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再現新變種,疫苗競賽決定全球經濟生死|他山之石

2020-12-23 國泰基金

JIC投資觀察原創文章全文5018字,閱讀時間12分鐘

新冠病毒依然折磨著整個世界。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報導,英國確認發現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傳播速度更快,會使整個英國東南部地區的病例呈「急速增長狀態」。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1000例新變種。

英國衛生部門已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了這一情況並展開研究,但還無法確認變種病毒是否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或者令現有的新冠疫苗失效。

美國人民也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美國川普政府放棄了對疫情的抵抗,各州自行其事。全國抗疫步調不統一,加上冬季來臨和川普競選集會,給病毒大流行提供了絕佳的傳播機會,媒體稱美國疫情已達到「最大災難」級別。

目前,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500萬,日新增病例20萬,遠超其他國家。即使拜登上臺後立即開展抗擊疫情計劃,但是由於國家的撕裂和部分民眾對口罩令的反感,很難切斷病毒在社區的傳播。

當前,海外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6700萬,年底預計累計確診病例將達到8000萬。確診病例超過100萬的國家主要分布在歐美、拉美、南亞等人口大國;死亡人數超過10萬的有美國、印度、巴西,死亡5-10萬的有法國、英國、義大利、伊朗等。

全球確診與死亡病例分布,資料來源:WHO

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分列第二、三名的是印度970萬、巴西660萬。巴西的日新增數11月開始再次上升,從1萬多上升至4萬,目前處於第二波疫情暴發初期。

印度從9月中旬開始日新增數逐漸下降至4萬,但其疫情數據的可靠性較差。因為印度的人口總量大、封鎖措施不嚴格,不可能阻斷疫情的傳播,其醫療服務能力差但死亡率只有1.5%,很不正常——遠低於醫療條件更好的美國(2%)、歐洲發達國家(2-3%)和除中國以外的其他新興市場國家。

其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疫情也有所蔓延,尤其是人口大國。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印尼、巴基斯坦、摩洛哥、約旦等國感染人數大量增加,伊朗也出現疫情二次爆發,日新增超過1萬。由於醫療資源匱乏,加劇了疫情傳播及後果,墨西哥新冠死亡率高達9%,印尼超過3%。

美國、巴西、印度的新冠病毒死亡率,資料來源:Wind,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

01

新冠疫苗:曙光初現

在來勢洶洶的第二輪新冠疫情面前,歐洲國家再次宣布封國、封城,雖然此次疫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年輕人得病多、抵抗力強,但是封城封國不僅再次重創經濟,也對人們的心理和生活產生重要衝擊——人們對疫情和社交禁令產生了厭煩。

為了儘快控制新冠病毒蔓延,修復深受重創的世界經濟,各國在加快疫苗的研發。

根據世衛組織(WHO)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172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全球新冠疫苗計劃」,在100多種正在研發的新冠疫苗中,約40種疫苗處於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其中10種新冠疫苗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4種來自中國,包括三種滅活疫苗和一種腺病毒載體疫苗,其餘6種分別來自美、德、英、俄四個國家。上述有關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的最終數據預計最早於2020年底公布,疫苗產品有望實現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

主要新冠疫苗試驗進度及預計上市時間,資料來源: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整理

11月宣布的由美國輝瑞製藥公司和與德國拜恩泰科生物科技公司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BNT162b2有效率超過90%,由美國Moderna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高達94.5%。這些好消息給深受新冠病毒肆虐之苦的人們帶來了希望。

12月2日,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批准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的國家,並於12月8日正式啟動第一批疫苗接種。

世衛組織有關專家表示,根據目前新冠疫情擴散情況分析,全世界大約7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確保此次疫情的結束。如果目前在研疫苗順利入市,2021年疫苗總的供應量預計約100億劑。

不過,由於大部分疫苗都是採用2劑接種方案,僅阿斯利康等少數幾款疫苗採用1劑接種方案,2021年全球疫苗供應量最多能滿足60億人次的接種需求,佔全球總人口比重的80%。

但是在疫苗面臨全面上市之際,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即將來臨。

02

疫苗之戰:你爭我奪

12月8日,川普高調舉行活動,慶祝美國在疫苗研發方面取得的進展。為了給自己邀功,川普當天還公開籤署了一項「疫苗美國優先」的行政令,要求美國的疫苗供應商優先給美國提供疫苗。

