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所以「怕鬼」,是因為我國原始宗教的鬼魂觀念與圖騰崇拜

2020-12-16 凡夫俗子說歷史

所謂原始宗教,是指原始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這種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為主要內容的初期狀態的宗教。

據考古發現,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一種在大約12萬到3萬年前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古人類,屬於晚期智人的一種】遺骸周圍常常散布著紅色碎石片及工具,遺骸位置也大多是頭東腳西。很顯然,這個重大發現可以直接說明,歐洲的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了原始宗教的雛形,否則他們不會用這種固定的喪葬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某種信仰。

山頂洞人生活復原圖

無獨有偶,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也存在著原始宗教。例如山頂洞人【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時期,中國本土便產生了靈魂不滅的宗教觀。據考古發現,當時的埋葬已經有了一定的埋葬方式葬,比如死者周圍撒著紅色的赤鐵礦粉末,並伴有鑽孔的獸齒、石珠、骨墜等裝飾品作為隨葬物。因為當時的人們直觀地認為紅色代表鮮血,撒赤鐵礦粉末,表示生命的來源和靈魂的寄生處。

史前壁畫

當然,從這些遺蹟也可得出,在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除了產生靈魂不死的觀念以外,還有對鬼魂的崇拜。不過,當時人們的鬼魂觀念還是比較簡單的,墓葬也相應比較簡陋。據考古發現,上海青浦縣崧澤下層遺址墓葬,沒有墓坑,在平地堆土掩埋,直身仰臥葬,隨葬品很少;山東大汶口早期墓葬是豎穴小坑墓,隨葬品亦少,以生產工具作隨葬品的更是少見。特別是未見隨葬品中有不通用於人間的物品,對屍體也沒有採取特殊的處置。

喪葬器皿

不過到了新時期時代的中晚期,鬼魂觀念開始漸趨複雜。例如西安半坡村遺址中的小兒墓葬,均用甕棺埋在居住區內,成人墓葬則都在溝外的共同墓地;其中已經摒棄了舊石器時代的直身仰臥葬,發展成為仰臥伸展葬、伏臥葬、屈肢葬等喪葬方式。又例如河南新鄭縣裴李崗墓葬中,有些大墓裡包括5~7個小墓坑,埋人最多者達42人。除此之外,同一墓地的死者面部都朝同一方向。由此可知,當時已經有了比較複雜的鬼魂觀念,而這種觀念也對後世的喪葬方式與人們的觀念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史前壁畫

除了原始宗教的鬼魂觀念,當時的原始社會中還存在對於大自然的敬畏,進而產生了例如太陽崇拜、月亮崇拜、雨水崇拜、雷電崇拜等等,當然,對於中國社會發展與人們傳統信仰影響最大的還要屬「圖騰崇拜」。

九龍壁

至於圖騰崇拜的產生,還要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當時原始人類的蒙昧,氏族的成員都賦予了本氏族的起源以神秘色彩,認為他們本身和自然界的某種動植物有著特殊關係,這樣就產生了圖騰觀念,進而把某一動植物看作他們的「祖先」,於是便形成了圖騰崇拜(「圖騰」一詞原是印第安語,意思是「他的親族」)。

鳳凰絲織物

例如半坡器物上有鳥魚鹿蛙等動物花紋,可能就是圖騰崇拜的痕跡。又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龍、鳳等都是神化了的圖騰動物。這些「圖騰」作為氏族的名稱或族徽,並以此為信仰,把氏族成員共同聯繫起來。這在我們的祖先進行祭祀活動的遺址也已發現多處。例如,遼寧喀左縣東山嘴紅山文化遺址出土了中軸對稱的祭壇,相距不遠的牛河梁還發現「女神廟」和積石家群,同時出土了陶塑人像和大量玉器。後來在浙江餘杭瑤山良諸文化遺址中同樣發現一座祭壇和許多玉器。氏族成員利用這些場所進行祭天拜地或供奉祖先神等宗教活動以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當然這也都是鬼魂觀念與圖騰崇拜交織的產物。

而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階段,人們的宗教觀念變得更加複雜,更加多樣。據考古發現,當時的人們為了預測福禍吉兇,還進行佔卜活動。例如用豬牛羊鹿等獸肩押骨佔卜,經過燒灼出現紋理,舉行一定的宗教儀式,據紋理而判斷吉兇。比如,大漢口、龍山、齊家等文化遺址就曾出土過大量卜骨。而在佔卜活動中也逐漸出現了專職或半專職的巫師。

