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賀之見
上半年才告別「水氫汽車」的河南南陽,最近又上了熱搜。
2012年開始銷售的南陽鉑金時代樓盤,爛尾後,業主多次自籌錢款,資金達7600萬,在經歷了長達八年的時間的自救後,終於要交房了,但此時開發商獅子大開口,要求業主需要再加錢才能接房。
沒見過這麼無恥的!
南陽,鉑金時代不是唯一的爛尾房。據南陽政府2014年自查,南陽爛尾房樓盤多達三百多個。
造成如此大面積爛尾的,究其根源,是南陽「農民運動會」籌備期間,主政者好大喜功,大量樓盤無序、無證、無資質開發。
年輕的人,多數沒聽過咱們國家有個「農民運動會」,大概是因為南陽在2012年舉辦了第七屆後,再無其他城市敢舉辦了。
都去看奧運會了,誰看這呢?
現在各地時興申辦奧運會,那才叫大手筆!
比如主動提出的鄭州和四川,以及毫不知情的重慶。
其他不談,就說說重慶。若重慶真有意舉辦傳聞中的2032年奧運會,這麼大手筆,重慶能達標嗎?
按照《申奧城市必須回答的22個問題》,申奧主要需要從動機和理念、政府和公眾的支持、市政建設、體育設施、後勤保障、財政支持六大方面回答22個問題,
動機和理念這種務虛的,北京能辦到,相信咱重慶也能辦到。
政府和公眾的支持這四點,相信咱國人都能識大體、顧大局,絕不像小日本一樣反對東京舉辦奧運會那樣。而國家層面,正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麼支持成渝,就設定也支持成渝舉辦奧運會吧。
市政建設這三條,重慶主城的基礎設施已經相當不錯了,何況擬承辦奧運會已經是十多年之後。
體育設施六條,這個就比較難辦了。迄今為止,重慶主城較大的體育設施,只有奧體中心,江南體育館、改建中的大田灣體育場、洋河體育場、石子山體育公園、渝北體育館、在建的兩江龍興足球場、巴南華熙LIVE、渝北際華園,以及各大高校體育場館,而能夠承辦奧運會的標準體育場,寥寥無幾。除奧體中心可坐六萬人外,其他的承載能力大多不超過一萬人。
再一個難點是奧運會期間的城市環境。重慶市有名的霧都,在夏季受到霧的侵擾較少,但誰也不敢保證。北京的環境要遠遠好於重慶,然而,08年奧運會的時候,依然被國外一些人帶著有色眼鏡看,重慶這方面的挑戰不少。
記者村和奧運村,這個倒不難,按照北京的操作方式,開完運動會後,按照商品房賣出去就行了。
後勤保障方面,有一個問題比較難辦的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方面的經驗,列舉過去十年中主辦城市的十個大型賽事。重慶馬拉松號稱與北京馬拉松、武漢馬拉松、廣州馬拉松並稱為中國馬拉松「四大滿貫」,這是否稱得上大型賽事,還有待商榷。除此之外,重慶這二十年,還不把範圍縮小到十年內,舉辦的大型賽事,能數得出來的,就重慶與北京、濟南、成都四個城市共同承辦的2004年亞洲杯足球賽。即將於2023年舉辦的亞洲杯足球賽,重慶只是國內10個承辦城市中的一個。
鄰居成都,除了2023亞洲杯,已經創立了「熊貓杯」國際青年足球錦標賽,比重馬晚創立的成馬還是中國首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成都舉辦了2016年ATP250成都網球公開賽、首次在亞洲舉辦的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2019年)。接下來,成都即將舉辦2021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22年世界桌球團體錦標賽、2025世界運動會(中國大陸首次舉辦)等世界賽事。這短短幾年,成都準備了如此多的國際大型賽事,相信其是為了積累經驗,為申辦奧運做鋪墊了。
重慶,不知是否是因為這十年來動蕩頻繁,導致大型體育賽事,乏善可陳。
最後談談財政支持。2020年重慶GDP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全國排名超越廣州,排第四。許多人為此歡呼雀躍,也有清晰人士直言:
重慶本地人都不會去和廣州爭這個的,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最清楚。
重慶幅員面積多大呢?重慶面積比浙江省小點,大於寧夏、臺灣、海南等省份。雖說兩翼貧困臃腫拖後腿,可說多說少,哪怕蚊子腿,總還是有點肉吧。
是嘛,特別是參與了統計GDP的,都能知曉重慶今年GDP怎麼回事。印象最深刻的是,把徵收款拿來充GDP,也是服了。
相信各區縣財政部門,更能體感受這經濟寒冬,發工資都困難,基建項目是能砍就砍。
綜合來講,承辦奧運會的開銷要是讓重慶自己拿錢,估計是相當困難,很難拿出這麼大量的資金。