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見證石斑魚豐收成果(來源:香港「東網」)
海外網9月13日電 近日,臺灣深綠媒體報導稱,「過去馬英九執政時積極推銷石斑魚輸往中國大陸,而導致技術外流」,大陸養殖業者還把臺灣的「龍膽石斑」和「老虎斑」結合,培育出新的「龍虎斑」,回過頭打趴臺灣的青斑。以青斑來講一斤只剩90至105元(新臺幣,下同),但大陸銷來的龍虎斑價格卻很好,夏季一斤最高能到550元,冬天更漲到一斤850元。
消息一出,引起了眾多臺灣網友的熱議。有網友稱,大陸的大閘蟹技術、稻米技術都是偷學的臺灣,甚至有人直接說「用火也是臺灣教的」。其他網友反駁稱「說反了吧,臺灣偷大陸的技術過去修改一點小細節就變自己的了」,「反正人不要臉,什麼話都說得出」,「袁隆平雜交水稻轟動全世界,臺灣在幹啥」。
有細心的網友表示,關鍵是大陸的「龍虎斑」比臺當地的貴八倍,那為什麼銷量還那麼好呢,「人家至少學到精髓在改良,臺灣呢?」
還有網友稱,「二三十年前,臺灣人最沾沾自喜的,就是買一臺歐美日的機器回來拆,然後做出很像的東西,成本只有18%,這就是臺灣的驕傲」,而現在呢?
臺灣石斑魚產值全球第一歸功ECFA
據臺媒消息,兩年前,臺灣石斑魚產值與遠洋秋刀魚產量創全球第一,馬英九表示,石斑魚出口產值能屢創新高要歸功兩岸《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ECFA )的籤署,並重申臺當局高度重視漁民權益,護漁不護短。
臺灣石斑魚養殖大王戴坤財指出,當年養殖的石斑魚活魚出口都被當作違法,動不動就被當走私裁罰,他個人曾被罰款700萬元新臺幣,多虧馬英九籤訂ECFA後,石斑魚才能大舉出口大陸、港澳,產值倍增。
馬英九隨後也表示,過去兩岸貿易逆差多年,還好ECFA籤署後,臺灣水果和水產大幅出口到對岸,目前已呈貿易順差。他強調,石斑魚產值能倍增就是要歸功ECFA。
馬英九:不跟大陸貿易臺灣會有赤字
今年4月,馬英九表示,如果臺灣沒有跟大陸做貿易的話,就會出現貿易赤字,尤其臺灣地區跟日本等國家都是貿易逆差,就必須用跟大陸的順差來彌補。馬英九也強調,臺灣的貿易依存度很高,有7成是來自出口。
由於外界時常質疑太依賴大陸,馬英九也說,不是只有臺灣地區,大陸周邊的國家都很依賴大陸,但都沒有臺灣高的原因是,臺灣跟大陸同文同種,做生意比較方便。
國臺辦:臺經濟發展離不開積極健康的兩岸關係
臺灣《中央網絡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稱,大陸居民來臺旅遊人數的不斷減少,對臺灣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負面影響甚大。民進黨當局對此完全束手無策,業者的苦楚既得不到解決,臺灣的經濟成長也將持續受害。陸客減少是蔡英文支票落空的又一例,也是蔡英文與民進黨「去中國化」所不可避免的後果之一,臺灣的遊覽車、藝品、糕餅、夜市等等無數從業人員,均深受其害。
報導稱,蔡英文上任後,雖然一再保證不會限制陸客來臺,但是陸客來或不來,卻不是蔡與民進黨所能決定的。因兩岸協商中斷、雙方關係倒退,陸客即不斷減少。去年來臺的陸客比前一年少了16%、67萬多人次,今年前七個月減幅更達37.6%,即從去年前七個月的241萬人次減至150萬人次。如此損失,縱使其他地方來的旅客有所增加,但是根本不成比例。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多次指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的基石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他指出,臺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離不開積極健康的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