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習俗——貼門神,最常見的門神是誰?你知道他們的原型嗎

2021-01-09 小慶說歷史

臨近春節,無論集市還是商場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讓人不知不覺就想到了小時候的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過年是我國傳下來的歷史文化,一家人都聚在一塊,年三十家家都貼上春聯和門神,掛起大紅燈籠。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門神的來歷。

門神在我們國家可是有著很古老的歷史,門神就是司門守衛之神,是民間百姓的信仰,深受人們的喜愛。按照習俗,每到春節前夕,一般就指臘月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寓意。相傳最早在周代就已有這個習俗。

而在門神中最常見的有四個人,神荼鬱壘和尉遲秦瓊。一起來看一下他們的由來:

神荼鬱壘

相傳在很久之前,東海中有一座度朔山,風景秀麗,煞是好看。在山中有一顆大桃樹,綿延盤曲有三千多裡地,桃樹的東北一端都一個天然形成的門,樹頂上有一隻金雞,每天日出報曉。度朔山上雖然沒有人,但卻住著一大群妖魔鬼怪,每天日落時從門中出去,日出之前趕回鬼城。

既然是鬼蜮肯定就要有看守者,所以鬼門旁邊就守著兩尊大神,神荼和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

秦瓊和尉遲

關於這兩位門神的由來有兩種傳說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奪取帝位於是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殺害了自己的長兄即太子李建成,成功的當上了皇帝,但之後卻常常做噩夢。沒當睡覺就李建成的鬼魂就找李世民索命。長期以往李世民的身體就出現了問題。尉遲說人是他殺的自然也會畏懼他,於是每到夜晚尉遲和秦瓊就穿戴金甲,手持利器守在大殿門口,後來鬼魂就再也沒來過。

另一種說法是在唐朝初期,涇河龍王曾經和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算命先生說明天在什麼地方下雨,龍神作為司雨之神便起了玩心,和他打了個賭。但沒想到在晚上卻收到了下雨的懿旨,和算命先生說的不差絲毫。但龍王為了面子卻並未行雨。因此觸犯天條。隨後玉皇大帝命魏徵斬龍,龍王知道之後,立馬進宮求見李世民,李世民心生不忍便邀請魏徵入宮下棋,企圖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結果魏徵在下棋之時伏案酣睡,夢中斬龍。

涇河龍王以為李世民沒有幫他,所以死後化作鬼魂經常會去找唐太宗李世民哭訴哀嚎。唐太宗無奈,只能將此事告知群臣,秦叔寶上奏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隨後,便日夜為李世民守衛門戶。太宗不忍兩位太過於辛苦,於是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畫像在宮門外,從此平安無事。

以上四位是最常見的門神,但在民間還有很多,大多以武將為主,像河南的門神為三國時期的趙雲和馬超,河北的門神有馬超、馬岱,河北西北部則供奉薛仁貴和蓋蘇文等,還有少數的文門神,就是福祿壽三星。將門神形象畫為將軍朝官式,取以「福祿壽喜,馬報平安」。故又稱為「聚寶門神」。

不管門神的種類有什麼不同,所表達的寓意都是一樣的,保佑家人身體健康,消災磨難,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家都說說你們那的門神是什麼吧!

