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運動有益帕金森病的治療

2021-01-21 帕克管理中心

目前,這方面研究很多,像Daniel Corcos、Christopher Hass和David Vaillancourt的阻力訓練對帕金森病影響的研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介紹的太極可作為治療平衡問題手段的研究。而最典型的,是Anke Snijders和Bastiaan Bloem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關於帕金森病患者的報告,其附上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有行走困難和步態凍結症狀的戲劇性的錄像顯示:雖然這個帕金森病患者患病多年,但是他能夠每天騎自行車超過6英裡。

騎自行車和強制運動對帕金森病有益。Jay Alberts博士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舉行了一個與帕金森症患者共同騎自行車穿過愛荷華州的慈善活動。在這項騎自行車的活動後,這些患者的症狀有明顯改善。Jay以橫跨愛荷華州的騎自行車活動作為基礎的研究成了運動對帕金森病影響研究的一個重要突破。

近幾年,針對帕金森病在運動訓練方面的研究增加了不少。儘管許多醫生認為鼓勵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運動可能會有改善病情甚至保護神經系統的益處,但這種想法仍需進一步得到證實。運動除了通常給身體帶來的好處,似乎也有可能帶來運動及非運動性的益處。所以,一個每天運動的計劃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大家要記住,如果你不出汗的話,那就沒有效果。

