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為桑科植物桑的乾燥嫩枝。主產於安徽、河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原植物喜溫暖溼潤氣候,稍 耐蔭,耐旱,不耐澇,耐貧瘠,對土壤石英性強。味微苦,性平。歸肝經。功效祛風溼、利關節、行水氣。臨床用名有桑枝、炒桑枝。
桑文化與藥用:桑具生生之氣;桑乃箕星之精
【本草匯言】
《本草圖經》: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運,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療口乾及癰疽後渴,用嫩條細切一升,熬香煎飲,亦無禁忌。久服,終身不患偏風。
《本草蒙筌》:枝煎
常飲,耳目聰明。去手足拘攣,香港腳兼散;潤皮毛枯槁,風癢且驅。陰管通便,眼眶退暈。
利喘嗽逆氣,消腫毒癰。
《本草綱目》:煎藥用桑者,取其能利關節,除風寒溼痺諸痛也。觀《靈樞》治寒痺內熱,以桑炭炙布巾,熨痺處,治口僻以桑鉤鉤其口及坐桑灰上,皆取其意也。又癰疽,發背不起發,或瘀肉、腐潰及陰瘡、瘰癧、流注、臁瘡、頑瘡、惡瘡久不愈者,用桑木炙法,未潰則拔毒止痛,已潰則補接陽氣,亦取桑通關節、去風寒、 火性暢達、出鬱毒之意。其法以幹桑木劈成細片,扎作小把,然火吹息,炙患處。每吹炙片時,以痰肉腐動為度,內服補託藥,誠良方也。
《本草經疏》:味苦,平,性不冷不熱。主遍體風癢乾燥,火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暈,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療癰疽後渴,嫩條細搗一升,熬香煎飲。亦無禁忌。久服,終身不患偏風。《聖惠方》治紫白癜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水五鬥,慢煮至五升,去滓,再煎成膏,每臥時溫酒調服半合,以愈為度。
《雷公炮製藥性解》:桑枝,療手足拘攣、陰管作痛、眼眶作暈、氣逆咳嗽、腫毒風癢。桑椹,開關竅,利血脈,安神魂,黑鬚髮,明耳目。
《本草易讀》:苦,平,無毒。祛風除溼,消食利水,聰耳明目,澤顏止渴。洗風癢乾燥,療水氣香港腳,除水氣香港腳,炒香,煎服。(驗方第一)
風熱臂痛。同上。(第二。)
遍身風癢,水煎洗之。(第三。)
四肢拘攣,內服外洗。(第四。)
《本草崇原》: 氣味苦平,主治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運,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身,聰明耳目,令人光澤。(《圖經本草》附。)
《本草備要》:桑乃箕星之精。其木利關節,養津液,行水(《錄驗方》∶枝皮細剉,釀酒服良)祛風(桑枝一升,細銼,炒香,水三升,熬至二升,一日服盡,名桑枝煎,治風氣腳氣、口渴)。其火拔引毒氣,祛風寒溼痺(凡癰疽不起,瘀肉不腐,瘰癧、流注、臁頑惡瘡不愈,用桑木片紮成小把,燃火,吹息,灸患處。內服補託藥良)。煎補藥,熬諸膏,宜用桑柴,內亦宜桑枝攪。
《本經逢原》:桑枝清熱去風,故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無不宜之。時珍云:煎藥用桑者,取其能利關節,除風寒溼痺諸痛也。觀《靈樞》治寒痺用桂酒法,以桑炭炙布巾,熨痺處。治口僻用馬膏法, 以桑鉤鉤其口,坐桑灰上。又癰疽發背,流注頑瘡,久不愈者,用桑木灸法,未潰則拔毒止痛,已潰則補接陽 氣。其法以桑柴劈作小片,束作小把,燃火吹息灸患處。每吹灸片時,瘀肉漸腐,用此以助內服之藥。又治久 嗽不止,用桑枝煎湯,渴即飲之。桑柴灰熬膏,點大風惡疾;或淋取汁洗頭面,不過十度即瘥,此《聖惠》法 也。
《本草從新》:宣祛風。
苦平。通關節,行津液,祛風利水,治風寒溼痺諸痛。(在手足者尤效、以其入四肢也。)
水氣香港腳。(桑枝一升、細銼炒香、水三升、熬至二升、一日服盡、名桑枝煎、治風氣香港腳。)
《得配本草》: 甘、苦、平。入手太陰經。治風溼,通關節,除肺咳,利小便,散寒消食。得桂枝,治肩背痺痛。配益母,煎膏,治紫白瘢風。
切碎炒香。治風溼,酒蒸。消食,煅炭。氣虛者禁用。
《本草便讀》:桑枝能達四肢。行經絡。利關節。助藥力苦平之性。為祛風良藥也。
《本草撮要》:味甘苦。入手足太陰經。功專去風溼拘攣。得桂枝治肩臂痺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癢。
《本草分經》:苦,平。祛風利水,治手足風寒溼痺。
《玉楸藥解》: 桑枝治腳氣中風,喎斜拘攣,咳嗽上氣,紫白瘢風,消癰疽,利小便。
《醫學衷中參西錄》: 湖北張某,患歷節風證,西醫名僂麻質斯,服其藥年餘無效。步履艱難,天未涼即著皮褲。診其脈,浮數有力,知為經絡虛而有熱之象。遂用加味黃芪五物湯,遵注熱者加知母,又加生薏米、鮮桑枝、牛膝、木通。服一劑覺輕減,三劑離杖,五劑痊癒。近年用此方治痛風、歷節證,愈者甚多。若無熱者,即用書中原方,亦甚效驗。
《飲片新參》:
形色:色青黃白,中有虛軟小圈。
性味:香平。
功能:祛四肢風,通絡。
分量:三錢至一兩。
用法:上肢酒炒,下肢生用。
禁忌:無忌。
【來源產地】
《中藥大辭典》
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採收,去葉,略曬,趁新鮮時切成長30~60釐米的段或斜片,曬乾。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江蘇、浙扛、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炮製】
《中藥大辭典》
桑枝:揀去雜質,洗淨,用水浸泡,潤透後,切段,曬乾。
炒桑枝:取淨桑枝段,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淡黃色,放涼。另法加麩皮拌炒成深黃色,篩去麩皮,放涼。(每桑枝段100斤,用麩皮20斤)
酒桑枝:取桑枝段用酒噴勻,置鍋內炒至微黃色,放涼。(每桑枝段100斤,用酒15斤)
【現代藥理研究】
桑枝具有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的作用。
(整理/陳曦)
(校對/小k)
(媒體/全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