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缺一碗索師傅的魚香肉絲拌麵

2021-02-17 小鎮姑娘

打點擊上方藍字,來給小鎮姑娘講故事


文:閆曉雨

 

每年回家,我吃的第一頓飯都是杜爾伯特廣場西側,索師傅家的魚香肉絲拌麵。雷打不動,絕無例外。其實這家館子的招牌是骨頭餄餎,北方固有的一種麵食,從形狀宛若鋤頭倒鉤的奇怪機器裡,通過篩子擠壓出來,過水,煮熟,再擱置簡單湯料,有人喜歡加滷豆皮,有人喜歡加雞蛋,而我,完全不喜歡吃餄餎。

我媽不會做飯,打小我就沒吃過正頓的家常飯。

長大以後當別人想家的時候,總會提到「媽媽的味道」,每每如此,我都很心塞——因為我媽做的飯實在太難吃了。糖醋白菜把糖誤放成鹽,過油肉土豆片裡的土豆片從來咬不動,紅燒茄子空有一副誘人的煙柳賣相,卻著實進不了嘴,連最基本的煮餃子,她也會神奇的燉出一鍋血肉模糊的湯湯片片,失去餃子固有的形狀。所以在我的記憶裡,媽媽的味道,是很殘忍的味道。


對於食物,我是一個很沒有歸屬感的人。

迄今為止都沒有幾道菜是我想起來就覺得打心窩子裡暖暖的,我的少年時代,如同我對於食物的感受,動蕩不安,五味雜陳。

第一次去索師傅是高中,我們學校在下午放學至晚自習期間有將近一小時的休息時間,有的班級還會提前上晚自習,所以很多同學都來不及趕回家吃飯。當然,我不屬於這種。我家其實住學校對面,隔著條馬路,步行不到五分鐘就可以坐在電視機前了,但我仍會選擇和大部隊一起,去學校外面吃飯。有時還會走上十幾分鐘,穿過步行街。

暮秋是最舒坦的時節,無論是湖藍色的夏季校服還是墨水色的冬季校服都可以穿,整個校園裡,人潮洶湧,尖叫和嬉鬧均不覺得刺耳。連陽光都變得斯文。

女孩子們梳著馬尾或亓耳的童花頭,當時流行的名詞叫,沙宣。男生是板寸、圓寸居多。三三兩兩外出覓食,比較符合學生價位的餐廳有小馬拉麵、吉阿婆麻辣燙、過橋米線之類的。我的同桌在下午小自習的時候神神秘秘和我說,她發現一家麵館,裡面的魚香肉絲拌麵超級好吃。但是她一個人吃不下大碗,邀我同去。

那個時候我是不吃辣的,唯一破戒的理由就是,心情不好,放縱一把。和喝酒的道理差不多,吃辣容易叫我澎湃、自然,釋放出那些不安分的心事。

想不起來當時是為了什麼事不開心了,總之很想去吃辣。就跟著她去了。


索師傅的地理位置和紅色招牌很顯眼,偏偏之前從未注意過。魚香肉絲拌麵分為小、中、大三個等級,小碗六塊,中碗七塊,大碗八塊,大碗的碗差不多該用「小面盆」來形容了,雖然是瓷製,完全不見江南的毓秀柔美。

我和同桌叫了一個大碗,又和老闆娘要了一個小碗,下面是煮熟的麵條,上面是翻炒出鍋的魚香肉絲,肉,胡蘿蔔,尖椒,青椒,幾樣食材糾纏在一起,讓人不舍分開。攪拌完畢,我們得挑揀出來,分成兩人份,再拿筷子費力的將整個碗上下翻騰一遍,呲溜呲溜,好不痛快。很快紅彤彤的小臉就演變成微暈的醬紫色。

我是屬於不著辣的人,就是那種吃一點點辣椒,都會跳起來跺腳的人。不愛吃尖椒,但是尖椒那股子直直衝進鼻子裡的嗆辣,確實格外霖香。

那天從索師傅的飯館裡出來,我蹲在路邊,哭了好一會兒。實在太辣了,眼淚不自覺的往下掉。

自此就跟上癮一樣,對魚香肉絲拌麵,再沒戒掉。


隔三差五,不管是不是飯點兒都往索師傅那裡跑,漸漸地,身邊的朋友都被我傳染上了「拌麵症」。

因為我實在吃不了辣,老闆娘還貼心的推出了專屬於我的改良過的魚香肉絲拌麵。把裡面的尖椒換成黃瓜,雖然沒有傳統魚香肉絲的甜辣感,倒也莫名多了份清爽,濾掉了很多油膩。平時我都吃改良版,只有心情不好,故意想借辣釋苦的時候才會點上正常的魚香肉絲拌麵。

