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定義與名稱由來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顏色呈翠綠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是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綠輝石和鈉鉻輝石組成的達到玉級的多晶集合體。另外在動漫中也有以「翡翠」為名的人物形象出現。
翡翠名稱來源有幾種說法,一說來自鳥名,這種鳥羽毛非常鮮豔,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又名赤羽鳥),雌性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又名綠羽鳥),合稱翡翠,所以,行業內有翡為公,翠為母說法。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後,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說古代「翠」專指新疆和田出產的綠玉,翡翠傳入中國後,為了與和田田綠玉區分,稱其為「非翠」,後漸演變為「翡翠」。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在《感遇》一詩中寫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樹林……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意思是:名叫翡翠的這種鳥在南海之濱築巢,雌雄雙雙對對棲息於叢林之中,美麗的飛行可以製成光彩奪目的道飾,用其裝飾的被褥也是絢麗多彩。
翡翠之名由來已久,北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載:「餘(歐陽修)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聖俞,以為碧玉。在潁州時,嘗以示僚屬。坐有兵馬鈐轄鄧保吉者,真宗朝老內臣也,識之,曰:此寶器也,謂之翡翠。雲禁中寶物皆藏宜聖庫,庫中有翡翠盞一隻,所以識也。」由此可見以「翡翠」指綠色玉石由來已久,且至遲在北宋時,已被視為珍寶。或許古之「翡翠」與今之「翡翠」系同名異質,故紀曉嵐稱在其幼時,時人「不以玉視之」。
翡翠的產地分布
珠寶市場上優質翡翠大多來自緬甸北部的霧露河(江)流域第四紀和第三紀礫巖層次生翡翠礦床中。它們主要分布在緬北克欽邦地區,南北長約240 km,東西寬170 km。1871年,緬甸霧露(又作烏尢,烏龍、烏魯)河流域發現了,其中最著名礦床有4個,它們分別是度冒、緬冒、潘冒和南奈冒。原生礦翡翠巖主要是白色和分散有各種綠色色調及褐黃、淺紫色的硬玉巖組成,除硬玉礦物外還有透輝石、角閃石、霓石及鈉長石等礦物,達到寶石級的綠色翡翠很少。
除了緬甸出產翡翠外,世界上翡翠出產的國家還有瓜地馬拉、日本、美國、哈薩克斯坦、墨西哥和哥倫比亞。這些國家翡翠的特點是達到寶石級的很少,大多為一些雕刻級的工藝原料。
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以上來自緬甸,因而翡翠又稱為緬甸玉。
翡翠的場區和場口
1.老場區
位於烏魯江中遊,是開採時間最早的場區,大約是在18世紀。也是至今面積最大,場口最多,種類繁多的場區。其中較大的場口有27個:老帕敢、育馬、仙洞、南英、擺三橋、瓊瓢、香公、莫洛根、茲波、格銀瓊、東郭、回卡、那莫邦凹、憲典、馬勐灣、帕丙、結崩瓊、三決、橋烏、莫洞、勐毛、苗撇、東莫、大谷地、四通卡、馬那、格拉莫。這其中最住著名的場口是:老帕敢、回卡、大谷地、馬那、格拉莫。這些場口的玉石產量多、質量高,交易中經常遇到,因此必須熟練掌握其特性。老場區最深地段現已開採到第三層,約20米深。第一層為黃沙皮,第二層為黃紅沙皮,第三層為黑沙皮。個別場口有蠟殼。
2.大馬坎場區
