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文化自然遺產,都包括哪幾個地方?

2021-01-19 旅途風景線

我們國家的地域非常的遼闊,而且地形也是非常的複雜和多變化的,自然的一些景觀也是非常的多的,也擁有著世界上很多的一些以前留下來的東西,自從我們國家在很早的時候加入了一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公約以來,共有十多項這樣的景觀被選入到了這個文件中去,這個東西的數據顯示我們國家總是在全球是第一的,而且這是13個世界上的一些以前留下來的東西中,我們國家的西南邊的地區是最集中的一個地方,超過了一大半的地方都是在這個西南的地區,貴州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世界上以前留下來的東西最多的一個地方,共四個這種東西在這裡,如果加上文化和自然雙重的以前留下來的東西的話,那麼四川和貴州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面並排第一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西部地區有哪些以前留下來的東西的地方吧。

雲南省:這裡一共擁有三處世界上以前留下來的一些自然的東西,三江併流,澄江化石地,雲南石林。

第一個地方的三個江,分別指的是滄瀾江,金沙江,怒江這三個比較大的江,在這地方的境內由北到南一起流了一百多公裡,一起流淌著而且沒有一點的交匯,形成了非常奇怪的景觀,這裡也同時是國家級的一些非常好看的景點的地方,這個地方包含了很多國家的一些自然的保護區,還有大家非常喜歡的麗江以及香格裡拉,梅裡雪山等著名的一些景區,在03年的時候被列入了這個名單當中,保護的面積總共是1.7萬平方公裡。

雲南的石林是在昆明的一個地方的,它是國家的一個地質公園,是這裡的風景區,是被國家認可的是5a級的一個區,07年這裡被作為中國南邊最主要的一個組成的部分,進入了這個列表,總共被保護的面積為四百平方公裡。

澄江化石地,這裡是在玉溪的一個地方的,離一個非常受大家關注的扶仙湖不遠,是保存最最好的一個以前留下來的化石群的地方,其中最大的意義就是在達爾文的一個評論裡面是面臨的重大挑戰的,12年的時候被列為了這個名單,當中總面積是七點多平方公裡。

四川省:總共有的以前留下來的自然的景觀,有三處,九寨溝,四川大熊貓的生存的地方,黃龍。另外還有一個是雙層的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

黃龍是在我們四川省找一個藏族的松潘縣境內,國家非常有名的一個風景很美的地方,而且有著5a級的認可,92年的時候被列入了保護當中,包括的面積總共有六百多平方公裡。

九寨溝,它是在四川的一個藏族的一個縣裡面,是國家非常重點的保護的地方,也是我們國家的地質的公園,有著非常高的認可,92年的時候被加入了這個保護當中面積總共是一千多平方公裡。

四川大熊貓居住的地方是在這個城市的雅安市,雅安市、阿壩州、甘孜州共計十幾個縣範圍內,總面積有九千多平方公裡,包括四姑娘山,臥龍,夾金山等區,這些地方包括了很多國家保護的一些地方和世界以前一些東西的青城山,四姑娘山等多處著名的國家的很不錯的一些景區中,06年被列入這個名單當中。

文化和自然雙重被保護的東西,峨眉山樂山大佛是在四川的樂山市的,它屬於自然遺產的部分是峨眉山,這個地方也是國家非常有名的景區,最高的一個山峰達到了三千多米的海拔,96年被列入這個保護當中,面積為一百多平方公裡。

貴州省: 這個地方一共有以前留下來的一些自然的景觀有四處。荔波茂蘭喀斯特森林、施秉雲臺山,赤水丹霞、銅仁梵淨山。

第一個是位於我們位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個地方,是國家非常保護的一個地方,也是得到大家認可的一個非常漂亮的景區,作為我們國家南面喀斯特的主要組成的一個部分,07年的時候被列入這個保護的名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樟江-大、小七孔景區是喀斯特的核心部分,保護區面積約兩百平方公裡。

第二個是在我們國家東南苗族的一個地方的,是屬於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區的一部分,是國家非常認定的一個很美的一個地方,作為喀斯特第二期的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14年的時候被列入了保護當中,面積是二百多平方公裡。

