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被誤讀的臺灣「第三勢力」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只有第三大黨的不斷更替轉換,沒有一致核心主張的第三勢力

      作者 王建民

      第三勢力概念在在島內及大陸涉臺界泛用與濫用,未有嚴謹一致定義與深度分析。不少學者將國民黨與民進黨之外的政黨、政團統稱第三勢力,即將「臺獨」政黨、統派政黨與其他屬性的政黨視為「一種勢力」、一種陣營,非常不妥。

      一種政治勢力應在主要政治主張上一致或基本一致,而不是存在巨大差異甚至截然對立。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民進黨成立與政治民主化以來,民進黨與國民黨的鬥爭與力量構成臺灣政治發展的一條主線,至今未變。近30多年來,島內不斷有新的政黨或新的政治勢力湧現,更有不少政治領袖一直試圖組建所謂的第三勢力,希望超越藍綠,開創一片政治新天地,從新黨、親民黨、臺聯黨、時代力量黨到新成立的臺灣民眾黨等,均有這一願望與努力,但至今沒有一個能夠成功。原因並不複雜,在臺灣統獨這一主要矛盾及延伸下,任何要發展壯大的政黨,就不能迴避臺灣的政治定位或兩岸關係問題,也就是要面對與回答統獨問題,最後不是歸於藍營,如新黨、親民黨等,要不就是歸於綠營,如臺聯黨、時代力量黨等。如果不願面對或迴避這一重大問題,就是典型的泡沫政黨,無法發展壯大,臺灣其他300個左右的政黨就是如此。

      唯一要討論的是柯文哲的「白色力量」與他新成立的臺灣民眾黨,是否是第三勢力以及能否發展壯大。柯文哲的崛起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民進黨為打敗國民黨而採取的一種策略與手段,造就了柯文哲及他的「白色力量」。為了延續政治生命,柯在兩岸問題上採取了新的策略,在自認「墨綠」及支持者大多為綠的情況下,他提出兩岸關係發展的「五個相互」原則與策略性的承認「兩岸一家親」,而且「友中」與「不仇中」,找到了發展空間。但柯文哲成立新政黨即臺灣民眾黨,就不同與從前的個人了,暫時迴避了兩岸關係問題,但未來不可能永遠迴避,遲早要面對,這也預示著民眾黨發展前景並不樂觀。

      因此,在臺灣政治結構與政治生態中,政黨眾多,主張分歧,甚至嚴重對立,國、民兩黨之外的政黨,政治主張不同,存在很大差異,不是一個整體力量,自然不是真正的第三勢力,也就無法發展壯大。要強調的是,在國、民兩黨大之外,其他政黨實際上是在爭奪第三大黨的地位,在「立法院」發揮關鍵少數的影響力。親民黨如此,時代力量黨如此,臺灣民眾黨也是如此。

