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歷代本草匯言)

2021-02-22 明德初心

萹蓄為蓼科植物萹蓄的乾燥地上部分。我國各地均產,原植物生於山坡、田野、路旁。對氣候適應性強,寒冷山區或溫暖平畦均能生長。味苦,性微寒。歸膀胱經。功效利水通淋,殺蟲止癢。臨床用名萹蓄。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萹蓄味辛平。主浸淫,疥搔疽痔,殺三蟲(《御覽》引云:一名篇竹,《大觀本》無文)。生山谷。

《吳普》曰:萹蓄一名蓄辯,一名萹蔓(《御覽》)。

《名醫》曰:生東菜,五月採,陰乾。

案《說文》云:萹,萹(上艹下左工右幾)也,(上艹下左工右幾),萹也,(上艹下左氵右毒)水萹,(上艹下左氵右毒),讀若督。《爾雅》云:竹萹,蓄。

郭璞云:似水藜,赤莖節,好生道旁,可食,又殺蟲。

《毛詩》云:綠竹猗猗。

《傳》云:竹,萹竹也。韓詩云:,(上艹下左氵右毒),萹(上艹下左工右幾)也,石經同。

 

《名醫別錄》:無毒。主治女子陰蝕。

 

《開寶本草》:味苦,平,無毒。療女子陰蝕。

 

《滇南本草》:蓄

內容:蓄味苦,性寒。利小便,治五淋白濁,熱淋瘀精,澀閉關竅,並治婦人鬱氣,胃中溼熱成白帶之症。蓄大薊水煨,點水酒服。(又方)治男、婦、童癆,虛熱,子午發熱,日久發熱不退,或產後發熱不退。蓄(五錢)煎點水酒童便服。

 

《本草蒙筌》:蓄

味苦,氣平。無毒。春月布地生,在處沿路有。苗類瞿麥,根若蓬蒿。葉細竹味相同,莖赤釵股近似。節間花綻,色微青黃。五月採收,陰乾入藥。主浸淫疥瘙疽痔,治丹石發衝眼疼。去小兒蛔蟲,療女子陰蝕。

 

《景嶽全書》:味苦澀。利小便,除黃疸,殺三蟲,去下部溼熱浸淫陰蝕,瘡疥痔漏。煮汁飲之,療小兒蛔 蟲上攻心腹作痛大效。有海上歌云:心頭急痛不能當,我有仙人海上方。扁蓄醋煎通口咽,管教時刻即安康。

 

《本草綱目》:治霍亂黃疸,利小便,小兒魅病。

 

《本草乘雅半偈》:蓄(本經下品)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

【核】曰∶出東萊山谷,所在有之。春仲蔓延布地,好生道旁,苗似瞿麥,弱莖促節,節紫赤似釵股,葉細綠似堇竹,節間出花甚細,微青黃,或淡紅色,似蓼藍花狀,遂結細實,根【 】曰∶景福殿賦雲∶爰有禁扁。徐雲∶門戶封署也,以所治形證詮名耳。蓋八萬四千毛孔,孔孔應開闔為門戶,如浸淫疥瘙諸形證,此毛孔唯封, 蓄引蔓促節,節節開花,若封而闢,闢而封,雖象形從治法,亦象形對待法也。(火熱刑金,成浸淫疥瘙者相宜,若痘疹痤痱,隱顯欲出者,與毛孔閉實,欲揚液為汗者亦宜。但氣味苦平,施之嚴寒為本氣者,功力少遜;若病反其本,中標之陽,或已成則為病熱,表邪尚未入裡,仍欲從樞解散者,為效頗速。)

 

《本草崇原》:蓄

內容:氣味苦平,無毒。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蓄一名扁竹,處處有之,多生道旁,春時蔓延布地,苗似瞿麥,葉細綠如竹箬,莖促節,節紫赤似釵股。三月開細紅花,如蓼藍花狀,結細子,爐火家燒灰煉霜用。)