相關焦點

  • 過年貼門神,你知道從哪裡請的門神最靈驗?竟然是在山西這個小村
    中國人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門神一貼,過年的氣氛立刻就濃了!門神哪裡請?年貨市場隨便買兩張怎麼行?山西一個千年古村——介休張壁古堡,擁有最靈驗的門神!一起來看看!張壁古堡有何來頭?張壁的門神是誰?為什麼從張壁請的門神最靈驗?張壁的門神和中國人的門神一樣,也是秦瓊和尉遲恭,但為什麼要說張壁的門神最靈驗呢,這還得從紅臉門神尉遲恭說起。隋末唐初,劉武周手下大將尉遲恭鎮守介休,並將張壁作為囤糧所。
  • 農村「貼門神」的習俗,細數下來有幾十位,你家過年貼的誰?
    在農村裡過年有除了貼春聯之外,還有貼門神的習慣,這是民間的信仰,門神也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貼門神一來表示吉慶,二來也為了「驅邪避諱」。如果觀察仔細的話會發現,人們貼的門神各式各樣,並不是局限於一種,不過流傳最廣的是「秦將軍和胡將軍」,也就是隋唐時期的秦瓊和尉遲恭,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這個傳說。關於門神的來歷和神話有關,據說,最初的時候門神是刻的人性桃木,到了後來的時候才變成了「畫」。關於門神的來歷有這樣的一個神話記載,「東海度朔山中有一顆大桃樹,它的枝幹能有3000裡,連接著鬼門。
  • 貼門神是過年習俗,閬中門神不僅獨具特色,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圖片來源網絡門神,是指按舊俗貼於門上的神像。俗謂能驅鬼避邪,保障家庭平安。閬中門神自是與他處有所不同。貼門神, 是閬中人過年的又一習俗,閬中門神不僅獨具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閬中人認為,門神一到家,一年四季就平安快樂、財運大發。臘月二十四一過,家家戶戶都貼門神,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漫步古城大街小巷,映人眼帘的是素雅的灰瓦牆間,每家大門上都貼上了色彩喜慶的門神畫。威武雄壯的門神保衛著市民和平安詳的生活,增加了喜悅和希冀。
  • 過年門神少不了,種類也不少,你家貼的是哪種門神呢?
    過年期間,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少不了兩樣東西,一個是春聯,一個是門神,當然由於中國的民族眾多,因此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是絕大多數地區不是貼春聯,就是貼門神,這反映了人們對於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待。門神都有哪些神仙?
  • 年畫、春聯與門神有何聯繫?你家貼過年畫嗎
    在古代,人們在過年時會製作和張貼漂亮的年畫,年畫的內容豐富多彩,起到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的作用。據東漢《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已有門上貼的「神荼」、「鬱壘」像。一說:年畫起源於古代的門神畫,而門神畫早在堯舜時期就出現。另一說:始於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張貼門神為多,故年畫可以包括門神在內。
  • 過年貼的門神也換屆?你知道的秦瓊尉遲恭,只是門神中的一屆
    但像門神這樣的神靈與居住在九重天之上的高級神靈不同,他們大多與民間衣食住行密切相關,例如灶神掌管衣食,財神主導人間財富,而門神則護衛著家庭平安,這些神靈在民間廣受歡迎與尊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祭祀對象。
  • 貼門神:為何古代門神只供秦叔寶、尉遲恭?別的大將不能守門嗎?
    說起來門神,想必很多農村的孩子極其的熟悉,小時候可能不知道門上那兩個手持大刀的人是誰,等到長大以後才知道,那真是唐朝鼎鼎大名的大將軍秦叔寶和尉遲恭。 每當過年之前,總會和母親一起,做漿糊,然後貼門神。聽母親說,這門神的作用可大呢,可以擋得住妖魔鬼怪,貼上門神,以後咱們全家人就會很少生病。由於小時候村裡面的迷信思想,讓我對這兩個門神上的人物好奇不已。
  • 中國古代四大門神分別是誰,古代貼春聯的習俗又是如何流傳開來的
    這些神話傳說與民間習俗相結合,也成為了我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比如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春節貼對聯、貼門神的習俗,一開始也是受到民間神話傳說的影響。那我們春節常見的春聯和門神畫像,大家都對此了解多少呢?你知道貼在門上的門神分別都是誰嗎?貼對聯的習俗又是如何流傳開來的呢?下面,本文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個春節習俗的來歷。
  • 春節為何要貼門神?貼誰最給力?這三對門神最著名,你喜歡哪對?
    春節就要到了,家家都要貼門神。可為什麼要貼門神呢?貼誰最給力呢?下面介紹三對最著名的門神,看看你喜歡哪對?先說春節為什麼要貼門神?春節,俗稱「過年」,是一年之中最喜慶的日子。可人間喜慶,陰間卻不喜慶,陰魂野鬼照樣四處亂躥,為了不讓邪穢進門搗亂,門神就誕生了。
  •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你知道門神是指哪兩位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你知道門神是指哪兩位嗎?舊時,在一年中最末一天,人們必把新門神換上,把老門神撕下。而貼門神的目的,是為了免災迎福,驅鬼避邪。《山海經》中記載:「在茫茫大海中矗立著一座度朔之山。而山上有一棵老桃樹,它的枝幹蜿蜒盤伸幾千裡。桃枝的東北有一個鬼門,有萬鬼出入。在鬼門有上兩個神人,一個叫鬱壘,一個叫神荼。
  • 看看你家門貼的門神,他們都拿錯武器了,知道這個bug錯在哪嗎?
