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一網統管」加速推進 場景應用與AI深度融合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為持續做好上海市城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一網統管」的平臺升級工作,9月25日,包括商湯、雲從、曠視、依圖、大華、海康威視、新聯偉訊等近30家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先進技術和成熟經驗的企業加入了該平臺的建設,加速場景應用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

不久前上海成立的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承擔著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主體的職能。如今,這裡正在以「大會戰」的方式全面升級,打造信息共享、快速反應、聯勤聯動的指揮中心。

作為上海市城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建設參與者之一的上海數據交易中心資深數據挖掘工程師劉騰飛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會向加入到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的企業提供一些案件的數據,當然這是建立在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條款基礎上的,另外加入這個平臺後可以把一些算法開放出來,未來開拓更多的解決方案,並且獲得商業合作的機會。」

上海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優勢近年來正在逐步顯現,依託市、區、街鎮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上海已經構建了構建「三級平臺、五級應用」系統架構,築牢「一網統管」底座。通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運用智能化技術,將地理信息和城市底圖相整合,匯聚實時的全量信息,打造「數字孿生城市」,並助力城市運行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細化,有效提升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上海市住建委網格化升級工作專班負責人王明強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按照「應用為要、管用為王」的理念,系統開發的深基坑安全管理、玻璃幕牆安全監管、違法建築治理、群租綜合治理、架空線入地監管、電梯安全監管、歷史建築保護等應用場景已投入實戰運行,並形成閉環管理。

通過科技賦能,如今基層「網格員」擁有24小時在線的「千裡眼」,解決市民最關心的隱患問題。比如走在南京路上,大型廣告牌上都安裝上了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廣告牌的傾斜程度、震動幅度等,一旦超過閾值,就會自動在後臺預警。

人工智慧企業已經在「一網統管」中發揮了作用。今年5月,商湯科技就在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試點AI+「一網統管」,開發了「智能巡屏」等功能。據商湯科技介紹,它基於商湯Sense Foundry方舟城市級開放視覺平臺,解決了暴露垃圾識別、共享單車亂堆放等城市痛點問題,從而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王明強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上海是全球玻璃幕牆最多的城市之一,不少都已步入「中年期」。如今,16個區8600多棟高層幕牆,都已納入「一網統管」,為一塊塊玻璃建設好「數字地圖」,根據周邊氣候等30個風險因子精準分類監管,守護市民的「頭頂安全」。

