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家信賴的「門神」:他們守護病人 我守護他們

2020-12-22 平安天津

武漢市江岸方艙醫院休艙那天,50歲的張文娟喜極而泣,為自己,也為全隊302名戰友,她每天揪著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從2月12日開艙,到3月8日休艙,張文娟所在的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下稱「天津五隊」)在這裡苦戰近一個月,圓滿完成收治任務,全隊實現「零感染」。這個「零」的背後,有她的忘我付出。

張文娟(左)為戰友檢查防護服。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供圖

覺得應該主動站出來

在天津五隊分組名單上,張文娟原本擔任第四護理組的普通護士,儘管她是天津第二醫院護理部主任、副主任護師。但當她第一天體驗了方艙的院感防控後,就覺得自己應該主動站出來。「那麼大的體育館,一千多個病人,每天有六支醫療隊的二百多名醫護人員與病人在同一個空間裡活動,交叉感染的機率太高了。」她描述當時的想法,「頭一天看到的情況讓我很揪心,我當過多年的院感科科長,知道其中的重要性。我得主動站出來,幫著把院感工作扛起來。萬一誰被感染了,我良心上過不去。」於是,她對護理組組長於傑說:「你跟隊裡說說,調我去院感組。」隨後,她又找院感組組長李傑請戰:「讓我幫你管院感吧,你放心,我保證行!」

很多人對即將面對的新型冠狀病毒知之甚少、忐忑不安,張文娟卻逆行衝鋒,挑了風險最高的工作,這讓人心生敬意。天津五隊三百多名隊員,有的人從未接觸過傳染病,多數人沒碰過防護服,傳說中的「紅區」,紅在哪裡,他們心裡根本沒底。這讓張文娟睡覺都不踏實,「你想想啊,隊裡很多人是『80後』和『90後』。」張文娟狠狠地對自己說,「你決不能讓大家感染一點病毒,一定要保證大家全須全尾兒地回天津。」

讓大家吃一顆定心丸

培訓是必需的,但戰地培訓只能是「急就章」。張文娟連夜編寫防護手冊,又自己做示範,講解進出艙穿脫防護服的每個動作要領、口訣;回到駐地為什麼要先洗手、鞋子怎樣放、衣服怎樣掛,生活垃圾怎樣分類……她一邊演示,一邊讓人幫著拍成視頻,發到微信群裡。她的示範講解,讓隊員們恍然大悟:原來院感防護有這麼多竅門呀!

視頻畢竟不夠直接,張文娟又請示隊裡集合護理組組長和醫療組組長,由她給大家當面演示。她首先介紹自己:「非典時我進過『紅區』,我從2002年起做院感工作,婦科、兒科、器械科,這些最敏感科室的院感都幹過。我要講的是要命的東西,也是能保命的東西。」大家立刻來了精神,豎起耳朵聽她講了整整3個小時。她給大家減壓,細緻講解合理自我防護的要領。這一課,讓大家吃了顆定心丸。

她是大家信賴的「門神」

醫護人員分組輪流值班,張文娟和院感員則每天都要進「紅區」。每次她都頭一個進艙,同院感員一起,檢查醫護人員的防護服穿得是否嚴密。進「紅區」時,總有些人會緊張,她總是笑著鼓勵:「瞧你,多可愛呀!我檢查過了,沒問題,放心進去吧。」

出艙時,張文娟走在最後,她要盯住每個人脫衣。這個時候,她會喊口令:「手消毒。脫鞋套。手消毒。脫帽子,注意帽子往後翻。挺胸收腹解拉鎖。脫衣服,手套一起脫下來……」大家跟著她的口令,完成每個動作。等所有人進入清潔區,她才出艙。張文娟解釋:「順序很重要,細節決定生死,這一點不誇張,細節的疏漏是致命的。」因此她從不敢有絲毫大意,每次進出艙,眼睛瞪得酸脹。「『紅區』裡的院感工作就是這樣,他們守護病人,我守護他們,大家都在守護生命。」

駐地的感染防控同樣重要。在酒店裡,大堂、餐廳、樓道、電梯、衛生間等公共區域的消殺,她要檢查;宿舍裡的消殺、隊員們的體溫,她要督促檢測。來訪客人走後,她會把客人去過的地方消殺一遍,有時候還得拉下臉來。有一回,地方一位領導帶人來慰問,已進到酒店大堂了,她把客人攔住,讓客人回到另一邊的安全門,全身上下噴了消毒酒精才讓進來。「病毒看不見,小心無大錯。」這是她的經驗。

後來,她笑著說:「沒辦法,搞院感多年,養成了懷疑一切的習慣。好在大家都理解。」懷疑一切,就會有操不完的心。張文娟打開手機裡上個月拍的視頻:「你瞧我原先嘛樣?胖的,嘖嘖。到這裡起碼瘦了20斤。哈哈,這得感謝武漢。」

