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飛:精益單元建設為飛機部件裝配能力提升「加速度」

2020-12-23 中國航空新聞網

劉建平 攝

中國航空報訊:首次實現外翼部件全面交付,創5年來最好紀錄;產品質量顯著提升,不合格品審理單低於公司核定指標;製造成本明顯下降,「兩線合一」後5年內可節約製造成本近3000萬元;產品準時交付率、產能、產品質量穩步提升……這一連串的成績,都與航空工業陝飛部件廠加強精益管理、推進精益單元建設密不可分。用部件廠職工的話來總結,就是「成效看得見」。

對於飛機外翼部件生產單元來說,通過開展精益單元建設,全面準確識別造成外翼部件產能不足,努力提升生產能力迫在眉睫。從成立外翼部件產能提升精益團隊,到共同分析、研究相關問題,再到制定年度產能目標、裝配節拍控制的精益改善總體目標,該單元的幹部、職工幾乎卯足了勁兒想辦法,從布局調整、物流設計、工藝精益化、單元管控等四個維度著手,精準發力,全面跟進,積極實施精益管理和能力提升改善,將精益單元建設引向縱深並「開花結果」。

北區部件生產線裝配型架故障率高、人員南北跨區作業,外翼部件裝配效率低下是長期存在的老問題了,怎麼解決?精益團隊覺得,保持裝配型架狀態穩定、組織人員集中裝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於是「雙線合一」的布局調整思路新鮮「出爐」,通過整合南北兩區生產線,將生產區域、裝配型架和操作人員集中管理,最大程度縮短人員和產品周轉距離,消除老舊裝配型架故障率高帶來的維修等待,延長有效工作時間,提升人員利用率。同時優化調整外翼工段組織架構,合併兩條生產線人員,首次成立壁板班,形成「老中青」搭配,實現「定人定工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飛機生產過程中因型號不同需要切換型架狀態,物料庫房距離裝配現場較遠,工裝放置凌亂、經常性丟失怎麼應對?精益團隊從思想上找突破:制定零件庫房「現場化」改進思路,通過去除零件庫、製作零件放置架,將零件庫「搬遷」至裝配型架周邊,使上遊零件車間將零件直接配送至裝配現場,進而減少零件周轉環節,節省生產準備時間。同時實施標準件精準配送和清洗劑配送的「集中化」管理,按需配送的同時消除操作工人領取、核對標準件的無效時間。

在推進工藝精益化方面,繪製外翼關鍵路徑價值流圖、梳理瓶頸站位裝配流程問題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精益團隊將架外工序超出節拍要求作為重點改進方向,開展零件帶導孔、外翼總裝制孔、外翼總裝工作梯、外翼油密試驗臺、導管取樣、副翼噴漆等工藝精益化改進。按照「先取大管、硬管,再取小管、軟管;先取成品接口管,再取中間管」的原則,將原先受施工環境局限的導管取樣工作先後與成品、機體結構連接的導管固化、留實樣相結合,最終使導管取樣工序平均節約周期1.5天。

當然,實行可視化管理和分層例會,加強生產管控也是重要手段之一。每天8時30分層例會召開,暴露問題、解決問題、協調問題,下午5時30分再開一次碰頭會,總結全天工作,記錄當天問題,更新執行進度,安排次日計劃……生產保障變被動型生產推進為主動型,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利用率提高了,職工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創新無止境,改善無止境。精益單元建設取得的成果不僅肉眼可見,也的的確確為陝飛基礎管理改進、飛機部件裝配能力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劉建平 攝

中國航空報訊:首次實現外翼部件全面交付,創5年來最好紀錄;產品質量顯著提升,不合格品審理單低於公司核定指標;製造成本明顯下降,「兩線合一」後5年內可節約製造成本近3000萬元;產品準時交付率、產能、產品質量穩步提升……這一連串的成績,都與航空工業陝飛部件廠加強精益管理、推進精益單元建設密不可分。用部件廠職工的話來總結,就是「成效看得見」。

對於飛機外翼部件生產單元來說,通過開展精益單元建設,全面準確識別造成外翼部件產能不足,努力提升生產能力迫在眉睫。從成立外翼部件產能提升精益團隊,到共同分析、研究相關問題,再到制定年度產能目標、裝配節拍控制的精益改善總體目標,該單元的幹部、職工幾乎卯足了勁兒想辦法,從布局調整、物流設計、工藝精益化、單元管控等四個維度著手,精準發力,全面跟進,積極實施精益管理和能力提升改善,將精益單元建設引向縱深並「開花結果」。

