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又叫鳥蓼、扁竹、竹節草、豬牙草、道生草等,是一種在我國各省市均有大量分布的植物,也是一種可以入藥的中藥材,它的主要藥用價值在淋痛及溼疹方面。那麼中醫上是如何使用萹蓄進行治療的呢?
萹蓄的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平臥、上升或直立,高10-40釐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縱稜。葉橢圓形,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4釐米,寬3-12毫米,頂端鈍圓或急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兩面無毛,下面側脈明顯;葉柄短或近無柄,基部具關節;託葉鞘膜質,下部褐色,上部白色,撕裂脈明顯。花單生或數朵簇生於葉腋,遍布於植株;苞片薄膜質;花梗細,頂部具關節;花被5深裂,花被片橢圓形,長2-2.5毫米,綠色,邊緣白色或淡紅色;雄蕊8,花絲基部擴展;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卵形,具3稜,長2.5-3毫米,黑褐色,密被由小點組成的細條紋,無光澤,與宿存花被近等長或稍超過。花期5-7月,果期6-8月。
萹蓄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萹蓄性微寒,味苦。歸膀胱經。該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殺蟲除溼止癢,主要用於淋痛及溼疹。
1、利水通淋用於溼熱淋證,可治療泌尿系感染、結石、血尿等。
2、殺蟲止癢 可治療蟯蟲等寄生蟲病。亦可煎湯外洗治療皮膚瘡疹、瘙癢。
3、治赤白痢,黃疸。
萹蓄的用法和用量
9~15g;外用適量,煎洗患處。
萹蓄的食用禁忌
無溼熱水腫者、體弱津液虧損者不宜服用。
萹蓄有毒嗎
扁蓄作為牧草對馬、羊是有毒的。臨床使用未見中毒報導。該品苦寒,古代醫家認為多服洩精氣,對機體會造成一定的損耗。
萹蓄的附方
1、治肛門溼癢或痔瘡初起:萹蓄二、三兩。煎湯,趁熱先燻後洗。(《浙江民間草藥》)
2、治熱淋澀痛:扁竹煎湯頻飲。( 《生生編》 )
3、治小兒蟯蟲攻下部癢:萹蓄竹葉一握。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飲之,蟲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食醫心鏡》)
4、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幹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亦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山梔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芯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小兒量力少少與之。(《局方》八正散)
5、治療腮腺炎:取鮮扁蓄30g,洗淨後切細搗爛,加入適量生石灰水,再調入蛋清,塗敷患處。(《中藥精華》第107頁)
藥材大全,百草中醫QQ/微信:2841970820
歡迎掃描關注:藥材大全,上千種草藥使用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