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機構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之一,也是農村的三架金融馬車之一(農商(農信)、郵儲、農行),在廣大的鄉鎮地區,你可能不了解四大行,但是基本不可能不知道農商行(農信社)。
會不會倒閉?
理論上而言,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都有倒閉的可能性,但是農商行的倒閉概率相對而言,會比國有大行以及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來得高,這主要是以下兩個因素所造成的:
一是:在我國農商行(農信社)一般是以縣為單位的獨立法人機構,比如A縣的農商行與B縣的農商行,雖然看名字上都帶有農商二字,但很多時候並不是同一家(當然也有的地區非縣級區分,比如重慶、上海,全市範圍的農商都是同一家)。
有人會說如果不是同一家,為什麼我在省裡的農商行都都可以通兌呢?這主要是目前各省的農商(農信)一般會組成一個全省的農信系統,共同開發及維護運營系統,系統一樣,當然可以做到通兌了(跨省就不行,主要就是因為非同一個系統),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單家開發成本太高,如果每家都單獨自己開發運營系統,根本負擔不起。
正是因為大部分農商行都是以縣級為區域的,所以其資本相對薄弱,因此抗風險能力也就差一些了。
其二,農信系統目前的呆壞帳遠高於國有大行以及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城商行等,這主要是由於市場定位所致,農信系統長期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很多是沒有抵質押的貸款,缺乏第二還款來源,加上農民和小微企業自身還款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弱,所以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積累一定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就拿小額扶貧貸款來說,你去看看全國,哪裡不是農信系統佔據80%以上?
國家審計署在2019年4月2日發布的《2019年第1號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顯示多家金融機構,特別是農商行的不良率高,比如截至2018年底,河南濬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2家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超過5%警戒線,其中超過20%的有12家,個別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超過40%。
還可以存農商行嗎?
農商行之下還有農信社(農信社符合一定的條件才可以改組為農商行)、村鎮銀行、農合行、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等等,如果說農商行不可信,那麼其餘農商行下級的機構都不可信了。其實對於農商行的存款的安全性上,大家大可不必擔心,特別是你存在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因為按照《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包括農信社或者農商銀行)都必須為存款人的存款資金繳納保險費,形成存款保險基金。一旦商業銀行發生破產倒閉,由存款保險基金在50萬元本息的限額內進行快速理賠。
建國至今,我國真正發生破產倒閉的銀行也就2家,海南發展銀行以及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所以說不用太過於杞人憂天啦,農商行還是可信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