《金匱要略》曰∶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蓋口乃脾竅,脾屬四肢, 蓄稟火氣而溫土,故主治脾溼之浸淫。充膚熱肉之血,不淡滲於皮毛,則為疥瘙。蓄稟東方之木氣,故主治疥瘙,浸淫可治,則疽痔亦可治矣。疥瘙可治,則三蟲亦可治矣。緣其稟木火之氣,通利三焦,從經脈而達於肌腠皮膚,故主治如此。

 

《本草備要》:蓄,一名扁竹。

通淋苦平。殺蟲疥,利小便。治黃膽熱淋,蛔咬腹痛,蟲蝕下部(煮服)。葉細如竹,弱莖蔓引,促節有粉,三月開紅花。

 

《本經逢原》:扁蓄利水散溼熱,治黃疸霍亂,療小兒鬼  KG-*3〗T6」,7SS〗支病,女子陰蝕。

 

《本草從新》:蓄

內容:一名扁竹。通淋殺蟲。苦平。利小便。治黃膽熱淋。殺諸蟲。治蛔咬腹痛。女子陰蝕。(煮服。)疥瘡諸疾。(皆去溼熱之功。)葉細如竹。弱莖蔓引。促節有粉。三月開紅花。

 

《得配本草》:蓄

內容:一名扁竹,苦,平。入足太陽經。去溼熱,治霍亂,殺三蟲,理瘡疥,療黃膽,止赤淋。(蓄能破血。)醋炒,治蛔攻心痛。煮麵,治痔瘡腫痛。多服洩精氣。

 

《本草求真》:

[批]除溼熱殺蟲。

萹蓄專入脾。味苦氣平,功專利水清熱,除溼殺蟲。是以小兒病,女子陰蝕浸淫瘙癢疽痔諸病, 無不藉此以為主治耳。《海上歌》云:心頭急痛不能當,我有仙人海上方,萹蓄醋煎通口咽,管教時刻便安康。以其味苦則熱洩,味苦則蟲伏,但此止屬標治,不能益人,勿常用也。

 

《本草便讀》:蓄。

入膀胱專主分消。降利功偏化溼濁。行脾肺並療疥疾。苦平性燥殺蟲瘡。( 蓄多生道旁。一名扁竹。如竹形布地。節間有粉。如花。苦平之性。善祛溼熱。殺諸蟲。觀本經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等語。即可想矣。)

 

《本草撮要》:【蓄】

內容:味甘平。入足太陽經。功專利小便。消女子陰蝕。得醋治蛔攻心痛。得瞿麥通淋。即扁竹也。

 

《本草分經》:苦,平。利小便,去溼熱,通淋殺蟲。

 

《本草思辨錄》:蓄

內容:蓄葉綠莖赤,稟木火之氣,而引蔓促節,氣味苦平,能通利三焦,搜抉隱微溼熱之病。故金匱要略雲∶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入口者不可治。蓋口為脾竅,流向四肢,則溼熱不致侮脾,脾土有權而可治。蓄引蔓促節,復節節開花,可不謂溼熱流向四肢之象歟。

 

《玉楸藥解》:萹蓄

味苦,氣平,入足太陽膀胱經。清利膀胱,滲瀉溼熱。萹蓄利水瀉溼,治黃疸淋澀,消女子陰蝕,殺小兒蛔蟲,療浸淫疥癧、疽痔痛癢之證。

 

《飲片新參》:萹蓄草

形色:色淡青。

性味:苦香平。

功能:利溼熱,通淋閉。

分量:一錢半至三錢。

用法:生用。

禁忌:溲多者忌用。

 

【來源產地】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生東萊山谷。五月採,陰乾。

處處有,布地生,花節間白,葉細綠,人亦呼為萹竹。煮汁與小兒飲,治蛔蟲有驗。

 

《中藥大辭典》

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芒種至小暑間,莖葉生長茂盛時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曬乾。

生長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邊等處。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河南、四川、浙江、山東、吉林、河北等地產量較大。

 

【炮製】

 

《中藥大辭典》

去淨雜質及根,洗淨,潤軟,切段曬乾。

 

【現代藥理研究】

 