「疫苗美國優先」行政令是即將到來的疫苗爭奪戰的一個縮影,各國政府競相從西方製藥公司那裡獲得為數不多的可用疫苗,而中國和俄羅斯則努力填補空白。在此背景下,為世界人口接種新冠疫苗的競賽正演變成一場利害攸關的戰爭。

根據杜克大學統計,為應對新冠疫情的影響,主要國家儘可能多的購買疫苗劑量,截止12月4日,已確認採購量達73億劑,且有26.5億劑的採購仍在談判中。

從收入劃分來看,高收入國家目前擁有39億劑,中高收入國家持有10億劑,中低收入國家則持有17億劑。從國別來看,印度已確定購買量最高為16億劑,其次為歐盟的15.9億劑和美國的10.1億劑;若考慮潛在購買量在內,美國最多為26.1億劑,其次為歐盟的19.7億劑。

全球新冠疫苗訂購情況,資料來源:中泰證券

歐美總人口8.4億、高收入國家總人口12億多,每人兩針綽綽有餘;中高等收入國家、中低等收入國家的總人口分別為26億、30多億,疫苗供給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而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只能寄希望於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全球疫苗免疫聯盟,中國和俄羅斯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目前中國疫苗已經在印尼、阿聯投入緊急使用。

從2021年開始,各國支離破碎的全球疫苗接種努力會以大不相同的速度進行。對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疫苗在幾個月中仍將遙不可及,最貧窮的國家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讓疫苗覆蓋它們的全部人口。而疫苗分配的不平衡將嚴重影響全球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效果。

除了供給不足,影響疫苗在全球推廣的因素還面臨其他困難。

分銷困難是一個重要原因,發展中國家的冷鏈運輸很不完善,普遍只有大城市具有冷鏈運輸條件。新冠疫苗普遍需要低溫冷藏(滅活疫苗需在2-8攝氏度下儲存,而輝瑞研發的疫苗甚至需要在-70℃保存),運輸到達後還需要及時注射,儲存不當和當地醫療資源不足會嚴重影響疫苗使用效果。

成本也是一個關鍵抑制因素。根據Statista統計,目前莫德納疫苗每針需要37美元,輝瑞的成本則在20美元,被寄予厚望的是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開發的疫苗,每針成本4美元,且已通過70%功效測試(根據劑量可調整至90%),可在標準冷藏條件下運輸。

因此,雖然預計發達國家能在2021年先行控制疫情,但是在發展中國家普及疫苗之前,仍難以在全球有效防控新冠病毒。

所以,2021年疫情很可能會把世界割裂成兩部分:安全的國家(包括中日韓和歐美),經濟先行復甦,相互間人員往來將逐漸恢復;不安全的其他國家,經濟受損嚴重,人員往來受限,被隔離在發達國家之外。

03

全球經濟:復甦失衡

全球經濟的復甦進程將依賴於疫情控制效果。隨著疫苗的上市和推廣,疫情將從2021年開始逐漸消退,生產端和需求端將同時復甦,勞動力市場改善,居民收入回升,多種因素都將刺激經濟反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衰退4.4%,2021年反彈5.2%。但12月OECD發布的經濟前景報告對2021年更加悲觀——2020年全球GDP下滑4.2%,2021年增長4.2%(僅恢復至2019年水平),相當於2020-2021兩年白幹了。

由於歐美國家在疫情期間都實施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保護了居民收入,使該區域的商品消費和商品需求得以快速回升。但是疫情使生產端受到較大抑制,造成供不應求的產出缺口,隨著疫苗的研發和推廣,歐美地區發達國家必然會率先回歸生產端的常態化。

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雖然當前疫情嚴重程度小一些,但匱乏的基礎設施和疫苗短缺會導致疫情難以在一兩年內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部分國家受疫情反覆的影響而導致經濟一度停滯,這會使發展中國家難以恢復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經濟復甦會遭遇更多困難。

展望2021年,預計美歐經濟都會有明顯的反彈,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則受制於疫情控制效果,經濟復甦進程會晚於發達國家。從2020-2022年這三年的累計增長來看,9個發達國家算術平均增長0.6%,而9個新興經濟體(不含中國)復甦進程滯後、僅增長0.7%。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要遠低於新興經濟體,但2020-2022年間,兩類經濟體累計增長僅有0.1%的差異,說明發達國家疫情控制更得力,所以經濟復甦更快。