北區部件生產線裝配型架故障率高、人員南北跨區作業,外翼部件裝配效率低下是長期存在的老問題了,怎麼解決?精益團隊覺得,保持裝配型架狀態穩定、組織人員集中裝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於是「雙線合一」的布局調整思路新鮮「出爐」,通過整合南北兩區生產線,將生產區域、裝配型架和操作人員集中管理,最大程度縮短人員和產品周轉距離,消除老舊裝配型架故障率高帶來的維修等待,延長有效工作時間,提升人員利用率。同時優化調整外翼工段組織架構,合併兩條生產線人員,首次成立壁板班,形成「老中青」搭配,實現「定人定工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飛機生產過程中因型號不同需要切換型架狀態,物料庫房距離裝配現場較遠,工裝放置凌亂、經常性丟失怎麼應對?精益團隊從思想上找突破:制定零件庫房「現場化」改進思路,通過去除零件庫、製作零件放置架,將零件庫「搬遷」至裝配型架周邊,使上遊零件車間將零件直接配送至裝配現場,進而減少零件周轉環節,節省生產準備時間。同時實施標準件精準配送和清洗劑配送的「集中化」管理,按需配送的同時消除操作工人領取、核對標準件的無效時間。

在推進工藝精益化方面,繪製外翼關鍵路徑價值流圖、梳理瓶頸站位裝配流程問題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精益團隊將架外工序超出節拍要求作為重點改進方向,開展零件帶導孔、外翼總裝制孔、外翼總裝工作梯、外翼油密試驗臺、導管取樣、副翼噴漆等工藝精益化改進。按照「先取大管、硬管,再取小管、軟管;先取成品接口管,再取中間管」的原則,將原先受施工環境局限的導管取樣工作先後與成品、機體結構連接的導管固化、留實樣相結合,最終使導管取樣工序平均節約周期1.5天。

