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投資部
如果不出意外,以年度漲幅計算,2020年全球最牛的股指應該是A股的創業板指數,美國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A股的中小板指在爭奪第二的位置,深證成指大概位居第五,上證指數還距全球前十還有一些距離。以此來看,A股似乎在2020年交出了一個比較好的成績單,只可惜有很多人會覺得,這又是賺了指數賠了錢的一年。
雖然A股時不時會給人帶來驚喜,但也經常會讓人們感到失望。六年前的現在,許多財經媒體都報導稱A股2014年牛冠全球,市值等重要數據創下歷史新高,結果沒過太久A股就迎來一次寒冬。A股有很多難以打破的「魔咒」,從上證指數、深證成指的年線來看,自1994年起,上證指數就沒有連續三年收陽的情形,深證成指更是從成立開始就與年線三連陽無緣,考慮到兩大股指2019年、2020年已經是年線兩連陽,在這種規律之下,2021年股市很有可能整體下行。
下行的原因主要還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部分企業停產停工,貿易活動不如以往,很多國外居民投資、消費能力減弱。不過從2020年各國的疫情防控和股市行情表現來看,資本市場受到的影響在事件和空間上都很有限。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在不斷增多,美國總統換屆存在的諸多不穩定因素,還將繼續對全球資本市場產生不良的影響。此前諸多分析認為,川普任職後的美國股市將遭重創,實際情況是美國股市的確出現過幾次創紀錄的大幅下跌,但創歷史新高也成為家常便飯。新任美國總統上臺後,會發布希麼樣的政策,對華態度如何等問題,或多或少會影響到A股市場。
有意思的是,這些年來,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年線也沒有出現連續三年陰線的情況,若規律繼續如此,可以預計2023年之前會有一波好行情。更有意思的是,若是從技術周期來看,A股歷史上最大的牛市於2007年10月到達頂點,隨後的一波大牛市是於2015年6月到達頂點,兩者相距7年8個月的時間;前一波牛市是2001年6月達到頂點,兩者相距6年4個月的時間。
如果下波大牛市也是以此間隔來演繹,平均正是7年為一個周期單位,所以可以猜測下撥牛市的頂點大概會出現在2021年末到2023年初之間。因此,好行情可期。
不談基本面,從K線圖來看,上證指數2005年6月、2013年7月、2018年12月、2020年4月的低點相連接,組成的是一條超過15 年的支撐線,由於 6124 點和5178點後的狂瀉都沒有跌至這條支撐線,可以說該支撐考驗的是「溫水煮青蛙」的緩慢下跌行情。以支撐線作為參考,上證指數再跌破3000點的概率在不斷變小,上證指數2020年7月份以來至當前的表現,是股指在3400點上下來回震蕩,像是在挑戰2017年9月至11月的密集壓力位,同時蓄力挑戰2018年1月的階段高點。如果上述兩個位置的挑戰失敗,上證指數2021年的行情將主要在2800點至3400點的範圍內震蕩。若挑戰成功,下一挑戰位置將提升到 3680 點,並會向 4000 點、4500點發起進攻。可惜的是,這是純理論上的推測,尚待時間的檢驗。
積極因素自然也能羅列很多。第一,人民幣6個多月以來的持續升值有利於大盤藍籌股的持續修復,對股市起到積極的刺激作用;第二,2019年、2020年的A股沒有出現虛浮的上漲,加上基本面有較好的修復,起到了相對較好的築底效果;第三,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重要的時間節點會更加強調「穩」字;第四,我國正在經歷「三重疊加」關鍵時期,新注入的發展動力將逐漸成為時代發展的風口;第五,A股持續推進的市場化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優化了股市環境、制度、交易等方面,資本市場未來精彩可期。
當然,不管指數上漲與否,A股肯定會出現多種分化,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千元股的數量也許會增多,一元股也會繼續扎堆。新奇的概念、過時的板塊,科技型也好、傳統產業也行,有的能暴漲,有的會陰跌,有的持續走高,有的斷崖式狂瀉,有邏輯的、沒道理的,各式各樣的情況都會發生。無論機會還是風險,謹慎總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