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祥民俗文化之吉祥物件
吉祥民俗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其功能是幫助人們生活得更加美好,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激發人們創造欲望,因而源遠流長,構成了一道絢爛多彩的民俗文化風景線。今天先來談談吉祥物件
獅子
獅子在吉祥圖案中最為常見,在宮廷、苑囿的大門前左右各呈一獅,有銅獅也有石獅,雄師居左,腳踏繡球,雌獅居右,足撫小獅。前者象徵權利統一寰宇,後者象徵子嗣昌盛。獅座上雕有行龍、纏枝蓮、龜背錦、如意翔雲等精美圖案,這種獅座在封建社會是皇家專用的,至於王府、官衙、宅邸門前的對獅與獅座的雕飾規格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獅子作為護門神獸出現,其典源於佛教。佛教中獅座是佛的坐處,《大智度論.七》:」佛為人中獅子,佛所坐處若床,若地,皆名獅子座。「後來佛座前的獅子已具有護法神獸的含義,這樣宮殿門前的對獅,又具驅邪鎮妖的寓意。
象馱寶瓶
在紫禁城太和殿皇帝寶座前,有一對吉祥物——象馱寶瓶。在明清皇帝陵寢的神道兩側,也有漢白玉圓雕的象馱寶瓶。這一吉祥物叫「太平有象」,也稱「寶象」。
象原產印、緬、泰等佛教國家。明、清兩朝,信仰佛教的皇帝很多,把佛國進貢來的大象,看成祥獸。在漢地佛教中,普賢菩薩的坐騎也是大象。從明朝起,每逢皇帝有重大慶典,儀仗中總愛用些大象。駕輦、馱寶也用它們。在北京就有專有供皇帝儀仗馴象的人員,由錦衣衛管理;清代歸鑾儀衛管理。象與馴象員都居住在北京宣武門兩側的馴象所,就是現在的象來街一帶。象因身材高大,性格溫和,善解人意,能幫助人完成強度很大的工作,被視為力量的象徵。它四蹄粗壯,著地穩如泰山,所以在封建統治者看來,象是代表江山穩固、社會安定的標誌。在象的背上放一寶瓶,有些瓶內再插放五穀,寓意太平有像、五穀豐登。因為「象」與「景像」的「像」字同音;「寶瓶」的「瓶」字與「太平」的「平」字同音;「太」在古漢字中與「大」同解,象背的寶瓶很大,應稱大瓶,也可稱太瓶。這樣「太瓶有象」就成為「太平有像」的吉祥圖案了。
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崇拜,龍的形象在中國古代各民族的圖案中,都含有吉祥和驅邪的寓意。中國史前神話中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洪水成災,天帝派「鯀治水不成,處以死罪,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爛。天帝聞之十分驚奇,派一天將持刀剖鯀。不料剖開鯀腹時,從鯀腹內飛出一條黃龍,騰空而去,降而成「禹」。禹後來治水成功,成為夏民族的首領,龍也因此成為夏民族的圖騰。
在史前神話中,還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黃河流域與夏民族並存的還有商民族,其始祖帝嚳之妻簡狄因吞食玄鳥蛋,而懷孕生「契」,契後來成為商民族的首領,曾助禹治水,成為中國遠古時期與禹並存的治水英雄。因為契的出生與其母吞食玄鳥蛋有關,玄鳥就成為商民族的圖騰。玄鳥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鳳,又稱朱雀。中國的漢民族是以遠古時代夏族和商族人為祖先的,這樣龍鳳的圖騰崇拜,便從古老的漢民族波及其他兄弟民族,成為中華民族的標誌了。龍鳳圖案在數千年的衍化中,被中華各民族喜愛,成為最富有中國色彩的吉祥圖案。
四季平安
中國古代由於戰亂頻繁,老百姓祈盼能過上平安日子,所以「四季平安」、「歲歲平安」的祝福語,連同吉祥圖案,就同時產生了。四季平安的圖案是一花瓶中插著月季花。月季產於中國,俗名:長春花、月月紅,在中國有二千年的栽培史,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由於月季一年四季開花,在花瓶中總會有鮮花,插換不斷,「瓶」與「平」同音,插入與安放同義,把四季常開的花朵安放瓶中,就是「四季平安」了。「四季平安」的另一種圖案是在花瓶中插放梅花、水仙、山茶花、百合花、蘭花。這幾種花,在一年四季中交替開放,並且被文人士大夫賦予不同性格,在中國畫及插花藝術中最為常見,這一圖案也稱「新韶如意」,是新春祝福時常見的年畫內容及插花藝術品。與「四季平安」相似的是「歲歲平安」。
