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說12月15日 為構築城市未來發展戰略新優勢,上海正在全面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大力發展在線新經濟,加速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打造國際數字之都。在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課題下,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應該是什麼?
12月15日,「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成功舉辦,作為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的重磅壓軸活動,會上來自各行業的嘉賓們齊聚一堂,為上海市智慧城市的建設建言獻策。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發表「助力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共建國際數字之都」主題演講。
張順茂在演講中表示,華為紮根上海,24載風雨同舟,與上海同發展,共成長,面向未來,華為將繼續攜手生態夥伴,共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城市智能體,助力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具體而言,它包括四個部分: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和智慧應用。其中:
智能交互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聯接點,就如同立體化、能夠全要素感知的城市神經元,通過各種智能終端實時感知城市的運行狀態,感知城市中的人和物,並與它們實時交互。
智能聯接是城市的軀幹,以5G、F5G、千兆WIFI為代表的新一代聯接技術,讓城市真正實現高速網絡全域覆蓋,真正實現萬物互聯、萬物智聯,為千行百業的創新賦能。
智能中樞是城市的中樞和決策系統,包含一個混合雲底座和三個使能:即應用使能、數據使能、AI使能,其中,混合雲是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最佳底座。
智慧應用是智能體的價值呈現。在人人參與城市管理、智慧養老等方面實現興業、惠民、善政,為城市創造新價值。
張順茂強調,城市智能體的建設是一項浩大的社會工程,需要集聚能力,聚合生態,需要上海市政府、科技公司、運營商、應用開發商、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市民等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以下是張順茂演講要點:
「30年中國看浦東,100年中國看上海」,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勇挑重擔的先行者,是中國的示範區和試驗田。今年浦東三十而立,從一片阡陌農田變為一座璀璨的現代化新城,既是改革開放成果的體現,也是上海精神的展現。
24年來,華為與上海風雨同舟,一路前行,同發展,共成長,為上海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華為在上海已布局2個研發中心和1個代表處,青浦研發中心建成後,將擁有5萬名高端人才。目前,我們與超過1000家上海本地夥伴展開合作,在上海已支持6萬+企業/組織上雲、支持3萬+5G基站建設等。據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最新報告指出,「十三五」期間,華為對上海GDP總體拉動近千億元。這個數字背後有賴於我們與上海市長期在科技創新、產業生態建設、數位化轉型、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持續投入與深度合作。
過去十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成果顯著,最近上海榮獲世界智慧城市大獎,這是中國城市首次獲此殊榮,獲得全球廣泛關注與認可。現在,上海數字經濟活力迸發。今年1-9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逆勢增長8.4%。同時,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完善,率先建成「雙千兆寬帶第一城」,實現5G城市全覆蓋。此外,城市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打造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與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精細化、便捷化的民生服務加快落地。
如今,上海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構築城市未來發展戰略新優勢,上海正在全面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大力發展在線新經濟,加速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打造國際數字之都。
在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課題下,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應該是什麼?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我們認為,未來城市應該演進成為一體化協同、能感知、會思考、可執行、可進化的有機體、生命體;不僅有腦,還要有眼、手、脈、心臟等整個一體化協同的智能體系,我們稱之為智能體。具體而言,它包括四個部分: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和智慧應用。
智能交互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聯接點,就如同立體化、能夠全要素感知的城市神經元,通過各種智能終端實時感知城市的運行狀態,感知城市中的人和物,並與它們實時交互。
智能聯接是城市的軀幹,以5G、F5G、千兆WIFI為代表的新一代聯接技術,讓城市真正實現高速網絡全域覆蓋,真正實現萬物互聯,為千行百業的創新賦能。
智能中樞是城市的中樞和決策系統,包含一個混合雲底座和三個使能:即應用使能、數據使能、AI使能,其中,混合雲是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最佳底座。通過數據使能打通城市數據孤島,實現全域數據共享和流動。通過應用使能,讓開發者輕鬆開發應用,讓新老應用之間實現數據互通。AI使能是城市智能體的核心,通過AI技術和行業知識的結合,助力各行業的業務創新與決策。
例如,在智能交互、智能聯接和智能中樞方面,上海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12小時內水錶讀數低於0.01立方米,街道的「一網統管」平臺就會接到報警,並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相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查看老人情況。通過智能交互,讓老人安心,也讓老人的兒女們放心。
華為聯合運營商助力中國寶武鋼集團實現重載框架車無人駕駛。加載華為5G CPE和智能攝像機的無人駕駛重載框架車,通過5G網絡進行實時高清視頻回傳,幫助運營中心對成品卷材的無人裝載與運輸進行集中指揮。無人駕駛重載框架車的應用,幫助寶武鋼顯著降低運營成本,人員配置已經從同等面積傳統倉庫的130人減至30人以內;提升物流運輸效率,平均單卷作業時間為3分30秒,大大低於人工作業時間;而且也有效降低了人為因素造成的道路安全事故。
而智慧應用則能夠實現興業、惠民、善政,為城市創造新的價值。例如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已成為城市的普遍問題。如果安排專人巡查,難以配置足夠的人力,現在市民可以用手機拍下單車違停照片,上傳到12345熱線系統來進行「報案」。系統使用AI、大數據技術,快速識別問題種類,並自動通知給對應的工作人員進行及時處理。
華為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理念和技術助力上海市構建市級電子政務雲體系,實現市政府各部門基礎設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統整體部署、數據資源匯聚共享、業務應用有效協同,進而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有力支持。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市民少跑腿」。
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徵程已經開啟,我們相信,通過建設城市智能體,讓城市演進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有機體和生命體,必將會成為上海市治理數位化轉型、經濟數位化轉型和生活數位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實現治理更智慧、經濟更智能、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宏偉目標。
城市智能體的建設是一項浩大的社會工程,需要集聚能力,聚合生態,需要上海市政府、科技公司、運營商、應用開發商、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市民等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此,我建議,讓我們攜起手來,傾力合作,為共建國際數字之都而努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