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筆電市場催生需求新動能,義隆電子前11月營收達31億元
2.大陸OLED陸續恢復開案,產業鏈運可望將顯著回溫
3.面板業2021上半年續旺 有機會連續4季獲利
4.蘋果聯合晶電開發的Mini LED或將量產
1.筆電市場催生需求新動能,義隆電子前11月營收達31億元
集微網消息,近日,觸控晶片廠商義隆公布了11月營收報告。義隆11月營收新臺幣15.31億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同比增長74.85%。累計2020年1月至11月營收達到新臺幣134.15億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同比增長55.26%。
從各產品線來看,觸控板模組佔53%,觸控屏幕晶片營收佔17%,指紋佔11%,指向裝置(PST)佔9%,微控制器營收佔6%,其餘是關係企業的營收,觸控應用(包括生物辨識的應用)佔當月合併營收的81%,非觸控營收則佔19%。
義隆電子表示,新的生活型態改變,為筆電市場帶來有別於傳統換機需求的新動能,致筆電終端市場需求自3月起明顯增加,預期將帶動全球筆電年出貨量逾1億9千萬臺。消費型與教育用筆電是推升今年筆電市場規模成長的主要來源,尤其教育用筆電需求在下半年更是強勁,讓第4季運營可望呈現淡季不淡的表現。(校對/Lee)
2.大陸OLED陸續恢復開案,產業鏈運可望將顯著回溫
第4 季起,大陸OLED 六代線陸續恢復開案,加上手機品牌廠擴大導入,明年OLED 滲透率可望提升至38%,臺灣金屬遮罩廠旭輝應材、達運精密等,可望受惠,營運將顯著回溫。
今年,全球手機在疫情衝擊下,出貨大幅衰退,其中,高階機型 OLED 面板導入速度也放緩。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 調查,今年OLED 手機滲透率僅達33.4%,較先前預期下滑,但明年隨著各大品牌廠擴大導入OLED 面板後,預期明年OLED 面板滲透率將提升至38.4 %,年增5 個百分點,而目前全球OLED 面板仍以韓廠為主,三星拿下逾8 成市佔、LG 也有5%,大陸面板廠則佔近1 成。
隨著LCD 競爭激烈,加上市場過度飽和,大陸面板廠近年持續擴大布局OLED 面板市場,包含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和輝光電等除了既有OLED 產線外,也計劃在今年起陸續開出OLED 6 代產線,不過受疫情影響,進度稍有遞延,但仍預期明年將逐步開出、放量生產。
雖然臺灣面板廠並未發展OLED 技術,但看準大陸OLED 市場商機龐大,臺廠中旭輝應材、達運精密近年均強攻金屬遮罩業務,雖然今年受大陸暫緩6 代線開出影響營運,但明年可望重回成長態勢。
旭暉應材表示,金屬遮罩業務逐步回溫,加上轉投資半導體微波真空管設計生產商宏碩貢獻,第4 季營運可望再優於第3 季,全年力拼維持獲利,也已看到中國面板客戶恢復開案,中長期看好OLED 趨勢不變,另外,規劃在大陸黃石廠導入的CVD 封裝塗層新廠,明年也可望開始貢獻營運。
達運精密同樣受疫情、大陸OLED 開案遞延拖累上半年營運,湖口金屬遮罩(FMM) 業務目前僅1/3 有效產能開出,營運貢獻仍低,但已預期明年隨著良率、需求提升,可望逐步將有效產能提升,成為營運動能之一。鉅亨網
3.面板業2021上半年續旺 有機會連續4季獲利
臺灣主要面板廠友達、群創、彩晶自今年第3季轉虧為盈,專家表示,明年上半年面板供需平衡略偏緊,價格維持高檔,今年第4季至明年上半年都有機會獲利。因第 3 季面板價格上漲,帶動面板廠轉虧為盈。