張文娟是主動申請支援武漢的,她沒想到會獲得國家表彰。天津五隊全體醫護人員「零感染」,她的功勞很大。有人形容,危險與安全是兩扇門,她就是大家的「門神」。但她有點惶恐:「三百多人,都一樣逆行而來,一樣不計生死,把先進給了我,我只有更加精心守護好大家,才對得起這份信賴。」

江岸方艙醫院休艙了,但天津五隊沒有休戰。3月10日上午,張文娟又隨部分隊員開進武漢市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區,她要在這裡繼續當「門神」。她的戰友們說:「在最危險的地方,有她在我們就安心。」

相關焦點

  • 他們守護生命 我們守護他們
    為了能節省一套防護服,也為了能多照顧一個病患,他們強行將自己變成了一個不吃不喝,高強度工作十幾個小時的鐵人。面對重症患者,醫護人員也會害怕,害怕病人說遺言,害怕自己被感染,最怕的是患者在自己眼前逝去……《醫學生誓言》中說:「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 湖北援藏夫妻:「他們守護邊疆,我倆守護他們」
    從未經歷高原寒冷的陸亞嵐全身裹得嚴嚴實實,不過摟在丈夫身後,她覺得格外溫暖。這是一對援藏夫妻,他們不遠千裡從湖北來到西藏山南市曲松縣,一個呵護健康,一個傳授知識,夫唱婦隨的故事在雪域高原留下了不少佳話。兩年多前,擔任湖北省黃石市第十六中學黨政辦主任的祝志剛響應號召,赴曲松縣中學開展為期三年的教學援助。
  • 你守護病人,我守護你
    這樣的等待也成為了常態看到母親獨自在烈日下一次次地運球、投籃鍾惟德心裡泛酸:「我覺得她比較孤獨無論是鍾南山等待妻子的過往歲月還是李少芬守候丈夫的半生時光都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最美的愛情莫過於你守護病人,我守護你夫妻間「不要徵服對方」這是夫妻最重要的問題!
  • 美好生活 他們守護
    這9年,劉雙燕未能在父母身邊盡孝,丈夫突發急性心梗驟然離世……她克服困難,堅守崗位。劉雙燕說:「為了鄉親們能過上好日子,有多大勁兒,我都使出來。我要扛起責任,衝鋒在前。」帕夏古麗·克熱木來自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現在廣東東莞綠洲鞋業有限公司工作,擔任鞋面布針車10組小組長。初到廣東,帕夏古麗語言不通、技術不過關。
  • (繼)天主守護者-聖殿騎士:他們守護天主,但誰來守護他們?
    當然雖然聖殿騎士團直屬教皇,但他們大多成員的老家卻在法國,所以大多成員此時一心都想回法國老家享清福,也可以算是休整吧。可是這幫放高利貸的聖殿騎士們沒有意識到欠了他們一屁股債的法王一心想幹掉他們賴帳,這下子可好送貨上門。
  • 守護平安 有他們在
    交通安全有他們守護春節前,市交通行政執法局緊急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制定印發《廣州市交通行政執法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方案》。市交管總站、客管處黨員紛紛挺身而出,帶頭奮戰在最前線。國省道有他們守護市道路養護中心南城養護所黨總支組織成立南城養護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領導小組,並且成立黨員防疫突擊隊,對過往車輛司機及乘客進行體溫檢測。
  • 這個元宵節,他們守護著中原「南大門」
    其中有位大媽出去買菜,很自覺且籤的仔細,我忍不住說:謝謝您的配合。她看著我說:應該的,我兒子今晚也在這值班……這位大媽眼神裡分明更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這個漫長的寒冷的冬季,堅守堅持在各個崗位的人員,何止萬千,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溫暖這個冬天,靜靜期待春暖花開!
  • 外賣騎手跑單王:院士鍾南山守護中國,無名的我守護武漢人胃能量
    院士鍾南山守護整個中國,我是無名小卒一個,但是我每多送一個單,那就多一個人能夠吃飽,起碼有足夠的能量和小小願望的滿足來支持熬過這場戰役」武漢每個大街小巷,每天有數百名外賣騎手在穿梭,送藥,送餐,送菜和其他一切生活用品,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為武漢,為困守在家的武漢市民,也為自己,在這場抗疫戰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找到職業的榮譽感。
  • 他們,24小時全天候,守護著定州!
    他們,24小時全天候,守護著定州!實在冷的受不了了,大家就原地轉轉圈兒,跺跺腳。」市交通局綜合執法大隊四隊隊長紀登峰介紹,一天24小時,他們白天全員在崗,晚上時大家才會輪流休息一會兒。 「疫情防控就是打仗,我們堅決站好每一班崗,誰都不會退縮。」紀登峰說。
  • 他們個個能文能武,最後成為門神
    門神,家家戶戶都不陌生,都會在自家門前貼門神,門神是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神,是各民族和道教共同信仰的守護門神的神靈,門神是大眾對家宅安全的精神寄託。門神又分為文門神和武門神,文門神代表有祿壽星,五子登科,和合二仙,劉海戲蟾,連中三元等。