該場區毗鄰老場區,位於烏魯江下遊,是老場區出現一個世紀以後開始開採的。較大場口有11個:雀丙、莫格跌、大三卡、南絲列、西達別、庫馬、黃巴、大馬坎、那亞董、南色丙、莫龍基地。最著名的場口是:大馬坎、黃巴、莫格跌、雀丙。據1993年前挖掘的情況看,大馬坎場區只挖到了第三層,最深地段挖掘到10多米,主要是兩種產品,黃沙皮和黃紅沙皮。但石頭表皮最為複雜,場口之間差異大。
3.小場區
位於恩多湖南面,毗鄰鐵路線。較大的場口有8個:南奇、莫罕、南西翁、莫六、烏起恭、那黑、通董、莫六磨。最著名的場口是南奇、莫罕、莫六。該場區其部分地段已挖掘到第三層,第一層黃沙皮,第二層黃紅沙皮,第三層黑沙皮,帶蠟殼。
4.後江場區
因位於康底江又稱後江江畔而得名。產品中小件居多,場區地形狹窄,主要在長約3000多米,寬約150米的地方,散布著10個場口;帕得多曼、比絲都、莫龍、格母林、加莫、香港莫、不格朵、莫東郭、格勤莫、莫地。最著名的場口是格母林、加莫、不格朵、莫東郭。雖然地方狹窄,後江場區產量高,品種多,質量好,是不可忽視的場區。其局部地區已開採到第五層:第一層為黃沙皮,第二層為紅蠟殼,第三層為黑蠟殼,比後出現類似水泥色的「毛」,厚約10至50工分不等,再往下是白黃蠟殼,然後又是厚薄不等的「毛」,再往下是白黃蠟殼。
5.雷打場區
位於後江上遊的一座山上。該區主要是出產雷打石,因而得名。比較大的場口是那莫和勐蘭邦。那莫即雷打的意思,雷打石多暴露在土層上,缺點是裂綹多,種幹,硬度不夠,難已取料,低檔貨較多。一旦遇上可取料的貨,也有較高的價值。92年前勐蘭邦不斷發現中檔色貨。92年年終雷打場傳出驚人的消息,發現一塊巨大如屋的上等翡翠,已由政府組織開採。
6.新場區
該場區位於烏魯江上遊的兩條支流之間。主要是大件料,產品多是白底青的中低檔料;位於表土層下,開採很方便。場口不少,但消失得很快,如91年場口,92年場口早已停採。主要場口有9個:莫西撒、婆之公、格底莫、大莫邊、小莫邊、馬撒、邦弄、三客塘、三卡莫。
翡翠礦床的類型
硬玉翡翠礦床的幾種類型 有硬玉礦床產於霧露河兩岸階地及其支流內,從北東流向西南匯入親敦江,為親敦江之支流,霧露河長150公裡、寬30公裡,硬玉分布面積在4500平方公裡。翡翠礦床類型有:
1、 原生硬玉礦床
原生硬玉礦床產於強蛇紋巖化橄欖巖巖體內,巖體與藍閃石片巖接觸。接觸帶為一構造破碎帶,其內見硬玉及橄欖巖的構造角礫及後期鉻鐵礦細脈穿插。硬玉巖、納長石巖、角閃石片巖互層產出。礦體為脈狀,平面上為串珠狀分布,礦體多條出現。長10~450米,可斷續延長6公裡以上,礦體厚03~5米不等,最厚可達20米以上,己向下開採百米深。
礦體中心為純硬玉巖帶,向兩壁漸變為硬玉納長石過渡帶,再向外為納長石巖帶及綠泥石巖帶,再外為強蛇紋巖化橄欖巖圍巖。
原生硬玉礦床產於霧露河上遊幹昔山地區,主要緬甸翡翠產地有,度摩、馬薩、凱蘇、散卡、聖卡摩、緬摩、亂目崗等地。主要產中低檔次硬玉翡翠原料。原生硬玉礦床所產均為新坑玉。其結構疏鬆,小構造發育,含非硬玉礦物較多。故硬度、比重等比老坑玉要低。
2、 殘坡積居硬玉礦床
以龍塘為代表。為原生硬玉礦床剝蝕搬運、沉積在原生硬玉礦床附近山坡周圍及支流內的殘坡積沉積礦。一般有厚的皮,質量介於新坑與老坑之間,也稱半山半水或稱新老廠。
3、 第四紀礫石屋中的硬玉礦床
產於更新世。產地有會卡、大谷地、木那、次卡、南其、抹崗、東各、自壁等地。沿霧露河兩岸山坡階地分布。一般質量較好。稱老廠玉,地層從下到上分布如下:
A、衝積砂巖(不見硬玉礫石),
B、卵石及砂礫(不見硬玉礫石),
C、含硬玉的底礫巖崖
以上總厚度大於300米。產於此層之硬玉特徵為皮厚、皮的顏色多樣、塊體大小懸殊、質量好壞不一。分布廣泛,常出特級翡翠。
4、 產於現代河床衝積洪積冰積層中的硬玉礦床
此類硬玉礦床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特點為薄皮,磨園度好稱水石。常有特級翡翠產出。分布於霧露河兩岸,從散卡到達木坎長几十公裡地段範圍內及坎底河中段。主要產地有帕崗、摩東、麻蒙、達木坎、後江等地。
5、 產於構造破碎帶內的硬玉礦床
硬玉原生礦床受地質動力作用即破碎、變形、錯位、搓揉等產生的構造角礫巖,在整個霧露河產區多處可見,稱烏砂,為黑皮或灰黑色皮,一般含鐵較多,顏色多偏藍或藍綠,正綠者極少。產地為麻蒙、帕崗等地。
