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民進黨當局為了早日實現與大陸的經濟」脫鉤」,提出了一項往東南亞市場進軍發展的「新南向計劃」。民進黨是非常看好這一計劃的實施,並信心滿滿地認為,這項計劃一定會成功。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大陸始終是臺灣地區最大市場
自從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就宣布要實行「新南向計劃」,在這一計劃開放面向的18個地區中,東協與臺灣地區的貿易量最大。民進黨當局自然而然就將東協視作最佳的合作夥伴,但這種高額的貿易往來也只持續了一年。後面的幾年,臺灣地區對東協的進出口量大大減少。
而根據中國海關近期發布的統計數據,可以明顯看出,即使臺灣地區想要與大陸進行經濟上的「脫鉤」,但在進出口方面還是較為依賴大陸。很明顯,大陸始終是臺灣地區的經濟支柱和後臺。
島內網友不接受民進黨的解釋
針對這種情況,民進黨當局自然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政策出了問題,反而歸結到現在全球貿易競爭壓力大以及今年疫情問題上,聲稱是由於這些因素才導致了臺灣地區對東協的出口量不斷下降。但是臺灣民眾顯然不願意接受這一解釋,因為數據已經非常明確顯示臺灣地區對大陸的進出口量始終保持增長,卻在東協方面卻呈現下降趨勢。
有專家分析稱,現在臺灣地區的經濟之所以還能夠勉強維持,是因為依靠著兩岸之間高度密切的經濟聯繫。如果大陸沒有給臺灣地區輸出經濟支撐的話,那麼臺灣經濟將會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情況,甚至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垮臺崩潰。民進黨當局推出「新南向計劃」,本來就是意識形態在作祟,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臺灣地區對大陸的依附程度到底有多高,盲目做了這個決定把臺灣地區帶上經濟崩潰的深淵,這樣的惡果民眾自然是不願意承擔的。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華夏經緯網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