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不要拖,及時治療不擔心

2020-12-26 騰訊網

現年62歲的錢老爺子在七八年前就發現,自己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左手會不停地震顫,但當時由於對帕金森病的不了解,並沒有重視起來。一段時間之後,開始變得雙手震顫,吃飯的時候拿起筷子都很困難,醫生診斷是帕金森病並建議用藥治療,他考慮到藥物會有副作用,遲遲沒有開始吃藥。一直到帕金森病晚期症狀加重,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建議:一旦帕金森病情被診斷,首選應該是藥物治療,以此補充患者體內缺乏的多巴胺物質。此外,帕金森患者是需要終身服藥的。有些帕金森患者在確診後瞻前顧後,以為可以先不用吃藥而是用其他辦法控制帕金森病,這完全屬於誤解!因為在帕金森病發病早期,病情進展非常快,如果帕金森患者沒能得到及時和合理的治療,很容易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而致殘,最後出現如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可能會威脅到生命的併發症。

雖然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個致死性疾病,但它的致殘率卻非常高,有數據表明,帕金森患病五年,致殘率可達25%,患病10-15年,致殘率則會達到85%。

身體的這些表現要警惕早期帕金森病

帕金森的早期表現:便秘

中老年人經常便秘是帕金森病的警示信號,可能在帕金森患者出現其他運動症狀如震顫、僵化前出現。

帕金森的早期表現:運動遲緩

在帕金森的早期症狀中,由於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強直,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作精細的動作,如解繫鞋帶、扣紐扣等動作變得比以前緩慢許多,或者根本不能順利完成。寫字也逐漸變得困難,筆跡彎曲,越寫越小,這在醫學上稱為「小寫症」。面部肌肉運動減少,病人很少眨眼睛,表情呆板,好象戴了一副面具似的。行走時起步困難,一旦開步,身體前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時停步,即「慌張步態」。

帕金森的早期表現:疼痛

經常遇到帕金森患者口述有疼痛感,表現為肩頸部痛、頭痛、腰痛,出現最多的症狀是手臂或腿的酸痛,主要原因是由於局部的肌肉長時間處於僵直狀態導致。

帕金森的早期表現:睡眠問題

如果中年人在睡眠過程中,突然過激的運動,如腳踢,拳擊或者從床上滾落,可以預示帕金森病。帕金森患者經常報告生動的夢境或者表現他們的夢境;在許多案例中,這些症狀可能在確診前就出現。

帕金森病患者的藥物治療要把握最佳時機

帕金森病治療過程中,患者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何時開始藥物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在這個問題上往往出現兩種類型的偏差:一種是帕金森症狀輕微、對生活和工作影響不大時就急於進行所謂的早期治療;另一種是過度擔心抗帕金森病藥物的不良反應和長期問題而拖延開始治療的時機。

那麼,帕金森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帕金森病早期症狀輕微,對生活、工作等負面影響有限,過於早期開始帕金森病藥物治療對症狀改善益處有限,卻有可能面臨近期藥物不良反應和遠期運動併發症的風險,效益小於風險,治療可能「得不償失」。若帕金森病症狀較顯著,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要求較高,治療得到改善的益處很可能大於風險,這才是開始治療的合理時機。

