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無論集市還是商場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讓人不知不覺就想到了小時候的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過年是我國傳下來的歷史文化,一家人都聚在一塊,年三十家家都貼上春聯和門神,掛起大紅燈籠。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門神的來歷。
門神在我們國家可是有著很古老的歷史,門神就是司門守衛之神,是民間百姓的信仰,深受人們的喜愛。按照習俗,每到春節前夕,一般就指臘月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寓意。相傳最早在周代就已有這個習俗。
而在門神中最常見的有四個人,神荼鬱壘和尉遲秦瓊。一起來看一下他們的由來:
神荼鬱壘
相傳在很久之前,東海中有一座度朔山,風景秀麗,煞是好看。在山中有一顆大桃樹,綿延盤曲有三千多裡地,桃樹的東北一端都一個天然形成的門,樹頂上有一隻金雞,每天日出報曉。度朔山上雖然沒有人,但卻住著一大群妖魔鬼怪,每天日落時從門中出去,日出之前趕回鬼城。
既然是鬼蜮肯定就要有看守者,所以鬼門旁邊就守著兩尊大神,神荼和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
秦瓊和尉遲
關於這兩位門神的由來有兩種傳說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奪取帝位於是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殺害了自己的長兄即太子李建成,成功的當上了皇帝,但之後卻常常做噩夢。沒當睡覺就李建成的鬼魂就找李世民索命。長期以往李世民的身體就出現了問題。尉遲說人是他殺的自然也會畏懼他,於是每到夜晚尉遲和秦瓊就穿戴金甲,手持利器守在大殿門口,後來鬼魂就再也沒來過。
另一種說法是在唐朝初期,涇河龍王曾經和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算命先生說明天在什麼地方下雨,龍神作為司雨之神便起了玩心,和他打了個賭。但沒想到在晚上卻收到了下雨的懿旨,和算命先生說的不差絲毫。但龍王為了面子卻並未行雨。因此觸犯天條。隨後玉皇大帝命魏徵斬龍,龍王知道之後,立馬進宮求見李世民,李世民心生不忍便邀請魏徵入宮下棋,企圖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結果魏徵在下棋之時伏案酣睡,夢中斬龍。
涇河龍王以為李世民沒有幫他,所以死後化作鬼魂經常會去找唐太宗李世民哭訴哀嚎。唐太宗無奈,只能將此事告知群臣,秦叔寶上奏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隨後,便日夜為李世民守衛門戶。太宗不忍兩位太過於辛苦,於是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畫像在宮門外,從此平安無事。
以上四位是最常見的門神,但在民間還有很多,大多以武將為主,像河南的門神為三國時期的趙雲和馬超,河北的門神有馬超、馬岱,河北西北部則供奉薛仁貴和蓋蘇文等,還有少數的文門神,就是福祿壽三星。將門神形象畫為將軍朝官式,取以「福祿壽喜,馬報平安」。故又稱為「聚寶門神」。
不管門神的種類有什麼不同,所表達的寓意都是一樣的,保佑家人身體健康,消災磨難,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家都說說你們那的門神是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