相關焦點

  • 讓「一網統管」更智能上海推進場景應用與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
    為了更好地服務城市運行「一網統管」,9月25日,上海市城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開發者大會(人工智慧專場)召開。城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相關建設、開發單位,商湯、雲從、曠視、依圖、大華、海康威視、新聯偉訊等近30家在人工智慧、視頻結構化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頭部企業代表,以及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共同出席,探討如何按照「一網統管」的建設目標與理念,運用新技術賦能系統建設,加速場景應用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
  • 「一網統管」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上海城市生命體徵系統即將發布
    路面結冰,智能巡邏車與物聯感知設備先知道;水管凍裂,讓「預警」跑在「報修」前……新年首波寒潮剛剛過去,「一網統管」展現強大效能,用數據守護城市溫度。作為超大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目前,上海「一網統管」有哪些「神器」?新的一年裡還將實現哪些「小目標」?
  • 上海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獲認定!AI+教育、AI+醫療…看看未來...
    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獲認定   當前,上海正在通過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建設,營造創新應用業態,加速產業集聚,賦能城市   自2019年,市經信委組織開展首批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建設。在AI+教育、AI+醫療、AI+園區、AI+社區四個領域,上海世外教育集團、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張江人工智慧島和長寧區北新涇街道4個場景體驗度高、創新性強、應用成果顯著,被評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
  • 上海一網統管讓城市生活更便捷
    (資料圖片)上海把推進「一網統管」建設作為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牛鼻子」工程,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的體制機制優勢,緊緊圍繞「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目標定位,多措並舉,不斷完善升級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精細化管理服務,為城市運行「觀全面、管到位、防有效」提供支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開展民主監督,抓好「一網通辦、一網統管」
    2020年6月2日和3日,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主委錢鋒率領社市委專項監督工作組分別赴靜安區和金山區,就「抓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的現代化水平」貫徹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民主監督。
  • 「一網統管」賦能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
    今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以城市管理智慧平臺為載體,一體推進平臺數據池、傳感層、應用端建設,推動線上管理、線下管理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網統管」城市智慧管理新模式,創新城市管理理念措施,賦能城市管理運行。一、高起點搭建「數據池」,夯實智慧管理基礎將數據信息匯集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整合市、區縣、街道三級城市管理網格數據資源,建成了城市管理地理信息「一張圖」;運用智慧平臺的「雲、網、數、端」技術架構優勢,完善更新城市管理基礎數據,明確部件的精確位置、主管部門、權屬單位、規格型號、現狀照片等屬性,建設城市管理行業資料庫。
  • 垃圾分類更「智慧」 上海仙霞新村街道啟動「一網統管」模塊化應用
    新華社上海5月23日電(記者許曉青 楊愷)當垃圾分類成為社區生活新時尚,正在推進「一網統管」的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又能有哪些新作為?22日,上海市長寧區仙霞新村街道聯合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開發的垃圾分類模塊化應用率先上線運行。
  • 「一網統管」讓城運體系有了「望遠鏡」和「內窺鏡」
    昨天啟動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活動中,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徐惠麗分享了這樣一則案例。對諸如此類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置背後,上海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年初,上海提出了「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建設願景,並開始進行城運系統1.0版的探索。
  • 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年 鋪開「數位化經濟之路」
    根據該報告,現階段,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成效顯著,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全面提速;智慧應用智能化、互聯度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更加普惠、便捷、智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持續深化,辦事更加快捷方便;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加快推進,城市治理更加精細化;數字經濟活力迸發,產業高質量發展;智慧城市發展環境保障持續優化。
  • AI就在你我身邊-上海公布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入選名單
    晨報記者 潘文AI賦能彌補老小區硬體設施等不足、智慧醫療幫助醫護人員應對複雜多變的急診挑戰……12月8日,在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開幕式上,上海市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授牌儀式舉行。當前,上海正在通過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建設,營造創新應用業態,加速產業集聚,賦能城市數位化轉型。自2019年,市經信委組織開展首批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建設。
  • 加快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建設、打造「一網統管」的松江樣本...
    一網統管《打造實戰管用、基層愛用、群眾受用的「一網統管」松江樣本》「守」好人民城市的幸福線著眼大局,用科學系統的保障「繪」好一張網的藍圖政府回應2021年,在「一網統管」建設推進過程中,堅持安全和發展雙輪驅動,進一步守牢信息安全底線,加快推進松江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提供保障和支撐。
  • 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聚焦「數位化轉型下的智慧城市」
    開幕式上發布的十年十件事,從經濟、社會、民生、文化等多個方面梳理了過去十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卓著成果:  城市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打造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精細化、便捷化的民生服務加快落地。「一網通辦」接入事項達到2341個,其中超過80%具備全程網辦能力,累計辦件量超過6000萬件。
  • 首批上海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為何是這四家?未來場景建設有何新趨向
    這裡就是名聲在外的上海首批「AI+園區」試點應用場景的張江人工智慧島。經過一年多探索,人工智慧島逐步完善了30餘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部署,為園區管理、園區服務、園區樓宇、園區指揮調度帶來全新變革。正在舉行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上,張江人工智慧島被正式認定為上海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
  • WAIC2020成功舉辦,上海聯通為智慧城市發展作貢獻
    在國務院關於「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上海市關於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指導下,上海正全面落實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智能化變革,推出了《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牽引性政策。
  • 見證|做優「必答題」、搶做「加分項」,上海徐匯邁出「兩網融合...
    央廣網上海8月1日消息(記者周洪 唐奇雲)「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是城市治理牛鼻子的問題,近年來,上海徐匯在構建品質之區、打造精細高效智慧治理的過程中,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和」高效處置一件事」兩個目標推動兩網建設,做優「必答題」,搶做「加分項」。
  • 「智觀焦點」上海智慧城市發展動態簡報(2020年第33期)
    記者注意到,部分區發布的最新《政府工作報告》中,圍繞接下來「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開展,均有不同側重點的涉及與部署。黃浦區透露,將全覆蓋深化智慧城區建設。緊緊扭住「一網通辦」「一網統管」這兩項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牛鼻子」工作,推進治理數位化。寶山區表示,在推進城市治理數位化過程中,將提升「一網統管」效能,實現「觀管防」有機統一。深化拓展應用場景、加快推進數據匯聚、鞏固提升實戰能力。
  • 精細治城,上海「一網統管」提升城市「智治力」
    緊抓城市現代化治理「牛鼻子」,解決城市治理中的堵點、盲點,上海正以升級建設「一網統管」系統為抓手,著力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的目標。更加智能、更加精細的城市治理「繡花功夫」,也成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生動實踐。
  • 年終視察 | 專題:關於我區「城市大腦」建設和「一網統管」運行情況
    11月25日下午,區政協舉行「關於我區『城市大腦』建設和『一網統管』運行情況」委員年終視察活動。區政協副主席郭啟文、符傑普出席,區城運中心、相關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及40餘名委員參加。嘉興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從基本情況、主要職能、主要特點、取得成效四個方面全面介紹街道「一網統管」工作推進情況,並表示將繼續嚴格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努力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的總體目標。
  • 上海「一網統管」為城市運行...
    新華社上海12月4日電(記者李榮)「我們已對區域內的公共物件進行全方位監控,窨井蓋等有無異常,可以第一時間預警;智慧工地管理,已可以精細到對主要工地進場工人是否戴了安全帽等細節進行辨識。」上海市奉賢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負責人朱衛芳在城運大廳對著大屏幕這樣介紹。
  • 推進「兩張網」建設,提升城鄉治理現代化水平!崇明區政府與上海儀...
    「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加快提升崇明城鄉治理現代化水平。根據協議,雙方本著「政企聯動、市場主體、整合資源、互利互贏」的原則,加強頂層規劃設計,圍繞崇明區「城市中腦」「兩張網」、大數據資源平臺、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應用場景建設等需求,在總體規劃、技術架構、可行性研究、標準規範和指標體系設計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支撐崇明區「兩張網」建設,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加快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深度支撐「智慧崇明」建設和崇明區大數據技術服務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