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春光輕靈的四月,迎來了屬於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五一勞動節。
回望過去數月,中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中國人民並沒有停止奮鬥。我們不但團結一心戰勝了種種困難,有序復工復學,還在這個不平凡的春天依然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這背後離不開每一位勞動者的付出。
感謝你們的付出,成就了美好的今天!
致敬科學家
生命的意義在於探索!
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正式宣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為「天問一號」。「天問」也是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寫的一首長詩,講的是屈原對於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面對來自幾千年前的提問,今天的中國科學家正在解答。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飛彈技術專家黃瑞松說:「新時代新徵程,我們航天科工的科技工作者將繼續發揚航天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為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科工三院31所某飛行器副總設計師、科研團隊領軍人物劉小勇說:「作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我深感既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而在三院三部某國家重點型號武器系統副總師王旭看來,「一入航天門,此生航天人!」。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科學家日以繼夜、堅持不懈的辛勤工作,中國航天探索才得以衝出星辰大海,永無止境!
致敬治沙人
每一抹綠色都是一段故事!
沙漠,被稱為「不可治癒的地球癌症」,面對黃沙漫捲的不毛之地,有的人選擇了遠離,有的人卻選擇了留下,並且改變它。
八步沙,位於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1981年,六位年齡加在一起超過300歲的當地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髮換綠洲。如今38年過去,六老漢如今只剩兩位在世,六老漢的後代「六兄弟」自發接過父輩的鐵鍬,把黃沙變林場,把林場變公司。
圖片: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在休息間隙吃午飯
圖源:人民日報
上圖:八步沙歷史資料照片
下圖:充滿綠色的八步沙(張子恆攝)
如今,他們在沙漠裡封沙育林達35萬畝,植樹3000萬株。八步沙,昔日的風沙口變成綠意盎然的沙漠觀光林場,每到四五月份,檸條、沙棘、紅柳競相花開,繽紛一片。
致敬外賣小哥
是外賣員也是生命守護者!
關於外賣小哥們的光榮事跡,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近日,黑龍江外賣小哥拯救6人性命的事跡在網上廣為流傳。原來,當日高月斌去一餐飲店裡取餐時,發現餐廳地上暈倒著幾個人,結合當時情況他立刻判斷出是煤氣中毒並迅速報警並向站點的同事們求助。五位外賣小哥在極短時間內趕來,合力將暈倒的6人抬到外面通風處。隨後120到來及時挽救了6人生命。
前有外賣小哥疫情期間不顧風險、堅守崗位,後有勇敢的你們默默付出,拯救生命。平凡的工作中你們做了許多不平凡的事,你們的付出的大家都有目共睹,謝謝你們,為人民服務的英雄!
致敬鄉村教師
你們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這個春天,網上教學成為了上課的主要方式,浙江省常山縣宋畈中心小學東魯完小58歲的鄉村教師王金良就是這其中的一員。王金良班上一共有35個學生,分布在包含雙溪口村在內的的4個行政村,且大都是留守兒童,監管人大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大都不懂電腦,很多祖輩甚至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相對城市來說,這裡的網上教學更加困難。
為了更好地跟進孩子們的功課,從2月10日起,每天一大早王金良便背上書包繞4個村徒步15公裡收發作業,耗時約兩小時,收完作業王老師便打開電腦給學生上網課。下午3點半網課結束,王老師背上包再度從家裡出發,這同樣的路線,同樣耗時兩個小時,下午5點半,伴著落日餘輝,王老師才能回到家裡。
「汽車不會開。我會騎電瓶車,但幾十年了我習慣了走路。學校離家10裡路,我平時上下班都是走路的。」王老師說,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學生家收發作業本,還能為學生樹立鍛鍊身體的好榜樣。
致敬一線記者
向世界展示真實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國人民的嚴峻考驗,但中國人民臨危不亂,從武漢封城、建設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到全民馳援武漢,無不展現出中國人民團結一致、有序奮戰的精神!如今,熟悉的武漢也正日漸回歸......
4月22日,一位CNN記者時隔近三個月後重返武漢,向全世界展示了疫情勝利後復工復產的真實情境!這位記者叫David Culver。
行人漸多的街道,地鐵交通的有序恢復,各種商鋪的開門,甚至還有市民帶著口罩在江邊遊玩,一切都顯示著武漢的生活正回歸正常。春暖花開,欣欣向榮。David Culver將真實的中國故事展現給世界。中國人為抗擊疫情做出的努力值得被世界尊重!
致敬醫務工作者
有你們守護才有健康中國!
經歷了這次疫情,中國人民對於醫療健康和醫務工作者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強烈的使命感更是充斥在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心間。在這場抗疫攻堅戰裡,前前後後共有來自全國的數以萬計醫務工作者投入到了抗疫之中,有人在一線,有人在後勤,有人在幕後研究疫情數據,也有人在幕前為病毒篩查、復工復學做好準備。
醫務工作者準備出徵武漢,圖源:人民日報
截至目前,美年大健康在全國有96%的門店已復工,可為人們提供專業的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服務。還有美年健康研究院的寧毅博士和工作人員,通過分析了各種公開數據,對武漢的疫情做出了研判,並將研究結果投稿到國際頂級雜誌NEJM,目前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科協聯合國諮商專委會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知識和數據系統收錄,有助於直接指導國際社會對新冠肺炎流行的控制!
美年大健康首席科學家寧毅教授
美年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
在這裡要感謝所有幕前幕後的醫務工作者,國家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挺身而出,不愧白衣天使之名!美年大健康也將始終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意識,為「守護每個中國人的生命質量」而努力,為健康中國助力。
...
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疫情阻攔不了了中國發展的腳步,困難阻攔不了勞動者奮鬥的決心,關於勞動者的故事還在繼續......
值此五一,致敬每一位在崗位上辛勤勞動的你!
時代有你,未來可期!
來源聲明:
文中鄉村教師部分素材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盛偉,通訊員:佔振華、葉路順),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