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城市智能體獲得第二屆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 年度特別貢獻獎

2020-12-26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

  【中國,北京】第二屆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於12月22日開幕,華為出席大會開幕式、主論壇及年度頒獎典禮等多個環節,全面展示城市智能體理念與實踐成果。此次大會上,華為榮獲「2020中國智慧城市年度特別貢獻獎」唯一大獎。

  在智慧城市發展領域,華為提出並積極踐行城市智能體理念。城市智能體以數據為基礎,融合聯接、計算、雲、AI、行業應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數據驅動、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為城市安裝上數位化的「眼、腦、手、脈」,讓城市發展生生不息;根據不同的需求,依託全場景智慧、全要素聚合、全周期運營、全地域交付能力,助力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和數字經濟發展。

  城市智能體實踐和業務應用在行業中脫穎而出

  由中國市長協會指導、中國智慧城市百人會舉辦的「2020中國智慧城市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智科會期間舉行,城市智能體成為業界新標杆。華為攜手客戶及合作夥伴榮獲「2020中國智慧城市年度特別貢獻獎」、「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推薦考察目的地」、「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推薦案例」、「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推薦企業」等大獎。

  深圳光明智慧社區、張家港縣域智慧城市獲得「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推薦案例」獎。深圳市光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合華為對智慧光明建設進行頂層設計與規劃,「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光明24個核心板塊之一,按照區委區政府「治理提升年」主題的工作要求,融服務、治理、公共安全於一體,通過兩個試點社區建設,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光明特色的智慧社區建設新模式。其中,「智慧社區」的特色應用「紅小二」、「福利計算器」、「線上招工」、「四點半課堂」、「居民議事廳」等為居民參與社區治理,享受社區服務提供了便利。

  在張家港,華為助力政府打造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示範樣板,通過構築新型城市級能力服務平臺,提升政府在應急指揮、聯動治理、城市生活、政務服務、醫療教育等方面現代化治理能力。張家港市圍繞政府辦公、群眾辦事、企業辦證三個層面,打造了面向黨政人員高效溝通的「張家港黨政通」,面向領導決策層的「城市大腦」,面向市民便捷辦事的「今日張家港」,和面向法人的「營商通」等一體化服務平臺,促進張家港高質量發展。

  長春城市智能體獲得「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推薦考察目的地」獎。長春IOC已經正式掛牌城市智能體運營中心;已建成雲底座,核心中樞,能力平臺;政策直達、精準招商、交通治堵等12個優先應用場景初步上線運行,助力長春打造東北亞數字經濟樣板。

  華為榮獲「2020中國智慧城市年度特別貢獻獎」。「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權威數據顯示,目前超過89%的地級及以上城市、47%的縣級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設智慧城市,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同頻共振」。面向新階段,華為城市智能體從理論體系搭建到實踐落地取得諸多進展。今年以來,華為先後在深圳、福州、成都、南昌、長春、許昌等落地城市智能體。城市智能體成為引領智慧城市未來發展的技術架構共識。

  積極貢獻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思路

  在大會開幕式的特邀發言環節中,華為中國區智慧城市執行總裁林明出席。他指出,城市是一個有機整體,從「一尊重五統籌」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都在強調城市的整體性。城市智能體真正把城市與ICT技術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待;這就要求城市如同人體一樣,不僅要有「大腦」,還要有「軀幹」、「神經」、「五官」和「手腳」;核心是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我們希望通過釋放城市智能體的一體化協同的新動能,助力城市借勢而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大會的「後疫情時代的城市應急管理」圓桌論壇由華為數字政府應急事業部副總經理趙愛英主持並發言。她表示,要儘快完善城市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體系,通過感知、預警、分析、決策、調度全面提高城市的防災救災減災能力,構建起全域感知、全網協同、全模態融合的安全發展城市。

  未來,華為還將不斷在實踐中總結,形成城市智能體建設的標準和規範,攜手客戶與合作夥伴,引領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風尚。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是必須註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跟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繫。新聞糾錯:18711712345

