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又又又一波寒潮要來了!這一次寒潮正好在工作日期間,也許很多開車上下班的市民最擔心道路結冰,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可能會引起大面積堵車。又或者萬一冰凍引起水管爆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交通。
今天,記者來到了奉賢區「一網統管」指揮部,這裡的工作人員每天24小時值班,面對新一波寒潮更是嚴陣以待。也許很多市民感覺上周的寒潮並沒有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那「一網統管」在寒潮中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其實,在奉賢大部分道路上都安裝了攝像頭、市政水管上都安裝了感應器、建築工地上安裝了「鷹眼」設備……這些城市數位化管理系統組成了提前預警、及時處理的24小時運行體系。
也就是說很多問題還沒有真正發生,奉賢區「一網統管」系統就開始預警,又或者遇到了突發狀況,那麼相關負責人便立刻進行迅速處理,確保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出行。
如道路結冰發生事故,馬上疏導交通
寒潮來襲,很多開車的市民最怕遇上路邊結冰,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很有可能會造成周圍的交通堵塞。在奉賢「一網統管」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工作人員24小時都要進行『巡屏』,查看城市各個應用場景是否正常有序,如果有一旦遇到這樣的交通事故,馬上調看周圍三公裡、五公裡道路狀況,如果形成了其他擁堵點,判斷出現了重特大寒潮次生危險,立即共享信號,並調動周邊網格力量形成應急處置合力。」
事實上,除了道路上裝有的攝像頭能夠提供時時交通狀況,奉賢區「一網統管」指揮部還會出動無人機,為時時交通疏導提供決策。「這次寒潮來襲,正好是工作日,我們如果發現地面結冰便會第一時間派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理。但如果車輛發生事故,我們也會做好疏導工作,並給予聯絡周邊增援力量。」奉賢「一網統管」相關負責人表示。
很多奉賢市民對幾天前的寒潮,最大的感受就是「無感」。其實寒潮來臨,最大的考驗就在於水管是否能正常運作,保障城市市民日常用水。在奉賢市政水管上都裝有特殊的感應器,如果水管的壓力產生了變化,那就會發出警報,水務部門就會提前處理,把問題在萌生階段就處理好,確保市民日常生活正常有序。
寒潮來襲市民反映問題「馬上」辦
寒潮期間,市民日常生活如果遇到問題,無論是撥打12345熱線,還是向「一網統管」反映問題都是馬上辦。「其實,每一個熱線電話那頭連著千家萬戶,正常情況12345市民熱線工單處置時效為15個工作日。」奉賢區「一網統管」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特殊天氣下,奉賢區城運中心將協同責任部門將處置時效壓縮到「馬上」。
上一輪寒潮中,有奉賢市民來電反映莊行鎮西街13號門前街有積水。寒潮將至,積水隨時可能結冰。奉賢區城運中心將問題派往屬地,並電話告知信息員情況緊急,需立即著手處理。接單後,莊行鎮莊行居委立即前往現場查看,經核實該處由於居民樓樓上漏水導致。確認問題源頭後,隨即聯繫施工人員進行搶修,並清除了街面的積水,從接單到隱患排除並回復市民,全程僅用兩個半小時。
截至目前,奉賢區各街鎮城運平臺已基本完成建設。面對還在繼續的寒潮,奉賢區打通了區鎮兩級城運系統,確保在特殊天氣下24小時高效聯動,把「一網統管」的智慧網絡覆蓋到各街鎮社區的各個角落,全力做好防寒保障工作。奉賢區城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通過『一網統管』調動全域資源,為城市運行管理和服務市民急、難、愁需求提供及時發現、及時處置、高效協調提供『智慧』能力。」
「智慧工地」保障寒潮下的工程安全
新一輪寒潮來襲,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各個在建項目的工地都將按照要求進行施工。在奉賢區城運中心「一網統管」的「智慧工地」場景大屏上,根據每個項目建設性質的不同,都通過不同顏色在GIS地圖上進行撒點。每個點位圖標展開後,都可看到項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開工時間、建築面積、工程造價、關鍵崗位人員信息、大型機械等。
如果施工人員進出工地未佩戴安全帽、又或者未按照要求停工,那奉賢區「一網統管」就會進行預警,並派單給相關負責人進行上門檢查即可整改。此外,奉賢區「一網統管」還將根據項目列表、揚塵管控、安全巡查、視頻監控、危大工程、基坑及大型機械和突發事件等8個場景進行「巡屏」檢查。
目前,奉賢「智慧工地」系統已集成了在線視頻監控系統、人員實名制管理系統、安全隱患信息報送系統、大型機械管理系統、危大工程監管系統、工地環境管理系統等,確保寒潮下施工安全。
據了解,奉賢區「一網統管」可以將全區單兵、無人機和視頻,圍繞一個具體案件將要素匯集在一張屏上,供實戰指揮時候進行分析。比如,工地出現應急突發事件,就可以在城運中心聯動其他委辦局的資源,起到了一個輔助決策的作用。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