1.萹蓄有明顯利尿作用。

2.萹蓄煎劑對多種致病桿菌、球菌有抑制作用。

3.萹蓄水提物與乙醇提取物具有降壓的作用。

4.萹蓄水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增加平滑肌張力。扁蓄苷有利膽作用。

 

相關焦點

  • 121 ​萹蓄· 本草匯解 | 山海精舍
    萹蓄為蓼科植物萹蓄的乾燥地上部分。臨床用名萹蓄。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味苦,平。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 《本草崇原》:《金匱要略》曰: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蓋口乃脾竅,脾屬四肢,萹蓄稟火氣而溫土,故主治脾溼之浸淫。充膚熱肉之血,不淡滲於皮毛則為疥瘙。萹蓄稟東方之木氣,故主治疥瘙,浸淫可治,則疽痔亦可治矣。疥瘙可治,則三蟲亦可治矣。
  • 萹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中藥大辭典》:萹蓄拼音Biǎn Xù別名竹(《詩經》),萹竹(《本經》),萹茿(《說文》),畜辯、萹蔓(《吳普本草》),扁蓄(《局方》),地萹蓄、編竹(《履巉巖本草》),扁畜(《救荒本草》),粉節草藥理作用①利尿作用實驗證明,萹蓄有利尿作用,煎劑20克/公斤給予鹽水負荷的大白鼠後,尿量、鈉、鉀排出均增加,特別是鉀的排出較多,其灰分亦有同樣效果,因此認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於鉀鹽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由於其中所含黃酮甙所致。②降壓作用萹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靜脈注射,對貓、兔、狗有降壓作用。
  • 藥用植物:萹蓄
    藥用植物:萹蓄 萹蓄,入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未見其植物形態。
  • 中藥知識必學:萹蓄
    老家村裡田埂上,河堤旁,蔓生著很多知名、不知名的野草,小時候這些野草多被我們割去餵豬、餵羊,實際上它們還可能是一味良藥,其中就有萹蓄,它的生命力強,根莖發達,是我國一種常見野草。願我們如同這萹蓄一樣,生於野莽,安於天地。路邊野物,君多採擷。此物外形一節一節,形似竹子。
  • 中藥材:萹蓄
    ②降壓作用萹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靜脈注射,對貓、兔、狗有降壓作用。③對子宮及止血作用萹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宮張力增高,可用作流產及分娩後子宮出血的止血劑。④抗菌作用1:10的萹蓄浸出液,試管內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對細菌的抑制作用較弱。
  • 藥材:萹蓄
    萹蓄又叫鳥蓼、扁竹、竹節草、豬牙草、道生草等,是一種在我國各省市均有大量分布的植物,也是一種可以入藥的中藥材,它的主要藥用價值在淋痛及溼疹方面。那麼中醫上是如何使用萹蓄進行治療的呢?萹蓄的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莖平臥、上升或直立,高10-40釐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縱稜。
  • 萹蓄:扁豬子芽兒,紅根根(gei),姥娘叫俺引針針(zhei)
    萹蓄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植物,最早出現在《爾雅》中:「竹,萹蓄」。二是宋代藥物學家蘇頌在《圖經本草》所寫:「萹蓄,亦名蓄竹,生東萊山谷。今在處有之。春中布地生道旁,苗似瞿麥,葉細綠如竹,赤莖如釵股,節間花出甚細,微青黃色,根如蒿根,四月五月採苗,陰乾。」
  • 我讀《神農本草經》279萹蓄
    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陰 氣溫16-21℃279萹蓄【原文】萹蓄,味辛,平。主浸淫,疥搔疽痔,殺三蟲。
  • 桑枝(歷代本草匯言)