------------------------------------------------------------------------------------------------------------------------------------------------------------------------------------------------------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在京舉辦
    大會現場12月22日,2020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在北京天倫王朝酒店舉辦。2020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由中國智慧城市百人會、新京報社、中國科學院智慧城市產業聯盟、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所、北方工業大學新興風險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
  • 華為:智慧城市建設「下一跳」是什麼?城市智能體!
    在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課題下,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是什麼?華為以「城市智能體」給出了答案。「30年中國看浦東,100年中國看上海」,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勇挑重擔的先行者,是中國的示範區和試驗田。
  • 從智慧城市到城市智能體:「懂行」華為牽手蘇州新希望讓智慧融入...
    而在蘇州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扮演重要支撐的正是華為及以蘇州新希望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龐大生態。而這套數據搭臺、智能唱戲、生態支撐、應用為先的智慧城市發展流程也在華為及海量生態夥伴的不斷協作中被打磨的愈發流暢。由此,蘇州智慧城市建設也進入了全新階段。近期,2020蘇州信息化論壇如期舉辦。
  • 華為客戶榮膺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三項城市大獎和三項入圍獎...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 【中國,上海,2020年11月18日】在第十屆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華為客戶憑藉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創新理念和卓越成就,榮獲三項城市大獎和三項入圍獎。在大會期間,華為召開了以「共築城市智能體,提升綜合競爭力」為主題的智慧城市峰會,共話未來城市建設。
  • 華為張順茂:城市智能體,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
    張順茂在演講中表示,華為紮根上海,24載風雨同舟,與上海同發展,共成長,面向未來,華為將繼續攜手生態夥伴,共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城市智能體,助力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智慧應用是智能體的價值呈現。在人人參與城市管理、智慧養老等方面實現興業、惠民、善政,為城市創造新價值。張順茂強調,城市智能體的建設是一項浩大的社會工程,需要集聚能力,聚合生態,需要上海市政府、科技公司、運營商、應用開發商、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市民等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 華為嶽坤:共築城市智能體,共創美好城市生活
    11月17日,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在上海召開。華為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嶽坤發表了題為「共築城市智能體,共創美好城市生活」主題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我非常高興能夠參加本次智慧城市大會,能夠與在座的各位朋友一起探討智慧城市這一話題。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共築城市智能體,共創美好城市生活」。大家都知道,這些年智慧城市建設我們都已經有了很多實踐,目前已經進入深水區。我們曾經有過哪些誤區?
  • 華為林明:智能城市須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一個城市不僅要有智慧『大腦』,還需要靈活的『手腳』,關鍵要耳聰目明,有暢通的『血脈』。城市還要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通過不斷處理城市底層的問題,來提升城市的自動化水平。所以,整個城市要形成一盤棋、一體化、智能化,智能城市須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華為智慧城市執行總裁林明近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 2020(第二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在桂林舉辦
    2020(第二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在桂林舉辦 2020-09-14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在京舉行,被窩家裝APP榮獲十大行業應用獎
    12月22日,2020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在京舉行,該活動由中國智慧城市百人會、新京報社、中國科學院智慧城市產業聯盟、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所、北方工業大學新興風險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會上,公布了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年度評選結果。
  • 城市智能體: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
    重新思考、構建、實現城市與人之間的關係,通過打造可協同交互的城市智能體,讓智慧無處不在,持續優化以人為中心的體驗,豐富了智慧城市的價值內涵。深圳「鵬城智能體」,是華為在全國首個落地的城市智能體實踐。現在出差深圳,感受最快捷的出行體驗莫過在機場。
  • 華為嶽坤:共築城市智能體,共創美好城市生活-新華網
    誤區四:把智慧城市建設等同於重大工程建設,建好以後就可以萬事大吉,一勞永逸。  回顧過去,正是經歷了這些誤區,我們才需要實事求是,堅定智慧城市發展新階段。我們應如何迎接挑戰並應對?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建立相應的運營支撐服務體系,配備相關組織資源並建設相應的服務能力,對智慧城市系統進行年度迭代,持續演進,實現智慧城市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針對這三點建議,華為堅持以人為本,聚焦服務業務場景,對準政府核心職能。
  • 許昌市在第二十二屆高交會上獲「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項
    11月12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召開。期間舉行了由高交會智慧城市組委會、國際數據(亞洲)集團(IDG Asia)主辦的「2020亞太智慧城市評選頒獎典禮」。
  • 華為林明:建設城市智能體要整合「朋友圈」的力量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鄭湘琪】「城市要從一個有機整體來看,要具備深度學習能力,並不斷通過處理城市底層問題,提升城市自動化水平。所以,如果要看到整個城市形成一盤棋,更好地實現一體化、智能化,那麼智慧城市必須要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
  • 智慧城市=AI?華為嶽坤總結慧城市建設四大誤區 提出三點建議
    極客網·企業級IT 在11月17日於是上海舉行的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華為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嶽坤發表了題為「共築城市智能體,共創美好城市生活」主題演講,總結了智慧城市建設曾經有過的四大誤區,包括將一切成績都歸功於AI,數據越多越好,建設過後一勞永逸等,並針對智慧城市規劃、建設、運營的全周期提出了三點建議。
  • 上海、深圳獲獎,智慧城市來了嗎?
    建設智慧城市,首先摒棄偏見 11 月 17 日,在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華為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嶽坤發表了題為 「共築城市智能體,共創美好城市生活」 主題演講。嶽坤提到 「這些年智慧城市建設我們有了很多實踐,目前已經進入深水區」。
  • 大會大精彩,第十五屆中國城鎮水務大會和2020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於...
    2020年11月17日,以「補水汙染治理短板,促健康美麗城鄉建設」和「韌性宜居·健康活力」為主題,「第十五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和「2020(第十五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在杭州同期召開。
  • 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舉辦,共創全場景智慧廣州
    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智慧樓宇、智慧園區和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廣州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共建全場景智慧廣州,釋放智數廣州新活力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在大會上發表了主題為"共建全場景智慧,釋放智數廣州新活力"的演講,他表示,華為長期紮根廣州,圍繞'產、學、研、創、投',與企業、高校展開了深度合作。
  • 廣東中山榮獲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特別貢獻城市
    廣東中山市榮獲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特別貢獻城市。 李多輝 攝中新網中山12月27日電 (記者 鄧媛雯)2020年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頒獎盛典26日晚上在廣東中山市舉行。頒獎盛典上共頒發了「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特別貢獻城市」「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等11個獎項。其中,中山市榮獲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特別貢獻城市。「中山是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是中國氣候宜居城市,是唯一一個以偉人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城市。」頒獎典禮上,中山市副市長葉紅光代表中山市發表獲獎感言時,向四方賓客發出了盛情邀請,「中山這座城市一定要多來。」
  • 「智」造升級:華為周口城市峰會2020聚焦製造業轉型
    峰會上,周口市人民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以數位化治理、城市智能體、農業數谷、智慧港口、智慧園區等為合作重點,啟動全方位合作——打造新型城市智能體、推動中原農業數谷名片建設、建設高端智慧港口及智慧園區示範、並加強人才領域合作和培養,實現產教融合,為「數字周口」建設增加新動能。
  • 城市高質量|劉丹:城市智能體推動新城建智慧化演進
    11月6日,在第二十屆城博會期間,中國建設報社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了首屆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論壇。論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美好人居構建等議題,探討「雙循環」背景下的產業新機遇,共議如何更好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