分國家來看,美國經濟2020年衰退3.7%,2021、2022年分別增長3.2%、3.5%,需要到2022年一季度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歐元區2020年衰退7.5%,2021年、2022年分別增長3.6%、3.3%,意味著在2022年一季度才能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

OECD最新經濟增長預測,資料來源:OECD

G20國家中,俄羅斯和沙特到2022年三季度才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巴西、墨西哥和南非甚至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04

金融市場:風險預警

在新冠疫苗研發陷入混戰、全球經濟呈現復甦失衡的大環境下,全球金融市場的表現也將不容樂觀。

疫情期間,供給端和需求端都受到抑制,供需之間沒有正常的響應。為應對疫情衝擊,各國都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刺激計劃 ,一方面是刺激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保有供給能力,以及防止其進一步對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如企業破產從而導致失業上升、居民收入惡化)。

疫情的反覆衝擊迫使有些國家延續貨幣寬鬆的政策。歐美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也會延續到2021年,零利率政策會持續到2022年之後。當前,美國、歐元區及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央行的總資產已經擴張了7.2萬億美元。

主要央行總資產擴張情況,資料來源:Wind,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

財政刺激政策還導致全球政府債務飆升。IMF認為2020年的全球政府債務已達90萬億美元,幾乎與GDP總量持平,美歐多國的公共債務甚至遠超GDP總量。

2021年,預計發達國家政府債務與GDP佔比將達到125%,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將分別達65%和50%。主要經濟體為應對疫情採取的財政措施高達12萬億美元。

疫情反覆衝擊導致的經濟衰退程度不斷加深,同時還使各經濟體稅收大幅減少,要使龐大的政府債務規模恢復到正常水平將是後疫情時期各國政府面臨的緊迫問題。

國際金融協會(IIF)發布的最新《全球債務監測報告》顯示,疫情在今年第三季度將全球債務水平推至逾272萬億美元的新高。IIF報告表明,截至今年10月初,發達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196.3萬億美元,相當於其GDP的432%,發展中國家債務總額76.4萬億美元,相當於其GDP的245%。

IIF還預計,今年的全球總債務可能超過277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到今年年底,債務總額佔全球GDP的比例將從2019年底的320%飆升至365%。

在經濟低迷時期,更高的債務水平會讓政府、企業和家庭面臨更高的風險。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由於高信用級別和融資便利,債務風險還不嚴重,雖然部分受疫情嚴重的行業債務風險有所暴露,但是總體可控。

而對於出口依賴大、外債高企的新興市場而言,一方面出口受疫情影響萎縮,另一方面為了刺激經濟而不斷累積債務,其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務都面臨較大的違約風險。

疫情導致全球貨幣大水漫灌,資產價格高企,與實體經濟表現脫鉤,金融穩定面臨潛在威脅。

股市方面,發達經濟體股市,特別是美國存在估值過高、與經濟表現脫節的傾向。全球股市已從疫情爆發以來的低點強勁反彈,MSCI全球股市指數不斷創歷史新高。但各國由於疫情形勢、政策支持範圍及部門構成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發達市場(尤其是美國股市)表現優於其他市場;科技股和消費品板塊領先;受疫情衝擊更大的部門、能源和金融板塊表現較差。

全球MSCI指數,資料來源:Wind,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

債市方面,疫情導致償債能力下降,公司依賴低利率融資緩解債務負擔,但加重了未來的違約風險。疫情再起導致企業歇業延續,收入和償債能力下降,公司資產質量下降,信用評級被下調的數量上升,再融資風險、拖欠率和違約率上升,能源及高槓桿率、非投資級、BBB 級企業最為脆弱。

據國際清算銀行分析,2020年全球GDP增長率若在-11%到-4.5%之間,則當年企業破產率將增長20%-40%。一方面,許多經濟體採取措施推遲企業破產,會形成許多殭屍企業,這為未來破產埋下伏筆;另一方面,利率下降刺激了投資者增加對高風險資產的投入,也進一步增加了未來的違約風險。

匯率方面,新興市場經濟復甦慢於歐美,其貨幣2021年存在進一步貶值風險。2020年匯率市場波動性有所上升,受疫情影響,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資產需求下降,2月份以來部分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匯率經歷了兩輪貶值。

隨著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率先復甦,預計2021年發達經濟體的經常帳戶逆差邊際會收窄,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疫情後期的經濟恢復速度相對會較緩,還可能經歷新一輪的貶值,這會加重新興市場國家和企業的債務負擔。

部分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匯率,資料來源:Wind,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