店裡有幅清明上河圖,在北側牆壁,對面是滿張牆的大鏡子,將空間襯託得更大一些。暖氣就藏在鏡子下的木製箱中,我喜歡挨著暖氣坐,每次去,都會搶差不多左手邊第二張、第三張桌子的緊裡處。不僅暖和,還可以偷偷照鏡子鼓搗下劉海。現在雖然梳著中分,仍喜歡坐這裡,可以在飯後順理成章的補上口紅。

老闆娘女兒胖胖的,印象中,每次去都坐在挨著櫃檯旁的桌子上寫作業。

看起來很乖,有時也會對著媽媽的背影做鬼臉。

這些小細節落在食客的眼裡,說不出的動人。就這樣,索師傅從最初常去的飯店逐漸成為我們一伙人的革命根據地,曉不得多少人的失戀,都是坐在那裡吃著拌麵度過的。

食物帶給人類最深層次的安慰,是以一個陪伴者的姿態,經過你的經過。

為什麼大家常常拿「媽媽的味道」來暗指故鄉,本質上,是對我們自身所擁有過、流淌過的那一切的懷念。因為懷念,所以美化——這是成年人對待故鄉的自我修養,其實不見得那碗魚香肉絲拌麵多好吃,不見得我們口口聲聲的過去多動人,採薇採薇,薇亦剛止,生命的流逝原本在於歲月的修飾。

每個人心裡都有根隱形的弦,上面布滿年少的青苔,記憶的摩斯,情感的陷阱,只有在特定的時刻才會被特定的事物所奏響。


在外多年,我獨立到幾乎沒有過多麼呼之欲出,想家的場景。

只是偶爾在深夜裡,在病床前,在不得已的啞境裡,突然想起索師傅的一碗魚香肉絲拌麵,會覺得很踏實。

一個人對於故鄉的態度,幾乎決定了她的半生路。過於依賴者終究要過上朝九晚五的穩妥日子,比起溫暖,更想要自由的人註定漂泊。對於後者,久而久之,故鄉就成為一種可愛而不可信的虛擬退路。你知道它就在那裡,那裡有著你精緻的過往和不確定的未來,可你很難真正回去。

長大後的你,覺得什麼都不缺。

又覺得什麼內心始終是空落落的,大概,那個空下去的地方,就是故鄉。

很早之前 我就關了讚賞

有心的讀者

可以點擊左下角原文連結

買本書帶回家

小年快樂

作者簡介:

