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的來歷

2021-02-13 紅陽遁甲法術


 

門神是哪兩位?全國各地民宅多有門神,北京作為首善文化之區則為更甚。門神是我國,也是北京市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祗之一,其歷史之久,流傳之廣,種類之多在民間諸神中是最為突出的。
 

  武將門神通常貼在臨街的大門上,為了鎮住惡魔或災星從大門外進入,故所供的門神多手持兵器。如: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爪、鐺棍槊棒、拐子、流星等。北京居民院門口的武將門神多為唐代名將秦瓊與尉遲恭。秦瓊又名秦叔寶,山東歷城人,武藝高強,人稱:賽專諸,似孟嘗,神拳太保,雙鐧大將,鐧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尉遲恭,隋唐大將,武藝高強,日佔三城,夜奪八寨,功累封鄂國公。秦、尉遲二將幫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後,被封為開國元勳為什麼會充當民間的門神呢?

  《三教源流搜
神大全》記: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崗、掃竇建德、鎮杜伏威等起義軍,其間殺人無數。既位後,身體極差,夜間夢寐不寧,多做惡夢,常見崇魔在寢殿內外拋磚扔瓦,鬼魅呼叫,使前後殿宇,36宮,72院夜無寧靜,李世民懼之,告訴群臣,然宮內殿外上下都全然不知,僅唐太宗李世民一君有感而日夜恐懼。月餘後,太宗終受不住惡鬼的折磨,召眾將群臣商議。眾將提出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於宮門兩旁。是夜,果然無事,太宗和朝廷上下文武官員齊聲喝彩。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製二將之戎裝像,怒目發威,手持鞭鐧,懸掛於宮門兩旁。此後邪崇全消。後世沿襲此法,遂將二將永做門神而使他們在民間得以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強、貧富皆愛的門神,至今長盛不衰。
 

  秦瓊與尉遲恭二門神的神像在北京的民宅中,其樣式也最多,有坐式、有立式、有披袍式、有貫甲式、有步戰、有騎馬、有舞單鞭雙鐧、有執金爪,但絕無手持弓箭之象。持弓箭的門神只有大唐開國元勳神箭手謝映登和金蘭之友溫侯後裔王伯當二神像。宗末明初,又出現梁山伯好漢小溫侯呂方和賽仁貴郭盛。


                

 

  因為門聯與門神都貼在門之左右,於是在秦瓊與尉遲恭兩位門神的左右,添上了一副對聯:「昔為開國將,今作鎮宅神」,因以歌頌這對大唐開國元勳和人們喜愛供奉的門神。
 

  明清至民國期間的武將門神在全國各地各有不同,和北京民居中的門神在人物上是有區別的。如河南人所供奉的門神為三國時期蜀國的趙雲和馬超。河北人供奉的門神是馬超,馬岱哥倆,冀西北則供奉薛仁貴和蓋蘇。陝西人供奉孫臏和龐涓,黃三太和楊香武。而漢中一帶張貼的多是孟良,焦贊這兩條莽漢子。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瓊,尉遲恭外,還有《水滸傳》裡的解珍、解寶、呂方、郭盛。因為北京的院落較大,佔地面積往往延至後面的胡同。所以,在北京的住宅裡,還有一種專貼在後門的門神。不過北京民居的後門門神只貼一位,為什麼呢?因為後門一般多為單扇門。貼誰呢?多為捉鬼神鍾馗和大唐丞相魏徵。鍾馗是捉鬼神,可謂人人皆知,而魏徵之所以成為後門門神也有文字記載。小說《西遊記》 中說:唐丞相魏徵斬了涇河老龍王之後,老龍王的鬼魂自覺委屈,便每夜進入內宮找唐太宗李世民索命。無奈宮門外有秦瓊,尉遲恭二將把守,老龍王冤魂自不敢從雙鐧雙鞭下走過,便轉至皇宮的後宰門,砸磚碎瓦。由於秦瓊和尉遲恭已在前門,故丞相魏徵只好親自持誅龍寶劍夜守後宰門,時間一長,老龍王的冤魂漸漸地衰落下去,魏徵手中那把誅龍寶劍便不再呈高揚之狀而垂立一側了。魏徵在隋唐演義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縣二賢莊三清觀內當道長,後被民間奉為門神後,其像也仗劍怒目,一派英武氣概。
 

  因為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和元明清數朝的政治、文化、商業中心,所以全國各地的文人、商賈、官宦、旅遊者紛紛來到北京,與他們的同時,他們家鄉的門神也隨至而到,以神佑他們平安。所以,在北京民宅的大門上,各地門神應有盡有。如:燃燈道人、趙公明,東漢的姚期、馬武,抗金英雄嶽飛、韓世忠,最可愛的是京北密雲一帶供奉的門神竟是夫妻二人-楊宗保與穆桂英。總之北京住宅院中所貼的門神多取自中國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漢,這些武藝出眾、仗義疏財、精忠報國的英雄,婦孺皆知,影響面廣,備受民間的崇拜。