第三個是位於我們赤水的一個地方的,包含了一個國家的保護的一個區,一個國家級的一個風景很美的地方,還有兩個國家級的森林公園,是我們國家面積最大的一個丹霞地貌的地方,也是很比較少見的一個地方,10年被列入世界的保護當中,包括赤水大瀑布,燕子洞,佛光巖等多個著名的一些遊玩的地方都被保護了起來,面積為一千多平方公裡。

第四個是位於我們銅仁市的一個地方的國家級保護的地方,也是一個國家認可的美麗的地方,武陵山脈的主峰海拔高兩千多米,18年的時候被列入保護當中,面積為七百多平方公裡。

這些地方都被我們國家認可和保護的地方,如果去到這裡遊玩的話,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些素質和行為。

相關焦點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這些文化自然遺產驚豔世界!
    2017年起,「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作為文化大省,湖南一直注重優秀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截至目前,湖南擁有2處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中國丹霞—崀山,1處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土司遺址。此外,南嶽衡山、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裡耶-烏龍山、炎帝陵-桃源洞等4處景區入選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萬佛山-侗寨景區入選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
  • 中國僅有的4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都是名山,你去過幾處?
    無論是世界自然遺產還是文化遺產,往往都是特點鮮明,十分具有觀賞價值的旅遊景點,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更是兼具文化和自然景觀。目前為止,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已有1000餘處,而雙遺產僅39處,中國的世界遺產也高達55處,但雙遺產僅有4處,可見其標準還是很高的。那麼我國的雙遺產是哪4處,你去過幾處?
  • 土司遺址—來自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2015年3月,國家文物局確定湖北、貴州、湖南三省現存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遺址,共同聯合申報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13至20世紀,土司分布地區在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目前中國記錄在案的土司遺存有101處,由於分布廣、遺址多,決定了項目必須是「打包」申報。三處遺址分布於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交界地區,是現存具有大型規模、完整格局、豐富遺存的土司城遺址。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
  •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知多少?你都去過幾個?
    #世界文化遺產#昨天娃的班主任布置了一項作業,寫一篇關於世界文化遺產的作文,這可把娃愁壞了,因為她對此一點兒概念沒有。於是我頓覺應該趁此機會好好給她補習一下有關文化遺產的知識。接下來咱們一起來聊一聊關於世界文化遺產的那些事兒吧。
  • 位於江西的自然文化雙重保護區,是中國第八大世界自然遺產
    旅遊開發具有許多優勢,特別是在當前我國對旅遊業的重視程度上,許多文化景點的魅力其實也比較大,通過對這一方面的不斷重視和關注,許多景區的文化底蘊也比較大,也可以很好地挖掘,無論是建築類景點,還是自然類景點,從旅遊的角度來說,它們都具有較強的文化動力。那座山叫龍虎山。
  • 中國四個有實力的景區,獲得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你去過幾個
    在眾多的景區中,下面這4個可以說是我國實力最強勁的景區了,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獲得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的景區,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泰山泰山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它作為我國的"五嶽之首""五嶽之長",每年都會吸引眾多的遊客來此參觀,關於泰山的故事,你一定聽說過不少,但你知道它是從什麼時候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名錄嗎?是1987年。
  • 我國有四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全都和山有關,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對於某些具有突出意義和特殊價值的文物及自然景觀,我們通常會給授予「世界遺產」的稱號。而在華夏大地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同時還有廣袤的土地,這也使得在我國誕生了很多世界遺產。據統計中國是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和義大利並列第一)。
  • 中國文化自然遺產日到來,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趁著6月9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說說我的家鄉大北京。北京可謂歷史悠久,早在70萬年前,「北京人」形成的原始人群部落就在北京的周口店地區出現了,北京城建成也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期間自然有不少靠著口口相傳和心心相念而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也在一路提醒我們對於這些豐富的遺產,不要遺失,更不要遺忘,而是要一代代傳承下去。在此,就列舉幾個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吧。京西太平鼓從明代起,太平鼓就開始在北京流傳,起初只是民間的自娛自樂的集體舞蹈,明末清初的時候開始盛行。清朝末年,傳入了門頭溝區。
  • 東嶽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
    東嶽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位於山東泰安城區正北方向,與泰安市區山城緊連。泰山風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從祭地經帝王駐地的泰城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長達十公裡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一條軸線。
  •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武夷山普通紀念幣一枚
    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20年12月21日發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武夷山普通紀念幣一枚。一、普通紀念幣圖案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武夷山普通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上方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下方為裝飾風格的武夷山圖案並刊年號「2020」字樣;背面主景圖案為武夷山玉女峰,以及九曲溪、金斑喙鳳蝶、茶葉、竹排、武夷精舍、石刻等,主景圖案下方刊「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武夷山