閆曉雨,不稱職媒體人。

新書《你可以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正在熱銷中

如果你有故事,請講給我聽。

微博@閆曉雨Esse

微信公眾號:zhaohua28


相關焦點

  • 炎炎夏日,來一碗麵,好吃的甜椒肉絲拌麵讓你胃口大開
    拌麵,在我們這,也叫撈麵,是指把煮熟瀝乾水的麵條拌以醬料,或者加上一些配料來食用。麵條除了拌,還可以用來煮,炒,總之就是吃法多多。拌麵,做法簡單,又人人都喜歡吃,怎麼做甜椒肉絲拌麵好吃?下面就跟我來看看吧。
  • 巴陵:魚香肉絲
    任何原料都可製作魚香菜餚,數量甚多,無法統計。魚香味代表菜品有魚香肉絲,魚香茄子,魚香脆皮魚等;魚香豬八件有魚香肚尖、魚香圈子、魚香腰花、魚香豬肝、魚香豬心、魚香口條、魚香鼻衝、魚香順風耳、魚香水發豬蹄筋、魚香節節香等。因為食材不同,製作技巧各異,形成不同的流派,魚香菜心、魚香蓮花白、魚香韭黃等魚香素餚名菜以肉絲為輔料加以烹製,風味獨特。
  • 魚香肉絲沒有魚 美女感覺被騙吃完不埋單
    上菜時,餘小姐懵了,廚師做的魚香肉絲不僅有「魚」,連丁點魚味也沒有,裡面是肉絲和木耳絲,還有一股怪怪的味道,鹹味酸味甜味混合,她覺得被騙,立馬把老闆叫來質問:「你這是魚香肉絲?」  餘小姐說,她在這裡吃到的魚香肉絲與自己在山西老家吃的魚香肉絲完全不一樣,她說,老家的魚香肉絲有一股「魚」味,還有魚,她不付款還要老闆賠償損失。  民警進行了協調,並給餘小姐解釋了魚香肉絲的來歷,經過勸解,餘小姐才付款離開。
  • 從經典川菜「魚香肉絲」的興衰縱橫談老川菜何去何從!
    川菜中魚香味的興起,也許功在「魚香肉絲」。自打有了魚香肉絲這道菜品,魚香味才一路高歌,砥礪前行,直至今日還大行其道,行走於江湖。遺憾的是魚香味依舊在,而魚香肉絲的日子過的緊巴巴的,有點悽楚有點沒落,在很多的川菜館子裡找不到魚香肉絲的身影,這個問題貌似與今年的豬肉價格的一路飆升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 吉林主教練:我們是一盤魚香肉絲,就差豆瓣醬—建議試試新做法?
    賽後,吉林隊主教練王晗,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一番妙趣橫生的賽後講話:「我們吉林隊現在就像一盤魚香肉絲,這個胡蘿蔔啊,肉絲啊,都有了,就差那麼一勺郫縣豆瓣醬了。我覺得豆瓣醬到了的話我們的菜會更好吃。綜合情況來看,我們只能在豆瓣醬沒到之前儘量把這道魚香肉絲炒得更好吃一點。」
  • 約一碗四季豆燜面,配上擼串兒冰啤酒?可以,這很夏天
    還記得小編一道槓還沒戴上的時候天天上學前都被姥爺帶著吃一碗拉麵後來姥爺表示吃吐了..我還意猶未盡的一碗接一碗感覺當時簡直就是陳佩斯的化身.. 再後來拉麵君來了美國..在韓國城點了碗拉麵是這樣的-你選細面、韭頁、寬面還是蕎麥梭子?
  • 吃遍大連丨天寒易餓的時節,大連版的魚香肉絲,下飯兩三碗~
    清末幾本提到四川吃食的書籍,如《筵款豐饈依樣調鼎新錄》、《四季菜譜摘錄》,還有對川菜有精妙理解的李劼人先生的《舊帳》四川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  也未出現「魚香」的字眼。看來,魚香味的出現,是1909年以後的事情,魚香菜系的火爆最多百年時間而已。有稱,傳統的魚香肉絲都是用全肉絲。
  • 減脂必備菜,誰說減肥不吃肉,「欺騙日」最佳選擇,低脂魚香肉絲
    減脂必備菜,誰說減肥不吃肉,「欺騙日」最佳選擇,低脂魚香肉絲隨著現在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大家開始越來越注重自己的體態外觀,這其實無可厚非,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這個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大家越來越偏激,有人很多開始節食,甚至不吃飯來當做自己減肥塑形的方法,這其實是都不對的
  • 簡單美味的魚香肉絲,肉質絲滑,跟餐館裡的不相上下!
    很多人都會困惑於魚香肉絲裡為什麼沒有魚,其實小編也不知道,有點類似於老婆餅裡沒有老婆,紅燒獅子頭裡沒有獅子吧。那麼魚香肉絲裡面到底有什麼呢?小編來告訴大家,魚香肉絲裡主要有瘦肉條,胡蘿蔔絲、木耳等,它的色澤亮麗,肉絲口感柔滑軟嫩,配料脆嫩,是一道很不錯的下飯菜。
  • 懶人版魚香肉絲,做法簡單酸甜可口,兒子居然評價「不正宗」!
