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網統管讓城市生活更便捷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圖為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城運中心指揮大廳。 (資料圖片)

上海把推進「一網統管」建設作為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牛鼻子」工程,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的體制機制優勢,緊緊圍繞「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目標定位,多措並舉,不斷完善升級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精細化管理服務,為城市運行「觀全面、管到位、防有效」提供支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網格監督員小周在街面巡查時收到一條來自政務微信的提醒,AI智能巡屏功能顯示長寧路515號附近發現少量垃圾。他趕去清理時,路邊兩位市民說:「我們還在講不知誰亂扔的,你就來處理了,效率真高啊。」

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戴濤告訴記者,江蘇路街道是長寧區唯一一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功能在同一地點實現「兩網融合」的街道。圍繞老百姓「高效辦成一件事」和管理部門「高效處置一件事」,街道堅持「管用、愛用、受用」導向,探索通過數位化轉型和精細化治理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江蘇路街道是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進一步走向數位化、智能化、智慧化的一個縮影。

上海把推進「一網統管」建設作為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牛鼻子」工程,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的體制機制優勢,緊緊圍繞「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目標定位,在升級改造城市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城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的體制機制優勢,依託市、區、街鎮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著力在「數據匯聚、系統集成、聯勤聯動、共享開放」上下功夫,持續開發優化網格化綜合管理平臺,按照「三級平臺、五級應用」的基本架構,打牢「雲數網端」新基建基座,不斷完善升級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精細化管理服務,為城市運行「觀全面、管到位、防有效」提供支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上海通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運用智能化技術,將地理信息和城市底圖相整合,匯聚實時的全量信息,努力打造「數字孿生城市」。著眼「高效處置一件事」,實現「多格合一」,夯實資源力量,納入綜治、市場監管、110非警情等業務,並逐步接入12345政府服務熱線處置、社區雲等內容,推動形成覆蓋市、區、街鎮三級的「1+3+N」網格化系統。建設城市生命體徵監管分析系統,圍繞城市動態、城市環境、城市交通、城市保障供應等維度,感知城市運行態勢。

上海聚焦基層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任務,系統開發的深基坑安全管理、玻璃幕牆安全監管、違法建築治理、架空線入地監管、電梯安全監管、社區疫情防控、重點區域保障、燃氣安全監管、房屋修繕監管、歷史建築保護等應用場景已投入實戰運行。同時,依託平臺落實發現、立案、派遣、處置、核查、結案的閉環管理,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問題的協同解決。

目前,上海已全面升級的覆蓋市、區、街鎮三級的「1+3+N」網格化信息管理為核心的上海城市運行管理系統,既是上海「一網統管」工作的堅實基礎,也是上海首獲智慧城市領域最高殊榮——「世界智慧城市大獎」的重要砝碼,今年11月,上海在全球350座城市「同場競技」中勝出,成為首次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城市。

記者從上海數據交易中心了解到,「一網統管」建設的先進技術成果以及專業應用場景展現了上海城市的管理精細感知能力、精確認知能力、精準行動能力。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一批優秀企業為「一網統管」建設提供了底層構架和技術支撐,將大數據、區塊鏈、機器學習等技術集成到超大型城市管理的過程中,實現城市運行態勢智能感知,有效提升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基層「高效處置一件事」賦能助力。

