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起義軍還獲得多次勝利,儘管敵軍人多勢眾,但他們憑藉靈活的戰術多次阻斷敵軍前 進的步伐。諾曼第軍隊的圍堵導致伊利島和外界徹底斷絕聯繫,糧食的供給也被切斷,成 為名副其實的「孤島」。伊利島上有一座修道院,裡面的修道士們飢餓難忍、痛苦不堪,向威廉的軍營發去消息,聲稱如果他們可以拿回屬於自己的財物,那麼他們會設法為諾曼第軍隊開路。
諾曼人接受了修道士們的提議,吉爾伯特·德·克雷爾和紀堯姆·德·加雷納接受此項任務。因為這些修道士們的背叛,諾曼人得以進入伊利島, 他們屠殺了上千英格蘭人,包圍避難所,倖存的起義者也繳械投降。但是,赫裡沃德英勇無比,他拒絕投降,從隱蔽的小路離開伊利島,由於地形複雜,諾曼人根本不敢追捕。 赫裡沃德跨越多個沼澤地,來到林肯郡的低洼處。在那裡,英格蘭漁民將每日所捕獲的魚運送到附近的諾曼第哨所。這些漁民接待了赫裡沃德和他的同伴們,並將他們藏在了船上的一堆稻草下。船隻照常停在哨所邊,哨所的首領和士兵們認識這些漁民,因此並未做任何防範,他們像往常一樣準備食物,在自己的帳篷裡安靜地吃飯。
就在此時,赫裡沃德和他的同伴手持斧頭,向他們撲過去,沒有任何防備的諾曼人死傷慘重。其中部分諾曼人僥倖逃脫,他們逃離哨所,赫裡沃德等人則奪取了他們留下的馬匹。關於赫裡沃德這位偉大的英格蘭愛國將領,還有說不盡的英勇事跡。他神出鬼沒,招募新兵,到處給諾曼人軍隊設埋伏,從不向敵人妥協,當時的一位作家說道:「他不願讓自己的同胞枉死,一定要為他們報仇雪恨。」 赫裡沃德手下的武裝隊伍,對他忠心不二,其中最勇敢的人有他的兄弟溫特 、他的親戚蓋裡、阿爾弗裡克、戈德溫、利奧芬、託基爾、兩位同名的西沃德,其中一位西沃德被稱 為「紅毛」。
這支隊伍的任何一位都足以對抗三位諾曼人,而赫裡沃德一人則可以對抗七個敵人。赫裡沃德聲名遠播,贏得了一位名叫阿爾弗特拉德的女子的 愛慕。這位女士家財萬貫,當初諾曼第攻佔英格蘭時,她的家族很早便歸順國王威廉。她因為赫裡沃德的驍勇善戰而仰慕他,但是因為擔心他的安危,於是極力勸說赫裡沃德不再徵戰,歸順於國王威廉。赫裡沃德深愛著阿爾弗特拉德,為了她,他最終同意與威廉休戰講和。但是,赫裡沃德卻並未如願過上平靜的生活,諾曼人很快來找他的麻煩,而這樣的行動很有可能得到了威廉的默許。赫裡沃德的居所幾次受到突襲,一日晚飯後,他在家中的院子休息,突然一 群武裝人員闖進來將他圍住,這群人中還有幾位英格蘭人。
此時,赫裡沃德沒有穿鎖子 甲,隨身的武器也只有一把劍和一把半長的矛,這些都是英格蘭人慣常的裝備。赫裡沃德聽到響聲之後,驚跳起來,看到闖進來的眾多武裝人員,他神情自若地斥責道:「國王威廉已經與我講和,你們卻仍然惦記我的性命、覬覦我的財產,你們不是叛徒又是什麼?既然這樣,那就儘管來吧!我要讓你們嘗嘗我的厲害!」 話畢,赫裡沃德將半長的矛用力刺向其中一位騎士,他的力氣之大以至於武器直接透過鎖子甲刺穿了對方的胸膛。雙方開戰,赫裡沃德身上多處負傷,仍然拿著短矛艱難應戰,半長的矛毀壞,他便拿起劍繼續作戰,後來這把佩劍受到敵人頭盔的撞擊而斷成兩截,赫裡沃德就拿著手裡剩下的那一截頑強抵抗。
根據傳言,15位諾曼第士兵倒在他的腳下,而他自己也被長矛刺傷四處。儘管身負重傷,他仍有力氣半跪在地上,用力拿起 地上的一塊盾牌,並拿它猛擊諾曼第騎士拉烏爾·德·道爾的面部,致其喪命,而他自己也再無法支撐,當場死亡。叫阿塞林的首領將赫裡沃德的頭砍下,他表示此生從未見過如此英勇的戰士。後來,在英格蘭人,甚至諾曼人間流傳的故事中,人們講述道,如果英格蘭能出現四位和赫裡沃德一般勇敢的人,那麼諾曼人根本不可能攻佔英格蘭;如果赫裡沃德沒有因為受到突襲而死,那麼將來的某一天,他一定會將諾曼人趕出英格蘭境內。 1072年,曾經給英格蘭五郡人民帶來希望的伊利避難所被徹底剿滅。
