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文教育 釋放創造活力(美育)

2021-01-07 人民網

  作文教育是情感教育、審美教育,也是語言創生能力的教育,關乎民族的心靈境界和創造活力;文章裡面藏著民族和個人的精神密碼,讀到好文章,讓人頓覺天地清明,寫出好文章,也給人豁然開朗之感,所謂「文章可華國」;文章的大道是對民族記憶和個體靈魂的認知,新一代成長起來,是否有大視野、大志向,是否追求做一個堂正而有擔當的人,與他所受的作文教育大有關係

    

  中國自古以來講文之為德也大矣,「文」是民族精神和個體思想的生動表達。文運與國運相牽,推崇的正是文的重要意義。文風正大,國家氣象磅礴;文風雄強,民族精神剛健。科學與人文齊頭並進、相得益彰,才是民族發展的正途。我們需要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提升,也需要有「文」作為核心載體來詮釋我們的民族精神、國家價值。

  於是,如何通過重視語文教學來更好地守護一種文明、掌握一種語言,藉此展示更具辨識度的民族精神,又一次成為教育界的中心話題。推廣全民閱讀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母語表達能力,讓語文科目分數在高考總分中佔比更高,這一系列舉措都表明,接續中華民族偉大傳統的一個便捷方式正是崇文、學文。以文化人仍然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作文是檢驗情感理智水平最直觀的方式

  語文教育的核心是作文。作文之道是語言之道,也是人生之道,它不僅是一種技能,一種字詞教學的延伸,更是檢驗一個人是否具備健全理智與情感最直觀而雄辯的方式。從傳統上說,無論是漢代賢良方正還是始於隋朝科舉制度,幾乎都是一篇文章定終身,這種選才方式是中國獨有的。我們現在實行的課堂教學和標準化考試制度學自西方,它對於人才快速、批量培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此把作文教育縮減為各種課程教育中的一小部分,以致出現很多數理化拔尖人才不會寫幾百字作文、可以說滿口流利英語卻無法把母語寫得文通字順的狀況,這無疑有些偏頗。有人呼籲,不僅要提高語文分數在高考總分中的佔比,還要大力提高作文分數在語文總分中的佔比,並非全無道理。

  為什麼作文教育如此重要?古人視文章為立身之本,是個人修為,更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文章裡面藏著民族和個人的精神密碼。讀到好文章,讓人頓覺天地清明;寫出好文章,也給人豁然開朗之感,所謂「文章可華國」,還真不是一句虛言。中國有深厚的讀書、作文傳統,這傳統之所以寶貴,首先在於它對作文定位立意之高。如果作文教育忘記這個初衷,那麼即便字詞句段、修辭手法、中心思想樣樣都學,也難以把握文章精義,難以感受文章氣勢,無法與文章背後那個健旺的靈魂對話。語文教學最常見的誤區是,文章被圖解為一些僵化的修辭,作文之道嚴重模式化。每年高考結束,引起最大關注和爭議的,往往就是作文,其焦點常常是:題目是否可以讓學生說出心中所想、是否能發揮他們的寫作才華。這一方面體現,作文在國人心目中依然有崇高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命題中突破程式、見出不凡的中國悠久文章傳統依然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影響力。

  文章裡藏著民族與個人的精神密碼

  中國人對「文」有一種信仰。中國從根本上崇尚的是人文精神。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是中華民族最突出的文化品格,它決定中國人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方式是人文主義的。西方人常常把人生的終極目標理解成神聖的、超越的、救贖的,而中國人卻常常把人生的最高境界看作是詩意的、審美的、藝術的,二者之間有巨大差異。詩意、審美、藝術的人生由什麼來承載?文,文的核心又是詩。

  離開文的傳統,無法真正理解中國的精神內涵,也無法遇見那些偉大中國人的靈魂。我們經常說的先秦思想、漢唐氣象、明清氣韻,都藏在歷代的雄文、美文之中。語文教育、作文訓練應該和這個偉大的傳統對接,讓學生重新認識一個民族的風華、一種語言的成就。修辭、字詞只是文章的基本,文章的大道是對民族記憶和個體靈魂的認知,作文教育擔負的使命,也必須與此相關。新一代成長起來,是否有大視野、大志向,是否追求做一個堂正而有擔當的人,與他所受的作文教育大有關係。如果都在經營辭藻、學習套路,都在揣摩改卷老師可能的趣味,而不能通過作文表達真實的情感和思想,也不能通過寫作和閱讀領略先賢們光明、偉大的靈魂之美,民族的風華如何展現?精神的血脈如何傳承?「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語文教育、作文教育是美的教育、人的塑造,也是民族精神的詮釋。應該站在這個高度上來認識作文的意義,並創新我們國家語文教學和作文考試的方式。