據悉,未來上海將繼續推動各領域智慧應用共同匯聚,各領域尖端技術互聯互通,共同構建系統應用和開發的生態體系,進一步拓展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場景的深度、廣度,更好地服務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助力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運行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細化,讓城市生活更便捷、更有序、更安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沈則瑾)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上海城投:做城市美好生活建設先行者
    新華社上海5月10日電(記者姚玉潔 楊有宗 滕佳妮)黃浦江畔,中華藝術宮(原中國館)醒目的中國紅講述著一場盛會記憶。10年前的上海世博會,使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理想之城的模樣,在浦江兩岸一一呈現。
  • 「一網統管」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上海城市生命體徵系統即將發布
    路面結冰,智能巡邏車與物聯感知設備先知道;水管凍裂,讓「預警」跑在「報修」前……新年首波寒潮剛剛過去,「一網統管」展現強大效能,用數據守護城市溫度。作為超大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目前,上海「一網統管」有哪些「神器」?新的一年裡還將實現哪些「小目標」?
  • 華為張順茂:城市智能體,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
    極客網·極客說12月15日 為構築城市未來發展戰略新優勢,上海正在全面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大力發展在線新經濟,加速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打造國際數字之都。在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課題下,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應該是什麼?12月15日,「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成功舉辦,作為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的重磅壓軸活動,會上來自各行業的嘉賓們齊聚一堂,為上海市智慧城市的建設建言獻策。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發表「助力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共建國際數字之都」主題演講。
  • 乘上海地鐵將更便捷!因為...
    乘上海地鐵將更便捷!因為......銀聯:扣款渠道為銀行卡先乘後付、雲閃付先乘後付、京東先乘後付、蘇寧支付先乘後付、招行一網通先乘後付、餘額支付。微信:扣款渠道為微信支付先乘後付、翼支付、萬事達卡。在隨申辦、北京億通行上切換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支付方式的時間有變化嗎?在隨申辦、北京億通行上切換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支付方式的時間與Metro大都會一致,均可實現立即切換。
  • 城市建築文化論壇:在北外灘,展望更宜居的上海城市生活
    歷時近三年後,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重新開館。12月8日,猶太難民紀念館以全新面貌亮相之際,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價值、歷史和生活方式的延續性:城市建築文化論壇」在猶太難民紀念館白馬咖啡館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主辦。
  • 智能社區系統讓生活更便捷
    社區居民可共享數位化技術帶來的「無接觸式生活」,進一步提高社區防疫能力。2月6日,基於對用戶、政府、企事業單位抗疫服務需求的緊缺情況調查,支付寶面向社會各界開發者發布「10大疫情期最急需服務開發清單」,號召更多開發者投入開發更多服務,解決社會問題。據了解,清單涵蓋了口罩預約、疫情上報、社區出入管理、代跑腿、餐飲外賣等疫情防護及便民生活類服務。
  • 蕪湖:交通建設領航城市發展 便捷出行給力幸福生活
    「十二五」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兩環九射」的高速路網雛形初現、「四縱五橫」的國省幹線公路貫穿城鄉、城市公交成為市民出行首選、農村公路不斷向偏遠地區延伸……一大批政府重視、群眾期盼的交通建設項目逐步從圖紙走向現實
  • 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聚焦「數位化轉型下的智慧城市」
    主題為「數位化轉型下的智慧城市」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12月8日開幕。今年11月18日,上海從全球350個城市中脫穎而出,獲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這是對上海持續十年智慧城市建設取得的成果的最好肯定。
  • 上海城市「一網統管」加速推進 場景應用與AI深度融合
    來源:一財網為持續做好上海市城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一網統管」的平臺升級工作,9月25日,包括商湯、雲從、曠視、依圖、大華、海康威視、新聯偉訊等近30家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先進技術和成熟經驗的企業加入了該平臺的建設,加速場景應用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
  • 川渝合力推16項同城待遇 群眾生活更便捷
    (攝於十一月五日)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12月14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方案》(下稱《便捷生活行動方案》),這個方案將推動實施交通通信、戶口遷移、就業社保、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6方面16項重點任務,以「川渝一盤棋」思維和一體化發展理念,賦予兩地人民群眾更大的生活空間、更多的就業選擇、更親的人緣關係
  • 文明寧鄉我的家 便捷惠民群眾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如今的寧鄉,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不僅有生態宜居城市新畫卷,還有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更有一道道精彩的文明風景——靚麗整潔的小區、清澈見底的溪湖、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便利宜居的生活環境……2017年,寧鄉市再次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角聲。
  • 上海2021城市生活大賞揭曉,The Best BANG Awards
    上海BANG推薦:龍湖上海虹橋天街位於虹橋商務區核心區,著重打造多元創新的體驗型城市生活購物中心,匯集多家知名品牌,更有多個創新體驗品牌落戶上海首店。 ,形成更健康、更科學、更人性化、更具傳播力的新業態,在推動產業升級和打造宜居城市的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一網統管築就魔都風雨結界—上海防汛中的超大城市治理智慧...
    「一網統管築就魔都風雨結界—上海防汛中的超大城市治理智慧」榮獲上海城市治理最佳實踐案例 2020-11-05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貿天悅彭傲傑:尊重每一份土地 構建高質量城市生活
    國貿天悅彭傲傑:尊重每一份土地 構建高質量城市生活 房子,不僅僅是一棟建築,它是我們居住的空間,更是我們生活的天地。
  • 港龍地產·東湖桃源|來過這裡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便捷
    立體化的道路網,造就了便捷快速的城市生活圈。一個城市的文明,在區域的高速發展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對一座城市來說,擁有便捷的交通,不僅有效地縮短,城市之間的距離,帶來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為城市生活帶來更多想像空間和更好生活體驗。
  • 「路權分配」更體貼 也讓城市生活更有序
    在一些參與討論的市人大代表看來,更重要的是:這部法律的起草、徵詢還引導著政府重新思考「路權分配」問題——面對新時代,超大城市道路通行的新特點和新需求,如何不斷改善存量公共服務設施,讓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都能獲得更「體貼」、更平衡的路權?這不僅關係到減少安全隱患,也讓城市生活更有序。
  • 垃圾分類更「智慧」 上海仙霞新村街道啟動「一網統管」模塊化應用
    新華社上海5月23日電(記者許曉青 楊愷)當垃圾分類成為社區生活新時尚,正在推進「一網統管」的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又能有哪些新作為?22日,上海市長寧區仙霞新村街道聯合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開發的垃圾分類模塊化應用率先上線運行。
  • 「智慧圖書館」讓閱讀更便捷更有趣
    如今,不僅許多城市的圖書館都在創新應用數位化、智能化借閱系統,而且不少城市的街頭也建起了許多小型的24小時智慧圖書館,不僅讓讀者借閱書籍更便捷,還極大豐富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從而讓越來越多的讀者在豐富有趣的閱讀體驗中愛上閱讀。智慧圖書館讓借閱更便利。
  • 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年 鋪開「數位化經濟之路」
    圖為開幕現場 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組委會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8日電(鄭瑩瑩)「10年來,數位化正以不可逆轉之勢,影響改變著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8日在出席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開幕式時說。
  • 感受「數字之都」魅力 2020上海智慧城市定向賽開賽
    中新網上海12月12日電(鄭瑩瑩)上海今年迎來智慧城市建設十年,12日,2020上海智慧城市定向賽開賽,以智慧型體育項目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健身活動的同時,同步了解和體驗上海智慧城市發展帶來的便利,切實感受上海作為「數字之都」的魅力。2010年,上海首次提出「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戰略,由此拉開智慧城市建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