很久以後,當地 居民仍然能在這片沼澤地上發現過去的戰壕、木製堡壘的殘垣斷壁,他們稱之為「赫裡沃德的堡壘」。那些最後投降的起義者們或是被砍去雙臂,或是被挖去雙眼,然後被釋放;還有一些起義者被關押在英格蘭各地的堡壘。斯蒂甘德被勒令永久遁世隱居;達勒姆主教埃格文此前取走教堂的財物以支持愛國運動,如今他被控告「偷拿教堂聖物」,被囚禁在阿賓登,幾個月之後,他因飢餓而死;另外一位主教埃格瑞克, 被控告「侵犯國家安全和非法致富」,被關押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過,埃格瑞克主 教生前受到英格蘭人民愛戴,死後更是被奉為聖徒。一代又一代的英格蘭人為他禱告,一 個世紀之後,仍然有人來到他的墓前拜祭。
伊利修道院的修道士們此前背叛起義者,如今他們也受到了懲罰。40名武裝人員佔領 修道院,將其作為軍事哨所。每天早晨,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在教堂大廳中向駐紮在此的軍隊發放生活用品和軍餉。修道士們抱怨他們和國王的協議未被遵守,軍人們則回應道,他們之所以住在這裡,是為了更好地守衛伊利島。為了擺脫這些軍人的壓榨,他們答應向諾曼第王室支付七百銀馬克,這也是修道院的所有財產,這筆錢最終交到了劍橋郡的子爵皮科特手中。然而,皮科特在稱重時,卻發現修道院上繳的錢分量不足七百銀馬克,於是,他以欺騙國王的罪名審判修道士們,勒令他們再多繳納三百銀馬克作為補償, 以示忠誠。
最終,修道院前後一共繳納一千銀馬克。此後,國王派特使前來,擄走了修道院僅剩的值錢物品,並對修道院的土地進行盤點,打算徵用其作為封地。修道士們滿腹牢騷卻無處發洩。他們常常提及伊利修道院本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教堂,如今卻深受苦難和壓榨,然而沒有人為他們掉過一滴眼淚,更沒有人願意為維護他們而拿起武器戰鬥。在剿滅伊利島的起義者們之後,諾曼人軍隊從水陸兩路向英格蘭北部前進,他們四處搜捕,以防再有起義發生。軍隊第一次越過特威德河,來到蘇格蘭領土,以追捕所有逃難到此的英格蘭人,不過仍有不少英格蘭難民僥倖逃脫,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最終也未將他們交於諾曼人軍隊。
此前,國王馬爾科姆曾在諾森伯蘭郡發動過一次反抗諾曼人的起義。如今,馬爾科姆看到諾曼人軍隊治軍嚴明,隊伍壯大,心生畏懼,於是帶著和平的願望去拜訪英格蘭國王威廉。他以友誼為名與威廉握手言和,並表示威廉的敵人也是他的敵人,心甘情願地讓蘇格蘭成為英格蘭的附屬國,而自己則成為威廉的封臣。威廉就這樣切斷了英格蘭人的所有外援,他心滿意足地從蘇格蘭回到英格蘭,並受到 達勒姆主教沃切爾的接待。沃切爾本是洛林人,他來到達勒姆大教堂,接替前任主教埃格文。埃格文被罷黜,判處永久隱居,埃格文的悲慘下場讓英格蘭人民對沃切爾心懷仇恨,儘管達勒姆本在海拔較高的山地,易守難攻,但是新上任的主教仍然提心弔膽,整日擔心自己受到諾森伯蘭人的報復。
據記載,威廉在他的要求下,在最高的山丘, 為他建了一座堅固的堡壘,以供他和其他教士居住。沃切爾在溫徹斯特接受聖職,並由一隊諾曼人騎士護送到約克郡。英格蘭人戈斯帕特 裡克花重金買下泰恩河以南的領地,成為諾森伯蘭郡的公爵。他前來迎接這位洛林出身的主教,並提議護送他前往達勒姆任職。然而,戈斯派屈克曾經參加過 格蘭愛國運動,因此縱使他對主教萬般殷勤,也難以抹去這一「汙點」。
同一年,威廉奪去戈斯派屈克的爵位,只因為他曾經在諾曼人攻佔英格蘭時,保衛過約克郡。和過去埃爾德雷德主教一樣懷著傷心和悔恨的心情,戈斯派屈克離開英格蘭,前往蘇格蘭定居,在那裡,他的家族生活富足,受人尊重。諾森伯蘭郡的統治權則到了瓦爾塞奧夫手裡,他是西沃德的兒子,和戈斯派屈克一樣,他同樣參加過英格蘭起義運動,保衛過約克郡,他悲慘的命運也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