相關焦點

  • 運動可以治療帕金森病嗎
    「我太太剛剛在一個月前被確診為帕金森病,可是這家所謂治療帕金森病的專科醫院除了確診以外,對如何治療完全拿不出有效的辦法
  • 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及其治療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紋狀體多巴胺水平明顯降低以及黑質殘存神經元胞質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
  • 帕金森病早診斷,早治療,科學用藥不必「帕」
    那麼什麼是帕金森病?它的症狀表現如何?應該怎樣治療?日常需要什麼護理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帕金森病吧!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殺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
  • 帕金森病的治療只有一條路嗎?中醫方式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緩慢進展加重的疾病,確診之後,患者需要終生治療,在這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每個患者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常見的服藥效果及副作用,患者們都希望獲得更好的療效,儘量減少副作用,那該怎麼做呢?
  • 【圖說】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治療流程
    帕金森病尚無確定的、可改變病程或具有神經保護作用的治療。應在患者出現功能損害或因症狀而出現社交尷尬時開始進行藥物治療。5月9日中國醫學論壇報綜合周刊微信刊登了圖1,其中闡釋了現有治療帕金森病運動症狀藥物的作用機制(點擊此條微信最下方「閱讀原文」查看)。今天我們為您呈現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治療的流程圖。
  • 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治療的最新策略,聽聽權威怎麼說
    2018年3月23日,國際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學會(MDS)循證醫學(EBM)委員會在《MOVEMENT DISORDER》(雜誌影響因子7.072)上發表了最新循證醫學綜述,旨在通過回顧循證醫學證據,更新對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幹預措施的建議。
  • 嗅覺失靈動作變慢快去篩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症狀及治療關鍵點
    「我母親最近幾年動作越來越慢,嗅覺還失靈了,沒想到她這是得了帕金森病。」11月4日,李女士將母親趙阿姨送到醫院治療。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7%。帕金森病的突出表現為抖、慢、僵,患者的運動速度和幅度下降,行為動作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我國帕金森病的早期就診率較低,誤診率較高。
  • 帕金森病患者除治療外「康復的目的」是什麼?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隨著對帕金森病的進一步研究,瑞典學者Arvid Carlsson進一步研究確認,帕金森病是大腦特定部位多巴胺缺乏所致,推動了抗帕金森病藥物左旋多巴(L-dopa)的研製。由此,左旋多巴應用於臨床,大大提高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成為帕金病治療的第一個裡程碑。
  • 為何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選擇DBS手術?|帕金森病|藥物治療|DBS|...
    帕金森病症狀「因人而異」  根據《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後或同時表現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但在整個病程中都會伴有這兩類症狀,有時會產生多種非運動症狀。不僅運動症狀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運動症狀也明顯幹擾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 帕金森病不要拖,及時治療不擔心
    一直到帕金森病晚期症狀加重,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建議:一旦帕金森病情被診斷,首選應該是藥物治療,以此補充患者體內缺乏的多巴胺物質。此外,帕金森患者是需要終身服藥的。有些帕金森患者在確診後瞻前顧後,以為可以先不用吃藥而是用其他辦法控制帕金森病,這完全屬於誤解!
  • 帕金森病不是「老年痴呆」!分清疾病才能更好的治療效果!
    最近有很多人諮詢帕金森與老年痴呆是一種病嗎?許多人常常把帕金森和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混淆起來,其實這兩種病不一樣。這兩個病雖然都是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患病人群都以老年人為主,晚期也都可能出現痴呆症狀,但這兩個病的病理、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都不一樣。
  • 腦病科專家談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相對控制症狀,即藥物治療為對症、終身服藥,作為中醫臨床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對長期西藥治療缺乏耐心、信心而尋求中醫藥治療的帕金森病的患友。下面我們就請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王信海副主任醫師來談談帕金森病的中醫藥治療。
  • 帕金森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表現,以手腳不能控制的發抖和身體僵硬為主要表現,全身肌肉僵硬,肌張力障礙,行走不便,翻身困難。伴隨著時間的增加,也會造成許多非運動症狀,如嗅覺失靈、抑鬱、便秘等等。對於帕金森病,早發現及早解決是最好的選擇。帕金森病嚴重危害日常生活,病到底是由於哪些因素引起的?
  • 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病
    當大腦黑質中多巴胺能神經元數目減少50%以上,紋壯體多巴胺含量減少80%以上時,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運動障礙症狀.秉承缺啥補啥的原理,1967年,左旋多巴重磅登場,被用來補充大腦中的多巴胺。左旋多巴會不會引起運動併發症?發生運動併發症並不都是左旋多巴的責任,也有疾病本身的原因,像起病早、疾病嚴重都是危險因素。左旋多巴究竟該儘早使用?還是推遲使用?如果早期疾病已經影響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症狀性治療就應開始。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如何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科普君特別推薦由寧德市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精心製作的科普視頻,與您一起了解帕金森病、科學治療帕金森病、回歸品質生活。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運動障礙為主要表現。帕金森病三大疑問01帕金森病會影響壽命嗎?帕金森病目前無法根治,還有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殘。
  • 帕金森氏病藥物治療與康復訓練新理念
    近年來隨著對疾病發生機理的深入研究促使帕金森氏病的藥物治療與康復訓練都有新的理念。帕金森氏病早期症狀往往局限於單側上肢,出現行走時擺動減少、輕微的僵硬不靈活、輕微的靜止狀態震顫。非運動性症狀如失眠、嗅覺減退、便秘、情緒低落、焦躁不安等往往比肌強直、震顫等運動症狀更早出現。輕微的早期運動症狀如肌張力齒輪樣增高、鉛管樣張力增高等體徵再結合非運動症狀可以早期診斷帕金森氏病。
  • 科普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早診斷,早治療
    理論上確診帕金森病的標準 帕金森病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黑質染色變淡和路易小體形成為病例特徵,這也是診斷帕金森病最直接的標準。 多數帕金森病患者靠症狀確診 對於運動症狀明顯的患者,根據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典型的症狀,確診並不困難,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症狀背後可能有多種原因,需要注意各種對不同原因引發的震顫作鑑別。
  • 帕金森病為什麼會引起頭痛?該如何治療?
    帕金森病為什麼會引起頭痛呢? 醫生解釋,提起帕金森病,人們通常會提及運動症狀,如震顫、僵硬、運動遲緩和姿勢不穩,還有一些非運動症狀:比如疼痛、焦慮抑鬱、便秘等。雖然帕金森病引起的頭痛相對比較少見,但對於帕金森病人的生活質量有著深刻影響。
  • 世界帕金森病日談帕金森病患者的復健
    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動作遲緩及減少、肌張力增高、姿勢不穩等運動障礙。「慌張步態」,「凍結」、「啟動困難」、「面具臉」等都是其運動障礙的特點。據統計,目前中國的帕金森病患者總數超過200萬,約佔全球此類病患人數的一半。帕金森病患者要控制病情,需要神經內外科和康復科共同治療。由威廉·理察·高爾斯繪製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插圖,1886年首次發表在《神經系統疾病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