翡翠的形成原因
翡翠是由以硬玉為主的無數細小纖維狀礦物微晶縱橫交織而形成的緻密塊狀集合體。對於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種主要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是巖漿在高壓條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巖中的殘餘花崗巖漿的脫矽產物。
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在區域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分解為硬玉而形成;或者認為是在板塊碰撞產生的壓扭性應力和低溫作用下,鈉長石先形成變質程度較低的藍閃石片巖,進一步變質成硬玉而成。
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在花崗巖脈和淡色輝長巖類巖脈在12~14kPa壓力下,在鈉的化學勢高的熱水溶液作用下發生交代而成。
第四種觀點根據硬玉巖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體的發現認為翡翠是由近硬玉矽酸鹽熔體結晶而成,認為這種熔體源於300~400km處地幔中廣泛存在的含鹼輝石層。
翡翠的化學構成
依據亞洲寶石協會(GIG)2007年的翡翠研究報告,翡翠學術參數如下:
1.化學成分:矽酸鹽鋁鈉—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CAS:1344-00-9
2.礦物成分:以硬玉為主,次為綠輝石、鈉鉻輝石、霓石、角閃石、鈉長石等。
3.結晶特點:單斜晶系,常呈柱狀、纖維狀、氈狀緻密集合體,原料呈塊狀次生料為礫石狀。
4.硬度:6.5—7
5.解理:細粒集合體無解理;粗大顆粒在斷面上可見閃閃發亮的「蒼蠅翅」。
6.光澤: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高檔品皆為玻璃光澤。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對密度:3.25——3.40,點測法為3.33克每立方釐米
9.折射率:1.66
10.顏色:顏色豐富多彩,其中綠色為上品,按顏色可分為三種類型;①皮類顏色;指翡翠最外層表皮的顏色,其形成與後期風化作用有關。這類顏色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紅色、黃色和灰色,其特點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狀。紅色常稱為翡;②地子色:又稱「底子」顏色,有底色之意,指綠色以外的其他顏色,為深淺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綠類顏色;指翡翠的本色,這類顏色的特點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綠色。有時綠中包含著黑色。綠色常稱為翠。
11.發光性:淺色翡翠在長波紫外光中發出暗淡的白光螢光,短波紫外光下無反應。
何謂翡翠賭石?
所謂賭石,就是用璞玉來賭博。要知道,通過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裡面的優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學問的。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探測到它。玉石原料挖掘出來,外面又包著一層巖石的皮殼,皮殼裡面是什麼,依舊沒有人說得清,所以行內把判斷玉的過程稱作「賭石」。
我們經常見到大塊玉石原料上所開的小窗口。雖然這些小窗口極有可能口口見綠,但是見到小窗口一定要格外謹慎。如果賣家能確定裡面的綠很多的話,那他為什麼不開個大窗口,賣個好價錢呢?
