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為蓼科植物萹蓄的乾燥地上部分。我國各地均產,原植物生於山坡、田野、路旁。對氣候適應性強,寒冷山區或溫暖平畦均能生長。味苦,性微寒。歸膀胱經。功效利水通淋,殺蟲止癢。臨床用名萹蓄。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萹蓄味辛平。主浸淫,疥搔疽痔,殺三蟲(《御覽》引云:一名篇竹,《大觀本》無文)。生山谷。
《吳普》曰:萹蓄一名蓄辯,一名萹蔓(《御覽》)。
《名醫》曰:生東菜,五月採,陰乾。
案《說文》云:萹,萹(上艹下左工右幾)也,(上艹下左工右幾),萹也,(上艹下左氵右毒)水萹,(上艹下左氵右毒),讀若督。《爾雅》云:竹萹,蓄。
郭璞云:似水藜,赤莖節,好生道旁,可食,又殺蟲。
《毛詩》云:綠竹猗猗。
《傳》云:竹,萹竹也。韓詩云:,(上艹下左氵右毒),萹(上艹下左工右幾)也,石經同。
《名醫別錄》:無毒。主治女子陰蝕。
《開寶本草》:味苦,平,無毒。療女子陰蝕。
《滇南本草》:蓄
內容:蓄味苦,性寒。利小便,治五淋白濁,熱淋瘀精,澀閉關竅,並治婦人鬱氣,胃中溼熱成白帶之症。蓄大薊水煨,點水酒服。(又方)治男、婦、童癆,虛熱,子午發熱,日久發熱不退,或產後發熱不退。蓄(五錢)煎點水酒童便服。
《本草蒙筌》:蓄
味苦,氣平。無毒。春月布地生,在處沿路有。苗類瞿麥,根若蓬蒿。葉細竹味相同,莖赤釵股近似。節間花綻,色微青黃。五月採收,陰乾入藥。主浸淫疥瘙疽痔,治丹石發衝眼疼。去小兒蛔蟲,療女子陰蝕。
《景嶽全書》:味苦澀。利小便,除黃疸,殺三蟲,去下部溼熱浸淫陰蝕,瘡疥痔漏。煮汁飲之,療小兒蛔 蟲上攻心腹作痛大效。有海上歌云:心頭急痛不能當,我有仙人海上方。扁蓄醋煎通口咽,管教時刻即安康。
《本草綱目》:治霍亂黃疸,利小便,小兒魅病。
《本草乘雅半偈》:蓄(本經下品)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
【核】曰∶出東萊山谷,所在有之。春仲蔓延布地,好生道旁,苗似瞿麥,弱莖促節,節紫赤似釵股,葉細綠似堇竹,節間出花甚細,微青黃,或淡紅色,似蓼藍花狀,遂結細實,根【 】曰∶景福殿賦雲∶爰有禁扁。徐雲∶門戶封署也,以所治形證詮名耳。蓋八萬四千毛孔,孔孔應開闔為門戶,如浸淫疥瘙諸形證,此毛孔唯封, 蓄引蔓促節,節節開花,若封而闢,闢而封,雖象形從治法,亦象形對待法也。(火熱刑金,成浸淫疥瘙者相宜,若痘疹痤痱,隱顯欲出者,與毛孔閉實,欲揚液為汗者亦宜。但氣味苦平,施之嚴寒為本氣者,功力少遜;若病反其本,中標之陽,或已成則為病熱,表邪尚未入裡,仍欲從樞解散者,為效頗速。)
《本草崇原》:蓄
內容:氣味苦平,無毒。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蓄一名扁竹,處處有之,多生道旁,春時蔓延布地,苗似瞿麥,葉細綠如竹箬,莖促節,節紫赤似釵股。三月開細紅花,如蓼藍花狀,結細子,爐火家燒灰煉霜用。)
《金匱要略》曰∶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蓋口乃脾竅,脾屬四肢, 蓄稟火氣而溫土,故主治脾溼之浸淫。充膚熱肉之血,不淡滲於皮毛,則為疥瘙。蓄稟東方之木氣,故主治疥瘙,浸淫可治,則疽痔亦可治矣。疥瘙可治,則三蟲亦可治矣。緣其稟木火之氣,通利三焦,從經脈而達於肌腠皮膚,故主治如此。
《本草備要》:蓄,一名扁竹。
