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系+蘇州工業園雙重助力 中科融合立志做好5G萬物互聯時代眼睛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人工智慧、5G等科技浪潮的來襲,加速了我國晶片國產化的重要性及其進程,而在我國的AI+3D晶片這條賽道上,誕生了一位名為「中科融合」的玩家。

根據官網介紹,中科融合是國內第一家專注於「AI+3D」自主核心晶片技術國產化的硬核科技創新性企業。天眼查數據顯示,它的最近一次股權融資發生在去年的7月15日,投資方是啟迪金控和領軍創投,前者是布局全球開展科技創新服務的啟迪控股集團下屬平臺,後者則立足蘇州工業園區,它早在2013年獲得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中科融合以兩顆晶片助力中國3D視覺產業不再受制於人

90%以上為研發人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造技術壁壘與產品基礎

中科融合90%以上為研發人員:CEO王旭光博士擁有19項美國專利以及20項以上的中國發明專利和申請,是中科院蘇州納米所AI實驗室主任,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公司的創始投資人啟迪金控也是早期源自清華大學的高科技投資機構;CTO劉欣博士,長期從事高精度低複雜度算法和高性能低功耗計算晶片設計和研發,曾在新加坡科技發展局(A*STAR)微電子研究院 (IME)承擔領導了涵蓋人工智慧算法+晶片設計優化、腦-機接口微系統、低功耗晶片、可穿戴/植入式微系統集成等領域10餘項大型科研項目和工業項目,直接管理的項目資金逾3000萬美元。目前,中科融合已建設了一支以海外歸國且專注行業平均15年以上的晶片專家團隊為核心的,國內少有的跨學科領域的綜合性人才團隊:具備自基礎層到應用層的MEMS晶片工藝、光電模組集成、三維多點雲融合、深度學習算法、高能效SoC集成電路晶片,以及光機電系統集成的全生態鏈技術儲備和持續開發能力。

晶片技術沒有捷徑,開發和迭代需要有流片周期,這既是挑戰,也是極高壁壘。在人才的優勢下,中科融合突破晶片研發的核心難度和技術壁壘,實現「核心IP」的自主研發和設計。採用一切必要的技術和管理手段減低流片風險,擁有了讓它最引以為傲的在3D視覺產業充當「眼睛」和「頭腦」的兩塊核心晶片:國產化研發的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D高精度MEMS晶片」和「3D低功耗AI處理器晶片」。晶片工藝全部由中科融合自主研發,是100%不含水分的「中國造」和「蘇州造」。

2019年5月,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的核心晶片技術為基礎,中科融合完成成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高,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MEMS(微機電系統)微鏡晶片研發。同時,基於中科融合自研3D算法重建引擎和深度學習的NPU AI引擎,已經完成了具備大角度視場、超高精度3D環繞相機設計,在蘇州智博會和納博會等重要展會上獲得了極大關注。王旭光介紹稱,中科融合根據目標市場對於靜態和動態功耗的需求,通過架構創新、引擎集成,實現了2TOPS/W的業界領先技術指標。只需0.5秒,新一代智能3D相機就可以實現高精度3D重構和識別,把物體的物理特性掃描到3D數字世界。

當下炙手可熱的5G,其最終目標是實現萬物互聯,而3D視覺終端是實現萬物互聯的智能機器之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科融合在堅實的技術壁壘、自主智慧財產權優勢之上,為客戶提供高精度、高成熟度、高可靠性的新一代智能3D相機產品,賦予機器場景優秀的3D感知能力。2019年9月,中科融合白澤光機產品落地,與市面產品相比縮小21倍體積、降低60%成本,並且已經形成初步的光機晶片代工到光機電組裝的產線批量能力。

從客戶的應用場景來看,國防、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高精度尺寸測繪,工業產線的高精度質量檢測,物流汽車等領域的高精度機器控制,以及生物識別、機器視覺、新零售、智能家居、機器人、遊戲影視、AR/VR設計等都離不開3D建模和空間識別。當前,中科融合正在同多家上市企業進行小批量驗證的產品機構優化設計和導,為後期深度合作奠定基礎。

中科融合的光機與模組產品

公司成立僅僅一年多,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精英加入,精準覆蓋完整生態鏈中的MEMS晶片工藝、AI算法、集成電路晶片設計等細分領域的交叉融合。目前已經申請了包含發明專利和集成電路版圖在內的超過20餘項智慧財產權,在高精度3D視覺技術領域佔據了有利的智慧財產權布局位置,在新一代智能3D相機及AI+3D晶片國產化的道路上打下了紮實的研發與產品基礎。

先發助推國產替代,或促百億美元規模的智能3D產業鏈爆發

從同行的玩家來說,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獨家100%壟斷的DLP晶片技術將會受到一定的挑戰,MEMS微鏡晶片光機具有比DLP低十倍的功耗、體積,並且完全可以中國製造和生產。同時,中科融合紮根AI晶片能夠幫助國內高精度3D成像市場擺脫對美國NVDIA公司為主的GPU處理器技術的依賴,AI+3D晶片賽道的國產化值得期待。與面向雲端計算的AI晶片相比,中科融合的AI-3D晶片直接落地終端3D應用場景,通過和MEMS晶片結合,實現了高價值3D數據採集和3D數據分析的產品閉環。這不僅避免了因參與極高算力導致的工藝競爭引發投入億元以上NRE費用的風險,也使得導入產品和應用的速度加快。