   


 


相關焦點

  • 唐朝門神來歷真有意思,跟秦叔寶沒關係,真正的門神是他
    唐朝的門神來歷是什麼?不是秦叔寶,也不是尉遲敬德,答案是他 唐朝是歷史上最包容的一個朝代,曾經有史學家就評價唐王朝,這傢伙怎麼評價呢?他說唐朝多彩並且廣闊,多彩指的是五顏六色的民族政策,廣闊指的是一望無垠的國土。
  • 年年貼的門神,究竟什麼來歷?
    佛教護法神身份的引入,為門神這種古老文化帶來全新的內涵。在河南鄧縣出土的南北朝後期墓門壁畫中,兩名武將頂盔貫甲,仗劍守門,神氣十足,人物上方有凌空的飛天舞姿,已是帶有佛教影響的門神畫。而在上文提到的明光鎧將軍門神畫上,將軍身前蓮花填滿畫面,更是為其平添了一絲佛教的神聖色彩。這是首度出現在門神畫中的佛教造型元素。
  • 「詩詞鑑賞」傳統習俗春節貼門神 門神的來歷及詩詞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鬱壘。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餵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
  • 閩南春節習俗貼春聯 貼春聯的由來和門神的來歷
    春節的故事傳說:貼春聯習俗的由來和門神的來歷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
  • 電影《小門神》觀後感
    文/陶雨軒/寫於四年級/用孩子稚氣的語言回憶往事門神,對於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吧?對,他就是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年畫。那你們又知道門神有什麼來歷嗎?今天上午,我和一群小記者在橙天嘉禾影院 ,對電影《小門神》先睹為快了。
  • 過年習俗——貼門神,最常見的門神是誰?你知道他們的原型嗎
    過年是我國傳下來的歷史文化,一家人都聚在一塊,年三十家家都貼上春聯和門神,掛起大紅燈籠。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門神的來歷。門神在我們國家可是有著很古老的歷史,門神就是司門守衛之神,是民間百姓的信仰,深受人們的喜愛。按照習俗,每到春節前夕,一般就指臘月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寓意。相傳最早在周代就已有這個習俗。
  • 鬱壘,尉遲恭,秦瓊,你知道這兩對門神的來歷嗎?
    春節期間,人們把門神畫像貼在門上,以驅邪護門。門神畫像的內容也隨著歷史的推移發生了變化。《禮記》中有祭祀門神的說法,可見其歷史悠久。早期的門神是《山海經》中的神探和鬱壘兩位神仙,也是先秦時期的神話。據《山海經》記載,茫茫大海中有一座山,名叫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樹,足有三千裡寬。東北方向的桃樹枝葉之間,有一道"鬼門",各種鬼怪都是通過這道門進來的。
  • 農村「貼門神」的習俗,細數下來有幾十位,你家過年貼的誰?
    如果觀察仔細的話會發現,人們貼的門神各式各樣,並不是局限於一種,不過流傳最廣的是「秦將軍和胡將軍」,也就是隋唐時期的秦瓊和尉遲恭,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這個傳說。關於門神的來歷和神話有關,據說,最初的時候門神是刻的人性桃木,到了後來的時候才變成了「畫」。關於門神的來歷有這樣的一個神話記載,「東海度朔山中有一顆大桃樹,它的枝幹能有3000裡,連接著鬼門。
  • 門神歷經千年演變,最早的門神為何是神荼鬱壘?
    我們昨天給大家講了門神秦瓊和尉遲敬德的來歷。今天繼續來給大家分享門神的故事。三鞭換兩鐧那麼秦瓊和尉遲敬德這兩位到底誰比誰強呢?你看咱們貼門神,尉遲敬德貼在左邊,秦瓊貼右邊,講左為上,右為下,說他是怎麼分出上下呢?
  • 反貼門神不對臉:民俗中的門神貼對了保家人平安,貼反又會怎樣?
    在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中,除了貼對聯、貼福字,還有一項相配套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貼門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了春聯的來歷。春聯最早起源於桃符。《山海經》中曾談到,大海之上的度塑山(也有人稱是桃止山)上,有一座萬鬼出入的鬼門,常有惡鬼進出。
  • 門神
