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為什麼要申辦奧運會?奧運會是世界範圍內的體育盛會,在維護和平、增進友誼、促進文明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中國作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應該為奧林匹克運動在全世界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舉辦奧運會則是這種貢獻的最為集中的體現。崇尚奧林匹克精神,參與奧林匹克事務,舉辦奧運會,也是包括北京市民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追求與理想。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北京作為首都,代表中國申辦奧運會,能夠更全面地反映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更充分地向世界展示我國的形象,同時樹立北京文明、開放、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形象,有利於北京自身的發展。所以,再次申辦奧運會,對於中國人民和北京市民來說,是共享奧運精神,弘揚人類文明,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展示輝煌成就,加強對外開放,促進自身發展的良好契機。2.申辦奧運能給北京帶來哪些好處?從舉辦過奧運會的許多城市的發展經歷來看,奧運會對於城市的現代化以及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申辦2008年奧運會,給北京帶來的好處將是全方位的。第一,為舉辦奧運會而開展的大規模城市建設將加快北京躋身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步伐。為舉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計劃新建和改造一批符合舉辦奧運會標準的體育場館。同時將從有利於北京城市長遠發展的角度,對機場、火車站、城市道路、電信系統、新聞中心以及奧運村及其輔助設施等大型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和改造。如果2008年奧運會能夠申辦成功,北京的市政建設在各方面都將有一個全新的發展,使北京的老百姓直接受益。第二,申奧將使北京的環境更加美麗。目前,北京正在進一步加大治理環境的力度。在改善環境質量的同時,藉助申辦奧運會的有利時機,將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城市功能的設施布局建設結合起來,不但可以扭轉目前的被動狀態,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北京市的環境建設層次。北京屬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四季分明,擁有相當豐富的生態景觀和環境資源,申辦奧運,可以使我們的環境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使我們北京人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第三,舉辦奧運會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由奧運項目帶動的城市建設,一方面將有力地推動北京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強城市經濟持久發展的後勁,同時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此外,舉辦奧運會對於發展相關產業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奧運會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動,為保證其舉辦成功,需要投入最優質、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產品,由此帶動了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升級換代,推動了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高級化。第四,舉辦奧運將使北京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根據經驗,奧運會舉辦城市被確定後立即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世界各地的人會蜂擁而至,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造成消費市場迅速膨脹。同時由建設項目、相關產業發展和奧運會商業化籌資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機將吸引眾多投資者前來尋求合作機會,形成巨大的投資市場,給北京帶來巨大商機。第五,申奧將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大量圍繞申辦和舉辦奧運會,以愛國主義、首都意識、集體榮譽為中心的宣傳工作,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全體市民愛國家愛北京的熱情,在形成和諧互助的人際關係、奮發進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創造新局面。此外,申奧對於促進北京文化事業的發展,在世界面前樹立北京文明開放團結的現代化國際都市形象,以及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更為寬鬆的環境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3.北京如何適應未來奧運會的環境要求?北京市最近幾年按照國際標準對環境進行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1999年投資59.7億元,完成一批增強城市功能的環境項目。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7億立方米,城市汙水處理能力達到4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55.8%,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3%,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42%。今年,北京市在環境治理方面將繼續加大力度:一是強化大氣汙染治理,將採用新的機動車排放標準,重點解決汽車汙染問題;二是多方入手綜合整治城鄉結合部環境,大力推進綠化隔離帶建設,今年已經提前超額完成了3.5萬畝綠化隔離帶建設任務;三是加快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完成城市主要河道的綜合整治,實現通航並建成6個天然遊泳場;四是提高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水平,加強對工業企業的排汙治理,實施工業企業搬遷計劃;五是大規模進行綠化美化,要新增城區綠化面積11500畝,植樹120萬株,種草100萬平方米,遠郊新增林地26.5萬畝。在2003年到2007年期間,北京市將投入540億元進行環境保護和治理,加上1998年至2002年計劃投入的460億元,近10年間北京市用於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佔北京GDP的4%以上。到2007年,北京市環境質量將有更大的改善,森林覆蓋率將提高到50%,城市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90%的汙水得到處理,汙染嚴重的企業全部從市區遷出,屆時的北京市將成為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完全能夠適應奧運會對環境保護的要求。
責任編輯: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