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原始宗教,是指原始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這種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為主要內容的初期狀態的宗教。
據考古發現,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一種在大約12萬到3萬年前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古人類,屬於晚期智人的一種】遺骸周圍常常散布著紅色碎石片及工具,遺骸位置也大多是頭東腳西。很顯然,這個重大發現可以直接說明,歐洲的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了原始宗教的雛形,否則他們不會用這種固定的喪葬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某種信仰。
無獨有偶,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也存在著原始宗教。例如山頂洞人【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時期,中國本土便產生了靈魂不滅的宗教觀。據考古發現,當時的埋葬已經有了一定的埋葬方式葬,比如死者周圍撒著紅色的赤鐵礦粉末,並伴有鑽孔的獸齒、石珠、骨墜等裝飾品作為隨葬物。因為當時的人們直觀地認為紅色代表鮮血,撒赤鐵礦粉末,表示生命的來源和靈魂的寄生處。
當然,從這些遺蹟也可得出,在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除了產生靈魂不死的觀念以外,還有對鬼魂的崇拜。不過,當時人們的鬼魂觀念還是比較簡單的,墓葬也相應比較簡陋。據考古發現,上海青浦縣崧澤下層遺址墓葬,沒有墓坑,在平地堆土掩埋,直身仰臥葬,隨葬品很少;山東大汶口早期墓葬是豎穴小坑墓,隨葬品亦少,以生產工具作隨葬品的更是少見。特別是未見隨葬品中有不通用於人間的物品,對屍體也沒有採取特殊的處置。
不過到了新時期時代的中晚期,鬼魂觀念開始漸趨複雜。例如西安半坡村遺址中的小兒墓葬,均用甕棺埋在居住區內,成人墓葬則都在溝外的共同墓地;其中已經摒棄了舊石器時代的直身仰臥葬,發展成為仰臥伸展葬、伏臥葬、屈肢葬等喪葬方式。又例如河南新鄭縣裴李崗墓葬中,有些大墓裡包括5~7個小墓坑,埋人最多者達42人。除此之外,同一墓地的死者面部都朝同一方向。由此可知,當時已經有了比較複雜的鬼魂觀念,而這種觀念也對後世的喪葬方式與人們的觀念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除了原始宗教的鬼魂觀念,當時的原始社會中還存在對於大自然的敬畏,進而產生了例如太陽崇拜、月亮崇拜、雨水崇拜、雷電崇拜等等,當然,對於中國社會發展與人們傳統信仰影響最大的還要屬「圖騰崇拜」。
至於圖騰崇拜的產生,還要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當時原始人類的蒙昧,氏族的成員都賦予了本氏族的起源以神秘色彩,認為他們本身和自然界的某種動植物有著特殊關係,這樣就產生了圖騰觀念,進而把某一動植物看作他們的「祖先」,於是便形成了圖騰崇拜(「圖騰」一詞原是印第安語,意思是「他的親族」)。
例如半坡器物上有鳥魚鹿蛙等動物花紋,可能就是圖騰崇拜的痕跡。又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龍、鳳等都是神化了的圖騰動物。這些「圖騰」作為氏族的名稱或族徽,並以此為信仰,把氏族成員共同聯繫起來。這在我們的祖先進行祭祀活動的遺址也已發現多處。例如,遼寧喀左縣東山嘴紅山文化遺址出土了中軸對稱的祭壇,相距不遠的牛河梁還發現「女神廟」和積石家群,同時出土了陶塑人像和大量玉器。後來在浙江餘杭瑤山良諸文化遺址中同樣發現一座祭壇和許多玉器。氏族成員利用這些場所進行祭天拜地或供奉祖先神等宗教活動以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當然這也都是鬼魂觀念與圖騰崇拜交織的產物。
而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階段,人們的宗教觀念變得更加複雜,更加多樣。據考古發現,當時的人們為了預測福禍吉兇,還進行佔卜活動。例如用豬牛羊鹿等獸肩押骨佔卜,經過燒灼出現紋理,舉行一定的宗教儀式,據紋理而判斷吉兇。比如,大漢口、龍山、齊家等文化遺址就曾出土過大量卜骨。而在佔卜活動中也逐漸出現了專職或半專職的巫師。
終上所述,原始的鬼魂觀念與圖騰崇拜是使我們現代人「怕鬼」的關鍵所在,當然,這都源於原始人類的愚昧無知,所以今天的我們更應該用科學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