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國產晶片替代,以及疫情對於新經濟的自動化趨勢的加速和剛需,刺激中科融合作為國內實現全國產替代DLP晶片的絕對領先者,加速向前:在小型化和工業版兩個方向上,正在逐步推進嘲風系列「3D智能相機」相機產品的落地,前期小批量試生產和戰略夥伴送樣,關鍵指標已經達到了國外領先水平。

2020年,中科融合還將發布單晶片集成兩大領域算力硬體加速引擎的國產化專用SOC晶片——獬豸-AI晶片,低成本、低功耗、高速度、可編程,這也是全球首顆集成高精度3D建模與AI智能處理的SOC晶片。目前已經在中芯國際順利開始流片,預計於今年國慶點亮,並且在當年度完成和手機等終端適配的小型化低成本高精度3D相機的研製。以自主MEMS微鏡為「眼」,以自主「SOC AI-3D」晶片為「腦」,這兩顆晶片凝結了一大批中國半導體研發人員追求國產化的心血,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的設立。它將該領域的「自主可控」曙光照進了現實,實現對美國公司100%壟斷的3D晶片和高精度相機的完全替代。

對於立足於該款晶片的3D感知設備前景來說,它有可能推動百億美元規模的智能3D產業鏈爆發。根據知名國際調研企業Yole的報告,在2023年,全球的3D視覺產業可以接近200億美金。在機器視覺,三維互動以及生物識別等眾多領域,屆時,中科融合聚焦核心3D晶片和相機技術,將為5G和AI催生的天量物聯網,提供強力的3D視覺賦能,預期可以很快進入銷售快車道,實現10億元以上的銷售。