已開窗的玉料,一般需要根據不同情況以磚頭料的標準來出價。有的開窗部位的綠色是鎬的斷口,用燈照射後,裡面綠得可愛,但奇怪的是,窗口部分沒有拋光。究其原因,極有可能是由於其中的裂紋太多、水不好、綠內夾黑或綠不正等原因。這樣的翡翠一旦拋光,缺點就會全部暴露出來。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賣家對原石上情況不明的地方進行拋光後,再進行議價。
在購買高檔玉料時,經常可見人工打磨的痕跡。這些痕跡,大多是在玉料進入我國之前,由於貨主在玉料上找綠時,留下的一些磨、挖、擦的痕跡。這些痕跡處往往都無綠。此後,又多用與表皮顏色相同的沙和膠巧妙偽裝。若一塊玉料,到處可見人工凸凹痕跡,就應見多少綠就出多少價,此時看到的綠,通常就是做成成品後的真實價值。
賭石作為一種獨特交易方式,是歷史以來中緬邊界和雲南玉石交易市場興起並繁榮的。一塊未經開窗的原石,除了形狀和重量外,誰也說不清裡面是什麼,賭石界有這麼一句話:「神仙難斷寸玉。」唯有切割剖開後才有真實的結論。賭石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覆進行猜測和判斷,估算出價格。買回來可能一刀剖開裡邊色好水足,頓時價值成百上千萬,也有可能裡邊無色無水,瞬間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賭石的風險。「一刀窮,一刀富」,一塊石頭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
翡翠賭石的技巧和學問
賭石的技巧與學問已有許多論述,概括起來無非是把握以下幾點。
場口辨別:緬甸北部親敦江支流烏龍河流域是優質翡翠礦場範圍內共有新老礦場(坑)數以百計。地形為丘陵及河谷平地,林草茂盛,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高達3000毫米以上。質量好、產量多,很受商家重視的新場口,其深部產出之石以紅蠟、黑蠟和白黃蠟殼為顯著標誌。應該指出,翡翠場口眾多,每個場口都可能產出。
此外,裂隙有大小有開合等種類,這對估價加工利用有很大影響,是翡翠一大缺陷。業內人士說,不怕大裂怕小綹,寧賭色不賭綹。在賭石交易中對大綹外綹注意觀察如夾皮綹、大綹、惡綹等,對小綹、內綹觀察相對薄弱,必須慎之又慎。專家經過研究指出,應用綹的顏色可以判斷其破壞程度,呈白色是一般破裂,如果呈紅、黃、黑色則為嚴重程度。這些是開口裂的特徵,無明顯顏色者屬於微開或合口裂。成品和明貨(開門翡翠)則應仔細觀察內裂小裂如蹦瓷裂、馬尾裂等,尤其是隨綠裂、錯位裂對其定價銷售有著直接影響。
做假與防偽在翡翠原石和成品交易中做假由來以久,手法五花八門。當然人們今天也正使用先進的鑑定技術方法來防偽、打假。賭石做為翡翠原石有其特殊性。因此賭石做假與防偽也大有學問。
1、造假開口:在無色、水頭差的低檔賭石上切小口粘貼高翠薄片,以劣充優。鑑定時應仔細檢查開口(門子)周邊粘合痕跡,縫隙形態和溫差變化對其影響。
2、造假皮殼:將次料、廢石、假貨粘上優質翡翠皮殼,再放在經酸、鹼浸過的土壤中埋上,使之變為相似「真皮」,掩蓋了人工痕跡。鑑定時首先要水清洗乾淨,檢查皮殼每個點面,不放過細小孔、縫、洞並對比顏色、粒度變化。
3、做假顏色:用熗色、染色使無色淡色料,變成鮮豔翠綠色還有塗蠟、塗漆、深泥等方法。鑑定時用濾色鏡看熗色變成紅色,用放大鏡看色的分布變化人工著色在細小裂綹中色重,其它部分淡或無色。洗刷、稍加溫後再觀變化。
4、造假心子:將高檔翡翠挖心取出一部分,留下靠皮部分高翠再注入鉛等物質後密封好切口。鑑定時測重量過重過輕都可能是假心貨。對外皮的可在疑點用鏈子、刀子劃度有無軟性物,尋找粘貼跡象。
我國珠寶業的前輩們,在長期的翡翠加工 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關翡翠的經驗,並以言簡意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這些特點。記住這些格言,並能了解和體會其中深刻的內涵,將終身受益。
回復0,主菜單
回復1,最新動態
回復2,品牌資訊
回復3,誠邀加盟
回復4,熱銷產品推薦
回復5,至尊會員專屬
回復6,珠寶保養及鑑賞
回復7,客服及招聘
回復E, VIP專享服務
回復G, 查詢每日最新金價
珍爵貝爾官網:www.zeniebir.com
一點翠官網:www.yidiancui.com
全國客戶服務熱線:400-800-1182
親,點擊右上角的「…」,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邀請好友一起關注我們吧!感謝您對珍爵貝爾珠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