻。「石出壽山,藝出鼓山」,雕刻藝術在鼓山有悠久的歷史,樟林更是孕育雕刻人才的搖籃;壽山石雕刻藝術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能否跟書畫篆刻藝術融合?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事情。樟林印社,篆刻教育,從娃娃抓起;在政府和學校的引領和重視下,相信福建的美育教學在未來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傅永強:(西泠印社社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首先為樟林印社的成立非常的感動,樟林也是歷史上壽山石雕刻富有歷史的一個地方。篆刻藝術在福州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我想樟林印社以後會對篆刻藝術的推廣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葉林心:(西泠印社社員、福建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很高興來參加樟林印社揭牌活動,首先這個活動,讓我感到很驚喜和感動;在中學裡有這麼濃厚的學習篆刻的氛圍,精神可佳。篆刻藝術本來就是小眾的藝術,現在能夠在學校裡普及,還有專門的教材,這點非常的難得。初學篆刻首先讓他們多臨摹,先臨摹一些秦璽漢印的作品,在練習過程中會逐漸地形成一些意識和創新。
鄭幼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
海峽兩岸青年篆刻大賽在福州已經舉辦了5屆,福州的篆刻藝術在全國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壽山石雕有1500多年的歷史,晉安區培養了15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一大批雕刻界的優秀人才,篆刻可以更好的提升人文氣質。我們有責任把篆刻的藝術更好的發揚與推動。同樣,我們會不遺餘力的推動樟林印社在晉安「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更好的發展,文化育人,教育強國。
瞿述勤:(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9年6月1日,我們在樟林小學啟動了「印象樟林」攝影大賽,來記錄樟林拆遷前的歷史記憶。用攝影的形式,邀請社會各界熱愛攝影的人士共同留住鄉愁,留住情懷。恰巧,看到樟林小學有開設小朋友的篆刻班。出於這樣的啟發,在福建何不成立一個校園印社?依託西泠印社的專業性,在福建的美育普及上更好的發揚篆刻藝術。今天,樟林印社的成立,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能夠與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結緣,樟林印社一定會發展的更好。
現場,樟林籍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傳斌、劉丹明、劉文伯;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楊明、陳貴洪、程由軍也分享自己的感言,令人印象深刻。
晉安教育: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整合壽山石文化教育資源,推動壽山石文化品牌和技藝的弘揚,晉安區大力開展篆刻文化進校園活動,積極打造「樟林印社」,結合地域特色,將篆刻學習融入校本課程,開設壽山石篆刻藝術特色課,提高青少年對篆刻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水平和保護意識。
▲篆刻教育
樟林印社將融合鼓山中學、鼓山中心小學、紅寮中心小學、樟林小學、廨院小學、榕博幼兒園等校園的篆刻、書法課程特色,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薪火傳承,共同提高,實現片區藝術教育的大發展、大進步。
教育之路,路漫漫其修遠;晉安教育,一切都以「愛」為出發點。篆刻藝術的普及,是將文人的詩意與情懷一代代的傳承下去。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在晉安的熱土上,每一粒果實不辜負春耕的汗水,每一個夢想都啟明著昭華的晨曦。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