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國股災堪比1929年還是2008年?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連續不斷的熔斷,讓美國股市從一次超長的牛市轉入熊市。其實,這也讓很多投資人鬆了一口氣,那隻早已知道要落下來的靴子終於被扔下來了,雖然沒人想到的是——誘發這隻靴子落地的是一場波及全球的疫情。

從2月12日道瓊指數最高點以來,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30%,股災造成的市值損失,已經創出新的歷史紀錄。自從1987年股災後設計了熔斷機制以來,第一次熔斷還要追溯到1997年10月27日,道瓊指數暴跌7.18%。

也就是說,即使在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機這種強度的大跌,也沒有觸發過熔斷。從股市跳水的速度上說,這一次創造了新的紀錄,甚至超過了1929年導致整個世界大蕭條的那次股災。但我們在討論一次真正「完美」的大熊市的標準的時候,並不是用幾天內的跌幅作為標準的,人們甚至不記得,1997年那次處女熔斷到底是什麼原因。

人們真正關心的是一次熊市最終下跌多深,持續多久,對經濟發展、就業造成多大的傷害,這才是對一次股災的真實評判標準。

讓我們從1929年的股災開始,把這90年來發生過的大大小小的股災捋一捋。加上這次「新冠病毒危機」(有人建議叫做「川普危機」),90年來,美國股市共經歷了14次熊市,平均每7年一次。

如果用下跌的幅度排列,當仁不讓排在最前面的肯定是始於1929年的那次史無前例的股災,從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期間,美國股市下跌了近90%。之後在羅斯福新政的刺激下,從1932年到1937年期間美股曾經有過一輪反彈。之後1937年3月到1942年4月期間,美國股市又陷入到更長的熊市,下跌60%。接下來就是距離現在最近的那次崩盤——2008年到2009年之間的「金融危機」,下跌56.8%。2000年到2002年期間的「網際網路泡沫危機」以49.1%排在第四,排在第五的是1973年到1974年之間的「滯脹危機」。而最近被廣泛傳播的,導致熔斷機制出臺的1987年的股災,最終只下跌了34%,只能排在第七位。

從持續時間上看,熊市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是1937到1942年,長達60個月。排在第二的是1946年到1949年,持續36個月。1929年到1932年的危機只排到第三,持續33個月。排在第四和第五的分別是2000年到2002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危機」和1973年到1974年的「滯脹危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居然只以17個月排在第七。

也就是說,一場引發經濟大幅度收縮,失業率大幅上升的經濟危機,和股市總的下跌幅度關聯度最高,和熊市持續的長度關聯度也較高,但下跌時間的相關程度比跌幅要小。過去的幾十年間,曾經多次出現過股市長期低迷,但經濟並不算差的情況。比如從40年代到70年代,曾經有過5個階段的熊市,除了部分股民遭受損失,但對經濟發展並沒有產生大的負面影響,普通老百姓甚至沒有感知。

股市泡沫是任何一場股災產生的前提,但爆發股災並進而產生的深度不一、長短不一的熊市則存在著如下所列的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經濟基本面整體健康發展勢頭良好,但股市上漲太快,積攢了過多泡沫,由來自政治、軍事和市場領域的偶發事件甚至交易規則導致的股災。如1962年遇上古巴飛彈危機事件,股市下跌28%,持續了6個月;1987年「黑色星期一」,市場調整幅度34%,持續了3個月。

第二種情況是,經濟結構畸形高速發展後的大幅調整,最典型的是從1946年3月持續到1949年的熊市。當時二戰結束,為適應戰時狀態而形成的畸形經濟結構坍塌,導致經濟衰退,股市暴跌30%,持續了長達36個月;還有就是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崩潰,股市對網際網路新經濟產生的巨大熱情,讓股市泡沫聚集。資本的進入和網際網路普遍應用之間的時間差,導致泡沫破裂,整個熊市持續了30個月,指數下跌49%。大量科網股跌幅超過90%。

第三種情況就是史詩級的經濟危機。從股災對經濟造成的傷害程度來看,排在前三位的是1929年到1932年的「大蕭條」、2008年到2009年「金融危機」、1973年到1974年的「滯脹危機」。這三次危機的共同特點是,一是波及面廣,整個社會和大多數家庭深刻地感受到熊市帶來的影響,每個人都感受到收入減少和失業的威脅;二是對經濟傷害的程度深,大量企業和金融機構破產倒閉;三是持續時間長,除了熊市持續的時間較長,危機過後,經濟並不會迅速反彈,而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修復期。