當然,實行可視化管理和分層例會,加強生產管控也是重要手段之一。每天8時30分層例會召開,暴露問題、解決問題、協調問題,下午5時30分再開一次碰頭會,總結全天工作,記錄當天問題,更新執行進度,安排次日計劃……生產保障變被動型生產推進為主動型,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利用率提高了,職工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創新無止境,改善無止境。精益單元建設取得的成果不僅肉眼可見,也的的確確為陝飛基礎管理改進、飛機部件裝配能力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生產現場精益改進 用精益理念提升生產現場管理
    實施精益改進  推進生產模式轉變在601廠房一隅,一間佔地面積不大的波音747-8內襟翼精益庫房令人耳目一新。B747-8內襟翼庫房,是國航廠聚焦價值創造,以優化庫房物料管理和優化物流配送管理為抓手,以實現降低庫存、提高零件配送管控能力為目標而先行開展的一個改進項目。
  • 中國航發AEOS典型案例:化繁為簡 精益改善
    前些年,廠房裡有些零件還鋪不開、擺不下,現在,裝配工位鱗次櫛比、操作者流水作業、高架庫排列整齊,盤軸裝配流程井然有序。自2018年開始,西航盤軸中心深入推進AEOS建設,基於脈動理念,採用「單人推進、一站到底、多人並行、同頻共振」的方式,重新規劃調整4C廠房,著力打造站位式精益裝配單元。兩年來,點滴改善正在匯聚成精益的江流。
  • 「新舟」700飛機首飛機前機身部件總裝下架
    網易航空訊 10月19日,「新舟」700飛機首飛機
  • 六個場景帶你領略未來飛機裝配工廠的無窮魅力!
    4 脈動時空各種不同尺寸的零件在同一條裝配線上實現自動鑽鉚是柔性裝配和精益生產的不懈追求,如今,一種脈衝移動裝配技術將其變為現實。脈衝裝配線(PML)通過合理安排製造單元,使以往常規方法所需的若干分布式獨立製造單元之間沒有間隔,可以在大型飛機裝配中縮短準備時間、優化資產使用。
  • 航空工業陝飛打響飛機研製任務攻堅戰
    攻堅旗幟下是身著藍色工裝的陝飛職工們,他們整齊列隊、筆直挺立、蓄勢待發。等待他們的,是一場義不容辭的攻堅戰役。深夜裡的光「停電了,沒想到廠房巡視一圈看到的是大家借著手機電筒燈繼續完成工作的場景,這讓我想起前輩的那句話,不忘初心方見始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11月7號晚,部件廠駐總裝現場保障組組長劉子望發的這條朋友圈讓人感觸頗多。
  • 新舟700渦槳支線飛機2020年首飛關鍵之年,定位於800公裡以內市場
    成飛機頭部件2019年5月31日,新舟700飛機研製批10001架靜力試驗機機頭部件在航空工業成飛民機正式下線。機頭部件是整個飛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結構複雜,零件加工工藝難度大,裝配質量要求高。陝飛前機身部段2015年3月,陝飛與航空工業西飛籤署了《"新舟"700飛機前機身段製造工作包的合作意向書》,明確了承擔的任務為"新舟"700前機身部件段零件、組件和部件(段)的製造,以及前機身與機頭對接工作,並負責相應的設計試驗件的製造及實驗配合工作。
  • 智能製造看浙江|萬向精工的精益智能製造體系
    「浙江發改」將陸續推出「智能製造看浙江」系列,今天帶來的是萬向精工的精益智能製造體系。 浙江萬向精工有限公司創建於1988年,屬於萬向集團(國家520家重點企業和國務院120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下屬萬向錢潮汽車部件體系,以開發生產高技術含量的新一代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系列產品,面向國際高端市場的汽車零部件公司。
  • 「黨建引領」開創陝飛安全工作新局面
    源於「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必須久久為功、持之以恆、常抓不懈」的原則,陝飛黨委逐步啟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責任體系:即橫向積極發揮職能部門優勢,發揮「黨建+安全」模式,大力落實安全培訓、隱患整改、資金投入、班組建設、應急演練等工作,確保形成合力;縱向則將單位主要負責人、崗位工人分成相應層級,逐層籤訂崗位安全責任書,確保不漏一人,逐級落實。
  • 航空工業陝飛組織年度試飛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評審
    中國航空報訊:8月11日,航空工業陝飛召開年度試飛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評審會。空軍試飛局相關人員,陝飛公司領導、副總工程師及試飛安全體系成員單位負責人圍繞「試飛安全管理體系持續改進思路及行動計劃」等多個議題展開研討,提出公司體系建設改進建議。
  • 飛機製造行業深度報告:尖端製造,千億市場有望逐步打開
    飛機機體結構劃分為許多裝配單元後,兩相鄰裝配單元間的對接結合處就形成了分 離面,飛機機體結構的分離面一般可分為設計分離面和工藝分離面兩類: 設計分離面:飛機部件之間、部件與可拆卸件之間形成的分離面。
  • 上海交大學子包攬第三屆中國工業工程與精益管理創新大賽本科生組...
    本科生組一等獎項目簡介項目名稱:西門子燃氣輪機部件產線數位化工廠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成員:曹蕾、馬若晨、吳澤林、林澤宇指導教師:夏唐斌本項目針對以西門子燃氣輪機部件(江蘇)有限公司的燃氣輪機透平葉片的加工產線進行了數位化改造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研究。
  • 中國網安榮獲中國電子勞動學會多項精益管理表彰
    本次會議對各成員單位精益管理成果進行了總結推廣,對踐行精益管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中國網安憑藉過去一年在精益管理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榮獲多項榮譽。▲圖 中國電子勞動學會精益管理成果推介會暨表彰會在京召開中國網安裝備事業部主任劉強在會上做了精益生產經驗交流匯報。
  • 通過精益改善提案提升精益管理效果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益至講壇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讓我們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1 -作為一個生產製造企業,精益管理包含了精益設計和精益生產。- 3 -綜上所述,精益管理是現代企業的一個基礎課,企業要保持穩定發展的勢頭,精益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只有每一個管理者和員工都對精益管理有深入的認識,才會在管理中真正把精益細節做到位,才能使企業從中受益。
  • 軍工股中航飛機,重組起飛在即,價值投資背後的邏輯?
    其中,中航飛機上漲8.25%,航天電器、航天發展、航天電器等紛紛跟漲。 其中,擬變更名稱為中航西飛的中航飛機,在第二次重大資產重組順利完成後,中航飛機實現跨越式發展,將逐步剝離非航空資產,聚焦大中型飛機整機研發、製造,這樣的戰略布局又會給中航飛機帶來哪些投資機會呢?長期投資價值又是什麼?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桂林製造」再立新功
    【桂林日報訊】(通訊員姚江雄 記者孫敏)日前,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伴隨著ARJ21-700飛機103架機有力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平穩著陸,裝配著在桂林生產的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院」)「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飛機,歷經4天試飛各科目,圓滿成功
  • 天守服裝啟動精益管理提升項目
    晉江新聞網8月17日訊  近日,天守服裝公司隆重召開「天守服裝精益管理提升項目啟動儀式」。  「目前,企業面臨市場快速反應、生產周期縮短等大環境的變化問題。企業唯有通過自我革新、打破固有思維模式、尋求新方式新方法才能順利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天守服裝精益生產項目組組長、生產總監許小春認為,啟動該項目是企業的必然選擇。
  • 宿城區王官集鎮:以作風建設大提升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宿城區王官集鎮:以作風建設大提升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宿城區王官集鎮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用項目建設錘鍊幹部作風,用過硬作風保障項目建設快速推進。
  • 精益OS550Plus助力生物試劑檢測分析領域 高色彩還原 提升識別準確度
    目前,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zybio免疫定量分析儀頗受市場的歡迎,而這款免疫定量分析儀中所採用的掃描分析部件是精益的OpticSlim 550Plus掃描儀(以下簡稱OS550Plus)。其中,色階也就是所謂的色彩位,它指的是掃描儀本身辨別色彩的能力。傳統的掃描儀一般能看到12階左右的色階,而精益OS550Plus掃描儀可以看到16階。精益OS550Plus掃描儀的識別色階數之所以能超過傳統掃描儀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採用的是48bit的彩色輸入規格。市面上一般的掃描儀色彩規格是12bit,12bit就是2的12次方,即4096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