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為何老對大陸抱有偏見?

2020-12-23 海峽光頭翔

作為駐臺記者,在臺灣經常聽到人說大陸吃不起茶葉蛋,上廁所不關門,偏見重重,氣的冒泡,但是這些誤會是怎麼來的?有辦法改正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偏見嗎?還是必須得等統一後才可以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傲慢與偏見的話題。

先來說個小例子,近日,臺灣綠媒一檔政論節目談到大陸「嫦娥五號登月」時,島內媒體人黃創夏信口開河說,阿波羅11號已經上去50年了,因為大陸人看不到外面的資訊,所以別人說很厲害他們就認為很厲害,該節目主持人則在一旁幫腔說「大陸人都以為中國第一個登月」,兩人一唱一和好不熱鬧。不過他們也隨即被網友諷刺是「井底之蛙」。

對於黃創夏和主持人的這一番荒誕言論,立刻有網友吐槽說「這幾個井底之蛙又在一起高唱井口天之歌,可憐啊。」,「看著這些奇葩言論,感覺他們就像小丑一樣可笑」,也有大陸網友說,「我很懷疑這些臺灣人有多不了解大陸,阿波羅登月是基本常識,我們在慶祝自己的成就,並沒否認別國科技偉大,這幫名嘴真的是小人。」

島內民眾經歷了國民黨早期的所謂反共宣傳、民進黨長期的所謂臺獨教育,尤其是蔡英文上任後,變本加厲地推行所謂文化臺獨,以及無良名嘴對大陸的歪曲解讀,大陸在島內的形象日益被妖魔化。

2016年5月21日,蔡英文上任的第二天,時任臺教育部門主管的潘文忠就宣布,廢止馬英九時期微調的高中語文和社會課綱,倒退回陳水扁時期的所謂臺獨課綱。2018年8月13日,臺教育部門「課審大會」拍板決定,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此外,為了所謂去中,蔡英文當局從去孫、去蔣、去孔子,到不遙祭黃帝陵、去除臺北故宮南院十二獸首、再到降格祭祀鄭成功,一步步地要切斷臺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結。

不僅如此島內媒體更是推波助瀾,無良名嘴為了迎合民進黨當局昧著良心抹黑大陸。

除了綠營媒體網軍之外,國際反華勢力也在島內不斷妖魔化大陸。

在民進黨當局鋪天蓋地的妖魔化之下,大陸儘管不斷釋出善意,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但依舊不被相信、不被理解。我們不禁要問,沒有統一,臺灣民眾還能正確認識大陸嗎?

當然可以!

首先,我們自己得講好大陸故事,讓臺灣民眾知道大陸的日新月異,這裡面一個是故事本身夠真實,夠出彩,還有一個就是講故事的方式方法,要用臺灣民眾認可的方式來講述,而不是通篇口號式的宣傳文章。

其次,面對民進黨當局的封鎖,我們可以利用「線上線下」的方式,來突破民進黨當局的防堵,比如最近因為疫情,網絡視頻交流就興起了,這就很好,當然目前這些形式更多還是流於表面,所以我們還要做更多創新和突破,使更多的臺灣老百姓認清楚一個真實的中國大陸。

第三個,還是要發揮已經身在大陸的臺胞的作用,讓他們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告訴島內的民眾一個真實的大陸。最近有很多臺灣網紅看大陸的節目就很好,通過短視頻,VLOG的形式,親身體驗,大陸的繁榮發展,經濟成就,人文盛景,生活便利,等等等等。

