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分狹義的與廣義的兩種類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傾向於解釋為狹義的民族英雄。
狹義民族英雄是一個民族在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鬥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鬥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人"。以上定義適合於任何民族,並且不受地域和歷史時間限制,也不受成功失敗、人物大小條件限制。中國著名民族英雄有衛青、嶽飛、文天祥、于謙、戚繼光、史可法、鄭成功、林則徐、鄧世昌、王銘章、張自忠等等。
廣義民族英雄的定義是:在和平、變革時期,為本民族的發展繁榮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從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不閃爍著民族英雄的光輝。又比如一項發明,使本民族受益,或為本民族爭光;一項為世界做出貢獻的學說,以及為本民族爭光的行為者,都可以稱為民族英雄,如當代中國的民族英雄錢學森、鄧稼先等。
眾所周知嶽飛是一個非常中心愛國的民族英雄,「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可以詮釋嶽飛這個人的一生。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教科書也在跟著潮流而變,各個各個版本的教科書對於嶽飛是否是「民族英雄」這一點存在爭議,有專家覺得歷史上的當時和宋國打仗的金國的族人早已經不復存在,後代都已經成為了中國各族的一員了,就不再是外國人了。
所以當時嶽飛所在的宋國和金國打的都是內部仗,不是為了抵抗外來入侵者,因此嶽飛不能被稱為真正的民族英雄,應該用愛國者來形容,這才是符合歷史的發展,所以專家們建議教科書中要拋棄民族英雄這個稱號,反之用愛國者來形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點讚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