      觀察臺灣政黨現象,除國、民兩黨大外,其他有一定影響力或知名度的小黨幾乎全是典型「個人領袖型政黨」,難以持續發展壯大成有影響力的大黨

      在臺灣政治發展過程中,除國、民兩大外,政黨眾多,超過300個,但有一定影響與知名度的政黨則不超過10個,其發展基本上是政治領袖主導,幾乎全是典型的「個人領袖型政黨」。這些政黨發展因政治領袖個人興衰而變化。新黨一度是臺灣第三大黨,後來逐漸轉化為鬱慕明為黨主席的一人黨,長期擔任黨主席,後繼無人。親民黨是宋楚瑜的一人黨,從未改選過黨主席。隨著宋的年齡增大,影響力弱化,親民黨也開始由盛轉衰,最近有兩名臺北市議員投奔柯文哲陣營,更是進一步衰落的徵兆。臺聯黨由李登輝主導創立,雖然不是黨主席,卻是該黨的精神領袖與政治象徵,也一度頗有影響,但隨著李的老化與淡出政壇,臺聯黨也日趨沒落。目前「立法院」第三大黨時代力量黨也是因太陽花學運主導者黃國昌這位政治明星而起,但隨著黃國昌辭去黨主席,沒有出現更有影響力的政治領袖,加上同質性較高的臺灣民眾黨成立,其未來發展前景也不樂觀,在民進黨這個「大綠」陰影下難以發展壯大。新成立的臺灣民眾黨又是柯文哲的個人型政黨,很可能成為明年臺灣政壇第三大黨,但仍難以成為真正的第三勢力。可見,臺灣的國、民兩黨之外的政黨眾多,較具影響的幾個政黨幾乎全是由某一政治領袖主導的個人型政黨。而這些政黨又主要在爭奪第三大黨的地位,而不會成為真正的第三勢力。統獨或「獨與不獨」這一主要矛盾不解決,臺灣就沒有第三勢力發展的空間,切莫人云亦云,誤用、誤讀臺灣的所謂第三勢力。 (作者 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王建民:「臺灣最美風景是人」光環在崩塌
    王建民:「臺灣最美風景是人」光環在崩塌 2020年04月29日 10: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建民在今日中國刊文直言,民進黨當局在處理疫情問題上對大陸採取極不友善的敵視立場與政策導向,處處管制與阻撓口罩等醫用物資對大陸出口及嚴禁醫護人員到大陸,還有意藉此加大搞兩岸「脫溝」與「斷鏈」,企圖達到「以疫反中」「以疫謀獨」的政治目的
  • 王建民:臺灣超穩定政治結構特徵及內在原因
    作者 王建民    儘管近年來臺灣政局形勢複雜多變,新型政黨湧現,尤其是號稱「白色力量」的柯文哲主導成立的臺灣民眾黨頗受關注,但臺灣政治結構呈現藍綠二元超穩定政治結構,其他政治勢力尚難取代國、民兩黨之地位。    臺灣政治結構總體上呈現藍綠二元結構,藍綠的主導力量一直是國民黨與民進黨及其權力爭奪。
  • 王建民簡介
    生於臺南市的他,就讀崇學小學期間,因為不喜歡念書且身高過人而加入籃球校隊,在兼任籃球與棒球校隊教練的鼓勵下,他開始打棒球,在崇學小學少棒隊中擔當投手,小學時即曾經出臺灣比賽。升上建興中學後,在教練張錫傑調教下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包括王建民在內,建興中學已經培養岀郭泓志、胡金龍、羅錦龍等4位旅美棒球選手。
  • 王建民:臺灣政治「40現象」解讀
    王建民:臺灣政治「40現象」解讀 2020年01月21日 08: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這與分析者對臺灣政治社會政治結構缺乏足夠了解,只看表面現象,靠感覺有關。如果從臺灣已形成較穩固的政治結構去判斷,就八九不離十,不會差很大,更不會出現嚴重的錯誤判斷。這個結構就是臺灣政治與選舉中存在的「40」這個神秘政治密碼。  臺灣政治結構過去是藍大於綠,而且逐步走向七三、六六到五五結構。
  • 聚焦王建民婚外情風波
    24日臺灣媒體鋪天蓋地均是關於臺灣旅美投球手王建民的桃色新聞。建仔仔2010年加入華盛頓國民隊,難以預料的運動傷害始終是建仔的夢魘。他在3月春訓熱身賽時,因為守備造成左大腿肌肉拉傷。經過一個多月復健,華盛頓國民隊安排他今天在小聯盟登板,預定讓他在下個月初正式歸隊。
  • 王建民:臺灣社會對待陸客的矛盾心態
    華廣網今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文章直言,臺灣社會尤其是綠營勢力對陸客減少對臺灣經濟衝擊的態度,並不像相關旅遊業者的感受,而是更為複雜,甚至有綠營人士還在竊喜陸客減少。當前兩岸關係已陷入僵局,技術性措施無法改變兩岸關係僵局與兩岸正式溝通渠道中斷的現實。
  • 臺報:郭臺銘王建民給臺灣人上了一堂課!
    摘要:臺灣《中國時報》5日評論文章稱,郭臺銘與王建民,兩人相差30歲。至於建仔,2008年6月16日,當時仍是洋基王牌的他,因為一個跑壘造成右腳踝扭傷,來年又因右肩關節手術,從此以後從19勝的王建民,變成在各隊小聯盟流浪的王建民。
  • 臺報:郭臺銘王建民給臺灣人上一堂課
    臺報:郭臺銘王建民給臺灣人上一堂課 2016-04-05 16:59: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4月5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5日評論文章稱,郭臺銘與王建民,兩人相差30歲。
  • 臺灣之光王建民復出之際 遭爆婚外情公開道歉
    臺灣之光王建民復出之即 卻遭爆婚外情備受關注的臺灣之光王建民,即將復出登板,今天將在模擬賽二度出賽,臺灣主要媒體都飛往佛羅裡達春訓基地,只是,媒體大陣仗要採訪的,並非模擬賽,而是王建民即將召開的記者會。