通淋苦平。殺蟲疥,利小便。治黃膽熱淋,蛔咬腹痛,蟲蝕下部(煮服)。葉細如竹,弱莖蔓引,促節有粉,三月開紅花。
《本經逢原》:扁蓄利水散溼熱,治黃疸霍亂,療小兒鬼 KG-*3〗T6」,7SS〗支病,女子陰蝕。
《本草從新》:蓄
內容:一名扁竹。通淋殺蟲。苦平。利小便。治黃膽熱淋。殺諸蟲。治蛔咬腹痛。女子陰蝕。(煮服。)疥瘡諸疾。(皆去溼熱之功。)葉細如竹。弱莖蔓引。促節有粉。三月開紅花。
《得配本草》:蓄
內容:一名扁竹,苦,平。入足太陽經。去溼熱,治霍亂,殺三蟲,理瘡疥,療黃膽,止赤淋。(蓄能破血。)醋炒,治蛔攻心痛。煮麵,治痔瘡腫痛。多服洩精氣。
《本草求真》:
[批]除溼熱殺蟲。
萹蓄專入脾。味苦氣平,功專利水清熱,除溼殺蟲。是以小兒病,女子陰蝕浸淫瘙癢疽痔諸病, 無不藉此以為主治耳。《海上歌》云:心頭急痛不能當,我有仙人海上方,萹蓄醋煎通口咽,管教時刻便安康。以其味苦則熱洩,味苦則蟲伏,但此止屬標治,不能益人,勿常用也。
《本草便讀》:蓄。
入膀胱專主分消。降利功偏化溼濁。行脾肺並療疥疾。苦平性燥殺蟲瘡。( 蓄多生道旁。一名扁竹。如竹形布地。節間有粉。如花。苦平之性。善祛溼熱。殺諸蟲。觀本經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等語。即可想矣。)
《本草撮要》:【蓄】
內容:味甘平。入足太陽經。功專利小便。消女子陰蝕。得醋治蛔攻心痛。得瞿麥通淋。即扁竹也。
《本草分經》:苦,平。利小便,去溼熱,通淋殺蟲。
《本草思辨錄》:蓄
內容:蓄葉綠莖赤,稟木火之氣,而引蔓促節,氣味苦平,能通利三焦,搜抉隱微溼熱之病。故金匱要略雲∶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入口者不可治。蓋口為脾竅,流向四肢,則溼熱不致侮脾,脾土有權而可治。蓄引蔓促節,復節節開花,可不謂溼熱流向四肢之象歟。
《玉楸藥解》:萹蓄
味苦,氣平,入足太陽膀胱經。清利膀胱,滲瀉溼熱。萹蓄利水瀉溼,治黃疸淋澀,消女子陰蝕,殺小兒蛔蟲,療浸淫疥癧、疽痔痛癢之證。
《飲片新參》:萹蓄草
形色:色淡青。
性味:苦香平。
功能:利溼熱,通淋閉。
分量:一錢半至三錢。
用法:生用。
禁忌:溲多者忌用。
【來源產地】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生東萊山谷。五月採,陰乾。
處處有,布地生,花節間白,葉細綠,人亦呼為萹竹。煮汁與小兒飲,治蛔蟲有驗。
《中藥大辭典》
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芒種至小暑間,莖葉生長茂盛時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曬乾。
生長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邊等處。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河南、四川、浙江、山東、吉林、河北等地產量較大。
【炮製】
《中藥大辭典》
去淨雜質及根,洗淨,潤軟,切段曬乾。
【現代藥理研究】
1.萹蓄有明顯利尿作用。
2.萹蓄煎劑對多種致病桿菌、球菌有抑制作用。
3.萹蓄水提物與乙醇提取物具有降壓的作用。
4.萹蓄水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增加平滑肌張力。扁蓄苷有利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