風險提示

市場觀點將隨各因素變化而動態調整,不構成投資者改變投資決策或選擇具體產品的法律依據。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全球開啟疫苗接種競賽,新冠病毒會被終結嗎?
    全球新冠疫苗進入接種競賽階段。當地時間12月8日凌晨6時31分,一名90歲老人在英格蘭考文垂大學醫院接受新冠疫苗的接種。她是英國政府啟動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的首位嘗試者。
  • 阿斯利康:AZD1222疫苗預計對新冠病毒變種有效
    路透社報導,阿斯利康(AstraZeneca)表示,其AZD1222疫苗應能有效對抗新冠病毒變種,目前正在進行研究,以充分檢測該突變病毒的影響。阿斯利康的一位代表在郵件中表示,AZD1222(阿斯利康的候選疫苗)含有SARS-CoV-2病毒刺突蛋白的遺傳物質,此次病毒新毒株的基因序列的改變似乎並未改變該刺突蛋白的結構
  • 新冠疫情持續不斷蔓延,又一新變種病毒突然降臨
    據環球網的報導,巴西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累計新冠患者最多的國家,並且單日新增一度逼近甚至超過美國,可以說在新冠疫情持續不斷蔓延以及巴西總統的帶領下,巴西人民幾乎陷入了絕望。
  • 新冠病毒變種:對引發擔憂的英國病毒突變我們知道什麼
    隨著新冠變種病毒迅速傳播,英國已實施嚴格的第四級限制令,影響了數千萬人。同時,全球許多國家宣布禁止英國旅客入境。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這個變種病毒如何從不存在,變成了英格蘭部分地區最常見的變種病毒呢?英國政府的專家顧問說,他們有「高度把握」,認為這個變種病毒「比其他病毒變種更容易傳播」。
  • 英國新冠病毒新變種:你需要了解的幾個問題
    (圖片來源:新華社)新冠病毒變異為何引發關注?BBC認為,新冠變異毒株引發擔憂的原因在於:其一,新冠病毒發生突變;其二,它正在迅速取代其他病毒。實驗室已經證明,這些突變會增加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使其更具傳染性。
  • 歐洲藥品管理局:輝瑞-BioNTech疫苗或可預防英國新冠病毒新變種
    來源:新浪財經歐洲衛生監管機構稱,英國新冠病毒新變種與先前毒株的差異,可能沒有大到讓輝瑞和BioNTech SE疫苗無效的地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疫情工作組主席Marco Cavaleri周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變異新毒株應該不會削弱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應答。「如果我們看到多個變異,特別是在棘突蛋白上,」衛生部門就會開始擔心了。Cavaleri稱:「即使我們還沒完全確認,但該疫苗還是很有可能對新變種具有預防作用。」
  • 疫情|青島找到新冠病毒「物傳人」證據鏈;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青島市連續9天沒有持續新發病例,說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效。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新冠疫苗病毒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破4000萬例,累計死亡超110萬例。
  •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感染人數超1000例
    英國確認發現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傳播速度更快,感染人數已超過1000例。從12月16日凌晨起,倫敦防疫等級將升至最高級。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日前證實,至少有60個地區發現了新冠病毒新變種造成的感染病例。He sai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d been notified and UK scientists were doing detailed studies.
  • 新冠病毒新變種正加速傳播!一張地圖刷屏了…
    受此影響,多國相繼宣布關閉邊境、停飛往返英國航班等措施,應對新冠病毒新變種。截至北京時間21日5時,已有至少11個國家採取了行動。03奧地利禁止來自英國航班降落據奧地利國家廣播電視臺消息,當地時間12月20日,鑑於英國新冠病毒新變種傳染風險增加,奧地利將禁止來自英國的航班在該國降落。維也納醫學研究中心的安德裡亞斯·伯格塔勒在其社交媒體上表示,截至目前,奧地利還沒有發現英國的新冠病毒新變種,病毒有可能存在孤立的突變。
  •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對全球經濟影響有多大?
    其實很早以前在咱們中國就發現新冠病毒不僅是人傳人,甚至會環境傳人或物傳人,包括了海鮮的包裝品,甚至貨櫃本身都有可能有病毒,這次新冠疫情的持續的變異再一次的爆發,使得目前歐洲陷入了一片恐慌的格局。但是現在英鎊因為受到新冠病毒變異的關係出現了大幅滑落,價格是持續性破底。英鎊大跌,周一的下跌幅度就將近2%,對一個大型貨幣來講,單日的升貶值超過1%,就是非常難得見到現象,尤其英鎊是全球第四大的儲備貨幣,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在全球在商品交易、證券交易、或者債券交易處在非常重要的交易貨幣地位,現在出現大幅貶值,打亂了全球匯率的變化。