物極必反,90年來這三次大的危機都同時標誌著美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也就是說,真正的大危機實際上同時是一次大轉型。危機既是過去一種發展方式不可持續的大潰敗,也同時是一場新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方式的大確立的過程。中文把「危」與「機」放在一起其實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經濟危機就是經濟轉型,經濟轉型必定以經濟危機的方式發生,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發展規律。

「大蕭條」「滯脹危機」和「金融危機」其實對應的是美國經濟的三次轉型,第一次是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後期的轉型,第二次是工業化後期向後工業化時期的轉型,第三次是後工業化時期向信息化時期的轉型。顯然,目前人們面對美國股市這場看似由疫情引發的危機不能被我前面提到的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所概括。但是不是第三種情況呢,美國股市即將面對的是一場堪比大蕭條、滯脹和金融危機級別的危機嗎?現在還難以下結論。

這次暴跌,表面上看是疫情蔓延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疫情傳到美國的初期,美國政府無所作為,市場認為疫情在美國和全球的擴散無法阻止。擴散的結果必定是各國經濟交往的事實中斷,這是對經濟發展的致命影響。但底層更基礎的因素是美國長達10餘年的牛市到底會不會以一次崩盤結束。這就像搭積木,長達超過10年的牛市,讓積木已經比歷史上任何一次搭的都高,誰都不知道哪一刻坍塌,誰都不知道因為哪一塊積木坍塌,但誰都知道離坍塌不遠了,所以資本都聚集在大廳門口,準備隨時撒丫子。

沙特和俄羅斯談判破裂後,主動下調油價,成為對股市的第二擊,油價下跌導致美國股市熔斷,市場認為積木垮塌的時候真的到了。接著川普為了控制冠狀病毒的蔓延,宣布暫停歐洲至美國航班30天,這種力度的交往中斷是自二戰結束後的第一次,這應該是美國總統除了發動戰爭以外最大權限的行為。所以市場才出現美股再次熔斷,同時黃金期貨價格也大幅下跌。和以往的此消彼長不同,交易員正在拋售所有能夠賣出的東西。

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美國股市又實現9%的驚天大迴轉。但周日美聯儲降息救市的舉措,再一次擊垮市場殘存的信心。美聯儲把基準利率降到零,手筆太大,但顯然現在疫情和油價雙重壓力下不會因為利率降低就能鼓勵人們投資和消費。美聯儲一下子把子彈打光反而讓市場充滿恐慌,周一這種恐慌如期釋放,市場第三次熔斷。從現在疫情持續的進展看,美股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依然不可阻擋,熔斷將成為常態,股市跌50%不是意外。大蕭條以來,美國股市曾經有5次達到這個跌幅左右。

除了疫情發展的巨大不確定性,油價低迷導致捆綁在頁巖油公司上的金融產品被爆倉的風險隨時驚現,這是另一種隨時有可能被激活的「病毒」。新冠和油價兩隻黑天鵝,加上美股連續10餘年牛市這隻灰犀牛,成為信心倒塌的三個因素。高盛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股當前的股市市值/GDP比率已突破200%,最新的市盈率已經非常接近30倍。而與之相匹配的是,在美上市的企業有40%處於虧損狀態。股市的泡沫已經聚集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如果兩種病毒同時侵入市場泡沫這隻灰犀牛的身體,並同時暴發,股市會發生什麼?這的確是一種看起來十分危險的局面。但和2008年金融危機不同的是,風險依然停留在理論層面,目前還沒有人清晰地指出最致命的金融體系漏洞從什麼地方被擊穿,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是誰。現在還沒有人能夠回答金融病毒導致的最早死亡病例是哪家的哪種產品?這種金融病毒傳播的速度和烈度是什麼樣的?金融病毒的傳播路徑是什麼樣的?這些問題被清晰回答之前,股市之船隻還是劇烈搖晃,還沒有被證明徹底擊穿。

甚至,即使頁巖油領域的衍生金融產品出現連鎖爆倉,引發金融市場的動蕩,依然不能肯定這將是一次超過「金融危機」的超級大熊市。美國進入信息化社會的時間還不算長,還處於信息化社會中段的發展過程,沒有聚集起一次大轉型所需要聚集的能量,還配不上一次超級大熊市。

這很可能是一場別出心裁的「創新性」危機,它的病灶是新冠病毒和美國金融體系內在的病毒,同時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免疫力低下的事實是公認的,現在只是相當於核酸檢測證明中招了,可能還需要等幾天,全球經濟的肺有沒有變白才會有人逐漸看明白。

