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通過了在納卡地區完全停火的聯合聲明。消息公布後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數千民眾前往政府和議會大樓進行抗議。據報導,在抗議過程中,不少民眾衝破警戒線,闖入了政府和議會大樓,並佔領了總理辦公室和議會會議大廳等地。並一致表示退出已經籤署的停火協議。
據報導,在最新籤署的停火協議中,亞美尼亞就納卡歸屬問題做出讓步,這一舉動引發亞美尼亞民眾的不滿情緒,因此造成大批民眾激進行動。而且據悉,到目前為止,亞美尼亞民眾仍然衝進政府大樓,在政府廣場聚集大批民眾,不僅如此,更是阻塞通往機場的路口,以防止政府官員逃走,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亞美尼亞議長阿拉拉特·米爾佐揚所乘坐的車輛遭到了抗議民眾的攔截,抗議者與米爾佐揚保安之間爆發衝突,而米爾佐揚本人在衝突中被民眾從車內拖出,並遭到了毆打,場面一度失控。
反對派認為:「在亞阿衝突期間,現任政府很明顯地暴露出其無法承受內部和外部挑戰。不僅犧牲了不少人民還損失了領土,同時,還使得亞美尼亞與盟國的關係出現畸形,特別是與俄羅斯,現任政府的垮臺顯而易見。」聲明指出,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切責任在於總理帕希尼揚,他使納卡地區的領土遭受了損失,損害了亞美尼亞人民的政治和道德基礎,鑑此,帕希尼揚成為眾矢之的。
此前,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通過了在納卡地區停火的聯合聲明。根據俄羅斯總統宣布的聲明,從11月10日起在納卡實現完全停火,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停在各自佔據的位置,並交換戰俘,納卡還將部署俄羅斯維和人員。於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卡問題爆發新一輪衝突。10月,亞阿兩國在有關國家斡旋下先後三次達成停火協議。但停火協議生效後,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協議發動攻擊。如今再一次迎來停火,這其中不乏有大國的參與,特別是在戰爭中期,土耳其公開站隊亞塞拜然,並出兵納卡地區,這樣的絕對軍事力量,使得亞美尼亞更加勢單力薄,僵持之下,敗下陣來不過是時間問題。
據悉亞美尼亞自知無法單獨對抗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因此四次致電俄羅斯,請求俄羅斯能出兵相助,然而似乎都沒有如願。不過最後一次停火跟俄羅斯脫不了關係,據了解,土耳其在納卡地區意外擊中俄羅斯戰鬥機,這樣一來,俄羅斯就有明確理由加入這場戰爭,而土耳其自知不及俄羅斯,面對這場本就沒有土耳其什麼事的戰火,土耳其只能偃旗息鼓,隨後由於俄羅斯的介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再次籤訂停火協議,但是隨之而來的便是亞美尼亞民眾的不滿情緒。無論如何,對於戰爭,深受困擾的除了出生入死的士兵,就是身處水深火熱的民眾,如今得以停火,這樣的傷害可以極大程度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