  • "臺灣之光"王建民第三者事件揭秘 那名女子仍是謎
    素有「臺灣之光」之稱的棒球手王建民,身材高大魁梧,形象健康,是很多臺灣女「粉絲」的夢中情人。然而,24日一早,王建民主動開記者會坦承,在兩年前有一段婚外情。為何事隔兩年,建仔不惜主動打破良好形象,承認婚外情?為何當記者問及是否遭遇勒索時,經紀人急忙踩剎車?  昨日,各路記者圍繞著這一系列謎團,展開了大搜索。
  • 臺灣第三勢力大聯盟有可能成局嗎
    ,臺灣在「郭柯王」(郭臺銘、柯文哲和王金平)鐵三角結盟出現裂痕後,最近傳出王金平正籌組「第三勢力大聯盟」,意圖聯合藍綠兩大之外認同「捍衛中華民國、保衛臺灣主權價值」理念及路線的政黨,使得選情更加詭譎複雜。
  • 王建民:臺灣「薪資停滯」現象探源
    作者:王建民  日前,臺灣「主計處」公布,2013年上半年臺灣平均薪資48651元(新臺幣,下同),較上年同期減少0.61%,創近4年來新低;扣除物價因素後的實質平均薪資為47557元,退回到16年前(1997年) 的水平。
  • 王建民——掉下樹的無尾熊
    美國棒球選手王建民承認有外遇,臺灣無光,一片哀嚎。  王建民暱稱「大樹」,叫女的是「無尾熊」。樹欲靜而風不止,「無尾熊」說:「你把我搞瘋」,事鬧開。這下,臺灣倒真瘋了。  這其實是個人的私事,王建民是個職業球員,但臺灣卻把它當大事,報紙頭條大報,「立法委員」也七嘴八舌。民進黨最痛心,說「不要給他太大壓力,希望他早日重返榮耀。
  • 臺灣最佳老爸票選 棒球好手王建民勝馬英九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5日公布的爸爸形象大調查,學童心中的最佳老爸,則由旅美棒球好手王建民(圖)奪冠。 中國臺灣網8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根據臺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的爸爸形象大調查,近3成7學童竟不知爸爸的生日。 兒盟的調查顯示,約5成學童不知爸爸的興趣和嗜好,近3成7學童不知爸爸的生日,有3成學童不知爸爸的年齡和工作。調查指出,學童不開心時,有3成6會告訴媽媽,只有近1成3會告訴爸爸。
  • 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臺灣夢與中國夢不可分割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今天在臺海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當下中國夢已成為中國發展的時代主題,成為海峽兩岸及國際社會最受關注的中國發展風向標。新一屆領導人提出中國夢之後,中國夢不斷得到演繹,含義逐步擴展,延續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但中國夢的核心是民族夢,是中華民族夢,是中華民族復興之夢,也就是振興中華之夢。
  • 王建民奪勝投:鼓舞民眾士氣 可喜可賀
    王建民奪勝投:鼓舞民眾士氣 可喜可賀 2011年08月11日 09:5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著名棒球運動員王建民睽違兩年多,終於再次拿下勝投。
  • 王建民:限制臺公務員登陸阻礙兩岸交流
    大公網3月22日訊(記者譚笑)近期,臺灣當局規定,一定職等公務員除「入境」大陸須申請許可外,「過境」、「轉機」大陸都需要事先申請許可,加強管制。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指出,蔡英文在處理兩岸關係上正在向更加可怕、錯誤的方向發展,使兩岸關係的未來更加撲朔迷離。
  • 王建民驚爆婚外情 臺「立委」七嘴八舌表看法
    民進黨團幹事長潘孟安受訪時表示,他肯定王建民平時的謙卑與球技,很遺憾王在受傷低潮時發生這樣的事,但王建民知錯能改,希望王還是以球場為重,球員的未來與生涯都操之在己,希望王能自我調整,他不希望因此就傷害臺灣民眾對王的期待,希望王建民繼續在球場上奮鬥,早日重返榮耀。
  • 王建民:「政治優先」導向加速臺灣經濟衰落
    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講得最多的是經濟問題,華廣網今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指出,但上臺執政後的蔡英文卻是「政治優先,經濟靠邊」,在處理經濟問題上依然不脫「空心菜」的特色,建立「創新經濟模式」也只有概念與口號,如此,如何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如何能夠振興經濟?反而只會加速臺灣經濟的困難。
  • 從愛吃甜食的胖小子成臺灣首位一級車隊好手自行車界的王建民
    如果說王建民是臺灣棒球的最大光榮,那麼自行車一哥馮俊凱,就是臺灣車壇的王建民。纖瘦的身軀、粗壯的雙腿,再加上黝黑皮膚及身體上下的無數傷痕,這些都是在自行車戰場留下的印記,也代表著馮俊凱努力的過程,現年29歲將滿30歲的他,是臺灣自行車界的頭號車手,身為臺灣第一位加入一級職業車隊的選手,馮俊凱更被看好有機會成為第一位參加自行車界三大賽--環西班牙、環義大利、環法大賽的頂尖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