    相信大家回老家過年,興許都會看到門口貼的春聯,一年一換新嘛,如果你老家更加地道的話,估計你還能看到門神。對的以前我們的家門口都會貼著門神,應該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是誰,只知道應該是用來闢邪的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門神那些事情。
  • 過年貼門神的傳說
    春節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貼門神,喜氣洋洋過新年。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欣賞關於貼門神的傳說是這樣的。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做了皇帝以後,勤政愛民,國泰民安,老百姓都生活的很幸福。但是李世民卻有一個苦惱,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心緒不寧,夜做惡夢,御醫看了也看不出有什麼病,國師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大家都為唐太宗的情況感到憂心,唐太宗自己休息不好,再加上心情不好,身體每況愈下。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丞相魏徵就向唐太宗建議,一是要天下百姓過年時貼春聯放煙花爆竹歡慶新年,二是請秦瓊大元帥為李世民門前站立守衛。
  • 過年你家還貼門神嗎?
    我國自古都有貼門神的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門神也出現了多種形式。從唐代以後人們大多以胡敬德和秦叔寶為門神。《西遊記》小詞有「本是英雄豪傑舊勳臣,只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之句。門神是一項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門神的題材也多種多樣,畫法各異,但是大多都是色彩豔麗,形象淳樸。唐以後門神的題材也越來越多,內容也日漸豐富起來,多為朝官將軍等,並加上各種各樣代表吉祥的器物,表達出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 【春節習俗】都知道新年要貼對聯,那貼對聯的習俗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民間習俗也豐富多彩。春節作為中國文化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承載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情感。人民通過春節這個節日,辭舊迎新,喜納春瑞。春節裡面最重要的儀式感是什麼呢?除了放鞭炮、買新衣、吃餃子之外,當然就是每年除夕時候要貼的對聯啦!小的時候,除夕這天是過年之前最忙的一天。家裡的親人要準備當天晚上吃的餃子和其他飯菜,還有準備好春節裡面招待親朋好友時的飯菜。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一、貼門神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
  • 春節貼門神的習俗和門神的三大類別
    我國春節貼門神這一習俗,最早的記錄,是周代的「祀門」活動。隨後歷經漢代、唐代、宋代、明代傳承,所張貼的門神,也從最早的神荼和鬱壘,變成後來歷代的名臣武將。唯一不變的,在於貼門神的寓意。無外乎以下三類:驅邪祟、祛不祥;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 閩南春節習俗貼春聯 貼春聯的由來和門神的來歷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聯」,過年的門聯都是紅色的(除了有喪事的家庭頭年貼綠色春聯,第二年貼水紅色春聯,第三年貼紅色春聯),貼上了春聯意味著來年春意盎然,紅紅火火。古詩云「爆竹聲中除舊歲,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燃放鞭炮告別舊年,貼上門聯喜迎新春。據說,除夕貼春聯的習俗始自明代的南京。
  • 門神是秦瓊和尉遲敬德,可寺廟的守護神又是誰,這些你知道嗎?
    門神是秦瓊和尉遲敬德,可寺廟的守護神又是誰,這些你知道嗎?不知道大家在旅遊朝聖的路上有沒有發現,幾乎每間寺廟門前都會有兩尊形象威武的造像,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如果是普通的小寺廟或許不會有山門,進入大殿以後也只會看到四大天王,但一些建在山上的廟宇就比較特殊了。
  • 他們個個能文能武,最後成為門神
    功能不同,貼的地方也不同,祥查各門神貼法,在這裡不多說,武門神代表有神荼,鬱壘,還有大家熟悉的秦瓊,敬德,張飛,關羽,李克用,鍾馗等。用家裡大人的話說,門神一貼,大鬼小鬼就不敢進家門來,所以小時候我對門神的理解。關於過年貼門神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哪些大神當過門神,可以鎮住大鬼小鬼,這都是後來才知道的。
  • 掃塵、祭灶、貼門神 江南「大戶人家」怎麼過年?
    走進「江南民居」,灶臺牆上貼著灶畫,闢邪除災、迎祥納福。  新春納福,「福」字的歷史約有三千年,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中國民間習俗中,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大大小小的「福」字。「民國初年,造紙業不發達,都是虧本在造紙;後來慢慢隨著造紙業興盛,加上紙幣的發行,用紅包的習俗才慢慢普及開來。」張文祥說。  牆上的展板圖文則將過年習俗、年慶典故、年慶活動、祭灶禮儀、剪紙文化、年畫文化等融入江南傳統民居建築的介紹之中,讓傳統的記憶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