終上所述,原始的鬼魂觀念與圖騰崇拜是使我們現代人「怕鬼」的關鍵所在,當然,這都源於原始人類的愚昧無知,所以今天的我們更應該用科學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摩梭母系氏族社會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圖騰崇拜|瀘沽湖
    ◎ 摩梭女兒國  摩梭人信仰原始宗教——達巴教。達巴教經典中突出的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可歸結為萬物有靈論。原始社會的圖騰信仰,是人類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原始宗教認為天、地、山、水、日、月、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和自然物都有靈。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山有山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諸凡山、川、雷、電都有神靈主宰。據達巴經記載,摩梭人崇拜的圖騰較多,如樹木,石頭,孕婦在生孩子前請達巴念經,祈禱求石和求樹祭祀,求石和樹保佑孩子順利出生,孕婦平安。
  • 中國哲學的發生,為什麼源於原始宗教?
    作為中國哲學的「源頭」---原始宗教,是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人類才開始產生一種十分原始和樸素的宗教觀念。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認為,人類生活資料的獲得手段及其發展程度是最重要的,並把它們作為劃分原始社會人類發展階段性的標誌,他將「古代社會」分為:1.蒙昧期;2.野蠻期;3.文明期。
  • 神農氏先祖圖騰
    原始母系社會時,先民對人類的生育原理不甚明白,總將母親懷孕的原因歸於神秘的自然物體感應,即所謂的「感生」觀念。初民一般以為母親感應某種動物而生子,如澳大利亞土著部落的阿蘭達人認為,懷孕與父親的作用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圖騰精靈進入母體的結果」。由不同的獸類或鳥類感應,便產生出不同的種族,這便是原始部落產生「圖騰」的原因。所以,要理解古神像,首先要明白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
  • 古代蜀國的宗教信仰崇拜
    由於相信萬物有靈,所以古蜀先民的原始宗教崇拜也非常複雜,由此產生了多神論的敬奉行為。跪坐石人像 金沙遺址博物館藏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古蜀人最終形成了一套獨特且豐富的信仰體系,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等。並且這套體系並非靜止不動,而是不斷發展變化,在不同時代佔據主導地位的崇拜方式不同。同時,幾種崇拜方式在同一時期又體現出並存、甚至互相交融的狀態。
  • 從圖騰崇拜到祖先崇拜——「人類的覺醒」,孝行的具體體現
    何謂圖騰崇拜?圖騰系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圖騰崇拜是原始社會一種最早的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或天生物有著親屬或其他特殊關係,此物(多為動物)即成為該氏族的圖騰保護者和象徵(如熊、狼、鹿、鷹等)。
  •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圖騰與薩滿——原始崇拜
    薩滿教是原生性宗教,不是創生的,是一種以氏族為本位的原始宗教,是自發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主要信仰萬物有靈、靈魂不滅。       有過生活體驗的人都知道,只有接觸、體驗過的東西,人們才會更深地去感受它。從小就頻繁接觸過薩滿活動的於志學,來到敖魯古雅後就非常留意鄂溫克人的薩滿信仰。
  • 探討東夷人鳥圖騰崇拜
    探討東夷人鳥圖騰崇拜 ——訪齊魯師範學院副院長劉德增 2018年01月19日 14:4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本報記者 張清俐 張杰 字號 關鍵詞:圖騰;崇拜;部落;劉德增;版本;掌管;氏族;刻劃;原始宗教
  • 原始社會下的宗教意識產生後,人類的崇拜究竟經歷的何種演變?
    人的依賴感是宗教的基礎,人為自己感到依賴的那個東西,本來就不是別的東西——就是自然。因為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原始宗教開始發軔和興盛,那麼在原始社會這樣的崇拜又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演變呢?一、鬼神崇拜在產生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後,人類對於大自然進一步的觀察和探索,同時隨著人類腦力的進化,人類注意到了生老病死,隨後衍生了對於生死的思考。也因此出現了鬼神崇拜,這也屬於原始人類早期的一種宗教理念,但是與原始的自然崇拜相比更為高級。
  • 上午班第四組|中華民族圖騰崇拜和動物自喻