    桑文化與藥用:桑具生生之氣;桑乃箕星之精【本草匯言】 《本草圖經》: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運,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療口乾及癰疽後渴,用嫩條細切一升,熬香煎飲,亦無禁忌。久服,終身不患偏風。 《本草蒙筌》:枝煎常飲,耳目聰明。
  • 認識身邊常見的小草,中藥萹蓄
    萹蓄我們身邊常見的一種野草,在中藥使用上是相對冷背的一種。農村人在夏季常用它熬水做清熱瀉火利尿之用。有的還選取嫩尖芽當茶喝。
  • 木賊(歷代本草匯言)
    【本草匯言】 《本草衍義》:木賊細剉,微微炒,搗為末,沸湯點二錢,食前服,治小腸膀胱氣,緩緩服必效。 《滇南本草》:木賊內容:木賊,一名節節草,一名筆管草,一名鬥眼草,一名豆根草。味辛、微苦,性微溫。行十二經絡。
  • 百部(歷代本草匯言)
    【本草匯言】 《名醫別錄》:微溫,有小毒,主治咳嗽上氣。 《藥性論》:使,味甘,無毒。能治肺家熱,上氣咳逆,主潤益肺。 《本草拾遺》:火炙,浸酒,空腹飲,去蟲,蠶咬,兼疥癬瘡。 《日華子本草》:味苦,無毒。
  • 海浮石(歷代本草匯言)
    【本草匯言】 《日華子本草》:平,無毒。止渴,治淋。 《本草綱目》:(《日華》)【校正】併入《拾遺》水花。【釋名】海石(《綱目》)、水花。【集解】時珍曰:浮石,乃江海間細沙、水沫凝聚,日久結成者。 《本草乘雅半偈》:浮石(日華)【氣味】鹹平,無毒。【主治】煮汁飲,止渴,治淋,殺野獸肉。【核】曰∶出南海、交州之陽。水沫集塵埃,蕩漾水面日久凝結而成。色黃白,體虛而輕,仍未離乎塵沫本相也。先人云∶山融成水,歸宗走海,泡幻立堅仍呈本相,隨波上下,止止行行,行行止止,會心者得之。
  • 天花粉(歷代本草匯言)
    80 栝樓:嶗頂上的天瓜 【本草匯言】 《開寶本草》:味苦,寒,無毒。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面黃,唇乾口燥,短氣,通月水,止小便利。 《滇南本草》:味苦,性寒。治肺癰,排膿,消煩渴,止肺熱,消跌打損傷瘀血,清化日久老痰黃痰,下氣,解瘡毒,治癰瘡腫毒,並止咳嗽帶血。
  • 萹蓄你認識嗎?它有什麼功效和副作用?
    萹蓄是一種野生草本植物,它也叫萹竹,這種植物多生長在野外中,它在初夏開花,花色有白色和淡紅色兩種,進入秋天以後會結出種子,它全草可以入藥。
  • 藁本(歷代本草匯言)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藁本味辛溫。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頭痛,長肌膚:說顏色。一名鬼卿,一名地新。生山谷。《名醫》曰:一名微莖,生崇山,正月二月採根暴幹,三十日成。案《廣雅》云:山芷蔚香,藁本也。《管子·地員篇》云:五臭疇生藁本。
  • 旋復花(歷代本草匯言)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旋復花,味鹹,溫。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生川谷。《名醫》曰:一名戴椹,生平澤,五月採花,日幹,二十日成。案《說文》云:(上艹下復),盜庚也。《爾雅》云:盜庚:郭璞云:旋復似菊。
  • 秦皮(歷代本草匯言)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秦皮,味苦微寒。主風寒溼痺,洗洗,寒氣,除熱,目中青翳白膜。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川谷。《吳普》曰:岑皮,一名秦皮,神農雷公黃帝岐伯酸無毒,李氏小寒,或生冤句水邊,二月八日採。
  • 蜇蟲(土鱉蟲)(歷代本草匯言)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蟅蟲,味鹹,寒。主心腹寒熱,洗洗,血積症瘕,破堅,下血閉,生子大,良。一名地鱉。生川澤。《吳普》曰:(庶蟲)蟲,一名土鱉(《御覽》)。《名醫》曰:一名土鱉,生河東及沙中,人家牆壁下,土中溼處,十月暴幹。案《說文》云:蟅蟲屬蠜,目蠜也。
  • 石韋(歷代本草匯言)
    石韋:熟皮作葉石上生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石韋,味苦平。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一名石。生山谷石上。《名醫》曰:一名石皮,生華陰山谷,不聞水及人聲者,良,二月採葉,陰乾。 《名醫別錄》:味甘,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