  以教育創新提升民族心靈境界和創造活力

  具體到個體而言,作文也是認識自我的絕佳方式。學生的自我還在成長和變化之中,許多潛藏的心靈暗角,他們自己也未必全知,在眾多表達自我、理解自我的方式之中,寫作是最深入、最富情採的方式。我們經常教導學生,要寫好作文就要多貼近生活,貼近生活也包括貼近自我;我們稱讚一篇作文寫得好,其實就是稱讚這篇作文中有作者獨特的發現和感受。如何發現生活的美,如何正確地看待人生和世界,如何不落俗套地思考問題,這些都有賴於自我的建立。即便是相同的作文題目,也要學習找尋屬於自己的角度,有不同於別人的表達,這就是創造精神的培養。其他一些科目的教育,比如數學、物理、化學,都是尋找公共答案,是印證已有的科學,而作文最需避免的恰恰是雷同,它不是求同,而是求異,是重在表達個體。你所看到的事物、表達的見解越特殊,越有說服力,這篇作文的價值就越大。

  作文教育為孩子的情感抒發、自我建構保留了一條精神通道,它是千姿百態、形象各異的。沒有現成的結論可用,不能照抄已有的表述,又要完成對一個人、一件事的記述,完成對一個問題的思索,那就要開動想像力,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自己的心感受,並善於捕捉和定格自己精神世界裡的秘密。這樣的思維訓練,是精神成人的過程,也是人類思想豐富性的具體表現。人類是一個個複雜的個體,智慧的邊界、人性的可能性、靈魂的深度,人類還遠沒有窮盡,一直在探索之中,假若每一個人都貢獻智慧、提供創見,都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以豐富人類經驗庫存,人類的精神探索就不會停止。不少人擔憂孩子個性壓抑,創造力不足,困於各種考試而不敢有冒險精神,這或許是一種現實,畢竟在強大的競爭壓力面前,求穩是多數人的心理選擇。要改變這種境況,創新作文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入口,因為作文可以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思辨力,培育一個有創新精神的自我。

  由作文而來的語言訓練,也是最好的思維訓練。你觀察到了,感受到了,也想把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想像表達出來,但如何組織語言、如何找尋最佳表達方式,是一個難題。既要遵從文體規範,又要準確傳達自己的意思,還要在文採上有風格、有特點,這種語言駕馭能力、文體駕馭能力的培養,可以把人帶到一個虛擬與想像的世界,一個純邏輯與思辨的世界,通過思想來實現一種精神遨遊,這種創造性的思維訓練是其他教育方式所難以企及的。

  因此,作文教育是情感教育、審美教育,也是語言創生能力的教育,關乎民族的心靈境界和創造活力。如何讓一代代學子對民族語言保持濃厚興趣,獲得熟練運用語言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責任。具體而言,就是引導學生在文的學習和寫作訓練中,見識到民族精神的風華,體察到自我意識的成長,並能夠在語言中創造一個想像或思辨的世界。王陽明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霑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是在興趣中熱愛,在熱愛中「萌動發越」,還是在一種僵化、模式化的教育下「日就枯槁」,這完全是兩種精神面貌,也預示著兩種未來。作為一個有偉大的文章傳統、寫作傳統的國家,完全可以通過不斷創新的作文教育,讓這種傳統重放光芒。

  (作者為中山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21日 24 版)

(責編:袁勃)