所有的誤解都源自無知,只有兩岸相互了解,相互溝通,兩岸才能真正做到兩岸一家親,攜手贏世界。

相關焦點

  • 看了老房有喜,才知道90年代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偏見原來那麼深!
    6月12號,四大名著入駐B站,而彈幕也讓整個觀影過程變得更加有趣,讓我們直觀感受到了大家對經典老電視劇的喜愛。於是在別人的推薦下,回顧了這部豆瓣評分7.3分的經典電視劇《老房有喜》。《老房有喜》豆瓣評分《老房有喜》的男女主角是大家都熟悉的演員趙薇和蘇有朋,這也是二人在合作完《還珠格格1》之後的第一部現代偶像劇。
  • 從喜歡到更喜歡——臺灣民眾愛遊大陸
    新華社臺北1月22日電  題:從喜歡到更喜歡——臺灣民眾愛遊大陸  新華社記者喻菲 李凱  「這一輩子可以不去歐洲、美國,但一定要到大陸走走看看。」臺灣逸歡旅遊公司副總經理駱簡豪說,這是許多臺灣民眾去大陸旅遊後的感觸。
  • 臺灣民眾抱怨聲不斷,柯文哲:臺灣「比不上」大陸
    導讀:據相關媒體報導,近幾日,臺灣地區的市容市貌再次成為了熱門話題。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建築工程典禮時所說的言論,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柯文哲表示,臺北當前的市容與大陸一線城市根本無法相比,很多人對臺北市的市容有很大意見。
  • 大陸會打過來嗎?臺灣最新民調8成民眾認為「不可能」
    對此,臺灣「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做出最新民調,調查臺灣民眾對於大陸可能對臺動武的想法。民調結果指出,79.6%的民眾認為大陸「不可能對臺動武」,僅11.6%認為可能會;而至於若大陸對臺採取軍事行動後美國是否將出兵援助,有58.7%民眾認為會出兵,而有28.6%認為不會。
  • 奉勸民進黨當局一句: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奉勸民進黨當局一句: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反觀臺灣島內,牙醫出身的「衛生福利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在多個場合聲稱「絕不引進大陸疫苗」,但對於從哪裡採購疫苗、什麼時候可以獲得疫苗卻始終含糊其詞,並以「保密」為由搪塞民眾質疑。這位張口閉口「武漢肺炎」的陳先生,在最需要醫生專業精神的時候,枉顧事實,妄稱大陸疫苗「不安全」。
  • 害怕民眾了解真實大陸!蔡英文反對民眾來大陸,海峽論壇照常辦
    北京的態度很明確,海峽論壇的舉辦或規模與形式,不會因國民黨任何決定有所改變,況且大陸對於論壇的定位很明確,就是要增進兩岸民間交流。大陸涉臺學者包承柯表示,國民黨沒有正確理解並看清當前的狀況因而誤判,使得整個情勢急轉直下,令人遺憾。而針對蔡英文當局為何反對臺灣民眾赴海峽論壇,學者陳士良分析,是因為臺當局害怕兩岸民眾增進彼此情感,害怕臺灣民眾了解大陸真實的情況。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別再折騰臺灣民眾!
    事實上,土耳其、菲律賓、阿聯、印尼等多國都表態將採購中國大陸新冠疫苗,認為中方的疫苗安全有效。不過,臺衛生部門此時無端「拉踩」,背後恐怕還是離不了政治考量。民進黨當局,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在戰勝病毒的終極武器——疫苗研發方面,中國走在世界前列。
  • 海旅會邀臺灣民眾「雲·遊大陸」
    海旅會臺北辦事處主任任佳燕介紹,近年來,海旅會臺北辦事處積極打造新媒體平臺進行整合行銷,建構了包括官方網站、臉書、「照片牆」等在內的網絡平臺推廣體系,成為臺灣民眾了解大陸文化和旅遊的重要窗口。疫情期間,線下文旅活動受到影響。4月至6月底,辦事處於上述網絡平臺推出「雲·遊大陸」系列活動,讓臺灣民眾有機會通過雲端體驗美麗中華的山水風韻、文化風採、民族風情。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無法與大陸「脫鉤」
    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最新民調:有接近半數的臺灣民眾不願與大陸戰場相見
    此前在大陸和臺灣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曾經十分友好,但是自民進黨當局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就開始一再下跌。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民進黨當局就企圖借疫情為題,大肆地破壞兩岸關係。之前就同大陸斷絕了醫療物資的來往以及人員聯繫,稱之所謂「防止病毒傳播」,卻向美國積極地贈送醫療物資,可以說,民進黨當局已經把美國看作了可以幫助自己實現「臺獨」的一個大哥。此外,民進黨當局還向美國購買了大量的軍事設備,聲稱要「以武拒統」。然而,民進黨當局沒有看到的是兩岸人民有著同樣的文化血脈。