    文門神即畫一些身著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劉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門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瓊、尉遲恭等,武將門神通常貼在臨街的大門上,為了鎮住惡魔或災星從大門外進入,故所供的門神多手持兵器,如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爪、鐺棍槊棒、拐子、流星等,民間多為平凡之命門戶,貼門神所持兵器應背向以消減鋒芒,大富大貴之命門戶,貼門神所持兵器正向更增威嚴之氣。祈福門神即為福、祿、壽三星。
  • 一部製作精良的動畫電影,你真的看懂小門神了嗎?
    2016年的第一天,一部製作精良動畫橫空出世,帶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和現代色彩相結合的動畫影片《小門神》上映了。想必已經有很多人已經觀看過了,不過你真的看懂了小門神嗎?今天小編就為小夥伴們深度剖析一下這部《小門神》,為大家進行全面的解讀。
  • 孫臏、龐涓當過門神也就罷了,趙雲也是門神?談門神的演變(二)
    幾代門神的變遷史:從神靈到凡人前文說到了門神後來發展到第二階段,就是開始出現有形象、有專職的門神。既然有專職,那自然會有門神的「上任」與「退休」。那麼門神經歷過幾代的演變呢?且看下文分解。至此,神荼與鬱壘正式登上第一代門神的寶座。神荼與鬱壘第二代門神:從勇士中選拔而出的成慶與荊軻到了漢朝時,民間開始將成慶和荊軻等勇士當作門神,這是現實中的人正式作為門神開始出現的時候。
  • 唐朝時的門神都有誰?神荼和鬱壘?鍾馗?尉遲恭和秦叔寶?
    每逢過新年,除了紅紙黑字的對聯,和四四方方的「福」字,院子兩扇大門上的門神也是不可或缺的。不過一提到門神,大家往往想到的是秦瓊和尉遲恭,因為他倆成為門神的故事,被記載在了古典文學大IP《西遊記》中。《西遊記》在歷代圖書中的地位,就像是網紅界的李子柒,遊戲界的王者榮耀,醫學界的終南山,和相聲界的郭德綱,簡直是紅得發紫。
  • 春節英語故事:貼春聯的來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生活百科>正文春節英語故事:貼春聯的來歷 2013-02-04 11:5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趣談年畫——中篇(門神篇)
    因為前門通常是雙扇,要貼成雙的門神,神荼與鬱壘,或秦叔寶和尉遲敬德;而後門是單扉,鍾馗就正好合適。此外還有一個經常也被委派守後門的是唐朝的大臣魏徵,《雙城縣誌》中有載:「後門別有一神為魏徵,俗稱為獨坐。祀門神時,即門前焚香楮焉。」魏徵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鍾馗的來歷究竟是杜撰的傳說還是確有其人?
  • 灶王爺、土地爺、門神,三神仙的級別誰高誰低?從人生4件事去看
    那麼灶王爺、土地爺和門神,誰的級別高誰的低呢?要想了解這些,有必要普及一下三位神仙的來歷。先說下灶王爺。灶王爺又名「灶神」「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門神是天上派下來的保護神,相當於家庭中的「警衛」,站在門的兩旁,把惡人或大鬼小鬼擋在門外。從上面可以看出,土地爺官職不大,卻決定著人們的生死,土地豐腴,五穀豐登,百姓興旺;土地貧瘠,百物凋零,百姓流離失所。
  • 民間傳說的兩門神:秦瓊你知道,尉遲敬德你知道嗎?
    民間傳說中的門神,他們都有什麼樣的來歷?一位是秦叔寶(秦瓊),還有一位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尉遲敬德(585-658)。至於為什麼民間喜歡貼兩門神,傳說是李世民經常半夜做噩夢,有兩個無頭鬼老是在夢中把他嚇醒,一個是隋朝名將宋老生,一個就是那替劉武周死的人,於是李世勣(徐茂公)就建議讓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守在門外,為什麼呢?因為宋老生最佩服秦叔寶,而那個被冤殺的假劉武周,知道真相後,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 春節貼門神的習俗和門神的三大類別
    我國春節貼門神這一習俗,最早的記錄,是周代的「祀門」活動。隨後歷經漢代、唐代、宋代、明代傳承,所張貼的門神,也從最早的神荼和鬱壘,變成後來歷代的名臣武將。唯一不變的,在於貼門神的寓意。無外乎以下三類:驅邪祟、祛不祥;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 民俗文化中十大門神,秦瓊、尉遲恭屈居末位,首位超乎你的意料
    比如古代官府門前的獅子和麒麟等物,都屬於一種門神的體現。佛道兩家也有各自的守護門神。在民間,門神的種類更是多種多樣。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文門神,有武門神。有的依舊張貼門上,有的做成雕像。有的放在院中,有的陳列於廳堂。雖各代表的寓意有所不同,但都屬於寄託著世人的美好追求與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