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中國新聞技聯」主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人民日報社技術部、新華社技術部等支持的「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第七屆二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中國新聞技聯」理事長、新華社技術局局長羅毅等媒體行業高層領導,以及全國各高科技企業代表參加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智創未來」為主題,旨在通過交流,探索智慧、創新的模式,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中科天璣作為會員單位亮相本次大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媒體融合發展。今年9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以先進技術引領驅動融合發展,用好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加強新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中科天璣布局智媒體建設,助力媒體融合發展
在全媒體生態鏈下,技術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慧廣電、全國各地各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全國一網……廣電融合的速度也必然會加快,將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
十年來,中科天璣立足於宣傳、網信、軍工、安全、金融、教育等領域,在基礎設施平臺層面,為了響應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媒體等行業融合的趨勢,強化推出了天璣數據大腦,把共性技術整合成技術平臺,從平臺數據存儲到治理到算法模型,打造雲、大數據、智能服務的融合共性平臺,支撐企業級大數據智能應用。
在應用層面,中科天璣強化輿情、情報方向在宣傳、軍工、安全等行業應用,打造天羅大數據感知監測平臺、魔鏡大數據智能分析平臺核心產品,其中,天羅大數據感知監測平臺通過對全媒體海量輿情信息自動獲取、抽取、分類、聚類、溯源等,為政府、行業和企事業單位提供精準輿情搜索、熱點輿情聚合、負面輿情感知、專項輿情監測分析、高危/高價值輿情預警、智能輿情報告等多維輿情信息服務,為網際網路內容監管、風險預警、應急處置、輿論引導提供技術與平臺支撐。魔鏡大數據智能分析平臺以情報應用為主要抓手,通過對覆蓋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大數據關聯融合,構建貼近業務場景的分析挖掘、預測研判和智能生成系列工具,形成一套人腦決策和計算機智能共生的大數據分析環境及工具系統,輔助用戶從大數據中萃取重大戰略情報,實現人機協同的情報深度可視化分析、快速研判、智能生成與決策指揮。
媒體融合經歷了「從流程中心轉變為數據中心」的數媒時代,「從新媒體轉向為融媒體」的融媒時代,目前正在探索「大數據+智能化為賦能」的智媒時代。智媒時代核心是智能傳播,智能傳播的本質是「建立智能的人的情、境、意、識+機的態、勢、感、知的協同機制」,智能化賦能媒體。未來,中科天璣將立足我國文化安全,傳媒行業的數位化建設,繼續創新探索智媒體技術領域,助力我國黨、政、軍、企打造全媒體傳播矩陣,推動我國媒體行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
「中國新聞技聯」是全國性、專業性的一級社會團體,是由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社和國家廣電總局三家主要新聞單位牽頭於1991年成立的。20多年來,「中國新聞技聯」堅持以會員為本,為會員服務,為促進新聞信息化建設服務,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媒體技術交流和學術研討,推介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推動我國傳媒科技進步,為我國新聞事業的信息化、現代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中國新聞技聯」已經成為我國新聞事業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社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