    這兩天看美食視頻刷到了「魚香肉絲」,色澤鮮潤,看著都流口水。魚香肉絲,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川菜,主要是以豬肉,木耳,青椒,筍絲,胡蘿蔔絲為原料。味道酸辣可口,鹹甜味美,很多人都喜歡吃。懶人版魚香肉絲的做法喜歡吃魚香肉絲的人很多,但是會做這道菜的人應該不多。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做的「魚香肉絲」,暫且叫它「懶人版魚香肉絲」,主要因為做法簡單,但是味道一點也不差。
  • 魚香肉絲老式做法,味道鮮甜,爽口下飯,太簡單了
    魚香肉絲主料:豬瘦肉200克,水發木耳、水發玉蘭片各50克。5,鍋置火上,入油燒熱,放入肉絲快速炒散。6,立即下泡紅辣椒、薑末、蒜未炒香,起鍋裝即可。【大廚獻招】:糖、醋的比例要恰當,成菜酸味要大於甜味。
  • 魚香肉絲的家常做法,簡單易學,色香味俱全,比飯店做的更好吃
    魚香肉絲,是川菜中的一道名品,主要是用鯽魚醃製的泡辣椒炒制豬裡脊肉絲而成,以此將肉絲炒出魚香味,故而叫魚香肉絲。魚香肉絲的歷史不長,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川菜大廚創製的,相傳靈感來自泡椒肉絲。 魚香肉絲是一道常見川菜。魚香味,是四川菜餚主要傳統味型之一。
  • 撥開"魚香肉絲"的歷史迷霧&部分廚師在烹製時在理解上的誤區
    魚香肉絲是一道傳統川菜名餚,《川菜烹飪事典》是這樣記載魚香肉絲的——熱菜。魚香味型。特點:色紅而豔,香氣濃鬱,鹹甜酸辣兼備,姜蔥蒜味突出。烹製法:炒。選豬肥瘦肉切二粗絲;泡紅辣椒(剁細)、醬油、醋、白糖、水豆粉、鮮湯對成滋汁。將肉絲碼味和碼芡後,入油鍋炒至散籽發白,下泡紅辣椒煵出紅色,加姜、蒜米炒出香味,烹滋汁,入蔥花迅速翻簸起鍋,裝條盤或圓盤即成。
  • 魚香肉絲裡有魚嗎?家常下飯菜的故事由來,兩碗飯也不夠
    魚香肉絲屬於一道家常菜,口感酸甜,色澤紅亮,極為解饞,很多人都說來到飯店吃飯,有時候會點上一道魚香肉絲,但是等到菜上來之後,不少人可能都會選擇詢問魚在什麼地方,其實這只不過是一道名菜。比如虎皮青椒也沒有老虎。夫妻肺片也沒有夫妻是一樣的道理。但是你是否知道魚香肉絲有什麼歷史故事呢?
  • 來一盤長10釐米的標準魚香肉絲
    標準很細化:紅油雞片要用公雞肉,顏色要紅亮,刀工有要求;魚香肉絲需要的原材料,是切成二粗絲的豬肉和青筍,而二粗絲的標準具體到數字是長10釐米、寬0.3釐米、高0.3釐米。有記者向四川省質監局標準化處進行核實,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只是制定了烹飪標準,沒有制定具體的二粗絲之類的標準。  這位工作人員口中說的標準,其實是四川省制定的《中國川菜烹飪工藝規範》。
  • 只需四步,就能在家的魚香肉絲做法,方法簡單易學,新手一看就會
    其中有豬後腿肉,黑木耳和茭白等,一共用了30多元錢,準備用這些食材,做一道饞了好久的魚香肉絲款待自己。加上現在天冷了,一個人做飯,肯定是怎麼快捷怎麼來,剛好這道菜做法簡單,味道也不錯,最適合一個人下飯了。天冷了,教你在家做魚香肉絲,出鍋後色香味俱全,給盤肉都不換!
  • 特別下飯的魚香肉絲 酸甜適中有一點辣味!上桌秒光 口感好 葷素搭配營養
    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覽》收錄了1328種川味菜餚,沒有魚香肉絲。魚香肉絲這道菜的名稱,是抗戰時期由蔣介石的廚師最終定名的,並流傳至今。魚香肉絲:是川菜中的一道名品,主要是用鯽魚醃製的泡辣椒炒制豬裡脊肉絲而成,以此將肉絲炒出魚香味,故而叫魚香肉絲。
  • 王晗:現在人員情況就像做一盤魚香肉絲,但差一個豆瓣醬
    那麼下面我們就像廚師做一盤菜一樣,做一盤魚香肉絲,胡蘿蔔肉絲等各種佐料都準備好了,現在就差一個豆瓣醬,如果這個醬到手的話,我們的菜會炒得更好吃。對我們來說只能是等他到之前,我們把這份魚香肉絲炒的更好吃一些。」(編輯:姚凡)
  • 王晗:現在人員情況就像做一盤魚香肉絲,但差一個豆瓣醬
    那麼下面我們就像廚師做一盤菜一樣,做一盤魚香肉絲,胡蘿蔔肉絲等各種佐料都準備好了,現在就差一個豆瓣醬,如果這個醬到手的話,我們的菜會炒得更好吃。對我們來說只能是等他到之前,我們把這份魚香肉絲炒的更好吃一些。」
  • 懶人快手版「魚香肉絲」色香味俱全,最簡單的做法炒出大廚的味道
    魚香肉絲的用料醃製肉:雞胸肉1塊,鹽2小勺,白胡椒粉1小勺,料酒一勺,玉米油一勺,玉米澱粉2小勺,蛋清半個配菜:尖椒絲50克,黑木耳絲35克,胡蘿蔔絲75克,魚香肉絲汁一罐,蔥姜蒜末適量,水澱粉汁適量魚香肉絲的做法步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