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天空,兩種博士
說到碩博論文畢業,可能最頭疼的就是做實驗了。實驗搞好了,同學敬佩,老師欣賞,父母欣慰,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如果實驗不順利,那黴運就會接踵而至,紛至沓來。
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畢業了,想想那些博五甚至博六的前輩,在實驗室裡度過了多少春夏秋冬,熬少了頭髮,熬來了皺紋。而那皺紋不光刻在臉上,也刻在每個醫學僧的心上。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有點兒心驚肉跳,不寒而慄呀。可有時候搞實驗不光要靠天分與努力,運氣也同樣重要。所以實驗室裡也流傳著一句話:「實驗的盡頭是神學」。讀博畢業之難,難於上青天。而為了畢業,研究生們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年年考博年年退,讀博18年慘澹落幕
在上個月20號,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擬對52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其中,最早入學的一位是在2002年,意味著截至當前,其學習年限已達18年。此外,2003年入學,「讀博」17年的還有2人。
無獨有偶,在本月6號,武漢大學擬對25名長時間未完成學業的研究生作退學處理。
此外,四川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多地高校也對長時間超學籍年限的學生進行退學處理或對其發出學籍預警。
而近幾年,碩博生清退已經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經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畢業真的這麼難嗎?這還要從入學說起。
隨著近年來碩士以及博士生的不斷擴招,以及就業形勢不斷加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繼續學習,提高自己的學歷,希望通過更高的學歷可以在未來的就業形勢下獲得更好的offer。
可是本身碩博研究實就是培養專業性人才的,這種情況在醫學中尤為嚴重。因為研究生需要你在研究得某一項達到精通的程度,掌握其中較為深奧的內容。而博士研究生更需要自我創新性,再加上硬性paper數量的要求,這些都會加大研究生按時畢業難度。
另外由於研究生的質量也存在著參差不齊,有人為了實驗而實驗,硬找角度實驗的情況。因此這些實驗的成功率也可想而知了。綜合以上種種,現在的研究生不要說如期畢業,有時候能不能畢業都未可知。
實驗的不順利是造成延期畢業的主要原因,學生絞盡腦汁做實驗,重複一遍又一遍,有的人甚至為此放棄了正常的生活。但是付出那麼多,卻並不是每一次都會有好結果。
而結果的不理想不光影響畢業,還對學生的精神,心裡造成極大的壓力,有的人吃不好睡不好,失眠、脫髮隨之帶來,採取十分極端行為的人也不在少數。(大連理工大學研三學生深夜實驗室自殺,痛在父母心!)
通過這份博文,你能感受到他內心的痛苦與煎熬,對自己實驗失敗的苦惱,進而對自我產生懷疑。讓人感嘆有時候一個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
而這種因為延期畢業導致的焦慮也不在少數。在知乎上問題:「博士第六年還沒有發paper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其中9000多贊,900多條評論表明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而這位博主表示這其中最大的體驗就是不被認可與自我否定。那種深深的負面情緒讓你也感同身受,勾起你內心的痛苦回憶。
另外導師的另有安排也是學生無法按時畢業的原因之一。還記得小編有一次向一位博二的師兄討教問題,師兄眉飛色舞,唾沫橫飛,指點江山。但是問道師兄的畢業情況時。師兄瞬間眼神黯淡,眼中充滿了迷茫,幽幽地說到:「大概得博四,希望不要等到博五。」
詳細追問下才得知師兄的導師今年剛接了個項目,導師打算讓師兄做完再畢業。但是這個實驗為期三年,而師兄明年就畢業,所以導師希望師兄能夠延期將實驗結束後再畢業。
裝瘋賣傻的「學鬧」憑出色人設混過畢業
縱然畢業之路前途渺茫,但依然有裝瘋賣傻之輩,矇混過關。
大千世界豐富多彩,你還在為了畢業絞盡腦汁,而有些人卻可以什麼都不做就輕鬆畢業。你以為是有人為領導家的孩子打開方便之門?NO,是我們太傻太天真!世界之大,總有人另闢蹊徑,不走尋常路,裝瘋賣傻的 「學鬧」由此應運而生。他們不靠天,不靠地,不靠關係。只靠著出色的人設,混過三年,成功畢業。
另外這種情況在碩士,本科也常多出現。這些「學鬧」或單獨或結隊,所到之處人人避之。
可能有些朋友對學鬧還不甚了解。今天在這裡簡單科普一下。遠在古代就有「學鬧」一詞,在南宋詩人陸遊的《秋日郊居》,就出現了學鬧,全詩如下: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其中的意思是:隔壁私塾小孩真吵,(我責罵個兩句,)那個固執的窮酸卻護短。而我們說的學鬧是指為了達到學術上的榮譽或履歷,以自身相威脅,道德綁架他人,從而賺取利益。
而從人員數量上學鬧也分為「羅賓漢」與「水泊梁山」兩種風格。
羅賓漢們一般單獨行動。如2010年1月16日,南京理工大博士周健偉(化名)以跳樓做威脅,要求導師允許其畢業,雖然劍走偏鋒,但是問題還是解決了。
事件始末:周健偉面臨博士畢業,已具備畢業資格,但是導師不給畢業,讓其完成設計一個發動機的工作過程,而周健偉找到一份工作,需要成功畢業才能任職。
其次周健偉愛人懷孕在身,無工作,博士延期畢業,面臨拿不到補助,又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情況,情急之下選擇以跳樓威脅導師,在已具備畢業資格的前提下,校方為其辦理了畢業手續。
但這種方法風險極大,劍走偏鋒,需要使用者要有極大的勇氣,不可反覆嘗試,否則後顧不堪設想。真的是不瘋魔不成佛!!