但是,最新的治療理念提倡,帕金森病一旦確診,應立即啟動治療。帕金森病早期疾病進展非常快,所以在目前還不能治癒的情況下,儘早啟動帕金森病藥物治療,對疾病的延緩和整體的進展很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的治療只有一條路嗎?中醫方式治療帕金森病
    1、全面了解帕金森病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許多的患者出現症狀的時候,就診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即便正確診斷的那一刻,也是第一次聽說帕金森病,不少患者拿了藥物就走了,認為吃藥不抖,不僵了就是治癒了,然而,帕金森病目前還沒有辦法治癒。
  • 病急亂投醫?走出帕金森病的治療誤區!
    在臨床工作中,李醫生發現,不少帕金森病患者因為走進了治療誤區,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之前一位已經做過手術的患者就是這樣:在藥物療效減弱的情況下,先是相信M國的「神藥」,又相信深山裡的「老神仙」,花了冤枉錢不說,還沒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幸好及時「懸崖勒馬」,選擇了手術治療,目前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生活,做飯、帶孫子都不在話下。
  • 運動可以治療帕金森病嗎
    「我太太剛剛在一個月前被確診為帕金森病,可是這家所謂治療帕金森病的專科醫院除了確診以外,對如何治療完全拿不出有效的辦法
  • 為何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選擇DBS手術?|帕金森病|藥物治療|DBS|...
    帕金森病症狀「因人而異」  根據《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後或同時表現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但在整個病程中都會伴有這兩類症狀,有時會產生多種非運動症狀。不僅運動症狀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運動症狀也明顯幹擾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 帕金森病的針對性治療,每位帕友都該知道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帕金森病在65歲以上發病率為1.7%,而且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提高。 令人遺憾的是,許多患者將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誤以為是身體機能的正常衰老,以致延誤了治療時機。因此,對於帕金森患者來說,及時的診斷並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 帕金森病早診斷,早治療,科學用藥不必「帕」
    帕金森病的症狀表現 1、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患病初期某一肢體運動不靈活、有僵硬感,並逐漸加重為肌肉強直;繫鞋帶、扣紐扣等動作遲緩
  • 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及其治療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紋狀體多巴胺水平明顯降低以及黑質殘存神經元胞質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
  • 帕金森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歸屬於慢性疾病,其主要發病於45~65歲左右的中老年。帕金森病歸屬於發展類疾病,病況如果不及早治療好,會越來越嚴重,對日常生活和生理上產生非常大的危害。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現代科學對於其詳細的病因並不充分確定,現階段已知的許多能夠造成帕金森病的因素如下:一、疾病或併發症產生帕金森病自身歸屬於多發疾病,其症狀表現能夠發病於全身。而許多病人經常會造成別的疾病而造成帕金森病的症狀。
  • 嗅覺失靈動作變慢快去篩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症狀及治療關鍵點
    「我母親最近幾年動作越來越慢,嗅覺還失靈了,沒想到她這是得了帕金森病。」11月4日,李女士將母親趙阿姨送到醫院治療。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7%。帕金森病的突出表現為抖、慢、僵,患者的運動速度和幅度下降,行為動作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我國帕金森病的早期就診率較低,誤診率較高。
  • 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由於帕金森病會直接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導致人的肢體出現震顫或是肌肉出現僵直的現象,這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也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常有封閉自己,不願與外界交流,或是過分擔心自己的病而造成的情緒低落。如果及早積極治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抑鬱情緒會隨著治療後症狀的改善而減輕或是消失,這也是帕金森的病因。
  • 【圖說】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治療流程
    帕金森病尚無確定的、可改變病程或具有神經保護作用的治療。應在患者出現功能損害或因症狀而出現社交尷尬時開始進行藥物治療。5月9日中國醫學論壇報綜合周刊微信刊登了圖1,其中闡釋了現有治療帕金森病運動症狀藥物的作用機制(點擊此條微信最下方「閱讀原文」查看)。今天我們為您呈現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治療的流程圖。
  • 腦病科專家談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相對控制症狀,即藥物治療為對症、終身服藥,作為中醫臨床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對長期西藥治療缺乏耐心、信心而尋求中醫藥治療的帕金森病的患友。下面我們就請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王信海副主任醫師來談談帕金森病的中醫藥治療。
  • 科學運動有益帕金森病的治療
    目前,這方面研究很多,像Daniel Corcos、Christopher Hass和David Vaillancourt的阻力訓練對帕金森病影響的研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介紹的太極可作為治療平衡問題手段的研究。
  • 帕金森氏病藥物治療與康復訓練新理念
    近年來隨著對疾病發生機理的深入研究促使帕金森氏病的藥物治療與康復訓練都有新的理念。帕金森氏病早期症狀往往局限於單側上肢,出現行走時擺動減少、輕微的僵硬不靈活、輕微的靜止狀態震顫。非運動性症狀如失眠、嗅覺減退、便秘、情緒低落、焦躁不安等往往比肌強直、震顫等運動症狀更早出現。輕微的早期運動症狀如肌張力齒輪樣增高、鉛管樣張力增高等體徵再結合非運動症狀可以早期診斷帕金森氏病。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不要「帕」,科技終將帶來奇蹟!
    有可能你會問:「像我這樣的暴脾氣,前些日子跟人吵架,氣得手發抖,也是帕金森嗎?」呵,那是你情緒太激動了!一提到帕金森病,大家就會聯想到手抖,想到顫巍巍的老人,但是這並不是帕金森病獨有的症狀哦!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類似症狀,一定要去醫院找專業的醫生幫你診斷,千萬不要亂下定論!
  • 如何從日常中尋找帕金森病的蛛絲馬跡?
    ,「千斤重,邁不開,拖不動,這個手也不靈活了,去年到今年已經4次中風了,每次都這樣」,她滿臉愁容卻又面無表情緩緩地說:她慢慢地挪到檢查床,檢查完,她又慢慢挪坐在椅子上,她說她躺不住收到病房經過詳細檢查治療,果然,張阿姨這次不是中風,而是「帕金森」惹的禍,對症下藥效果不錯,張阿姨雖然不喜歡「帕金森」這個診斷,但這回總算能輕快的露出笑臉,行走自如,自由翻身了。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到目前200多年以來,人類對帕金森病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在還沒有出現有效治療的方法前,患者的預後是非常差的,部分患者一兩年就殘疾了,日常生活能力非常差;3到5年以後生活自理能力就會完全喪失;據國外的統計,患者從發病到去世平均是5到7年。
  • 【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帕金森病的由來和帕金森患者的權利
    雖然帕金森博士的描述不很全面(比如說沒有提到肌強直、面具臉),但Charcot認為帕金森博士是研究震顫麻痺的先驅,因此,他將此病命名為「帕金森病」。         其他常見稱呼有震顫麻痺綜合症、帕金森綜合症等,中國大陸稱作帕金森病,臺灣稱作帕金森氏症,港澳稱作柏金遜症。
  • 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病
    當大腦黑質中多巴胺能神經元數目減少50%以上,紋壯體多巴胺含量減少80%以上時,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運動障礙症狀.秉承缺啥補啥的原理,1967年,左旋多巴重磅登場,被用來補充大腦中的多巴胺。發生運動併發症並不都是左旋多巴的責任,也有疾病本身的原因,像起病早、疾病嚴重都是危險因素。左旋多巴究竟該儘早使用?還是推遲使用?如果早期疾病已經影響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症狀性治療就應開始。
  • 科普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早診斷,早治療
    研究數據顯示,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存在一定比例的漏診和誤診,這是由於帕金森病病因複雜,患者臨床症狀表現多樣,給診斷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理論上確診帕金森病的標準 帕金森病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黑質染色變淡和路易小體形成為病例特徵,這也是診斷帕金森病最直接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