  • @富陽中醫骨傷醫院的李英飛護士:有兩個男人說你是他們的守護天使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守護,也正因為生命的重要,而讓她熱愛這份有溫度的工作。「守護」簡單的兩個字背後,付出的是非比常人的艱辛及加班夜班顛倒的作息生活。但她理解這份辛苦,理解各行各業的不同作息。可是他們的價值沒被社會上某些人真正的理解及尊重。患者投訴護士、辱罵護士的事情時有發生,這樣的委屈也時常伴隨著她。
  • 你守護生命,我守護你!醫療隊背後強大的後勤團隊
    你守護生命,我守護你!這支醫療隊背後有個強大的「後勤團隊」  1月28日,貴州省首批支援鄂州的醫護人員凌晨3點抵達鄂州。  3月20日,支援鄂州的部分醫護人員離開鄂州。  從零下4攝氏度到27攝氏度,從寒冬到櫻花開放,離家千裡的862名貴州醫護人員,在鄂州歷經50多個日夜,當地市民臨時成立的鄂州陽光志願服務隊默默守護著他們,成為他們的「特約快遞員」「專車司機」,解決好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部分志願者與貴州醫療隊隊員合影。
  • 他們守護著「天路」安全
    中國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區管理局公安局阿里昆莎機場分局民警用這樣的信念守護著這條真正的「天路」。阿里高寒缺氧,醫療條件差。一旦有人突發疾病,很難得到及時治療。過去這裡有個說法,「在阿里得了病只有等死」。航班縮短了阿里與內地城市的距離,架起了阿里通向外界的「空中生命線」。2020年3月,49歲的阿里昆莎機場公安分局副局長羅丹親自上陣抬擔架,將一名60多歲的危重病人順利送上飛機。
  • 用心守護病人健康——記永川區「三八紅旗手」、金龍鎮衛生院護士...
    在距離永川21公裡的金龍鎮衛生院,就有這麼一位用心和雙手守護病人健康的白衣天使。從事護理工作8年多來,她在護理崗位上兢兢業業,視病人如親人,視護士為姊妹,舍小家顧大家,獲得永川區「優秀護士」榮譽稱號,取得永川區護理技能操作競賽靜脈輸液項目二等獎。今年,她又榮獲永川區「三八紅旗手」稱號。她,就是金龍鎮衛生院護士長汪臘梅。
  • 科比妻子:我們會努力向前,因為他們守護著我們
    瓦妮莎首先向這幾天來向她們表達支持與善意的數百萬人表示感謝,她坦言不知未來會如何,但她們都在努力向前,因為科比和吉安娜一直在守護著她們。當地時間1月26日,已退役NBA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卡拉巴薩斯市因乘坐的直升機墜毀而遇難,年僅41歲。同機的還有他的二女兒吉安娜,也遺憾未能倖免。
  • 夫妻並肩戰「疫」:你出徵武漢 我守護家鄉
    2月17日,在金華廣福醫院病房裡,守護在母親病床前的戴暉感受到了來自工作單位國網金華供電公司領導班子的慰問關懷。前幾天他的妻子何勝燕出徵武漢,作為浙江第四批援武漢醫療隊一員參與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人的醫療救治。這段時間戴暉一個人扛起了家庭重擔。當天,國網金華供電公司對愛人出徵武漢的公司員工戴暉和洪文亭送上問候和關心。
  • 跨年夜:你守護線路 我守護你
    新華社西寧1月1日電 題:跨年夜:你守護線路 我守護你新華社記者王浡2019年12月31日晚23時,西寧工務段海晏線路車間線路工張策正跟著師傅學習搗固機精準下落搗固,防護員李敏跟著師傅緊盯行車電子圖遠在異鄉工作的他們把工區當成自己生活的家,打掃院子,幫廚洗菜。閒暇時,兩人恩愛的細節讓工友們一陣羨慕。作為駐站防護員,李敏的責任就是守護正在作業的線路工安全。「他們在後面施工,我們負責觀察有沒有往來車輛,提前發出預告,保證安全生產。」李敏說,雖然現在施工基本利用沒有火車經過的「天窗點」,但是防護員不能有絲毫馬虎。
  • 我馳援遠方 你守護家鄉
    這對雙雙奮戰在一線的夫妻,正經歷著他們結婚以來最長的一次分別。 3月16日,我市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0名隊員在圓滿完成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救治任務後,顧不上休整,「再次逆行」武漢雷神山醫院,繼續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市人民醫院急診科31歲的張宏君便是其中一員。 「我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 2020中國軍人動人瞬間 這一年,謝謝他們的守護!
    面對疫情,他們義無反顧;面對災難,他們視死如歸。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永不缺席。這一年,謝謝中國軍人的守護!從駐守邊疆保家衛國,到疫情暴發之際聞令而動,再到洪水滔滔之中築起人牆…是他們,守護著我們。轉發,致敬中國軍人!
  • 舍小家為大家!節日裡,他們守護平安帶來潔淨
    舍小家保大家安全出行,寧髒我一人、潔淨千萬家……春節假期,當我們享受團聚與親情的時候,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揮灑汗水與青春,他們用責任守護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