而「水泊梁山」們就顯得團結的多了。一些能力不夠的學生,或是因為無法畢業或因為資歷不夠不足以獲得某項榮譽。這時候就會全家老小齊上陣,今天媽媽來學校遊說,講述自己如何含辛茹苦,過兩天爸爸又來講自己養家不易,再過兩天妹妹又來講自己沒法嫁人,說自己哥哥是全村的希望。將導師放在道德的烤架上反覆烘烤。逼著你讓他畢業。
而且這種學鬧行為還帶有傳染的性質,不光傳染自己,還會傳染他人。當學鬧成功一次,吃到了甜頭,他就想著下一次靠著同樣的方法不勞而獲。而其他人看到了這種情況也爭相模仿。學術大會瞬間變成賣慘大會。
記得在幾年前一檔歌唱選秀類節目中,其中一位選手能力明明不如對手,但在最後發言中表示:她是為了實現自己已故父親的歌唱夢想參加選秀,說到動情處還潸然淚下,最終靠著這個人設逆風翻盤。
從在那之後,節目中出現了眾多為自己親戚實現歌唱夢想的選手。還有的直接將自己的長輩帶到現場為自己加油,看著那顫巍巍的老人為自己的孫子加油,無論是觀眾還是導師都很難將其淘汰。
小編在讀書的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同學」,這個學弟剛進學校就表現出對自己專業、導師的不屑一顧,逢人就說自己專業如何如何垃圾,要不是調劑自己說什麼也不會來。還整天在寢室裡吹奏葫蘆絲。尤其到了晚上,葫蘆絲的聲音也越發悽涼。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一個導師要他。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由於學校怕他沒有導師,影響畢業率。最後還是院長發話,收下這位大神。不得不說他這還算是因禍得福了。
不論正路or歪路,我們終將要走自己的路!
現在的研究生為了畢業也都是拼了,有的人拼努力。成天泡在驗室裡與細胞、小鼠談天談地。而有的人卻想著能不能搞點旁門左道。比如上面說的裝瘋賣傻,道德綁架他人來實現目的。而其中更多的旁門左道是所謂的「認識人」,拼人脈。
如有的人學術搞不了,實驗做不了,只能做導師的生活小助手,或者參加各種聚會,結識各樣的學術大咖,期望到關鍵時候能幫襯自己。
確實在中國人眼裡是講究人情世故的,而且在一些學科裡是很講究論資排輩的。但做事情需要掌握一個度,過度則適得其反。這些所謂的關係也僅僅是輔助作用,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個人的能力。過分追求「捷徑」,本末倒置。
且所謂的「捷徑」一經爆出,往往社會反響十分巨大,影響極其惡劣。但是依然有人鋌而走險,探其緣由還是和其中所帶來的巨大利益有關。但是隨著我國的相應法律的出臺和加大懲處力度,比如對畢業論文的二次抽查,以及對一些涉嫌學術造假、學術不端的查處。也看出了國家在這方面的決心。
另外近期教育部印發了研究生導師「十不得」(「十不得」!教育部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加強了對導師的管理。也是加強對研究生的保護,保護他們的權益。
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所能付出的努力,以及本身的智力是足夠應付我們現階段的困難的,有時只是欠缺了一些運氣。
再者說,即便沒辦法如期畢業,甚至是沒辦法畢業,也都不是世界末日。重要的是學會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沉澱方法和提升自我能力,能夠將其應用到今後的工作與生活中。
而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只是我們距離成功又近了一步,珍惜好每一次的失敗,那都走向成功的基石。
內容來源:解螺旋
不斷地否定過去來接近真理:科學史上的十大錯誤結果
學術名門兄弟攜手發文章涉嫌學術不端,涉及多篇CNS頂刊
史上最奇葩論文,連Nature看了都沒忍住,看到第一張圖就笑噴了!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