  • 普拉託一58歲華人死於新冠!疫苗對南非/巴西變種病毒可能無效!
    疫苗對南非/巴西變種病毒可能無效——2月7日Adnkronos通訊社報導,羅馬高級衛生研究所Iss在針對疫苗的常見問題中,在回答「疫苗對變種疫苗的效果」時表示:「針對英國變種病毒,Covid新冠疫苗似乎完全有效;但是針對南非和巴西變種病毒,新冠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有所下降。」Iss解釋說:「目前世界各地正在進行一些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
  • 還有一種更厲害的變種新冠病毒,疫苗未必有用,英:持保留意見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頻道(CBS News)報導,就在大家對英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擔憂之際,又傳出了另外一個糟糕的消息,席捲南非沿海社區的新病毒菌株可能對美國和歐洲批准或等待批准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產生抗藥性。
  • 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種意味著什麼?
    作者: Apoorva Mandavilli 編輯: 嗷嗷豬就在疫苗剛為擺脫這場疫情帶來希望之際,英國官員上周末發出緊急警告,稱一種新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種正在英國傳播。一些變種在人群中變得更常見僅僅是運氣使然,而不是因為變種以某種方式增強了病毒。但隨著病原體的生存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人類接種了疫苗,以及免疫力的不斷增強——研究人員還預計,病毒會獲得有用的突變,使其更容易傳播或避免被免疫系統發現。
  • 【黃金收盤】2000美元支票恐「泡湯」、變種新冠病毒或早已出現在...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隨著增加財政援助的前景將美元推至兩年多來的最低水平,黃金價格周三(12月30日)小幅走高,但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的推出和風險偏好的增加限制了金價的漲幅。現貨黃金收報1894.24美元/盎司,上漲16.21美元或0.86%,盤中最低觸及1875.88美元/盎司,盤中最高觸及1894.36美元/盎司。
  • BioNTech:有能力在6周內提供針對變種新冠病毒的新疫苗
    來源:海外網原標題:BioNTech:有能力在6周內提供針對變種新冠病毒的新疫苗BioNTech負責人烏古爾·薩欣(AFP)海外網12月22日電 當地時間22日,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負責人烏古爾·薩欣(Ugur Sahin)稱,該公司能在6周內提供新的疫苗,以應對在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毒株。
  • 菲律賓成立應對新冠病毒變種技術工作組
    (抗擊新冠肺炎)菲律賓成立應對新冠病毒變種技術工作組  中新社馬尼拉1月6日電 (記者 關向東)當地時間1月6日,菲律賓總統發言人哈裡·洛克發表聲明稱,為了防止新冠病毒變種進入菲律賓,根據杜特爾特總統指示
  • 5國確診病毒新變種病例!專家警告:英國新冠毒株或成「全球主要菌株」
    一名來自免疫接種戰略諮詢專家組(SAGE) 的專家最新警告稱,在英國迅速傳播的變異新冠病毒,可能會成為主要的全球毒株。此前,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被,據透露已成為除英國外,第5個確診病毒新變種病例的地區。
  • 英國驚傳變種新冠病毒!全球拉響警報 臺灣卻依舊敞開大門
    英國出現傳染力高達70%的變種新冠病毒,倫敦、英國東南部病例大爆炸。英國驚傳變種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能增加70%的傳染力,倫敦進入第4級最高封城警戒,引起全球關注,近40國祭出斷航措施防堵疫情擴散!
  • 中美英新冠疫苗研發競賽:中國5款疫苗領跑全球 誰是疫苗之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截至6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達625萬,死亡人數37萬。而只有有效的疫苗被研發出來,人類才算終於戰勝了新冠病毒。目前,有能力的國家都在加緊進行新冠疫苗的研發。
  • 應對新冠病毒新變種,歐洲多國在行動……
    近日科學家們證實,在英國發現的一種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傳染性比普通的新冠病毒高70%。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談到當前英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時表示,該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已經失去控制。早前,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和科學家們證實,在英國發現的一種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傳染性比普通的新冠病毒高70%。英國方面表示,新變種有可能已傳到國外,目前最迫切工作是確保這一變種病毒不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