  • 英媒:因為這個原因 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又提升了——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英媒稱,過去一年來,儘管北京與臺北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但中國大陸的大製作古裝劇卻被認為增加了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臺灣民意基金會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一項年度民調結果顯示,對大陸有好感的受訪者比重上升了4%,達到48.8%,而反感大陸的臺灣民眾比重則從47.4%降至43.9%。臺師大臺語系副教授、社會學專家莊佳穎說,對大陸好感度的增加既是因為欣欣向榮的大陸經濟,也是因為臺灣民眾接觸到了更多的大陸流行文化和製作精良的歷史劇。
  • 臺灣再次「越界」,驅逐大陸漁船,民眾開始憤怒
    編輯:野原圓圓校對:酸菜魚據新聞媒體報導,臺灣當局近期多次對大陸漁船進行驅逐,這樣的行為已經「越界」,也引發了島內外的輿論。而臺灣網友則稱,曾看到大量的大陸漁船包圍馬祖島,臺灣行政機構對此表示非常不滿,聲稱要修改臺灣的「律法」來加強對這種行為的處罰。
  • 臺灣觀察:大陸手機品牌緣何廣受臺灣民眾歡迎
    新華社臺北4月2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OPPO、小米、華為等大陸手機品牌近年登陸臺灣,市場佔有率均擠進前十之列,獲得愈來愈多臺灣民眾青睞。新華社記者2日走訪臺北多個手機銷售門店,探究大陸手機品牌緣何廣受臺灣民眾歡迎。  臺北松江路上的「小米之家」是小米在臺開設的首家體驗店,2日這裡正舉辦一年一度的「米粉節」。
  • 臺灣民眾因擔任大陸小區居委會助理受罰?!
    日前在大陸廈門市長期擔任小區主任助理的曾雅琦等27名臺灣民眾,遭臺「內政部」認定擔任大陸「黨政軍職務」,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各裁罰新臺幣10萬元。上述臺灣民眾因不服前述裁罰集體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此項小區主任助理職務雖具政治性,但不至於妨害臺灣安全或利益,開罰新臺幣10萬元違法律比例原則、侵害「憲法」保障人民的思想自由,判決撤罰、可上訴。而反對此判決者,則認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僭越行政權,對於「國家安全」的專業判斷,實有違權力分立原則;批判此種毫無民主防衛思維,恐讓大陸順勢滲透,敗壞臺灣民主法治。
  • 臺灣「臭嘴」再爆驚奇言論:寒流摧垮大陸,百姓饑寒交迫過不了年
    在部分臺灣「臭嘴」的嘴下,大陸永遠是趕不上臺灣的末流,如今這些「臭嘴」們再爆驚奇言論:隨著大陸各地的氣溫大幅度下跌,寒流正在摧垮大陸,老百姓們在缺電缺糧的窘迫環境中掙扎,甚至都過不好年。在1月2日-4日的政論節目中,臺灣媒體人均提及了大陸的「寒流困境」。
  • 臺灣防疫措施的傲慢與偏見
    臺灣「聯合報」發表社論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的全球確診人數已逾六萬人,死亡人數也達一千三百多人,但臺灣地區確診病例仍控制在十八人,低於日、韓、新加坡等鄰近國家。可見疫情控制確實頗見成效。近日蔡當局連續發布所謂「陸配子女」的接運條件,一天內四易其詞,從一開始聲稱基於人道親情原則「準許入境」,到後來追加「未成年」、「在大陸無親人照顧」、「父母皆在臺」等門坎;到最後,竟又以「當初沒有選擇我戶籍,就要自己承擔」為由,全部收回。此一轉折,竟是因網民對陸配及其子女來臺感到不滿,而由蔡英文拍板否決;但最後的決策真有比較高明嗎?
  • 對大陸防超好,對歐美防不了?臺灣民眾揭民進黨當局要命心態
    臺灣民眾也開始討論,對大陸和對歐美的態度明顯不同,認為是民進黨當局「舔歐美日」太過頭。截至目前18日止,臺灣累計100例確診,確診維持1例死亡,其中出遊土耳其的旅行團成防疫破口,累計13人確診。臺灣網在論壇上以「為何臺灣對中國(大陸)防超好,對歐美防不了?」為題發文。
  • 大陸知名景點陸續開通高鐵 臺灣民眾自由行更方便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北市旅遊業表示,大陸知名景點開通高鐵逐漸增多,將成為大陸2019年春節旅遊的「新寵」,臺灣民眾前往自由行將更方便。資料圖:高鐵列車駛離高鐵昆明南站。中新社記者 繆超 攝據報導,目前臺灣民眾前往大陸旅遊仍以跟團遊為主,但自由行旅客持續成長。臺灣旅遊業和航空公司也根據大陸高鐵路線,開闢更多自由行行程,提供到大陸旅遊更多選擇。舉例來講,合福高鐵2018年年中開始運營時,臺灣就有航空公司將旅遊行程擴大,結合合福高鐵推出武夷山旅遊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