相關焦點

  • 美育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方式!潘公凱「筆·墨」展在復星藝術...
    美育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方式!她指出,美育是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方式。長期以來,復旦大學堅持三全育人、以美育德,特別是近年來,在開設新的藝術研究方向,與國內外美學研究機構、知名美術館、藝術館開展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在推進藝術研究和教學、藝術人才培養上取得了較大進展。
  • 高考作文輔導260(考前押題):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三月,窗外的世界花紅柳綠,春意盎然,很多孩子卻隔離在家,無法出門。為 了引領學生以樂觀開朗的心態面對困境,深圳光明區東周小學美術科陸續推出12節線上微 課,給學生們提供了高質量的線上美育課程這些課融合繪畫、文學、科普、手工、平面設 計等多種元素,對學生進行非說教式的生命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審美素養.
  •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作文600字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作文600字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情於理,以情動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從上了美育,我覺得這世界滿滿的都是藝術,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個觀點。
  • 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目:以美育人 時代所需
    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目:以美育人 時代所需   參考立意:   克服唯分數論,關注不同孩子的德體美勞的個性特長發展;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而發展,改變教育模式;要構建正確的人才培養、選拔和社會評價機制,要重綜合素質,也要不拘一格。   【優秀作文】以美育人 時代所需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2020年博鰲國際教育創新論壇在渝舉辦
    中國網12月14日訊 12月12日,「2020年博鰲國際教育創新論壇」在重慶江北新村國興小學隆重舉行,3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校長、教師等代表圍繞「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主題進行深度探討、交流,共享教育思想,共商教育發展,共創教育未來。
  • 高考作文主題:「審美教育」類作文怎麼寫?熱點素材帶你一起演練
    高頻作文主題:審美情趣主題速讀,對接高考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觀點,強調詩禮樂對人格培養的作用,也體現了對審美教育的重視。蔡元培先生也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由此可見,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 高考作文主題:「審美教育」類作文怎麼寫?高分論點熱點素材,帶你一...
    高頻作文主題:審美情趣 主題速讀,對接高考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觀點,強調詩禮樂對人格培養的作用,也體現了對審美教育的重視。
  • 高考作文輔導190:美育是一種剛需(寫作指導與範文)
    【作文題四】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①美育,又稱美感教育。主要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根據教育部日前與13個省(區、市)籤署的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當地政府將會同教育部門支持學校美育發展,建立美育評價制度。這是《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印發之後,推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舉措。眾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沒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 2020高考作文練習題目:美育,人生的一門基礎學科
    【文題解析】  這是一道典型的任務驅動型新材料作文,審題難度不大,而審準材料是作文中最關鍵的一步,「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任何寫作都面臨著以什麼角色、對誰、為什麼、寫什麼、用什麼方式來寫等交際語境問題。所以審題時自然應該審明寫作時的話題(範圍)、角色、讀者、目的等語境要素。
  • 「美育教學」提升素養·創新思維 發展中心代表參加準格爾旗美育...
    以往校園教育中不被重視的藝術教育學科終於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近年來美育已成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國家相關部門曾多次出臺相關文件,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在京發表《美育行動宣言》
    2020年12月18日,「面向未來的美育之路」學術論壇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主辦,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興華美育專項基金協辦。新時代美育需要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立德樹人;需要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讓青年一代提高審美素養、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激發想像力和創新創造活力、擁有開闊的視野和寬廣的胸懷。2020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為新時代的美育工作提供了新精神、新動力和新指引。
  • 什麼是美育?為什麼要進行美育?
    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的發展。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
  • 「評論」撕下「永久牌」標籤 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撕下「永久牌」標籤 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提出不給人才貼「永久牌」標籤、完善人才稱號退出機制、培養支持各類人才等意見
  • 米多多美育: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到春秋時期,我國的古教育家孔子創立了古代教育體系,他以「六藝」——禮、樂、書、數、射、御教授弟子。樂,實際上就是專門的美育課。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對中國近代美育思想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在中國近代,最早把「美育」介紹到中國的是王國維,而真正倡導美育並建立中國近代美育體系的人是蔡元培。
  • 新時代呼喚大學美育教育新作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人民對於高質量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增長,大學美育也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和發展。  新時代美育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美育實踐和美育意識,中西方古已有之。美育作為獨立的學科體系,由席勒提出來。他的著作《美育書簡》強調重視審美教育規律、美育教育對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意義。這為近代西方美育教育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 弘揚美育精神 培養時代新人
    ▲學生創作中 落實《意見》精神,必須認識到學校美育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板塊,美育應當要貫穿於各類學科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
  •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以美化人」探博物館美育新路徑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美育發展迎來新的「黃金時代」。而於11月21日正式開館的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作為國內首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正以博物館美育實踐的創新者、先行者之姿,聚合各領域美育智慧,探尋「以美化人」的博物館美育新路徑。
  • 高考作文輔導272:「以美育人」議論金句金段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的確是這兩年的熱點議題,它跟學生息息相關,也與「立德樹人」相得益彰。但是,這個話題比較寬泛,考查的角度非常多,小編整理了《人民日報》的相關時評,並為大家標註出關聯的話題,以便大家在記憶過程中和素材結合,靈活遷移,記而可用。《人民日報》時評金段01沒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 美育納入中考,在藝術小鎮裡長大的孩子躺贏!
    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加大美育中考試點工作推進力度,到 2022年力爭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12月18日,中國美術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主辦了「面向未來的美育之路」學術論壇,並發表了《美育行動宣言》。
  • 體育中考全覆蓋,美育被納入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教育「體...
    14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9個省已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