相關焦點

  • 這次美股像2008年還是1929年大崩盤...
    這次美股像2008年還是1929年大崩盤?橋水基金達裡奧:這次災難百年一遇!A股還有「黃金坑」嗎?今日A股的下跌無疑是受到外圍因素影響,而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其影響不可小視。如果能夠看懂美股暴跌,或許對A股的分析也有啟示。這幾天,一些資深人士拿這次美股暴跌與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1929年大崩盤做對比分析,今日,我們就來梳理一番吧。美國距金融危機還差幾步?近期,全球是否步入金融危機成為關注的焦點。
  • 中國可能爆發大規模的股災
    例如,1929年美國股災,首先受衝擊的就是金融市場。美國倒閉破產的銀行,從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1年的2294家,從而使得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混亂狀態。  股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很巨大。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災的發生往往是經濟衰退的開始。股災引起人們對經濟前景極度悲觀,導致投資銳減,社會總需求下降,生產停滯,國民收入減少,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 溫鐵軍:中國股災根源——美國外資和中國內資的完美配合
    中國的這次股災是一場正在演化之中的具有金融資本階段特性的多空大戰,表面上是中國官方資本做多與私人資本做空發生對決。我們應該怎樣看待?1、多空雙方對決,到底誰在對決?2007年那次美國「次貸」危機引起華爾街金融海嘯之前,中國先發生股災,蒸發了超過7000億;這次我們預計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中國也是先發生股災,蒸發了超過7萬億人民幣……於是,人們都在問,中國這次股災到底是誰幹的?多空雙方對決,到底誰在對決。
  • 中國股災根源:美國外資和中國內資的完美配合
    中國的這次股災是一場正在演化之中的具有金融資本階段特性的多空大戰,表面上是中國官方資本做多與私人資本做空發生對決。我們應該怎樣看待?2007年那次美國「次貸」危機引起華爾街金融海嘯之前,中國先發生股災,蒸發了超過7000億;這次我們預計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中國也是先發生股災,蒸發了超過7萬億人民幣…… 於是,人們都在問,中國這次股災到底是誰幹的?多空雙方對決,到底誰在對決。
  • 5倍的金融槓桿,投資回報達100%,槓桿炒股是血賺還是屍橫遍野?
    因為,經過槓桿放大之後,紙面財富被吹大,華爾街撈完錢便拍拍屁股走人,留給全球大眾一大片斷垣殘壁,比如十年前的次貸危機,比如2015年的A股股災。2015年那次股災,A股連續三周暴跌,驟然演變成股災,眼見三十年高速增長積累的財富,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反而流向了虛擬經濟,猶如「自相殘殺」一般。股民們暈頭轉向、措手不及;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
  • 重新解讀「黑色星期一」:記憶中的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
    講座現場1987年10月19日,道瓊指數當日跌幅高達22.3%,5000億美元蒸發,創歷史記錄,因此有「黑色星期一」一說。然而,此後若干年間,很少有人關注或提及這次股災。在裡根經濟學,即金融放鬆管制政策背景下,此次華爾街股市崩盤可被視為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下的第一次金融危機。而且,這次危機揭示了金融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對危機的處理方式及影響。
  • 來看看87年和08年股災再說吧
    Saut Strategy分析師安德魯-亞當斯表示,他對近期的美國股市前景持有樂觀立場,但同時也發出警告稱,從1987年和2008年的股災來看,大幅反彈並不一定標誌著市場已經觸底。大幅反彈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周二收盤大幅飆升2000點以上,漲幅高達11.4%,創下了自1933年3月份「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時期以來的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標普500指數暴漲9.4%,創下自2008年10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當時正值金融危機期間。
  • 民國老照片:1929年美國人拍攝的四川宜賓
    1929年的四川宜賓一角,從宜賓北門城樓上拍攝。拍攝這些照片的是美國著名漢學家David Crockett Graham,他還有個中文名字叫做葛維漢。葛維漢最初是作為美國浸禮會的傳教士派往中國,他在宜賓、成都等地生活了多年,拍攝了大量照片。
  • 陸挺:不同於2008年雷曼危機與2015年股災,此次中國經濟面臨的特殊...
    第二在防控層面,現在疫情在全球蔓延,所以其實國外的風險還是不小。中國可能是全球最先能夠成功控制疫情的國家,但後面還存在倒灌的風險。我們本身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一個半月非常嚴厲的防控措施上,但是在復工復產的背景下,可能會有1億多人回到各自的崗位,這會涉及到大量的人口流動,尤其是流向人口比較密集的城市或特大城市,如北上廣深,這裡面也會存在復發的風險。