  • 我國文化與自然的世界之最,55處世界遺產,點燃你的眼睛與心靈
    中國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遺產,凝聚在這55個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中,這是我們東方文明的窗口,也是世界文明的濃縮精華。今年浙江省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也被列為世界遺產,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了55處,居世界第一位,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一個成功的開放窗口,讓世界各國人民對自然遺產的保護意識日益增強,進入中國後,和所有的名錄一起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從萬裡長城到泰山,從敦煌莫高窟到西湖,從黃山到福建土樓…沒有人能說明東方古國的富饒和美麗的山川,我來介紹這些。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世紀30年代,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在《雅典憲章》中明確提出「有價值的建築和地區」的保護問題,確定了一些個體建築保護基本原則及具體的保護措施,促進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國際運動的展開。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對象從個體的文物建築擴大到歷史地段。1960年代美國白宮會議首先提出設立「世界遺產信託資金」的建議案。提出要保護世界上傑出的自然風景區和歷史遺址。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
    2011年8月,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和《實施世界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要求,聯合國專家對元上都遺址就遺產價值、保護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實地考察評估。 2012年5月,世界遺產中心發布正式報告,通過了申遺文本中關於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的陳述,認定其真實性、完整性以及保護管理狀況完全符合世界遺產的要求,提名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古蹟
    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陵兵馬俑位於陝西省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內。兵馬俑坑內陶俑形態各異,同時也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甘肅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的莫高窟,地處古絲綢之路的戰略要點。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2020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在餘杭開幕
    11月4日,2020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遺產城市市長論壇在餘杭開幕!劉玉珠在主旨發言中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充分認識到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是新時代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戰略性、長期性的工作,是延續地方文脈和城市特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中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工作。
  • 「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重慶文化遺產宣傳月專題活動」正在火熱...
    這些抗戰遺址對推動重慶的開放,促進重慶與世界的交流。形成重慶「開放包容」的城市人文精神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重慶對外開放的歷史是重慶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梳理、挖掘、傳承、利用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盟國駐渝外交機構遺址群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利於塑造重慶城市建設,培育重慶核心競爭力,彰顯提升重慶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重慶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的重要載體,6月13日就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切實保護利用好抗戰文物,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統一戰線教育,為全面小康賦能發揮積極作用。
  • 中國有四個文化和自然雙遺產,你都去過哪裡?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又名複合遺產,是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中國目前一共有4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分別是黃山、泰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其中泰山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自然文化雙遺產,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 2020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LOGO設計出爐啦!
    ,以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世界文化遺產屬於世界遺產範疇。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3類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等非政府組織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力組織,參與世界遺產的甄選、管理與保護工作。
  • 帶你看懂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
    走進江郎山 打造浙江大花園璀璨明珠 探索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 6月13日 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走進江郎山活動
  • 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智慧
    李韻攝/光明圖片泉州布袋木偶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圖為傳承人在展示表演方法。李韻攝/光明圖片福建的丘陵山區還較為完整地保存著一些傳統村落。如今,這些地方已成為旅遊打卡地。李韻攝/光明圖片世界文化遺產—西藏布達拉宮的金頂 李韻攝/光明圖片【守望家園】編者按 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1月2日下午,第十四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特別會議宣布,原定今年在中國福州舉行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