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家家戶戶都不陌生,都會在自家門前貼門神,門神是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神,是各民族和道教共同信仰的守護門神的神靈,門神是大眾對家宅安全的精神寄託。
門神又分為文門神和武門神,文門神代表有祿壽星,五子登科,和合二仙,劉海戲蟾,連中三元等。功能不同,貼的地方也不同,祥查各門神貼法,在這裡不多說,武門神代表有神荼,鬱壘,還有大家熟悉的秦瓊,敬德,張飛,關羽,李克用,鍾馗等。
用家裡大人的話說,門神一貼,大鬼小鬼就不敢進家門來,所以小時候我對門神的理解。關於過年貼門神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哪些大神當過門神,可以鎮住大鬼小鬼,這都是後來才知道的。過年貼門神那是源於古人對門神崇拜,古人認為門戶是全家人每天出入之要地,那必須祛邪正軌,才能保全家人平安幸福。
所以,早在戰國時期呀,老祖先已經開始用無木之金的桃木刻成寫有咒語的桃符,掛在自家門口驅邪。後來呢,這個隨著紙張的廣泛應用,桃符被畫有人像的紙張逐漸代替了。老祖先們也多在標誌著一年開始的,正月初一前夕,貼在大門上,作為門神,保佑家人全年平安。那歷史上哪些大神曾經被老百姓供奉為門神呢?據史料記載,說法不盡相同,講幾位具有代表性的門神,追溯這個歷史,關於門神信仰的出現,大致可以上溯到戰國早期的山海經,這部中國最古老的自然地理和神話傳說著作當中,就記載有這兩位神仙。
相傳遠古的時候,神書和玉律是一對兄弟,兄弟倆都擅長捉鬼,如果有惡鬼出來騷擾百姓,神書和玉律便將其擒獲,最厲害的是什麼?把這些大鬼小鬼捆綁之後拿去餵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驅兇,就在門上畫出了神書和玉律,以及老虎的畫像,已達到驅鬼闢邪之效果。這大概就是最早被民間供奉為門神的兩位大神。
到了唐代,又出現了一位門神誰?鍾馗他不但能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們常在除夕之夜,或者說端午節前將鍾馗圖像貼在門上,用來驅邪避鬼,根據記載,鍾馗的形象,那是抱頭求染目濡。還鼻如鉤餌,如中頭戴烏沙帽,腳穿黑潮鞋,身穿大紅袍,右手執劍,左手捉鬼,怒目,而是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記載,鍾馗是陝西西安的終南山人,鍾馗年少的時候,就特別的才華出眾,有一年,趕赴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因為自己的長相有點醜陋,而沒有中舉,於是惱羞成怒,性格耿直的鐘馗就直接撞死在了大殿的臺階上,後來,唐高宗聽說之後,唏噓不已,特別就下令賜給鍾馗紅官袍予以安葬。
說貼門神歷史悠久,因地方、時代不同,貼用的也不同,比如說北京,多用白臉的秦瓊和黑臉的敬德,但還有很多地方,供著關羽關平陪元慶,李元霸,嶽飛,韓世忠,胡大海,常遇春等等,將他們視為門神,所以說,時代不同,地域不同,那所供奉的門神也不盡相同,跟現在相比,張貼內容就更為廣泛了,除了門神以外,還有彩繪的圖,五穀豐登圖等等,與古代相比,其意義也不盡相同,古代貼門神是為精神,為拜佛,為求福,祈禱平安,現在貼門相,表達的是對平安對幸福的一種嚮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