紅蓋頭
紅蓋頭在中國民間婚嫁禮儀中極為常見,尤其舊時婚禮,新娘出嫁時,不但要穿嫁衣、坐花轎,頭上還要蒙上一塊大紅布,以保佑新娘子平安入洞房。關於這一習俗的傳說很多,有的說是為了防止喜神紂王搶親,有的說是紂王為了懲罰虐待皇叔文重的惡妻,有的說是桃花女為了在出嫁時躲避周公的陷害等等。總體而言,民眾們多以此俗作為出嫁時趨吉避兇,保佑新娘平安出嫁的方式。舊時,蓋頭多以四五尺見方的紅色綢緞製成,四角綴以銅錢或其它飾物,新娘在上花轎前蓋上蓋頭,遮住整個臉部,直到拜完堂入洞房之後,新郎用秤桿將蓋頭挑去,新娘方才露出真容。
四喜娃娃
「四喜娃娃」是一種民間美術造型,運用共享、重合的方式組合成有趣的圖案:四個娃娃,一共兩個頭,四隻手,四條腿,或行走,或側臥,手持祥瑞之物,活潑可愛,喜氣洋洋。對於「四喜娃娃」的創作,歷來沒有定論。民間流行的傳說認為,「四喜娃娃」是明初江西才子解縉為應對縣學教諭刁難而作。解縉以古人所作「四喜詩」——「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中的四大喜事為依據,創作了「四喜同局」的「四喜娃娃」。此後,四喜娃娃作為表示祥瑞的喜慶圖案,在民間廣為流傳。
吉祥如意
如意是中國人盡皆知的吉祥物。如意是佛教八寶之一,為僧人記錄經文的佛具,而且其名字很吉祥,所以成為中國長期以來的吉祥物。人們創造了心形、靈芝形和祥雲形的如意紋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建築、家具、衣物、裝飾等常應用這些紋樣。吉祥圖案也多取如意為題材:瓶中插如意或以如意形位瓶耳稱為「平安如意」,兩個柿子或獅子和如意代表「事事如意」,蝙蝠、壽字和如意組合成「福壽如意」,如意穿過兩個喜字叫做「雙喜如意」,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騎象象徵「吉祥如意」。
壽桃
壽宴除了吃長壽麵,再要吃的就是壽桃。桃很早就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神物,桃木多用來闢邪。隨著神靈觀念的發展,又有了仙桃能使人長生不老的傳說。人們都熟知的《西遊記》中,就有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一節。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園裡,三千年一熟的仙桃,人吃了成仙成道,體健身輕;六千年一熟的仙桃,人吃了霞舉飛天,長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仙桃,人吃了與天齊壽。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好多關於仙桃的神話故事。民間流傳的眾多傳說,使桃成了仙物,成了長壽之物。所以許多祝壽的繪畫、圖案中,多以桃作為象徵物。慢慢的壽桃就成了壽宴上的必備之品。
早生貴子
很多人家在舉辦婚娶喜事時,愛用棗和荔枝或慄子組為果盤,因「棗」與「早」諧音,「荔枝」或「慄子」與「立子」諧音,寓「早立子」即早生兒子的祝願;也有用棗和花生、桂圓組為果盤的,含義就是「早生貴子」了。
馬上封侯
馬上封侯是漢族傳統寓意紋樣。由猴子、駿馬組圖。"猴"與"侯"同音雙關。猴子騎於馬上,"馬上"為立刻之意。侯為中國古代分五等貴族爵位的第二等級,這裡泛指達官權貴。此圖寓意功名指日可待。
馬上就是即刻,封侯指被封為侯爵。馬上封侯,意思是即刻就要受封爵位,做大官。紋飾主要以馬、蜂和猴組成,運用"蜂"與"封"、"猴"與"侯"同音和隱喻等手法,以示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