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一名28歲的女士取快遞時被偷拍,並被人故意編造成「出軌快遞小哥」。最近她以「誹謗罪」向杭州餘杭法院提起刑事自訴,法院已正式受理立案申請。而其中一位造謠者郎某的父親表示:兒子並非針對該女士,就是小朋友開玩笑。
對此,受害者在微博回應表示,父母對兒女的保護是天性使然,可以理解,但郎某不再是一個「小朋友」,而是一個近而立之年的男人,更應當以一個男人的身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誰的過錯誰承擔,家人朋友永遠是無辜的」,受害者還呼籲網友不要對他們的家人親友進行攻擊與謾罵。
我個人覺得這個女士最好的反擊方式就是提起刑事自訴和勞動仲裁,但是這個女士所展現出來的心理素質和個人素養,還是遠遠超過了我的想像。 我舉雙手雙腳贊成這位女士繼續擴大這件事兒的熱度,並且一告到底。
因為這個女士是一個罕見的完美受害者,並且這件事兒對淨化網絡環境,震懾網絡誹謗者,有著非常重大的社會普法意義,堪稱[反向彭宇案] 我們都知道在犯罪案件裡儘量不要苛責受害者,但是我們的社會大環境還是有相當部分人習慣從受害者身上找原因,這樣就有了[受害者不完美,所以Ta活該]的潛在一個思想傾向,但是這個案件裡,吳女士遭受的是一個無妄之災,並且她目前展現出來的所有素質都無懈可擊,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這個造謠者郎某的父親一直強調的一個觀點是,他的兒子還是一個小朋友,這只是小朋友之間開的玩笑。
站在郎某父親的角度看,他的28歲的寶貝兒子,可能是個小朋友。
但是,他只是你們家的小朋友,不是其他人的小朋友。你是他爸,我們又不是他爸,受到傷害的小姐姐也不是他媽。
你作為家長,家裡出了事,你怎麼慣著你的孩子,那是你們家庭的事,在社會上,法律是不會慣著你的孩子的。
郎某父親的言語,讓知安君想起小時候讀過的一篇伊索寓言:
有個小孩在學校裡偷了同學一塊寫字石板,拿回家交給母親。母親不但沒批評,反而還誇他能幹。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給母親,母親很滿意,更加誇獎他。
隨著歲月的流逝,小孩長大成小夥子了,便開始去偷更大的東西。
有一次,他被當場捉住,反綁著雙手,被押送到劊子手那裡。他母親跟在後面,捶胸痛哭。這時,小偷說,他想和母親貼耳說一句話。他母親馬上走了上去,兒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並撕了下來。
母親罵他不孝,犯殺頭之罪還不夠,還要使母親致殘。兒子說道:「我初次偷石板交給你時,如果你能打我一頓,今天我何至於落到這種可悲的結局,被押去處死呢?」
現在郎某的父親,就是在把自己的孩子,一點點地往火坑裡推。
受害女士是非常有素質且有涵養的,她理解郎某的父親這樣說是出於愛護自己兒子初心,但是她接著告訴郎父他兒子不僅僅是他兒子,他還是個丈夫,是一個近而立之年的男人,要承擔自己應有的社會責任。
做錯了事情就要付出自己的代價,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郎某父親口中的小朋友之間開開玩笑讓谷女士不僅丟了工作,還因為這個謠言讓她屢次被用人單位拒絕,甚至患上的抑鬱症的症狀。就連谷女士自己都說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她是被造謠,但是這畢竟是個負面新聞背在了身上。
谷女士的人生可能因為這個謠言被改變,而那些造謠的人不僅毫無道歉的自覺,甚至還怪谷女士小題大做。但是造謠者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具有普適性的,有些人是真心覺得自己編謠言是為了好玩兒,並不會覺得這是傷害他人名譽權,所以受害者若要求他們道歉賠償或者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受害者大題小做,是玩不起。普法教育還是要大力推進才可以。
告訴大家,在網上傳播他人的不實信息後果很嚴重:
1、裴某誹謗案。裴某是廠二代,其父親曾經經商辦廠,但都失敗了。裴某認為是付某搞鬼,於是在眾多網站上傳播《爆料大忽悠陝西xx集團(隱名處理)董事長付某》,主要內容是說付某是個大忽悠,偽富豪,而且非常好色,還是個渣男,喜歡顯擺等。此後傅某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一審認定裴某構成誹謗罪,判處拘役6個月,二審因為裴某取得付某諒解,從輕處理,免於刑事處罰。
2、徐某誹謗案。徐某是某公司員工,與同事吉某發生矛盾於是懷恨在心。2001年,他以吉某夫婦的名義在網上發淫穢郵件和裸體圖片,並徵集男友。他還在郵件中註明了吉某夫婦的真實電話。此後,吉某夫婦不斷受到騷擾。於是吉某夫婦報案,徐某此後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於是自首。法院審理認為,徐某構成誹謗罪,鑑於其自首並且接受行政處罰,判處管制三個月。
3、尤某誹謗案。2008年,尤某的侄子因交通事故死亡,尤某將侄子之死歸咎於其班主任顧某。他在眾多網站發表了「誰奪走了5名未成年學生的人權與生命權?」、「變態老師逼死5名學生,隱瞞導致死亡增加11人」等帖子。鑑於尤某認罪態度好,法院對其從輕發落,適用緩刑。[2] 4、網絡名人秦某某誹謗案。網絡名人秦某某利用秦xx帳號,在網上大肆誹謗眾多名人,並編造虛假的公共事件信息,公安機關發現後立案偵查。此後北京朝陽法院認定其構成誹謗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18個月,合併執行有期徒刑3年。
造這種穿腸爛肚的謠,就得進局子。
這種造謠最大的問題是,它會極大的損害他人的家庭生活,特別是在夫妻間埋下心理芥蒂,這種心理芥蒂一經形成便無法徹底消失,在男女大防比天高且深度性壓抑的中國社會,這一點尤其嚴重,它對家庭生活和個人名譽造成的損害只能癒合,但傷疤是不會徹底消失的,這種傷害近乎於是永久性的。
甚至還有可能會對受害者本人更長期的家庭生活造成深遠影響。
夫妻之間難免吵嘴,吵嘴的時候如果到了氣頭上,把這種無中生有的破事拿來念兩句,可能一個家庭會就此出現不可彌合的裂痕。
至於那個快遞員,更是有可能為此把工作都丟了,還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名聲。
而一切的起源,都是當初一個「小孩子」的手賤嘴欠。
他破壞了別人的家庭,埋下了潛在的隱患,他就必須為此相應付出代價,都是成年人了,既然你給他人造成了不可彌合的永久損傷,那麼你自己也必須承受同等的永久損傷,一個力,必須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因此,進局子吧,從此留個案底,求錘得錘,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