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公祭日告慰先輩 菏澤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舉行悼念活動

2020-12-15 大眾網菏澤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周琛 菏澤報導

  為進一步擴大國家公祭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參與度,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12月13日,菏澤市牡丹區第二十二中學聯合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共同舉行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此次活動為全國抗戰類紀念館同步公祭活動。

  13日上午9時整,牡丹區第二十二中學百餘名師生莊嚴肅立,低頭默哀,共同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鐘後,少先隊員們在教師的帶領下重溫入隊誓詞,集體宣誓,「我是少先隊員」「圓夢中華」的聲音鏗鏘有力,數十名學生代表在「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勵志復興,圓夢中華」條幅上簽名,立志用實際行動踐行歷史賦予地重任。

升國旗儀式

活動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儀式現場,一名乘坐輪椅的男孩也參與到悼念活動當中來。「老師問我要不要來,我說要來。」他說。

  據悉,此次悼念活動由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會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共同發起,中國人民抗戰日戰爭紀念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等全國24家抗戰類紀念館同步舉行。

  本次活動大眾網·海報新聞進行全程直播,直播回放連結:https://play.yunxi.tv/livestream/flash?id=79a9068986d04d888089525afb06dd76#/

2020-12-13 19:18

2020-12-13 15:18

2020-12-13 17:47

2020-12-12 15:46

2020-12-12 18:38

相關焦點

  • 在國家公祭日中告慰先輩 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在國家公祭日中告慰先輩 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2020-12-13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大陳列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丁寶軍 通訊員 張麗超)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與全國20家抗戰主題的紀念館聯動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舉國公祭,祀我國殤。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各地舉行公祭日悼念活動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各地舉行公祭日悼念活動,共同表達銘記歷史,守望和平,開創未來的心聲。
  •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今天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上午9時,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在上海四行抗日紀念地晉元紀念廣場(彈孔牆)前舉行「銘記歷史,共祈和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這也是紀念館連續第3年舉辦此項活動。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公祭日悼念活動及專題展覽
    今天(13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暨「女性攝影記者鏡頭中的衛國戰爭」專題展覽。200名中俄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悼念活動上,人們通過奏唱國歌、默哀、獻花等形式,表達了對在南京大屠殺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遇難同胞和英烈的深切哀悼和緬懷。
  • 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銘記歷史 面向未來
    13日,各地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祈願和平。  江蘇南京:公祭儀式祭奠追思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上午8時,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升旗和下半旗儀式。10時,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舉行,各界代表靜靜肅立,奏唱國歌結束後,全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  儀式上,3000羽和平鴿振翅高飛,寄託著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深切哀思和對共築和平、圓夢中華的期許。
  • 第7個國家公祭日全國各地深切緬懷死難同胞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無辜死難之生命告慰血與淚浸染之土地舉國上下以各種形式深切緬懷死難同胞深切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達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矢志復興的堅強意志央視新聞推出特別直播節目《國家公祭日丨勿忘,不忘!》
  • 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及國家公祭日由來?2017年國家公祭日具體時間
    2017年12月13日將迎來第四個國家公祭日,那麼你可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祭奠誰?今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如何舉行?快來了解下具體信息吧!看看國家公祭日到底是什麼意思。
  • 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閉館整修
    中新網南京11月18日電 (楊顏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8日通報:因場館舉行重要活動的建設及設備維修需要,紀念館將於11月23日至12月13日閉館。今年12月13日,將迎來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作為祭奠活動的主要場地,該館於1985年8月建成開放,並於2015年底開放擴建後的新館。為悼念遇難者、傳遞和平聲音,自1994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該紀念館都會舉行集會儀式。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暨專題展覽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羅鑫、鄭冬睿)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暨「女性攝影記者鏡頭中的衛國戰爭」專題展覽13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俄羅斯方面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頒發了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獎章,旨在表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在講述二戰歷史、傳播和平理念、促進中俄友好中做出的傑出貢獻。
  • 景泰縣舉行烈士公祭活動
    9月30日,景泰縣在紅軍西路軍景泰烈士陵園舉行烈士公祭活動,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張文玲宣讀公祭文,代表全縣24萬人民同胞,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大力弘揚英烈精神,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不朽功績,寄託我們的哀思,表達繼往開來、不懈奮鬥的堅定信心,告慰先烈們的在天之靈。
  • 國家公祭日 |高校學生共同悼念30多萬遇難同胞
    為紀念這些無辜逝去的生命,2014年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在國家公祭日前後,各中小學、高校舉辦了宣傳教育活動,為遇難同胞哀悼,並警醒後輩,應當自立自強!
  •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第七個烈士紀念日 龍山舉行烈士公祭活動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9月30日,是全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今天上午我縣在烈士陵園舉行了2020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縣領導劉冬生、時榮芬、陳忠耀、餘佳祥、吳少葉、蔡龍、劉昌順、石紅梅、黃勇、龍儒文、趙銀河、張勝軍及全體在家縣級領導,縣直正科級以上單位負責人,烈士家屬代表、學生代表和各界社會人士聚集一起,祭奠革命先烈、緬懷英雄偉績、繼承烈士遺志。
  • 12月13日是什麼日子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江蘇活動一覽
    中新社南京12月7日電 2020年12月13日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新社記者7日從江蘇省有關部門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知,在公祭日前,江蘇組織開展了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多項主題教育活動。  11月22日,民眾重走南京「安全區」。
  • 國家公祭日,中國官兵這樣紀念……
    83年前,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開始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那段悲劇不堪回首,那些傷痛無法抹去。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以各種形式開展祭奠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無辜死難者,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勿忘刺痛記憶,永續和平追求;銘記苦難歷史,砥礪前行力量。
  •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國行公祭,祀我殤胞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吾輩自強!△2020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百人群像實錄(黑白照為已故倖存者)11月25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倖存者夏淑琴
  • 河海大學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防空警報再次在南京拉響。銘記歷史、珍愛和平、追思同胞,是一種歷史責任,也是一種前行力量。當天上午十時,河海大學師生代表在校內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涼山叢葬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清涼山遇難同胞紀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緬懷逝去的同胞。
  • 國家公祭日:以國家之名祭奠
    ——寫給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文/金輝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尊尊塑像矗立門前「一個不屈的頭顱,苦苦掙扎」「一張巨大的嘴,像是吶喊!」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中國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通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國家公祭日 告慰逝人 祈禱和平 2020年「世界和平法會」舉行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做和平使者 傳和平之聲 > 國家公祭日
  • 緬懷革命先烈 牢記歷史使命 我市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今天上午,我市在土地山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追憶不朽英魂、頌揚崇高精神,進一步激發全市上下報效祖國、建設家鄉的豪情幹勁,為開創江陰新一輪改革發展新局面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