    民族將某種動物或者某種植物作為崇拜的對象,將其賦予特定意義。其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現象,源遠流長,屢見不鮮。具有深遠的影響與重大的現實意義;壯族歷來有花婆崇拜,因為壯族人民認同土地,認為土地是孕育人,而出生於大地的花則是人靈魂的休憩之處,因此壯族人民對花的崇拜是代表了他們對生命的尊敬與崇拜。
  • 試論紅山文化所反映的原始宗教信仰(三)
    他們從萬物有靈的觀念出發,認為必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藏在身體裡,一旦離去,人便死亡,這就是鬼魂。如赫哲人認為人有三個靈魂:一是生命的靈魂,稱作「斡仁」;第二個是思想的靈魂,稱作「哈尼」;第三個是轉生的靈魂,稱作  「法加庫」[79]。這第三個靈魂實際上就是古人所說的「鬼魂」。它不僅可以離開肉體單獨存在和活動,還可以附在活人身上左右活人。
  • 孝道產生於古代的生殖崇拜與與祖先崇拜?
    就像他話中所說的一樣,「孝」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一直作為重要的道德規範存在著,對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孝」這一思想觀念是在哪裡起源又是在什麼時候得到發展的呢?而為什麼這種文化會跟隨著我國社會的歷史發展演變而逐漸成為了一種處於傳統文化中核心地位的文化理念呢?
  • 從賈伯斯和蘋果的粉絲崇拜文化探尋企業IP產生的底層邏輯
    原始崇拜經歷了自然崇拜、靈魂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宗教崇拜等六個階段。1、自然崇拜最早的原始崇拜是自然崇拜,即原始人對「太陽」、「火」、「水」、「雷電」等自然現象的崇拜。比如中國賀蘭山巖畫中出現「太陽」,巴西皮奧伊州巖畫中出現「狩獵」。
  • 《山海經》中的怪物是人類原始的圖騰崇拜?現代研究提出了反駁
    民國時期,文學家聞一多就在他的《伏羲考》中提出了圖騰說,即《山海經》神怪其實都是圖騰,它們本身的確是真實存在的,是原始人類對未知生物由全獸形、半人半獸形到全人形逐漸發展而來的一種崇拜模式。此後,張巖的《〈山海經〉與古代社會》、陳天俊《從〈山海經〉看古代民族的崇拜、信仰及其遺俗》、胡仲實《圖騰、神、神話——讀〈山海經〉》等文章都沿襲聞一多的觀點,均將這些怪物視為部落通過聯姻、戰爭、政治聯盟等多種原因造成的圖騰拼合。
  • 隨著人類對天、地、祖先及圖騰的崇拜,各種宗教祭祀活動逐漸興起
    隨著人類對天、地、祖先及圖騰的崇拜,各種宗教祭祀活動也逐漸興起,在這些活動中,舞蹈作為祭祀禮儀的組成部分被採用了。人們在群體的舞蹈活動中體會到舞蹈具有激奮人心、宣洩內心感情、使人陶醉歡愉、有時甚至可以達到忘我境地的特殊功能,這種功能使人產生了神秘感,這大概就是古人在宗教祭祀巫術活動中要用舞蹈「通神」、「娛神」的重要原因。原始宗教祭祀舞,就是在這種社會生活需要下產生並發展的。從本質上看,人類對天、地、祖先和圖騰的崇拜,實際是祈求得到豐衣足食美好幸福的生活。
  • 圖騰崇拜——狼、鹿圖騰
    雖然這句話難以成為生動的神話故事,但在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火原潔與馬沙茹黑按蒙古語原音用漢字拼寫音譯時,對"孛兒帖赤那"一詞特旁註"蒼色狼","豁埃馬蘭勒"一詞特旁註"慘白色鹿",此舉恐不是隨意而為。
  • 樹葉雕刻中的動物圖騰元素符號
    圖騰崇拜源於原始氏族社會,是古老的宗教信仰觀念之一,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觀念的結合,是對把大自然元素人格化的崇拜觀念。民族便是由圖騰崇拜分化而逐漸形成的群體。本文運用原始的動物圖騰符號,作為葉雕元素,希望能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同專研我國影響深遠的動物圖騰文化。
  • 蒙古人的原始宗教—薩滿教
  • No,詳解圖騰崇拜與滿族的舞蹈傳統(上)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學會了用圖騰舞來表達對祖先的崇拜。作為最早現於歷史文獻記載的少數民族之一——滿族,更是一個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滿族祭祀與筵宴舞蹈,感受其獨特的魅力吧!舞蹈的來源與圖騰崇拜遠古時代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就已經開始了圖騰崇拜活動,並且把它作為舞蹈的重要內容,最早的舞蹈常常是歌、舞、樂三者合為一體,既是巫術禮儀,又是歌舞活動。
  • 怒族圖騰是什麼? 怒族圖騰的傳說及寓意了解一下
    怒族圖騰是什麼? 怒族圖騰的傳說及寓意了解一下時間:2018-10-09 16: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怒族圖騰是什麼? 怒族圖騰的傳說及寓意了解一下 伴隨著圖騰崇拜的是各氏族關於圖騰物是自己祖先的傳說,對圖騰物的禁忌,以及把圖騰物作為本氏族的名稱和標誌。
  • 被歷史淡去的原始文化,解讀圖騰崇拜和其存在的生命意義
    一.中國古代的圖騰崇拜現象1.圖騰崇拜的起源我們從文化學的角度來說,其實關於圖騰崇拜其實是人類早期混沌初開的時候產生的一種帶有普及意義的文化現象。原始社會中人和人的關係受到圖騰崇拜的制約我們現在說到原始社會就會下意識地認為其是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一個現象,人們共同生產、共同分配,而且必須共同生活。所以在這樣的公社中人和人是必須要實現一個平等,於是其就有意識地建立了平等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