  • 今日策略:2015年的股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今日凌晨美國股市再次暴跌,三大股指跌幅都在12%左右,看到美股持續性暴跌,我想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想到2015年的股災,2015年股災,A股大盤從5178點跌至2638點,然後緩慢跌至2440,從2440點反彈至3288點,之後又跌至目前的點位2789點。
  • 歷史遺物B股今天普遍暴跌,上一次還是15年直接引發史詩性股災
    今天B股突發性離奇大跌,創了2012年7月以來新低,甚至傳導到A股,造成A股指數盤中也跟隨下挫。讓人不免想到2015年國內股市股災的時候,也是B股先行開啟,然後就是一輪長達3年的熊市。B股必須是以外幣買賣,而這些年隨著A股市場的不斷對外開放,外資進入中國股市的渠道已經非常多了,QFII、MSCI、港股通等等都可以買A股了,而且MSCI也在不斷擴容,QFII都取消限額了,這種情況下,B股還有存在的意義嗎?而且這些年早就沒有什麼成交量了。但是儘管B股交易量當下非常小,但是依然可以作為A股市場的風向標,和中小盤指數非常同步。
  • 埃裡克森離開穆帥加盟國米後,身價跌的堪比股災!
    在國米陷入困境的埃裡克森,身價暴跌速度堪比中國的股災!
  • 2015年的股災你經歷過嗎?具體什麼情況
    我就是經歷過那場股災。我炒股時間比較長,大慨是2008年上半年進入股市的。那時的股市啊,一天滬深成交也就2千億不到,體量也小,比現在的股票少多了。我那時也就5萬塊錢到2015年上半年開啟的牛市中資產己經到了15萬,翻了3倍,那時啊興奮,高興啊,覺得這比上班好賺多了,努力掙個一百萬,回家買房買車。親戚朋友們勸我早日收手,我已經貧婪蒙住了眼晴,那會輕易收手,而且很多專家都在鼓吹滬市能到八千點甚至一萬點,我就自以為是的還拿著。
  • 比2008年更狠!美國徹底慌了,最慘結局即將上演?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眼看起高樓……美國人漸進加息好幾年,好不容易貨幣政策看上去有點正常。2019年適度降息,接著2020年3月的前半個月,一下子降至最低為零。
  • 朱民:這次疫情衝擊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要嚴重
    明年預測經濟反彈5.2%,貿易反彈到8.3%的增長速度,2008年,全球經濟跌了0.4%左右。因此朱民表示,這次疫情的衝擊,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要遠遠嚴重。對比來看,中國一季度大跌-6.8%,第二季度就開始反彈,以後開始逐漸回升,到明年年底的時候基本上總的GDP的水平,與2020年1月1號為基準,大概還可以升個10%幾,12%、13%左右。
  • 現在才知道四大原因引發2015年股災
    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人都知道,那一年的股災「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熔斷機制」,當年的股災行情還記憶猶新。2015年A股引發股災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所致:第一點:去股市槓桿資金2015年牛市被稱為槓槓牛市,那一輪牛市都是靠槓桿資金推動的,所以一旦去股市槓桿資金的時候,這些槓槓資金不計成本的出逃。
  • 2015年股災註定不會在今天重演
    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投資者,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情懷,同樣是漲幅過快,同樣是嚴查配資,同樣引起了市場快速下跌,這一次會不會也和上次一樣呢?數據方向認為,完全不需有這樣的擔心,本次下跌與2015年性質完全不同!
  • 「巴菲特指標」高於1929年股市崩盤前和2018年1月的水平
    高於1929年股市崩盤前夕的水平和2018年1月的水平!從美國股市的市盈率來看 ,目前已經達到了37倍的高位。 處於僅次於2000年和2008年熊市泡沫之外的第三個高位!
  • 1929年:趁著美國經濟崩潰,有人大賺了一筆,你相信嗎?
    大蕭條下面,我們通過一些美國人的回憶,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美國夢」的街頭廣告1929年5月,離大蕭條爆發還有6個月,威廉·本頓在芝加哥為一家廣告公司工作,那時候他才29歲。威廉·本頓回憶說,那一年他們公司有一個客戶,要為一款名叫「白速得」的牙膏做廣告。
  • 一天蒸發5000億美元,美國史上最慘烈的股市暴跌!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1929年經濟大蕭條是由於股市的崩盤,誘發了經濟危機,而僅僅過去58年,1929年的場景又發生了,股票崩盤,經濟危機又開始了。所以今天來和大家聊聊1987年股災經濟危機。此後,儘管股市有短暫的反彈跡象,但在4點收盤時這次令人驚恐的下跌才被迫中止。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降了508.32點,由2246.72點狂跌到1738.470點,跌幅達22.6%,為觸發世界性大蕭條的1929年10月28日的兩倍,創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的紀錄; 這一天紐約股票交易所內陰雲密布,氣氛極度緊張。價格變動極快,電話機都不夠用了,螢光屏上的價格跟不上市場實際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