全球經濟預測及商業諮詢機構 OMDIA 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韓國面板廠已關閉約三分之二液晶面板產線,且面板上遊零組件缺貨,面板供不應求。謝勤益評估,面板大廠針對生產線在財務報表的「折舊攤提」已經完成,沒有這方面的財務負擔,所以照目前的電視面板售價來看,明年第1 季不漲價也仍可賺錢,預期中國臺灣主要面板廠自今年第3 季轉虧為盈之後,第4 季可望接著獲利,並持續到明年第1 季,甚至第2 季,連4 季獲利。至於明年下半年產業前景,他認為,仍須再觀察,主因第 2 季大陸面板廠已有新產能開出,恐影響下半年市場。他分析,電視整機廠搶面板,超額下訂單給面板廠,超過面板廠產能20% 至30%,但即便第1 季淡季加上疫情疑慮下修訂單,結果仍超過面板廠產能約15%至25%。因此,他認為,即便第 1 季是面板業傳統淡季,但面板並不會供過於求,而是供需平衡,甚至供給面還略為偏緊,有利面板業持續獲利。他評估,電視面板價格已到高點,要再明顯漲價不易,由於電視整機廠已調高電視售價反映成本,所以最多就是年底前電視面板價格再漲一波,明年第1 季就維持高檔不動。
不過,他直言,驅動IC 晶片等上遊原料缺貨,面板廠都以搭配價格較佳的大尺寸電視面板為主,32、43 吋左右的電視面板就不易拿到驅動IC 晶片;至於資訊電子產品,如液晶顯示器(Monitor)、筆電面板,若要拿到驅動IC 晶片搭配,只能同步提高面板售價反映成本,推估電視面板明年第1 季不易漲價,但液晶顯示器、筆電面板仍有機會再漲。
彩晶主管指出,面板價格自第 3 季明顯上漲,目前仍維持漲勢,上遊驅動 IC 晶片、偏光片等零組件缺貨,是面板價格上漲的主因。
業界指出,由於面板廠第 3 季獲利,單季轉虧為盈,第 4 季產品價格續漲,也可望獲利。展望明年上半年,產業專家認為,價格可望維持高檔,仍有獲利機會。
中央社
4.蘋果聯合晶電開發的Mini LED或將量產
蘋果加快發展新世代顯示技術的龍潭廠量產腳步與下世代產品研發力道,近期更緊密牽手合作夥伴晶電,雙方在龍潭廠共同開發的Mini LED技術傳邁入量產階段,由於合作相當順利,蘋果決定繼續攜手晶電朝更下一世代的Micro LED技術發展,近期龍潭廠正不斷移入設備以及開設新產線,提前部署後年應用。
隨著龍潭廠與晶電合作的Mini LED技術傳出喜訊,意味明年蘋果將推出搭載Mini LED的產品問世,預料新款iPad將率先採用。而與晶電從Mini LED合作持續延伸至技術更難的Micro LED,凸顯晶電技術獲肯定之餘,也顯示臺廠將在蘋果新世代顯示器技術扮關鍵角色。
針對蘋果龍潭廠近期動作頻頻,晶電不對單一客戶評論。晶電發言系統指出,Mini LED能讓顯示器的用戶體驗全面升級,已是不可逆的技術趨勢,該公司發展Mini LED技術非常順利,今年下半年生產線中,有超過五成已轉換為Mini LED,明年首季轉換率將超過九成。
晶電指出,從目前客戶的產品開發狀況來看,Mini LED將率先應用在平板、筆電以及電視等終端產品,且用量會相當大,估計Mini LED市場需求在明年就會全面爆發,晶電已做好量產準備,隨時可滿足客戶需求。
供應鏈透露,蘋果為了進一步提升iPad以及MacBook的用戶體驗,預計明年新品將陸續導入Mini LED技術,藉此升級裝置顯示器的演色性以及對比度,作為新品的主打賣點,因此不斷敦促合作夥伴晶電儘速完成量產準備,由於合作相當順利,蘋果決定繼續攜手晶電朝更下一世代的Micro LED技術發展,近期龍潭廠正不斷移入設備以及開設新產線。經濟日報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