中科融合在高精度3D視覺技術領域的優勢

依託於一帶一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戰略,藉助著即將來臨的5G時代助推的萬物互聯的風口,中科融合作為產業鏈上遊基礎層技術廠商,在新基建的融合基礎設施中,以及啟迪金控、蘇州工業園區的產業資本的大力引導下,有望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尺度,極大的帶動和推動3D感知智能產業發展,努力把新科技時代的眼睛--3D視覺終端擦得更亮、看得更遠!併集聚相關應用企業、培養大量感知智能晶片高科技人才,為3D+AI晶片賽道的國產化和自主可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
    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中國電信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正茂做了題為《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的演講。
  • 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在哪裡?
    可以說,適應了行動裝置的安卓及iOS系統極大的促進了手機的進化,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有很大的貢獻。而傳統PC時代的作業系統霸主微軟也於2010年推出了Windows Phone(簡稱WP)手機作業系統進行追趕,但由於在生態層面落後的太多,沒有硬體廠商支持和軟體生態薄弱,終究無法實現對安卓和iOS系統的追趕。AI+雲計算+5G帶來的萬物互聯場景革命,會需要什麼樣的作業系統?
  • 中科天璣亮相2020「新技聯」,助力媒體融合發展
    大會以「守正創新,智創未來」為主題,旨在通過交流,探索智慧、創新的模式,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中科天璣作為會員單位亮相本次大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媒體融合發展。中科天璣布局智媒體建設,助力媒體融合發展在全媒體生態鏈下,技術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慧廣電、全國各地各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全國一網……廣電融合的速度也必然會加快,將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
  • 大咖說丨宮喜祥:萬物互聯、萬物皆媒時代正在到來
    當前,世界傳媒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大調整,「四全」媒體深入發展,移動網際網路成為信息傳播主渠道,人工智慧深刻重塑新聞傳播的面貌,5G加速應用推動新的新聞業態呼之欲出,萬物互聯、萬物皆媒時代正在到來。伴隨這場大變革,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既面臨難得歷史機遇,又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正處在實現全面突破、深度融合的關鍵節點。
  • 產業賦能 城市互聯|百億企業聯盟助力蘇州國際設計周
    6月5日至6日,由蘇州國際設計周、紅星美凱龍、蘇州市姑蘇區政府共同組織的「創新設計聯盟長三角企業代表 · 蘇州參訪」活動在蘇州多地展開。整個參訪議題和行程緊扣「產業賦能」 「城市互聯」「美學生活」三個關鍵詞展開。
  • 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
    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中國電信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正茂做了題為《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的演講。
  • 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
    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中國電信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正茂做了題為《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的演講。
  • 小尺寸,連接5G大時代 - SIM8202G-M2 助力萬物智聯
    在第十四屆國際物聯網展期間,芯訊通推出了最新的超小尺寸5G模組SIM8202G-M2,為萬物互聯注入新動力。隨著3GPP宣布5G R16標準正式凍結, 5G 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完成,5G 相關技術進一步明確。此次全球首發的SIM8202G-M2模組, 充分滿足這一標準的要求。
  • 萬物互聯時代,LED顯示屏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5G時代的到來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機遇和調整。led顯示屏行業也會隨著5G時代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5G的融合5G時代到來,將會全面開啟萬物互聯時代,萬物互聯也將給LED顯示屏行業帶來顯示的可能。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產業上下對於技術創新的熱情空前高漲,技術正在成為全面推動LED顯示屏廠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和骨幹支撐。
  • 名師引領|張悅:萬物互聯時代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新解
    萬物互聯時代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新解 文 | 張 悅 (一)語文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融合 萬物互聯時代,原本緊密聯繫生活世界的語文課程,以智慧、倫理、情感、審美的「經驗的重組」,與學生的生活世界完成超文本連結,在課程內容的組織與性質表述上表現出足夠高亮的創新價值。
  • 華為徐文偉:5.5G是下一步願景,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
    徐文偉表示,5.5G是無線通信行業的下一步願景,以滿足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的需求。5G在快速規模商用的過程中,產業和垂直行業的應用和需求,推動5G進一步升級擴展,提供更豐富的聯接類型、更高的聯接質量,「將人類社會從萬物互聯帶入萬物智聯」。「5.5G是無線通信產業的下一步」,徐文偉表示。5.5G願景,是對5G場景的增強和擴展。首先是繼續增強ITU所定義的eMBB、mMTC、URLLC三大標準場景。
  • 三大運營商均獲eSIM服務批文 5G萬物互聯時代技術落地
    由於智能手錶等較小的終端不方便安裝SIM卡,eSIM技術可謂5G物聯網的核心,它的正式應用才是真正開啟5G時代萬物互聯的基礎。eSIM是5G物聯網時代的核心技術eSIM技術的優點十分明顯,從成本的角度考慮,一方面,eSIM技術服務是可以節省終端設備的製造成本,不再需要SIM卡的卡槽和卡託等配件;另一方面,用戶可以在運營商中靈活切換
  • 資訊:中國電信翼支付:萬物互聯時代 行動支付將加快數位化轉型
    中國5G正式商用已一年有餘,基站建設領跑全球、用戶數量和終端連接數破億、落地應用領域廣泛,5G技術的普及為助力中國數字經濟穩健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利用5G技術,可以很好地把現有的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雲計算技術、邊緣計算技術融合起來,實現物理空間和線上空間的無縫融合。時值5G發展的關鍵之年,「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創新合作 5G賦能產業高峰論壇」 在海南博鰲順利舉辦。
  • 中國電信打造「5G﹢天翼雲﹢AI」三生萬物格局
    為推動雲網融合發展,中國電信提出打造「5G﹢天翼雲﹢AI」三生萬物的生態格局,充分發揮5G無限的連接能力,雲強大的承載能力以及AI不斷進化的計算能力,加快構建萬物互聯的世界,賦能千行百業,為行業數位化轉型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 北郵喬秀全:5G XR將真正實現萬物皆媒的「物媒」新時代
    在論壇上,北京郵電大學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喬秀全教授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在線新經濟凸顯其重要性,利用人工智慧、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相關技術,與傳統行業結合起來,在線新經濟將助力文化、教育、流通、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智能化建設。5G和XR結合將真正實現萬物皆媒體的「物媒」新時代。什麼是物媒傳播技術?
  • 新海工業園「黨建+」融合賦能蹚出發展新路徑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2020年以來,無棣新海工業園黨工委牢牢把握"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主線,進一步強化"強黨建就是謀發展"的理念,堅持把黨建工作擺在先於一切、重於一切的位置,嵌入園區中心工作全過程,統籌謀劃,找準定位,創響品牌,彰顯作用,積極探索推行「黨建+"融合賦能,走出了黨建工作與園區中心工作蹄疾步穩
  • 5G時代AR是大看點,相輔相成助力行業升級
    2.萬物互聯:連接密度可支持每平方公裡 100 萬臺設備的連接。5G在滿足更高速更流暢通訊體驗的同時,還能將更多的設備進行互聯,覆蓋廣泛的人群、場景與網際網路服務,這也是萬物互聯、人工智慧時代的必要條件。
  • 國內首家招聘流程外包服務基地落戶蘇州工業園
    借「十二五」新規劃東風  搶佔服務外包製高點 蘇州2011年4月2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2011年4月­22日,亞洲領先的整體招聘解決方案提供商 -- 科銳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簡稱「科銳國際」)在蘇州獨墅湖會議酒店舉行「招聘流程外包服務基地」入駐蘇州工業園慶典儀式,正式宣布將以蘇州工業園區為核心,打造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範圍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示範中心
  • 時代精選一:萬物互聯時代,你大腦的思想是如何被竊取與測量的
    這不僅是一個哲學問題,也不只是一個心理學問題或選舉政治問題,隨著5G的大幕徐徐拉開,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的時代,這更是一個價值萬億美元的商業問題!大數據時代隱私唾手可得也許你會質疑這種情況的現實性。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法律制約,這樣的未來並不遙遠,甚至有的已經發生在了我們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